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478|回复: 0
收起左侧

一代战神白起之死,他究竟是死于陷害,还是自己的一意...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51 名

发帖:NO. 53 名

在线:NO. 35 名

知足常乐77 发表于 2020-5-9 21:3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一代战神白起之死,他究竟是死于陷害,还是自己的一意孤行?原创 历史笑春风 2019-09-20 16:19:04
在中国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位优秀的将领白起。行伍出身的他,凭借自己的战功,成为秦国的大良造、武安君。在他的一生征战中,保持了不败的记录。据统计,在战国时代战死的士卒中,有大半都是被白起歼灭的。
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有勇有谋,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将领,最后却落得个被君主赐死的下场。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呢?

白起


一、战功显赫的白起。
白起是秦国的眉县地方的人,以善于用兵著称。周赧王二十二年,由当时的秦相魏冉举荐,左更白起当上了秦国的领兵统帅。从此,白起作为秦昭王的主要将领,开始了他的波澜壮阔的军事生涯。
作为秦国开创历史的将领,白起一生征战无数。在他的一生中,光是取得的重大胜利就有五次之多,还攻克城池七十多座。
第一次,周赧王二十二年。初为统帅的白起,就取得了伊阙大捷。在当时,公孙喜率领的24万韩魏联军,在地形险要的伊阙地区扼险据守。白起率领的秦军数量不及联军的一半,但是他针对韩魏联军军心不一,互相观望的弱点,先以少量兵力牵制强势的韩军,而以主力进攻较弱的魏军,迅速击败了魏军。

战国七雄


韩军由于魏军迅速惨败,军心震恐。再加上侧翼暴露,遭到秦军的夹击,也被打得溃不成军。白起趁势追击,全歼了24万韩魏联军,俘虏了公孙喜,并攻占伊阙,夺占韩国五座城池。这一仗,白起打通了进出中原的通道,而韩国精锐尽失,从此一蹶不振。秦昭王因功升白起为国尉,次年升任大良造。
第二次,周赧王二十六年。白起领军攻打魏国,取魏国大小六十一座城池。
第三次,周赧王三十六年。白起领军伐楚,他率领数万秦军,长驱直入,深入楚境。为了激励士气,他拆桥焚舟,自断退路,夺敌粮而食,一直打到楚军主力据守的鄢城。在攻城难克的情况下,他引水灌城,全歼楚军,并乘胜攻下楚国的国都郢,楚国被迫迁都陈。白起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

白起


第四次,周赧王四十二年。白起取得华阳大捷。此年魏赵联军因为韩国依附秦国,于是出动联军攻打韩国。秦国在接到韩国的求救之后,派白起去救韩。白起八天就赶到了华阳,大败魏军,俘虏三名敌将,斩首十三万,然后再败赵军,把两万赵军赶下河淹死。魏国只得割地求和。
第五次,周赧王五十五年。白起打了他这一生最大的一次胜仗,也是最后一次胜仗,长平之战。
二、埋下白起死亡祸根的长平之战。
相对于前四次胜利,到这一次胜利时,秦国的政局已经发生了变化。白起的最大的知己,也是他最大的靠山,秦相魏冉已经被范雎所替代。但是,秦国的政策没有改变,军事上依然是依靠白起。所以,长平之战依然以白起为主作战。

长平之战


周赧王五十五年,为了争夺上党地区,秦国和赵国在长平地区发生了一场激战。这一次,白起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强硬的对手赵括。
原本这场战役毫无悬念。廉颇能力有限,不是秦国二流战将王龁的对手。他带领的军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如秦军。在外交上,赵国陷入孤立,没有外援可以依靠。在经济上,赵国根本不是秦国的对手,无力支撑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在这种情况下,廉颇和秦军对峙,最后秦国胜利的迟早的事。
可是,自作聪明的范雎,为了减少相持的消耗,用了所谓的反间计。范雎的无能,给白起添了很多麻烦。弄巧成拙的他,使得赵王换下必败的廉颇,换上新锐的赵括。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赵括对秦军进行了反攻。
对于赵括的出击,白起并不担心,他很轻松的就包围了赵军。但是,接下来的情况,让秦国君臣和白起都始料不及。赵括和他率领的赵军没有按照秦国君臣的设想,或者军心崩溃投降,或者溃败逃跑,而是坚壁死守,等待外援。

长平之战


这一下,使得白起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一旦赵军外援到来,他会面临内外夹击的情况,很可能失败。秦王没有办法,只能紧急动员刚刚征服的地区十五岁以上人员去增援白起,可是这批人员也难保与秦国一心。幸亏赵王和廉颇胆怯,不敢动用最后保卫邯郸的军队,才让白起侥幸度过一劫。
赵括在最后无望的情况下,也没有选择投降。他把全军的精锐集中起来,和白起做了最后的死战。最终,赵军精锐损失殆尽,赵括也战死沙场,可白起的军队也死亡过半。赵括死后,剩下的四十万赵军才投降。
这一仗,给白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赵括和他手下的赵军爆发的战斗力,让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国家。他接下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坑杀了四十万降卒,以绝后患。

赵括


第二件事,就是立刻分兵两路,一路打太原,一路自己率领攻打邯郸,企图在其他国家没有从震惊中清醒过来,援救邯郸之前,就灭了赵国,从根本上消灭这个给自己身心以重大打击的国家。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停止进军的命令下来了,秦王决定和韩国、赵国议和。在这里,还有一段苏代贿赂范雎的传说。说是苏代对范雎说,如果灭了赵国,秦王君临天下,白起的功大,必为三公。你能够屈居白起之下吗?不如利用韩国、赵国求和的机会,允许媾和,不让白起成就灭赵之功。于是,范雎向秦昭王建议,秦军疲劳,为了休整军队,允许韩赵媾和。秦昭王同意了,就此结束了长平之战。
三、白起之死。
从长平之战后,白起就没有再带兵打过仗。在白起剩下的这一段人生里,是在互相的仇怨里面度过。一名功劳卓著的将领,昔日君主倚靠的人,怎么会最终被自己的君主赐死,让我们看看白起的致死之路。

白起


在史书上说道,白起知道秦昭王罢兵后面的原因,对范雎产生了仇怨。因此,借口身体不好,在家养病,不再指挥军队。
不久之后,秦赵战争又起,王陵帅兵攻打赵国首都邯郸。但是秦军作战不利,秦王又想起用白起。白起虽然病好了,但是他认为秦军没有取胜的可能,拒绝指挥军队。秦王亲自给白起下命令,白起也不答应。于是秦王让范雎亲自去请求白起出山,白起也不答应,还托病不出。
秦王无奈,只得派王龁去代替王陵指挥秦军。经过八九个月的战斗,形势对秦军更为不利。魏国的信陵君窃符带领魏军救赵,楚国也因为毛遂结盟出兵救赵,因此,秦军死伤更多,处境危急。这个时候白起说,“秦王不听我的计策,如今怎么样?”

白起之死


秦王听说这件事后,十分生气。他再次强迫命令白起接替指挥秦军,白起还是不答应,托言自己病重。范雎也再次去请他,他也还是不答应。于是秦王将白起的职务免除为士兵,流放到阴密去。白起因病未能成行。又过了三个月,秦军在诸侯联军的攻击下,连连败退。在这个时候,秦王急怒交加,不让白起再留在咸阳,让他立刻去流放地。《史记》里是这样记载白起之死的:
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武安君引剑将自刭,曰:“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良久,曰:“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遂自杀。
就这样,一代战神结束了他的生命。
四、白起为什么会死?
我们看到,白起到最后,都认为自己是冤屈的,他到死也没有明白自己是为什么而死的。以我个人的看法,白起的死有如下几个原因:

白起


1、性格决定命运。
白起是秦人,秦地之人都有朴实能干的特点,但也有固执不化的特点。我们看,白起的身上就有这样的性格特征。这是他人生成功的因素,也是他最后致死的原因。
由于朴实能干,他能够从行伍出身,一直以军功成为秦国最高的军职,被封为武安君。可是因为固执,他认死理,不知道变通,最后触怒秦王君臣,落得个自杀的下场。
2、看待问题过于强调自己的主观意愿。
白起和秦昭王和范雎的仇怨始于长平之战后。这个时候是采取白起的继续出兵灭赵策略,还是范雎的媾和、收兵休整的策略,要看当时具体的情况来定。范雎和白起的分歧只是政策方针的分歧,最终的决定权在秦昭王手中。
在这个时候,秦国已经国虚民饥,军队也损失过半。而且由于坑杀俘虏的暴行,即便是打下了邯郸,也难以保守住成果,灭亡赵国。因此,趁着韩赵求和的机会消化胜利果实,休整军队,也是一个选择。秦昭王在做出全面考虑后,采纳了范雎的建议。

范雎


这本身无可厚非的决定。而白起却不去从秦昭王的立场考虑问题,只是从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光盯着能够打下邯郸的可能性,而不顾及其他。并且听信他人的传言,认为自己的策略没有被采纳是因为范雎嫉妒自己,这就更等而下之了。
3、考虑问题只从自己出发,不顾大局。
到了秦赵战争又起,秦王想要任命白起为主帅,进攻赵国。可是,白起不同意。白起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而秦昭王则坚持自己的决定,派王陵去伐赵。
等到王陵伐赵不利,秦昭王再次请白起出山,白起依然不出山。秦昭王派范雎去请白起出山,白起还是不答应。秦昭王只得派王龁去代替王陵。
接下来,王龁又打了败仗。这个时候,白起说秦王不听从自己的建议,所以才会落得这种局面。于是,秦王强压怒火,第三次去请白起出山,最后说到你哪怕是躺着指挥也可以的地步,白起还是不出山。范雎也去请求,白起也是不答应。至此,秦王和范雎君臣对白起彻底丧失了信心。

秦昭王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白起在国家陷入困境的时候,根本不以国家利益为重。秦王和范雎三次请他出山,他都根本不答应。不要说是秦王、秦相这样的人,连普通人都已经达到忍耐的极限了。
而白起说他不能领兵最根本的原因是,此战必败,自己不能做败军之将。他只考虑自己的声名,弃同生共死的战友于不顾,这是何等的自私。而且,死抱着仇怨,在对手范雎低头的时候,也根本不和对方和解。这种心胸狭隘的人,大家谁又会信任他。在大军失利,大家忧心如焚的时候,说风凉话,这种做法更是让人觉得他幸灾乐祸,让人反感。
到了最后,在商议对白起的处置方法的时候,秦昭王和范雎群臣的意见是一致的,没有一个人同情他,都同意赐死白起。白起就用这样的方式,自己把自己送进了坟墓。

秦昭王和白起


4、长平之战,坑杀降卒,背信弃义造成自己的军事绝境。
在白起临死前,他总结自己死亡的原因时,却是大家没有想到的这个原因:“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阬之,是足以死。”
白起把自己的死亡原因,归结于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军的四十万降卒,在这句话背后还隐藏了很多的内容。不错,白起的死起源于长平之战。他和范雎的矛盾是从长平之战开始的,他和秦昭王的矛盾是从长平之战开始的。而最后,他不带兵与赵国交战也是根源于长平之战。可以说,白起就是死于长平之战,再深一步说,他就是死于赵括之手。
长平之战,让白起领略了赵军的战斗力。赵括带领的赵军精锐的决死突击,已经是他的梦魇。对赵军的认识,使得他下决心坑杀了四十万赵军降卒。这样,也堵死了白起的生路。

长平之战


白起为什么要那么着急灭赵,以至于不顾当时的客观条件允不允许?就在于此。只有趁赵国大败之后的惊恐,其他国家没有反应过来,无法救赵的瞬间,才有可能打下邯郸,灭亡赵国。但是,时机稍纵即逝。议和的那一天起,白起的命运就注定了。
等到战争再起,赵国经过短暂的休养,在外交上得到其他国家的联盟帮助。秦国要面对的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赵国,而是关东诸国的联军。而最关键的是,白起如果挂帅伐赵,他坑杀降卒的行径,会使得他面对几十万满怀仇恨,宁死不降的赵括。他根本就没有胜利的希望。
白起深深知道这一点。因为没有胜利的希望,所以,他才百般推托,不去担任伐赵的任务。不能打胜仗的白起,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最终,白起只有死路一条。

秦军


五、白起之死的反思。
白起从一名战功显赫的常胜将军,最后沦落为一名士卒,被赐自杀。这里面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那么,我们要从他的经历中汲取哪些教训呢?
1、要有大局意识,在任何时候,个人都要服从集体。
一个人,只要参加一个集体,那他应该和这个集体同呼吸共命运。即便是你的能力再强,贡献再大,你也只是这个集体的一分子。集体的繁荣,就是你自己的荣耀,集体的失败,就是你的耻辱。要学会客观全面的去看待问题,不能只注意自己的眼前。
在白起的经历里,他取得的成就,是在国家强盛,军队强大的基础上取得的。他虽然是一名将军,他更是军队的一兵。但是,随着他的成就越来越大,他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过于强调自己的意志,不顾他人的考虑,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秦军


在长平之战结束的时候,为了下一步的行动方略,他和秦王、范雎发生了矛盾,并认为自己的策略被否决是因为范雎的嫉妒。不顾当时秦国急需休整,无法满足他增兵增粮的要求,这就是白起不能从客观大局上考虑问题。
到了后来,秦军屡次失利,在这种情况下,秦王、范雎三次请白起出山,白起不但不出山,还在秦军失利的时候说风凉话。这造成了全体秦国朝臣的不满。如果白起出山,虽然打不了胜仗,但是他的威名,也会使得对方不敢轻举妄动,也不至于会造成后来的大败。白起为了自己声名,不顾国家的利益,这是他死时无人同情的根本原因。
2、要胸怀坦荡,能够包容一切。
一个人的事业,要和他的胸怀相匹配。白起最后的死亡,和他的胸怀狭隘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在刚开始的时候,魏冉举荐了他。魏冉作为国相,支持白起建功立业。在这种情况下,白起也不负众望,屡建奇功。但是,在范雎替代魏冉之后,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秦军


范雎替代魏冉的方式方法是不地道。但是,他是迎合秦昭王的心思做的事,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秦昭王身上。而白起与魏冉的关系深厚,当然对这点不无芥蒂。这才会有敌国离间范雎和白起之举。
白起不能分辨这里面的是非,先入为主的对范雎有了成见,甚至撂挑子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做白起的工作,秦王和范雎三次去找白起,劝他出山。可是面对这样和解的机会,白起固执的拒绝了。他用自己的行动,显示了自己心胸狭隘的一面。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走上绝路。
因此,我们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宽容,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这样,我们的朋友才会越来越多,成功的可能才会越来越大。

秦军


3、做人做事要公平正直,光明正大。
有一句话,人在做,天在看。这个天,就是公道人心。所以,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公平正直,光明正大。
白起征战一生,杀敌无数。一场长平之战,本来是他的战果丰碑,却因为坑杀俘虏的不义之举,让人诟病一身。后来宋朝的赵匡胤游览武庙,指着白起的画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将白起的画像撤去。可见,杀降这一件事,给白起带来的不好的影响有多深远。
白起最终也因为坑杀俘虏,造成赵国人同仇敌忾,使得自己再难打胜仗,失去了存在价值,最终死于非命。

白起


假如当年,白起没有坑杀那四十万战俘,优待他们,编入自己的军队。这样就会增强自己的力量,瓦解对方的斗志,也就不会引起对方殊死的反抗。很可能早就灭了赵国。这样,白起哪里还会遇到后面的事情,更不会白白死去。
因此,我们不管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做到光明正大,公平正直。这才是做人做事的根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顺利的到达成功的彼岸。
往事已矣。白起虽死,他的功业永远留载史册。前人之鉴,后人之师。让我们汲取他的教训,不要再蹈他的覆辙了。
【资料来源】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秦本纪》
《史记赵世家》
《资治通鉴》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战国策秦策》
《战国策中山策》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史记魏公子列传》等


收藏
举报





63 条评论


评论





  • 时光带走好多3 5月前

    老师你好:我所了解的跟你上面讲的有出入,电视剧里的是不是不能信[捂脸][捂脸]电视剧里白起是不杀那40万降卒的,由于长平之战持续三年之久几乎耗费掉了秦国全部的粮草,当时就连秦卒都没什么吃的了,如若不杀就得管饭、还有就是怕收服到自己的军队会有后患毕竟几十万人呢,是秦王之意让杀掉的只是让白起背上了坑杀降卒之名,还有就是廉颇要比赵括厉害,是范雎用反间计才使赵王换下了当时的赵军主帅廉颇启用了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的赵括,要是廉颇没有被换下白起未必能胜.

    回复 ⋅ 1条回复1


  • 猛子 7月前

    40万降卒以当时秦国的国力是养不起的,放回去长平战果全无,所以只能杀

    回复 ⋅ 2条回复8


  • 魁哥说历史 7月前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地位远在其余三人之上。

    回复 ⋅ 10条回复13


  • 陈钰臻 2月前

    假如当年,秦王亲自下令杀战俘,而不是甩黑锅给白起,白起不会这么心灰意冷!不再恋战! 再假如白起长平之战后没有坑杀四十万战俘,而是把秦王卑鄙甩黑锅的事告知自己战友和战俘,团结所有力量返攻秦!自立门户!改朝换代! 也许就是白起的忠诚,他自己宁愿背黑锅,成全秦王美名!哎!白起兵权在手,名声在外,功高震主,秦王莫须有的赐死白起!伴君如伴虎,白起横竖都是死! 一代忠臣,死的太冤了!我倒是希望他长平之战后,看清了秦王,来个改朝换代!

    回复0


  • 用户6975594366152 16天前

    写的很好,也很真实!只有一点我是不同意的,廉颇一个历史公认的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怎么就成二流战将了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44 , Processed in 0.196420 second(s), 5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