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417|回复: 1
收起左侧

[文言知识] 文言文训练5: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巴西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02 名

发帖:NO. 93 名

在线:NO. 98 名

塞翁364 发表于 2020-5-6 1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巴西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巴西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文言文训练5:古代文学常识大全晨之杂谈 2020-05-06 13:35:57
古代文化常识

一古代文化常识的重要性
想读懂文言,只有字词句方面的古汉语知识是不够的。因为古代文章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现实,涉及古代社会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文化情况,所以具有古代文化常识是同样必要的。
如《曹刿论战》中曹刿“登轼而望之”,有的同学译为“曹刿登在车前横木上,向前望去”。但古代车子前面的横木是供乘车者扶手用的,不能登。如汉文帝到细柳营劳军,见周亚夫治军严谨,感动而“改容式(轼)车”,是表示态度严肃和敬意的一种方式。所以“登轼而望之”是“登车,轼而望之”的意思。这个例子说明,如对古代器物和习俗缺乏了解,就会误解文句。
又如《促织》中说成名“为猾胥报充里正役”,有的同学问:让成名当官,怎么算是欺压他呢?这是由于对古代社会职官情况缺乏了解。明清时的“里正”,类似后世的保甲长,是管理乡里事务的办事人,不是政府任命的官。里正负责征收捐税,摊派徭役等事。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对解释字句和理解内容是十分必要的。自然,古代文化方面的事物相当复杂,也可以说是专门的学问,中学生还无法系统而细致地了解,但起码应该意识到它的重要性,从而在学习文言时注意积累和整理,借以提高阅读能力。

二古代文化常识简介
古代文化常识的范围相当广泛,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都是。每一门类都有相当复杂的内容,且随着历史的发展,又在不断发展演变,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现在就中学课文中常遇到的,扼要地予以说明。
1. 人的称谓
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用于作介绍或作传,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古代婴儿出生满三个月时由父亲取名。字是女子在15岁许嫁行笄礼时取的,男子是在20岁举行冠礼时由乡党中有威望的尊长者取的。名与字意义多有联系,如岳飞、字鹏举。古人名字连说时,一般先称字后称名,如“百里孟明视”、“百里”是复姓。“孟”是指排行老大、“明”是字。“视”是名。
第二种情况是称字、号、斋名、谥号。这是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这是称字。“五人者,概当蓼(liǎo)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是称号。称谥号的,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自称也有称斋名的,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号有自号、别号、绰号,士大夫大多还有谥号,封建帝王大多还有庙号,尊号,徽号,年号等。自号是自己取的,一般与名字有意义联系,如苏轼字子瞻,自号东坡居士。别号是由自己或别人取的,可以与名字没有意义联系,李白,字太白,别号青莲居士。绰号是据人的外貌,性格特点而取的别名,如《水浒传》中吴用的绰号就是“智多星”,李逵的绰号为“黑旋风”。谥号一般是古代帝王及大官死后由朝廷对死者生前事迹给予褒贬而定的,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如:文、成、忠、肃、显、正等,不好的如:厉、灵、炀、幽等,表同情的有哀、怀、悼等。后来也有“私谥”,如顾延年陈陶潜为“靖节徽士”。庙号是帝王死后在太庙奉祀的牌位上写的称谓,如唐太宗。“年号”是封建帝王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止于清朝宣统皇帝。“尊号”、“徽号”是对帝后尊崇褒美而称颂的号,如唐玄宗的尊号是“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同治皇帝尊生母那拉氏为“ 慈禧太后”。
第三种情况是称官名、爵名。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颜太师、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第四种情况是称籍贯。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几项兼称。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王安国,字平父;王安上,字纯父),“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等等。这种称谓,一般是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此外,由于人们的身份、关系不同,尚有谦称、敬称及其他称谓。谦称类:如寡人、孤(王侯自称),臣(臣自称),仆、不才、不佞、愚(一般人对人自称),妾(女子自称)。敬称类:如陛下、大王、皇上(称君),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之类。子、夫子、师、先生(称师),公、君、足下、丈、大人(称官或尊长)等也是。尔、汝用于上称下或不客气的平辈之间。小子称晚辈。竖子为贱称。加“从”(音纵)表示叔伯关系,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2. 古代纪年月日方法。
干支纪年法干,即天干,共十位;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支,即地支,共十二位: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两字相配,六十年周而复始,用以纪年,如辛亥、戊戌之类;又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辛未三月廿六夜四鼓”。(2015已未)
年号纪年法:由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皇帝即位,都要改元,称元年,以下依次称二年、三年等。如“崇祯十四年迁江阴县典史”“宣德间,宫中尚促织之戏”。也有年号和干支兼用的,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围急”。
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常用孟、仲、季来称呼,如孟春、仲春、季春。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如初一称朔,十五称望,望之次日称既望,月末称晦。纪日也有用干支的,如“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一昼夜分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一夜分五更(或称五鼓)。
3.地名、官名和科举名称
地名
地名包括地区名、政区名、城市村镇名、山州关隘名等等。
地区名,如“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等等。政区名比较复杂,因为各朝代政区的划分多有变化,现在只能就主要情况举例。古代天下分九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后来又有十二州说,即从冀州分出幽州和并州,从青州分出营州。秦汉的行政区主要是郡,如张衡是南阳郡人。汉朝还有由皇帝封的王国,如张衡曾为河间相,河间就是国名。
唐宋的主要行政区是州,天下共有二百多个州。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各朝的情况大体相同。此外还有省、路、府、道等,各朝的情况很不一样。各级政区官署所在地叫治所。更多的还有城市村镇名,如大梁(战国魏国都城)、咸阳(战国秦国都城),鸿门、霸上(都是古代小地名)等等;山川关隘名,如江(指长江)、河(指黄河)、岱(指泰山)、崤山、函谷关等等。
此外,有些地名还有古称别称,如南京又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杭州又称临安、武林,福州又称三山,等等。
官名
古代职官的情况异常复杂,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员的职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况也不尽相同。大体可分中央官职和地方官职两大类。
中央官职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领率百官,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上有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攻务。后世又演变为三省六部制。
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唐宋以来,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任命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政府大权。
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管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事;礼部管典礼、科举、学校等事;兵部管军事;刑部管司法刑狱,具体审判事务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工部管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类似后世的司局长),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地方官职
秦汉主要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别驾、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地位类似后世的军区司令),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以前称县令)。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几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隋唐全国分十几个道,也是监察区,中央派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左右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
科举名称
汉代实行征辟和荐举制。征是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辟是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如张衡曾被举为孝廉和连辟公府。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到明朝,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各地考生参加县、府的考试,由省的提督学政莅临主持,及格者称生员,俗称秀才(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因学政又称提督学院,故名);乡试,即省级考试,三年一考,逢子、卯、午、酉年秋季举行(又叫"秋闱"),由皇帝派主考官主持,及格者为举人;会试,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举行(又叫"春闱"),由礼部主持,及格者称贡士;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分三甲出榜。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统称进士,一甲三名,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或称制艺、时文、四书文(就四书范围出题)。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 分别是《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及相关著作,史部收录史书,子部文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称国子监,入监读书的称监生。国子监掌管人员为祭酒、司业;教学人员为教授、博士、直讲、助教等。
3. 古代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等方面的情况,涉及面太广,不能一一介绍,遇到这方面的问题,可参照注解或查工具书解决。


三 其它:
一、皇位继承制
我国古代皇位的继替原则主要是“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皇位继承的各种形式:
1.嫡长子制:为稳定皇室內部的继承秩序,避免皇帝诸子互相争夺,结合宗法制度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具体地说,就是在皇帝众多的妻子中,皇帝的正妻即皇后叫做“嫡”,其余的嫔妃统称为“庶”,庶当然也有贵贱之别。皇位必须由嫡妻即皇后的长子继承。至于这个嫡长子贤与不贤,不在考虑之内。如嫡长子早殇,有子即立其子,形成皇太孙成为皇储的局面,若早殇的嫡长子没有儿子,皇位再由嫡次子按顺序继承。只有在皇后无子的情况下才考虑册立庶生的皇子但原则上要立贵妾之子,这就是嫡长子制的主要内容。
2.兄终弟及制:如宋太宗赵光义继承其兄宋太祖赵匡胤而为皇帝。
3.立子杀母制:为铲除可能妨碍皇位继承的政治势力,有些皇帝甚至采取某些断然措施。如汉武帝刘彻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为防止女主及外戚专权,于是将其母赐死。
4.密建皇储制:密建皇储制是清朝统治者在皇位继承制度上的一大创造。皇帝生前秘密确定皇储,写下遗诏,秘而不宣,驾崩后由大臣当众宣诏,被立为皇储者即刻登基,被选的人不分嫡、庶、长、幼,唯以具有统治才能,能胜任皇帝之任,最符合根本统治利益为准。
二、年龄的称谓
考考你
●1、我国古人对婴、幼、少、青、壮、中、老各个年龄的称谓,真可说是名目繁多,雅致有趣。古代的“及笄ji之年”、“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花甲之年”指称的年龄分别是: ( )
●A、15岁、20岁、30岁、40岁、60岁
●B、女子15岁、男子20岁、50岁、60岁、70岁
●C、女子15岁、男子20岁、30岁、40岁、60岁
●D、13岁、20岁、30岁、50岁、60岁
●●及笄ji之年指女子满了15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年,而立之年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 立志”之意),不惑之年是指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花甲之年指老人六十岁。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
●初生:孩提、总角、垂髫-一童年;
金钗之年:女子12岁;豆蔻之年:女子13- -- -14岁;
及笄之年:女子15岁;碧玉年华:女子16岁;
桃李年华:女子20岁;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舞勺之年:男子13- - -15岁 (学文舞);
舞象之年:男子15- -- -20岁(学武舞);
弱冠之年:男子20岁;而立之年:男子30岁;不惑之年:男子40岁;
知命之年:男子50岁;花甲之年:男子60岁;古稀之年:男子70岁;
耄耋(mao die)之年: 80、90岁(耄:八九十岁年纪;耋:七八十岁年纪) ;期颐之年:男子100岁。
喜寿: 77岁;米寿: 88岁;白寿: 99岁;茶寿: 108岁。
●按照中国人习俗,向高龄老人祝寿有“喜寿”“米寿”“白寿”“茶寿”之说。把“喜”“米”“白”茶”四字作为高龄老人的寿年,是有讲究的。
●喜寿”是指七十七岁。这是因为“喜”字写成草体很像七十七。“米寿”指八十八岁。这是因为“米”字上部一点一撇像“八”,下部的一-撇一捺也是个“八”,中间一横一竖像“十”,加起来八十八。“白寿”指九十九,这是因为“白”字是“百”字上面少一横,百减去一,不是九十九吗?“茶寿”指一百零八岁。这是因为“茶”的草头为“二十”,“茶”字下半部是“八十八”,加起来就是一百零八。
三、二十四节气
考考你
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物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 )
●A、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B、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C、小暑、大暑、小寒、大寒 D、白露、寒露、小雪、大雪
B
节气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节气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8个节气。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齐称“四立”,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5个节气。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7个节气。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4个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四 【阅读训练】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五题。
代宗独孤妃赠贞懿皇后将葬尚父汾阳王在邠州以其子尚主之故欲致祭遍问诸从事皆云自古无人臣祭皇后之 汾阳曰此事须得柳侍御裁之时予外伯祖殿中侍御史讳芳字伯存掌汾阳书记奉使在京即以书急召之既至汾阳笑迎曰有切事须藉柳侍御为之遂说祭事殿中君初亦对如诸人既而曰礼缘人情令公勋德不同常人且又为国姻戚自令公始亦谓得宜汾阳曰正合子仪本意殿中君祭文其官衔之首称驸马都尉郭暧父其中叙特恩许致祭之意辞简礼备汾阳览之大喜
1.标点上文。 (选自赵璃《因话录》)
2.解释加点的词语:
薨 尚主 仪 裁 讳芳 草 叙 辞简礼备
4. 翻译画线的语句
4.文中是说谁(只写姓名)要干一件什么事?又是谁 (只写姓名)帮了他什么忙?
5.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头衔?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巴西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巴西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 名

发帖:NO. 5 名

在线:NO. 74 名

快乐.每一天 发表于 2024-3-30 06: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有见解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沙发 2024-3-30 06:10:01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4 16:53 , Processed in 0.224884 second(s), 6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