想到苏轼,我们就会想到乐观和豁达的人生态度。苏轼的词总是能指引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动了我们;“一蓑烟雨任平生”鼓舞了我们,“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安慰了我们。能写出这样词的苏轼,注定不是一个普通的人,他的人生不是一帆风顺的,上天给了他无与伦比的才华,也过早剥夺了他应有的快乐。
在苏轼的人生中, 父亲、母亲、弟弟、妻子,都是他最重要的人,苏轼的母亲影响了他的人生观,从小教导他,让他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苏轼的父亲苏洵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言传身教”苏轼的成就离不开苏洵的影响。苏轼的第一位妻子王弗是他的爱人和知己,与苏轼的感情极深。然而他的父亲、母亲和妻子,都过早的离开了苏轼,只有弟弟苏辙一直陪伴在苏轼身边,所以苏轼一生最重要的亲人,最深爱的亲人当属他的弟弟苏辙苏子由了。他最著名的那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写给他的弟弟苏辙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是写给哪位红颜知己的,而是他写给自己亲爱的弟弟的。苏轼与苏辙的信件有的时候会通过写词来传递,在他的词中不仅有对弟弟的思念,还有对人生的感悟。比如这首著名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就将最深的情,和最透彻的人生感慨都写在了词里。
《和子由渑池怀旧》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这首诗大约写于公元1061年的冬天,苏辙送苏轼去郑州,两人分手之后,苏辙在京城给苏轼写了一首诗,于是苏轼又回了一首,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苏轼的写出了这样感人的诗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前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关于人生的讨论,苏轼的诗里非常多,不过这里的比喻最为深刻有力,发人深思。人生不停地奔走,这种奔走像什么呢?就像鸿鹄踏在雪地里吧。人生一世短暂又漫长,看似重要,其实不过像飞鸟踏在了雪地上,看似有踪,又似无痕。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大雁只是把自己的脚印留在了雪地上,然后转身就飞走了,而且是飞得又高又远,对于这些大雁来说,它们哪里能够知道自己的脚印留在了雪地上。鸿爪留印属偶然,鸿飞东西乃自然。偶然故无常,人生如此,世事亦如此。他把人生看作漫长的征途,脚步所到之处,不过是人生的一个短暂停留罢了。既然如此,又何必太在意人生的遭遇呢?当以顺适自然的态度去对待人生。这里苏轼的目的是为了劝勉弟弟苏辙,关爱之情跃然纸上,这种宽心安慰的话语只有苏轼写才能如此深情又感人。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见出人事无常,是“雪泥”、“指爪”感慨的具体化。高僧已经圆寂,当年那堵写了诗文的墙壁早已没有了踪影。这些都是世事无常的感慨,人生如此、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这是针对苏辙原诗“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而引发的往事追溯。想一想当年的辛苦,更应该珍惜想在。因为人生无常,更显人生的可贵。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这样温暖贴心的哥哥苏轼用过去的回忆来安慰弟弟苏辙,只能令人感动。
写作这首词的苏轼还比较年轻,他的豁达与乐观精神才刚刚体现了一点影子。这首词中有对生命无常的感叹,也有悲凉中的达观精神,甚至在最后有了斗志昂扬的乐观。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犹如冬夜微火,缓缓点燃了希望的种子。于“怀旧”中展望未来,意境阔远。诗中既有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又有对前尘往事的深情眷念。
人生中有生老病死,有悲欢离合。但同时也有意外的惊喜和美好,比起最黑暗最无助的岁月,大多数人生都应该是乐观和快乐的。正如苏轼所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本来人生就是充满了未知和希望的,人生不应设定终点,所到之处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站点,稍事停留,即将飞向远方,无论你的梦想在哪里,无论你的终点在何方,只要朝着自己的方向去努力,人生总会有希望,不要在乎现在的站点,不要在意现在的位置,因为它终究只会成为过去,当有一天你站在更高的天空俯视地面的时候,那曾经的脚印已经不见踪迹了,而此刻的天空将会成为你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