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多年前从欧洲引进的自行车,起步、发展、兴盛、消亡再到复苏,历经了几个时代的变迁,也见证了中国家庭生活的变化,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的生活。
现在让时光倒转一下,回去看看吧?
清朝同治七年(1868),上海从欧洲运来了几辆自行车,成为富人家和洋人的奢侈玩意。
后来在《申江胜景图》一书中,首次记载了国内出现自行车的场景,用“人如踏动天平,亦系前后轮,转动如飞,人可省里走路”来形容。
1885年,有多家洋行引进自行车、零件到商户等,属于洋人经营的生意。
▲图为鸿顺洋行广告
直到1897年,国人第一家自行车商行——同昌车行诞生(也就是凤凰牌自行车前身),专卖自行车和零配件。19世纪末,已有惠民、曹顺泰等六七家车行。
到了20世纪30年代,有日本商人在国内开设自行车厂,不过产量极少。1940年,国产的上海自行车厂成立,也就是永久牌自行车的前身。
抗战时期,汽车、电车都因供油不足一度停滞,而不依赖汽油的自行车和人力车需求一度激增,成为运输物资的重要代步工具。
▲那时候虽然穷人买不起自行车,但可以租赁来用,有句老话:“一只角子一个钟点(相当于一毛钱)”。
解放后,自行车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50年代初,纯国产化的自行车品牌“飞鸽”在天津诞生了,我爷爷家至今都还留有一辆,非常珍贵。
60、70年代,自行车在国人家庭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女孩子要嫁人,就看男方家里有没有三转一响,没有那就可能要重新考虑了。
80年代,永久、飞鸽、凤凰、金狮牌、红旗,成为国人家喻户晓的大牌子,买车就应买这些牌子,倍有面子。
一度兴盛的时候,北京街头是这样的,国人出行必备。
我的童年,小小的身躯骑着大大的自行车,还风雨无阻。
后来到了20世纪末,国人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进口自行车、电动车和汽车需求激增,国人对自行车的需求开始减少。
2000年后自行车在国内市场慢慢消亡,那时候和现在国内城市的街头,变成了这样,自行车又回到了过去,变成了一款娱乐工具。
这几年共享单车的概念兴起,让很多人环保出行。只是那个自行车盛行的年代,算是彻底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