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774|回复: 2
收起左侧

国产自行车历史钩沉史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3 名

发帖:NO. 62 名

在线:NO. 47 名

楚一帆 发表于 2020-5-9 21:5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国产自行车历史钩沉史克雷单车网 2019-01-21 10:12:56
目录
T1、你不知道的四大厂
T2、小老弟变大哥
T3、你还记得大名吗?
T4、骑上鸳鸯谈恋爱
T5、曾经的大厂现在都怎样了
T1、你不知道的四大厂
在三四十年前,自行车是百姓“吃、穿、住、行、用”五大生活支柱中,不折不扣的一大支柱。时至今日,自行车文化却已弱化为一种时尚运动。曾经红红火火的众多自行车品牌,更是无法阻挡时代潮流的裹挟,绝大多数“溺水”后再也没有浮上来,再加上外资与台资品牌的冲击,零星活下来的也是举步维艰。
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中,提及这些曾经辉煌的老品牌,要么不了解,要么嗤之以鼻。对于60后、70后,甚至80后来说,这些老品牌承载的却是满满的故事与美好的记忆。思虑很久,决定写一些小文,来挖掘一下国产自行车老品牌背后的点滴历史,愿大家能在运动、娱乐之余,也能感受一下自行车文化的厚重。
解放后,人民政府从国民党政府手中接管了上海、天津、沈阳的三家自行车厂,这也是新中国建立之初仅有的三家整车厂。1954年,青岛市整合多家小工厂与联营社,成立了国营青岛自行车厂。至“一五”计划结束,全国也仅有这四家自行车整车厂。今天,就以这四个自行车厂为主题,梳理一下它们旗下老品牌的流变。
一、上海自行车厂
我现在骑的一辆车便是曾经的上海自行车厂的看家老品牌——永久牌自行车。如今,经过改制,“永久”品牌的老东家已是中路股份。而且在新的运动型自行车上采用了新的车标,但车标上“1940”的醒目字样,依然在诉说着永久厚重的历史。


▲这是我自行车上的车标,应该是永久最新一代的车标
1940年,日商小岛和三郎在上海开设昌和制作所,生产“铁锚”牌26英寸黑色男式自行车。日本人投降后,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接收了昌和制作所,并将其命名为“上海机器厂第二制造厂”,主要生产28英寸、26英寸“扳手”牌男、女式自行车。


▲这是昌和制作所最早使用的商标


▲左图是国民政府“上海机器厂第二制造厂”所使用的“扳手”牌车标,右图是昌和制作所使用的“铁锚”牌车标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军管会接管了上海机器厂,并迅速组织恢复生产,产品由“扳手”牌改为“永久”牌(还有一说,1953年才停用“扳手”牌,全部采用“永久”牌)。1950年,厂名改为“华东工业部上海制车厂”。1952年,工厂再次易名为“红星制车厂”。1953年,工厂改隶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一机器工业管理局,随之再次改名为“上海自行车厂”。


左图是上海解放后最早使用的“永久”牌车标,一只熊脚踩地球,因此也被称为“熊球”牌,上海话谐音为“永久”,这也应该算永久品牌的肇始。右图是“华东工业部上海制车厂”时期所使用的车标。
至于“永久”品牌,1957年之前所采用的还不是今天所见的汉字变形经典LOGO。1957年,工艺美术大师张雪父为“永久”设计了这款简洁直观、构思精绝的标识,不仅成全了永久自行车,也为中国设计史书写了经典一笔。


▲1957年往后,张雪父设计的“永久”变形字体开始广泛用于永久自行车的各种车标设计形态


▲这是我收藏的一份永久牌自行车说明书的封面,据说也是由张雪父设计(还需深入考证)
二、天津自行车厂
小时候,我骑的第一辆自行车正是天津自行车厂生产的28英寸载重型“飞鸽”牌自行车。那时个子矮小,上不了大梁,只能在梁下“掏窟窿”骑行,且左手单手握车把,右腋夹着鞍座,右手握着大梁。这一骑行姿势也可以说是那一代少年经典的骑行姿势。直至今天,我单手握把骑行,左手的操控能力远远好于右手,我想应该是那时骑车留的“后遗症”。
如果要溯源,天津自行车厂的历史早于上海自行车厂,但事实上,两个车厂却是源出一家。1936年,日商小岛和三郎(就是在上海开设昌和制作所的那个小岛和三郎),在天津盐坨地老闸口一带建起四五间厂房,装备了百余台日本制造的旧机器,招募了200余名工人,挂出“昌和工厂”的牌子,采用日本图纸和工艺,生产车架、前叉、曲柄、链轮、挡泥板等自行车零件,其余零件由日本运来,然后组装成26英寸“铁锚”牌自行车。这便是我国最早的一个自行车整车厂天津自行车厂的前身。
1945年,日本人投降后,国民党资源委员会将其接收,并更名为“天津机器厂”,处于半瘫痪状态。1946年,再次更名为“资源委员会天津机器厂第二分厂”,以英国三枪、菲利普牌自行车为范本,开始生产“胜利”牌自行车。1947年,又将“胜利”牌改为“中字”牌。
(本想找点胜利牌和中字牌的图片资料,实在难以搜罗,哪位朋友手头有这类图片,可以给大家分享一下)
1949年1月,天津解放。工厂被军管会接管,同时改名为“军管天津机器厂第二分厂”。10月1日,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工厂随之改名为“天津自行车厂”,仍然生产“中字”牌自行车,但是质量不高,口碑不好。
1950年7月,车厂重新设计试制了一批新样车,经检验性能质量均优于“中字”牌自行车。为了表达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和热爱,为了比拟它结实、轻快、漂亮的特点,工人们亲切地称它为“飞鸽”。最后,经报上级批准,将这种车正式命名为“飞鸽”牌。


▲这是飞鸽自行车早期的两枚车标图案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飞鸽车标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诸如一种是鸽子向左飞,另一种是鸽子向右飞。向左飞的鸽子,下面的字母是飞鸽汉语拼音的首字母“fg”;向右飞的鸽子,下面的字母是飞鸽英文的首字母“FP”。所以,一般人认为这是为了区分内销和出口车型,也有人认为是受文革影响,这些权作问题,留待感兴趣的朋友继续深入考证。


▲这就是鸽子朝向不同的两枚车标图案


这是我收藏的飞鸽牌自行车说明书,这种东西存量很大,升值空间有限,但是对文史研究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三、沈阳自行车厂
在东北呆了将近二十年了,曾经的沈阳自行车厂及其所产品牌在我脑海中却没像永久、飞鸽这些品牌一样,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从历史的角度讲,沈阳自行车厂与上海自行车厂、天津自行车厂却是平起平坐的“大哥级人物”,往近了讲,它们更是一母三兄弟。
1936年6月,日商小岛和三郎(还是那个在上海开设昌和制作所、在天津开办昌和工厂的小岛和三郎),在沈阳铁西区嘉工街开办了昌和制作所,生产自行车和消火器。1946年6月,国民党政府接管了昌和制作所等3家日资自行车厂,改组为中央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沈阳制车厂,开始生产中字牌自行车。


▲白山牌有好几种不同设计样式的车标,具体哪种使用更早还需深入考证
沈阳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沈阳制车厂,命名为第一机器厂四分厂,并于1949年5月恢复生产自行车,1950年再次改名为沈阳自行车厂。从1951年起,车厂开始生产工字牌自行车。1954年,对产品进行改进设计后,正式启用白山牌商标。1969年,车厂将商标更改为东方红牌,直至1976年重新恢复使用白山牌商标。


▲“白山”牌一度停用,从1969年起改成了“东方红”牌,直至1976年重新得以恢复


▲这是我收藏的东方红牌自行车说明书,应该是文革晚期的版本
四、青岛自行车厂
1954年,在青岛组建新的自行车厂也是由原因的,因为青岛和上海、天津一样,有比较成熟的自行车工业基础。早在1930年,同泰铁工厂就开始组装“铁锚”牌自行车。1934年,陆丰铁工厂试制成功了“地球”牌自行车,且年产1000余辆。
青岛解放后,政府引导支持这些民营工厂组成了自行车制造业联营社,生产“青岛”牌和“国防”牌自行车。由于产能低,不能满足市场需求,1954年,经青岛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国营青岛自行车厂。在往后的五六年间,车厂不光生产“青岛”牌、“国防”牌自行车,还生产了“曙光”牌小轮自行车,以及“红旗”牌自行车。


▲这是青岛自行车厂生产的“国防”牌和“金鹿”牌自行车的两枚商标图案
1961年,国营青岛自行车厂更名为山东青岛自行车厂。1964年,车厂在“国防”牌自行车的基础上,开始研制生产载重型和轻便型各种型号的脚闸“金鹿”牌自行车,自此开始,令青岛人自豪的“金鹿”正式出场,与“国防”品牌并行发展。


这是我收藏的“金鹿”牌自行车说明书,从里面所用文字形式与厂名来看应该是革命期间的版本。
2005年,我在青岛工作期间,特意去自行车厂买了一辆金鹿牌自行车,骑着它几乎逛遍了青岛的大街小巷。在许多人眼中,青岛这座城市建于滨海的山脚下,道路多坡,且狭窄,不适合骑行。事实上,对于热爱骑行的人来说,无论哪里都是骑行的天堂,于是,我骑着这辆金鹿去了崂山、胶州、黄岛以及小珠山,还有更远的胶南。这也算我与金鹿的一段小故事。


这是我收藏的另一本“金鹿”牌自行车说明书,从公司名称看,属于改革开放后的版本了。我从印刷的角度,对两本说明书进行了比较,那个时期的版本比这一版本要精细很多。
T2、小老弟变大哥
在《你不知道的四大厂》,我选择了四家历史久且规模大的自行车厂进行了梳理。但依然有一些耳熟能详的老自行车品牌没有出现,所以这篇我将再次选择四家自行车厂进行梳理,估计大家期待的一些老品牌还是不能挤上“这趟车”。
不过大家也不要着急,我会抽时间慢慢梳理。大家要是有耐心且感兴趣,通过这些文字和图片必将对我国的自行车工业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一、上海自行车三厂
上海作为中国自行车工业的翘楚,曾组建了多个自行车整车厂,但声名在外的车厂唯“上海自行车厂”和“上海自行车三厂”两家。这与它们旗下的两个品牌有很大关系,一个永久,一个凤凰,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也正应了中国那句古话“母因子贵”,孩子出息了,母亲也就跟着有了名声。
为了解除大家的疑惑,这里简单说说上海自行车二厂,要不我心里也犯嘀咕:为什么出名的是三厂而不是二厂?
1958年3月,新成立的上海市自行车缝纫机工业公司,将自己领导的8个中心厂和1个卫星厂合并后组建了上海自行车二厂,生产“幸福”牌自行车。1960年,上海市自行车缝纫机工业公司为了拓展摩托车业务,逐步让上海自行车二厂转产“幸福”牌摩托车。
1964年,上海自行车二厂改名为上海摩托车厂,“上海自行车二厂”的“番号”随之取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上海自行车二厂重出江湖,曾生产过“乐达”牌自行车,直至二十一世纪初再次退出江湖。
1958年4月(也有资料说是5月),上海铁床车具生产合作社等8个中心厂和1个卫星厂被合并,组建了上海自行车三厂。与上海自行车二厂相比,两兄弟生日仅相差1至2个月,后来的命运却是天壤之别。
上海自行车三厂成立后,继续生产上海脚踏车联营所时期所创立的“新华”牌和“生产”牌自行车。同时于1958年6月12日和14日,分别在《解放日报》、《文汇报》刊登了征求牌名商标的广告,感兴趣且有条件能找到老报纸的朋友不妨查阅一下。


▲这是生产牌早期所使用的商标(彩色图片我处理成了油画效果,黑白图片可以看出其基本的图案线条轮廓)


▲这个应该是生产牌外销车型所使用的车标
1959年1月,车厂正式启用了“凤凰”牌商标,同时停止了“新华”和“生产”这两个旧品牌。从此往后,在持续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凤凰飞进了千家万户,也飞到了世界各地。


▲这是早期的飞凤凰车标


▲这是后来使用最为广泛的立凤凰车标
我访问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的网站时,发现他们将公司的起源向前推进了半个多世纪——也就是1897年(光绪23年),由上海商人诸同生开办的同昌车行(1958年合并建厂的几个小厂中,同昌车行不是最大的,但占了时间优势)。
而且,2015年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老字号工作委员会、中华老字号品牌联盟认定“凤凰牌”始于1897年,并向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颁发了证书。这一下将前一篇中提到的四大车厂甩了好几条街,到底该如何评说,我也不知所措,留给广大车友评说吧。




▲这是我收藏的两份凤凰牌自行车说明书的封面,应该是二十世纪80年代的东西

二、天津自行车二厂
1956年,天津将301家私营自行车零配件小厂合并成36个企业,组建了天津市车具工业公司。并在车具工业公司的组织下协作配套生产“双喜”牌自行车。这为天津自行车二厂的建立写下了序曲。


▲这是当时的双喜牌车标
1961年,车具工业公司将旗下的天津市公私合营自行车厂与地方国营第六车具厂调整合并,改称天津市公私合营第二自行车厂(《天津自行车行业发展史略》记载)。
还有一说是,1962年,车具公司组建了第二自行车厂,继续生产“双喜”牌自行车(《天津通志·工业志·轻工纺织卷》记载)。历史数据打架,希望有亲历者能出面证实。
“双喜”这个牌子,天津车具工业公司不光用在了自行车上,还广泛应用在了炊具、香皂、暖瓶等生活日用品上,上年纪的朋友肯定都有印象,家中或多或少都用过双喜牌的东西。
我收藏了一份1966年前的“双喜”牌自行车说明书,里面的许多文字依然是繁体字,可以说是我国自行车工业发展的可贵“印迹”。


▲这就是我所收藏的“那十年”前的双喜牌自行车说明书。
从1963年起,天津自行车厂也并入了车具工业公司。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飞鸽”和“双喜”以及后来的“红旗”是一家。


▲这是早期的红旗车标


▲这是后来使用最为广泛的红旗车标
“红旗”牌的诞生完全是受那个年代的影响。1966年,“双喜”牌自行车商标以扫“四旧”为名,换成了“红旗”牌,天津第二自行车厂也随之改为天津市红旗自行车厂。后来又改回“天津自行车二厂”的名称,时间可能是70年代中后期,查阅了很多资料没有找到确切的时间记载,有知道的朋友可以补充一下。


▲这是我所收藏的红旗牌自行车说明书
三、广州自行车厂
由于靠近香港,早在1897年,英国商人将一些洋牌子自行车从香港输入广州。因此,广州成了中国最早使用自行车的地区。但是,广州的自行车工业却没能像上海、天津一样迅猛发展,当时的一些小作坊或者商店基本上以维修或零星组装为主,且并没有形成规模。
新中国成立后,这些小厂、小作坊通过公司合营的方式组建了多个自行车零件厂。1958年6月,广东单车零件厂工人用简陋的机械设备和手工操作,生产出第一辆红棉牌28英寸自行车,揭开了广州生产自行车整车的历史。


▲这是广州自行车厂当时使用的红棉牌车标,红棉牌自行车不仅车子不好找了,品相好的车标也不多见
1959年11月,广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广东”、“东兴”、“运通”单车零件厂与广州链条厂合并,成立地方国营广州自行车厂。主要生产28英寸“红棉”牌自行车。1961年,车厂开始试产“五羊”牌26英寸自行车。


▲五羊牌车标也经过了多次的变迁,上图应该是五羊牌自行车1988年之前所采用的车标
1974年,为适应生产经营的需要,成立广州自行车总厂。同年,广州计算机厂转产自行车,改名为广州自行车二厂。“红棉”牌商标也从这一年起停止使用(谁手里要是还有“红棉”牌的车子,收好了,它们都已是古董级车子了),两个车厂统一使用“五羊”牌商标。
1975年,自行车二厂开始使用“鹦鹉”牌商标,1984年4月停用,广州自行车工业的品牌再次统一为“五羊”牌。


▲“鹦鹉”牌因为生产时间不长,与其相关的资料不是太多,这本说明书的封面体现了当时“五羊”“鹦鹉”并存的局面
1975年,刚成立1年的广州自行车总厂被撤销,随后成立了新的广州自行车缝纫机工业公司。1979年,再次撤销自行车缝纫机工业公司,成立广州市自行车工业公司。直至1988年7月,公司再次改名为广州五羊自行车工业公司,至此,“五羊”品牌直接走上了前台。


▲这是我所收藏的一份“五羊”牌自行车说明书,应该是二十世纪80年代的东西
最近去访问五羊自行车公司的官方网站,发现新闻更新至2013年初,不知道它是否还安好,这个问题交给身处广州的朋友们来补充。
四、无锡自行车厂
1949年,无锡当地的利新车行已开有四间店面,并且设有加工场所,自制车架,购买零件,组装自行车销售。1953年,无锡市国营百货二店修理部和公私合营利新车行合并,成立地方国营无锡车件厂。
同年,大新、兴利等8个车行合并组成无锡自行车修配合作社,不久又与自行车第二修配站等18个单位合并成立了国营无锡车辆厂。两厂当时生产“敦煌”牌和“东方红”牌28英寸自行车,但是产量少的可怜,当年仅生产了95辆。
1954年,国营无锡车件厂和国营无锡车辆厂合并,组成无锡自行车厂,但是由于规模小,产能有限,所以并没有成为国家重点扶植的计划任务厂家。直至1958年,无锡自行车厂成为轻工业部认定的八大自行车骨干企业之一,这一年也被无锡自行车厂视为真正建厂的元年。
进入20世纪60年代,受上海“永久”“凤凰”自行车的影响,无锡自行车厂所生产的“东方红”牌自行车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再加上国民经济调整的需要,整个自行车项目面临着下马的风险。周恩来总理当年在无锡考察时,了解了这一情况,给出变通的调整建议。
从1963年起,无锡市自行车厂停止整车生产,改为零部件配套生产,工厂得以保存,为后来生产出“长征”牌自行车打下了基础。


▲这是“长征”牌自行车的车标
1969年,无锡自行车厂通过对农村市场的调查研究,设计试制适合农民载货、运粮需要的自行车,被命名为“长征69型”农用自行车。这也是我在众多自行车说明书中看到,唯一标注为“农用自行车”的一款载重车。这款车也是无锡自行车厂最核心的车型,几乎占据了车厂当时九成的产量。


▲这是“长征”牌自行车的说明书,其上面“农用自行车说明书”的文字标注还是很有特点


▲这是我所收藏的一份“长征”牌自行车的说明书
不觉中又啰嗦了不少,这篇就写到这里吧,不足之处请广大骑友继续指正。
T3、你还记得大名吗?
1966年之前,我国在上海、天津、沈阳、青岛、广州、无锡、长春、安阳、哈尔滨这9座城市共接收或组建11家自行车整车厂(个别地方也有小型的自行车生产厂,因为没有形成规模,这里就不计入统计数字)。
国产自行车历史钩沉(一):你不知道的四大厂
国产自行车历史钩沉(二):小老弟变大哥
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已梳理介绍了8家,这篇我将介绍余下的3家。为了使文章篇幅均衡,我将补充1家,鉴于前两篇文章有朋友在评论区一再提到中华自行车厂,这次就让它露露脸。
一、长春自行车厂
我走进长春也快二十年了,长春自行车厂在我脑海中几乎没有印象,核心原因或许应该是车厂没有出彩的产品遗留下来,以至于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对它一无所知。接下来我就从故纸堆中扒一扒它的历史。
1953年,长春市将几家自行车修理铺组织起来,成立了长春市第一自行车修配合作社,从开始的自行车修配,逐渐发展到土法制造一些自行车零配件。1957年,合作社开始尝试试制整车,并于1958年5月成功制造出20辆“跃进牌”28英寸脚闸自行车。
至于为什么取名“跃进”,与那个时期国人给孩子取名“建国”、“爱国”、“国庆”等一样。同年11月,以第一自行车修配合作社为基础正式组建了国营长春市自行车制造厂。


▲跃进牌自行车标
1959年,车厂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产能,同时注册了新的商标“金龙牌”,并一直使用至1966年。后来扎眼的“金龙”以扫“四旧”的名义被扫除。1967年,车厂在半瘫痪状态下,启用了新的商标“红星牌”。1976年,车厂为了突出产品的地方特色,再次更改商标为“梅花鹿牌”。


▲金龙牌自行车说明书


▲红星牌自行车标
令人费解的是,在那个自行车作为紧俏商品的年代,长春自行车厂竟然连年亏损(从1973年-1979年的7年间,车厂累计亏损高达743.3万元)。虽说有诸多客观原因,但我认为核心问题还是主观原因。
1978年,长春自行车厂更名为长春自行车总厂,规模产能进一步壮大,但是车厂并没跟上时代背景大放异彩。相反,因为产品质量问题,1982年,产品积压8万多辆,一下将车厂拖向了死亡的边缘。
万般无奈,长春自行车厂只得向天津自行车厂求援,1983年9月,两厂建立技术合作关系。1984年5月,两厂签订联合生产“飞鸽牌”自行车的协议,随后开始生产过渡品牌“飞鹤牌”自行车。从1985年1月起,长春自行车总厂正式开始生产“飞鸽牌”自行车,从此再无“梅花鹿”。


▲梅花鹿牌自行车标
平时,在长春街头行走,总会不由自主地留意那些老自行车,但是从来没有碰到一辆长春本土品牌的自行车,想想也并不奇怪,质量不行,在时代的浪潮中自然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记。
二、哈尔滨自行车厂
1958年9月,哈尔滨市生明昌机械厂与4家自行车修配合作社合并,组建了国营哈尔滨自行车制造厂,开始试制自行车。依托简陋陈旧的设备,车厂于1959年试制出“银燕牌”自行车,共生产了1022辆。
同年,又将“银燕牌”改为“孔雀牌”。当时,产品非常单一,只有标定和轻便两种样式(全为28英寸),花色也仅限于黑、绿两种,且质量不高。


▲银燕牌自行车标。银燕牌自行车的生产时间极短,产量也不多,能寻觅到这样“朦胧”的车标图案实属不易
1963年,自行车厂与化工机械厂合并,技术力量增强,于是对车型进行了工艺改进。车厂的综合产能也提升到了年产3万辆(1965年才真正达产)。


▲孔雀牌自行车标
1979年,车厂改名为哈尔滨自行车工业总厂,针对26英寸自行车旺盛的需求,开始试制26英寸自行车。1980年,为了扩大26英寸自行车的生产,哈尔滨市经委专门成立了26英寸自行车联合生产办公室,协调指导“孔雀牌”26英寸QE-11型轻便自行车的生产。


▲孔雀牌自行车标
1984年,市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过去以产定销的模式变为自产自销,从而使得产品大量积压,并造成车厂当年亏损。
像长春自行车厂一样,为了寻求出路,1985年,哈尔滨自行车工业公司(什么时候改为公司,没有找到佐证资料,我手里的一份“孔雀牌”自行车说明书有1982年的时间记录,封面依然是哈尔滨自行车厂的名头)与上海自行车三厂签订了联合生产凤凰牌自行车的技术经济协议,并于同年开始生产过渡型(QA09-1型)“孔雀牌”自行车。1986年正式开始生产“凤凰牌”自行车,自此“孔雀落架”。


▲我所收藏的孔雀牌自行车说明书
与长春自行车厂相比,哈尔滨自行车厂“单纯”了许多,其品牌重心基本落在了“孔雀”上,而且也没像长春自行车厂那样没完没了的亏损。但是最终还是难逃强势品牌的吞并,而且还是“送货上门”。
三、安阳自行车厂
在解放前,安阳就已有车行组装杂牌自行车销售。1949年9月,安阳还成立了自行车行业公会。1955年,安阳的自行车修理铺已发展到52家,次年,这些修理铺联合组建了自行车修配合作社。1958年,修配合作社又分立为交通工具厂和自行车修配合作工厂。也正是这一步步的铺垫,最终促成安阳组建自行车厂。
1959年,在安阳西郊的娘娘庙村破土动工,开始兴建自行车厂,次年即投入生产,并于5月份试制成功“黄河牌”自行车。截至1961年,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共生产了635辆。由于设备不配套,产品未定型,整车生产受到限制。于是车厂将精力集中在了零配件的生产上,1962年还曾将车厂更名为安阳自行车配件厂。


▲安阳自行车厂的购车优惠券
1966年6月,车厂试制成功28英寸载重型“飞鹰牌”自行车,当月试产174辆,受到市场欢迎。至此,安阳自行车厂的整车产品才算定型,并于当年量产5056辆。
从1966年至1978年的13年间,安阳自行车厂的产能在逐步扩大,但是质量在同行业评比中却毫无起色,1975年、1977年甚至名列末位。




▲两种不同设计图案的飞鹰牌自行车标
1979年8月,安阳市整合自行车厂与上下游配套企业,成立了实体性联合企业——安阳自行车工业公司,按专业化协作和经济合理的原则,将整车和零部件分解到各厂,实行专业生产。
同年9月,安阳柴油机厂转产自行车,划归自行车工业公司,改名为自行车二厂。经过这一番整合与技术改造,安阳的自行车工业有了明显的起色,在随后几年的自行车质量评比中一下跃升到了前几名。
在做强“飞鹰”品牌的同时,安阳自行车工业公司还培植了其它品牌。1980年11月,旗下的自行车二厂试制成功了“蜜蜂牌”26英寸自行车。1981年,自行车二厂再次试制成功“雉鸡牌”26英寸轻便自行车,并获得河南省第一轻工业厅当年的新产品奖。
现在回头再看,当时安阳自行车工业公司推行两个品牌,主要是将28英寸载重车(飞鹰牌)与26英寸轻便车(雉鸡牌)进行了大体区分。


▲蜜蜂牌自行车标


▲雉鸡牌自行车标
1988年,安阳自行车工业公司与英国兰翎自行车国际有限公司实行技术合作,开发生产国际名牌“BSA三枪”自行车,至此又将安阳的自行车工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1992年,公司更名为安阳飞鹰工业总公司。1996年,组建了安阳飞鹰集团,可以说一时风光无限。俗语:“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安阳的自行车工业在辉煌之后,却是一路下坡,今天再找安阳飞鹰公司,工商信息显示不是“注销”就是“吊销”。


▲BSA三枪牌自行车标
四、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
其实,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深圳自行车厂,只是当时的深圳自行车厂没有整车产品推向国内市场,所以很少有人知道。
1979年,香港大环自行车厂有限公司董事施展鸿经过国内外市场考察后,认为深圳是发展自行车工业的良好基地,并于1980年底与深圳市签订合作协议,以来料加工的方式办一家自行车厂——深圳自行车厂。
后来深圳市轻工公司与香港大环自行车厂又在原合作的基础上扩大投入,于1984年8月正式签订一份合同,将深圳自行车厂更名为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并于1985年1月正式挂牌。这也是我国自行车行业的第一家合资企业。


▲中华自行车公司旗下的阿米尼车标
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建立之初,主要为一些国外品牌进行代工生产。后来,公司将“阿米尼(EMMELLE)”“奇猛(CHIMO)”“大名(DB)”等国际品牌引入国内。尤其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在我国的休闲运动自行车市场上掀起了一股热潮,使许多人在那时骑上了时髦的变速自行车。


▲这是我在阿米尼自行车上拍到的车标
为此,深圳中华自行车有限公司作为行业新秀,于1990年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1992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我特意翻看了公司在股票市场上挂牌名称的变动,可谓是“坎坎坷坷”——深中华A→ST中华A→* ST中华A→S* ST中华→SST中华A→ST中华A→* ST中华A→深中华A。


▲长春市朝阳区公安局买了许多阿米尼自行车作为“警车”,今天绝大多数已散失民间,或许这也算国有资产流失吧
今天“深中华”依然在坚持,尤其是近两年受共享经济的带动走出了亏损的困境,但愿它好运常在。
T4、骑上鸳鸯谈恋爱
如果将1949年至1966年这段时期称为我国自行车工业的“春秋时期”,那么1966年至80年代初期则可称为我国自行车工业的“战国时期”。在前面几篇文章(文末有链接)中,所写的基本是“春秋时期”的几大霸主,诸如:上海自行车厂、上海自行车三厂、天津自行车厂、天津自行车二厂(天津红旗自行车厂),以及沈阳自行车厂、青岛自行车厂。
为什么能形成这种霸主垄断的局面,一方面是国家政策与机制体制的原因(客观原因),另一方面则是生产制造技术与工艺水平的制约(主观原因)。
事实上,在1966年之前,许多地方都成立了作坊式的自行车厂,并积极研制自行车整车,但不是失败,就是制造成本高昂,最终偃旗息鼓。
1966年之后,随着自行车需求量的不断增加,许多地方再次燃起造车梦想,这便使得自行车厂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尤其是80年代之初,随着市场需求的井喷,一些军工企业及地方机械厂,都纷纷腾出产能生产自行车,甚至直接转产自行车。
但是好景不长,仅仅两三年,许多自行车厂就因产品积压滞销而陷入了困境。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当下的共享单车。原本是非常好的一种新兴经济模式,却因资本疯狂的逐利性,最终使一个新兴行业在疯癫之后,陷入了泥潭。回首看看还未曾走远的历史,其实它们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可惜鲜有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今天的题外话有点多,接下来我们言归正传,继续梳理“战国时期”的大小诸侯。
一、常州自行车厂
常州自行车厂的建立和许多自行车厂一样,始于羡慕。眼看着许多地方都能生产自行车了,常州依然毫无建树,远的不比就比近的,诸如无锡、南通、南京,甚至昆山、丹阳都开始生产自行车了。
1973年,常州市轻工业局专门成立了自行车会战办公室,并将研制自行车的任务交给了当时的常州印铁制罐厂。当年6月份,即试制出20辆28英寸自行车,至于该取个什么名,也是纠结了一番,诸如提出了“玉兔”“金龙”“雄狮”等备选名称,最后由当时的轻工业局副局长沈明远提出叫“金狮”,并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常州市人民印刷厂工艺美术设计科为“金狮”设计了第一代商标——一只脸朝正面,威风凛凛的小狮子。


▲这是金狮牌自行车的第一代车标
1974年,征用了常州西郊花机庙花园路边一片农田,开始筹建新的自行车生产厂房,同年9月,工厂试制出第一批25辆26英寸轻便自行车。1976年,常州印铁制罐厂与电镀厂合并,正式组建了常州自行车厂,当年即生产金狮牌自行车8383辆。


▲这是金狮牌自行车的第二代车标
1979年4月,在常州自行车厂的基础上,成立了常州自行车总厂,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当年生产“金狮”牌自行车6.03万辆。1981年4月,常州自行车总厂与外贸部中国出口商品基地建设总公司合资经营,定名工贸合营常州自行车总厂,并大量引进国际上先进的生产设备,产能进一步扩大。
当许多地方自行车厂逐渐陷入困境的时候,常州自行车厂却异军突起,并将产品推向了国际市场,且成为创汇大户。这种风光局面一直持续到1995年。从1996年起,公司连续三年巨额亏损,累计一亿四千多万元。直接导致金狮集团于1999年破产重整。


▲这是金狮牌自行车的第三代车标
金狮集团破产后,金狮品牌的商标权转归国有控股的常州金润实业有限公司。今天,金狮品牌被委托给民营企业江苏高新金狮车业有限公司管理使用,且被广泛应用在电动车上,我在其官网上的“产品中心”,并未发现金狮牌自行车产品,看来金狮自行车真的要成为历史了。
二、成都峨嵋自行车厂
从建厂时间来看,成都峨嵋自行车厂应该追溯到1958年,因为当时即建立了成都自行车厂,但只是昙花一现。当成都再次想起造车,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
1956年1月,成都东、西城区将100多个体、集体自行车修理店(组)组织起来,分别成立成都市自行车修理合作一社、二社、各有职工100多人。
1958年3月,一社更名为成都市自行车制造厂,生产峨嵋牌28英寸普通平车;二社更名为先锋自行车厂,生产成都牌28英寸普通平车。
12月,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成都市自行车制造厂和先锋自行车厂合并为成都市自行车厂,归西城区工业局管辖,生产成都牌自行车。
时间仅仅过了三年,1962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成都自行车厂因产品质量低劣、效益差,被关闭,这就是“大跃进”的最终结局。


▲这枚峨嵋牌老车标应该属于1958年至1961年“成都自行车厂”时期
1970年,为了填补四川自行车工业的空白,省革命委员会支持成都新建一个国营自行车厂,于是成都市轻工业局组织了一班人马,在成都市铭牌厂的狭窄车间里开始试制自行车。当年试产“新蓉”牌28英寸自行车70辆。


▲这是当时在成都购买峨嵋牌自行车的购买券
1973年,轻工业部批准在成都新建峨嵋自行车厂,但是直至1980年,峨嵋自行车厂才在还没有完工的厂房里开始生产自行车。因此为了保证供应,1970年组建的“小作坊”继续坚持生产,虽说质量低、成本高,且连年亏损,仍然坚持到1980年峨嵋自行车厂正式投产。


▲这是成都峨嵋自行车厂的厂内货币
1981年,成都市政府批准成立年产30万辆自行车能力的成都自行车工业公司,与峨嵋自行车厂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成都的自行车工业虽说有大干一番的雄心,但是自行车工业公司从成立到1984年,连续四年亏损,直至1985年,才勉强扭亏为盈。
但也正是这一年,根据中央撤销行政性公司的精神,成都自行车工业公司撤销,峨嵋自行车厂单飞。但此时的中国自行车市场风云突变,许多车厂已陷入亏损的泥潭。
为了生存,同年,峨嵋自行车厂与天津自行车厂签订了联合生产“飞鸽”牌自行车的协议,挂牌为天津自行车厂成都分厂。同时生产“飞鸽”和“峨嵋”牌自行车。也正是这次联营,使成都峨嵋自行车厂(或者应该说天津自行车厂成都分厂)走上了短暂的巅峰时刻(1987-1988年)。


▲这是我收藏的一份峨眉牌自行车的说明书
三、西安市自行车厂
1955年,6户12个手工业者自愿组成西安市莲湖区大车修理合作小组,后改名西安市第七工农交通用具修理合作社。
1958年,合作社转为国营企业,改名为西安市轻工业机械制造厂。因为工厂的主营业务是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修理及制造,1960年国家轻工业部给它发放了生产自行车的“合法牌照”,同年4月,工厂即试制出第一辆“卫星”牌28英寸自行车。




上图为两枚不同时期的延河车标,谁先采用,我没有找到可以佐证的资料。下面这枚车标上有“西安自行车厂”的字样,如果参考史料应该是1979年之前的车标。
1961年,西安市轻工业机械制造厂正式更名为西安市自行车制造厂,但是年产量极其有限,从统计数据看,1970年之前,车厂的年产量基本在二三百辆之间,与其说是自行车厂,不如说是自行车作坊。
从1970年起,西安市组织了3次自行车工业大会战,历时6年,对西安的自行车工业体系进行了完善。
1979年,以西安市自行车厂为龙头成立了西安市自行车总厂。同时,西安市自行车厂更名为西安市自行车一厂,并把原来生产架子车的西安市东风车辆厂改名为西安市自行车二厂(主要生产车轴等零件)。形成了年产10万辆自行车的产能规模。


▲这是一份延河牌自行车的说明书,我作了一下“艺术”处理,发现与这个颜色挺搭
西安市自行车厂(一厂)商标的使用也是几经更迭。最初使用“卫星”牌,1962年改为“雄鹰”牌,1968年再次改为“延河”牌,1982年,车厂又注册了“鸳鸯”牌,随后与“延河”牌并用。


▲这是一枚鸳鸯牌自行车标
当时在家乡的乡下传颂这样一句话:“永久车子耐(结实),飞鸽车子快,骑上鸳鸯谈恋爱。”
西安市自行车厂(一厂)和国内其他地方车厂一样,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最初两年受市场需求刺激,自信心极度膨胀,且在质量管控不严的情况下肆意扩大产能。进入1983年,车厂出现严重亏损,甚至濒临破产边缘,被迫停产整顿。
1984年,在多方帮扶下扭亏为盈,但处境依然艰难。1985年,开始寻求与上海自行车厂进行技术合作。从1987年3月开始,正式成为上海自行车厂的联营厂,从此生产“永久”牌自行车。
四、陕西省自行车厂
陕西省自行车厂是背景比较特殊的一家自行车厂。80年代初,因为自行车市场的井喷,许多军工企业转产自行车。陕西省自行车厂便是最为典型的一家。


▲这是我收藏的一份玉兔牌自行车的说明书
1980年,陕西省第五机械工业局遵照中央提出的“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方针,利用企业技术、设备、材料优势,组织地处岐山县境内的陕西省先锋机械厂、前进机械厂、扶风县境内的陕西省胜利机械厂,武功县境内的陕西省渭源机械厂和铜川市、渭南地区的陕西省东风机械厂、秦东化工机械厂等6家中型地方军工企业,联合组成陕西省自行车厂,由陕西省先锋机械厂担任总装厂,以上海自行车三厂的凤凰牌自行车为样车,试制生产出玉兔牌自行车,当年生产0.2万辆。


▲这是一枚玉兔牌自行车标,兔子的大长耳朵很是呆萌。
但是好景不长,从1983年开始,自行车市场出现了产大于销的局面,许多车厂相继转产或停产。陕西省自行车厂在大环境不利的情况下,于1984年停产自行车,从而退出了军工企业参与自行车生产的热潮。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出了自行车工业的“战国时 期”这一概念。换个角度看,这也充分说明,在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自行车工业是何等繁荣,同样也是良莠不齐。作为“战国小诸侯”,许多自行车厂只在小范围内形成了影响,也只是偏安一隅求生存。
T5、曾经的大厂现在都怎样了
今天,我将继续搜罗一些地方“小诸侯”的历史和大家分享,希望这些基本知识能在喜欢自行车历史文化的车友心中,拼凑出一幅我国自行车工业史的简略图景。
一、杭州自行车厂
1959年,杭州车辆厂试制出了钱江牌自行车。1961年,车辆厂更名为杭州自行车厂,但是好景不长,1963年,自行车厂即因亏损,停产关张了。
直至1970年6月,杭州光明自行车零件厂试制出13辆杭州牌PA70型自行车,杭州的自行车整车工业才再次起航。同年7月,杭州光明自行车零件厂改名为杭州自行车厂。
1971年,车厂被轻工业部列为自行车定点生产企业。虽说有了资质,也开展了业务,但是杭州自行车厂直至1977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这是杭州牌自行车的说明书,距今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
1978年,杭州自行车厂试制出全新的610mm(24英寸)和660mm(26英寸)轻便自行车,并启用了新的商标“海狮牌”。没想到还挺管用,当年,车厂便扭亏为盈。1979年,车厂又推出了710mm(26英寸)载重自行车,在当地农村市场受到了欢迎。
1981年,杭州市经济委员会决定以杭州自行车厂为基础建立杭州自行车总厂,与同年成立的杭州自行车工业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营模式。


▲这是海狮牌自行车的车标
在20世纪80年代风起云涌的自行车市场中,杭州自行车厂发展的还算顺利。这或许得益于令人佩服的企业抱团发展精神。从1987年起,杭州自行车厂与浙江当地的多家自行车厂联合研制自行车配套零件,并组成联营公司进行出口创汇。


▲这是我所收藏的海狮牌自行车的说明书
进入20世纪90年代,自行车市场显出了疲态。1991年,杭州自行车厂再次更改商标,将海狮改为安琪儿。1993年,杭州自行车厂改制为杭州安琪儿置业股份有限公司。名字看上去像地产公司,但一直还在做自行车及与其相关的生意。

二、武汉自行车厂
武汉的造车梦践行的很早,但是一直不顺。
早在1953年,武汉市第二车辆合作社就尝试着试制车架,耗时一年多,做出500多个车架,成本比从上海采购车架高出一倍,因此,自行车“研发”工作最终不了了之。
1957年,造车梦再起。当时,江汉区手工业管理局组织市医疗器材社等12家单位的技术人员,去天津自行车厂学习后,开始仿制飞鸽自行车,最终因试制产品不符合标准,而再次偃旗息鼓。
1958年,几家车辆合作社再次手工鼓捣出“超英牌”自行车,也只能算玩玩。1959年,由首跃、新光、森记3家车辆厂合并成立首跃自行车厂,自制外加购买零件,耗时两年,装配出10辆“火箭牌”自行车,每辆成本高达260元。
最终因质量不过关,且成本高昂,只得放弃整车生产,改名武汉自行车零件厂,生产自行车零件。1962年,零件厂并入轻工业机械厂,武汉的自行车工业梦再次戛然而止。


▲这是武汉牌自行车带有语录的又一种说明书
1968年,武汉玩具社、雨具社、竹制包装厂在五金交电公司的支持下,开始联合试制自行车零件。次年,技术骨干又去上海自行车三厂进行学习。1970年3月,成功组装出13辆整车,命名为“长江牌”(正式投产后改为“武汉牌”)。同年,武汉市决定在咸宁安家山筹建武汉自行车厂。前后经过4年断断续续的建设,新厂房才投入使用。


▲这是在《回忆杀!你肯定没见过的自行车说明书》中露过脸武汉牌自行车说明书
1978年,武汉市正式组建武汉自行车总厂,原武汉自行车厂更名为武汉自行车分厂,1982年更名为武汉自行车一厂。1978年,原汉桥力车厂转产自行车,1979年更名为武汉自行车二分厂,后又改名为武汉自行车二厂。一厂继续担负28英寸武汉牌、永光牌自行车的生产任务,二厂则担负26英寸黄鹤牌轻便自行车的生产任务。


▲这是我收藏的黄鹤牌自行车说明书,上面印有准确的年月日
1985年,武汉自行车一厂、二厂从武汉自行车总厂划出,成为独立运营的自行车整车厂,其余零件厂则组成武汉市零配件公司。1986年,武汉自行车一厂与上海自行车四厂联营,所生产自行车24英寸及以下车型采用“飞达”商标,其余采用“永光”商标。
同年,武汉自行车二厂与上海自行车三厂联营,停止生产“黄鹤”牌自行车,改产“凤凰”牌自行车。


▲这是武汉牌自行车的车标,应该是1978年之前所用的车标
回首武汉的造车梦,真是坎坎坷坷,令人唏嘘不已。
三、连胜自行车厂
对许多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极其陌生的自行车厂,因为厂名就很普通,与那些以省市冠名的自行车厂相比,无论识别度,还是知名度,都不占优势。但我们又不能否认,就这样一个自行车厂,其巅峰时期,曾年产60万辆自行车。
事实上,连胜自行车厂是有“背景”的,它原本是隶属于中国南方工业公司的军工企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像其他军工企业一样,加入了军工企业造车的浪潮。




这是我收藏的飞鱼牌自行车说明书的封面和内页,内页采用彩色专色印刷,我觉得挺漂亮,所以放一张内页图给大家欣赏。
1978年,连胜机械厂(连胜自行车厂的前身)就开始制造自行车车架、车把等自行车零件。1979年11月,试制出26英寸、28英寸系列11款轻便自行车,取名“双凤”(“双凤”商标未被国家商标局批准,后注册为“飞鱼”牌)。


▲这是飞鱼牌车标
1980年,连胜机械厂从江西的安福县迁至弋阳县,并与信江化工厂合并,改名为连胜自行车厂。同年即生产出2000辆“飞鱼”牌自行车投放北京市场。1981年,“飞鱼”自行车投入小批量生产,形成年产10万辆生产规模。1982年,形成20万辆生产规模。
1983年11月,“飞鱼”牌QE805自行车通过生产定型,质量达到轻工业部A类产品规定,投入大批量生产。1984年,“飞鱼”牌自行车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进入西欧和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1985年,工厂取得轻工业部颁发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列为国家自行车定点生产厂家。“飞鱼”牌自行车形成24英寸、26英寸、28英寸系列20多个品种,被誉为“江西的一枝花”、“江南的小凤凰”。1986年,开始大批量生产彩色“飞鱼”牌自行车。


这是一张北京市飞鱼牌自行车的购车发票,1983年花169元满辆自行车,对普通家庭来说,的确是很大的一笔支出。
1987年,连胜自行车厂与上海自行车三厂正式联营,之后主要生产“凤凰”牌自行车,同时也生产“飞鱼”牌自行车。随着自行车市场的萎缩,连胜自行车厂最终于2000年破产,从此再无“飞鱼”。

四、福州自行车厂
1958年1月,福州市台江非机动车制造厂研制出第一辆闽江牌自行车。1959年成立福州市台江自行车厂,生产出了第一批50多辆闽江牌自行车。但是福州的自行车工业并没因此得到长足发展,进入20世纪60年代,自行车项目就宣告下马。
翻阅众多资料并没有提及具体原因,根据我对同时代其他地方自行车项目的比较,核心原因应该是亏损所致。没有技术优势、没有规模优势,自然不会有成本优势,亏损便在情理之中。


▲这是我收藏的鹿牌自行车的说明书
直至1981年,福州市才投资600余万元,正式组建了福州自行车厂,开始生产鹿牌自行车。除了自行车的生产,福州自行车厂应该是众多自行车厂中,较早致力于电动自行车研制的企业。
1984年,福州自行车厂就开发出了EB-1型电动车,该车具有脚踏、电动两用功能。福州自行车厂还是较早研制不锈钢自行车零配件的企业。1985年,车厂开发出了不锈钢泥板、车圈、幅条等配件,并试制出了部分型号的不锈钢配件自行车。


▲这是鹿牌自行车的头标
作为一家身处沿海城市的自行车企业,有些时候总能得风气之先。从1986年起,福州自行车厂的产品开始走向国际市场,这也直接促成了福州自行车厂引入外资。
1988年,福州自行车厂与外商合资组建了福州奔驰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存续一年左右,即因亏损宣告解体。虽说结果不太美好,思路却很值的借鉴。1990年,车厂走出阴影恢复生产,在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继续在东南亚地区开拓市场,并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这是鹿牌自行车的尾标(位于后挡泥板上)
福州自行车厂虽说起步晚,且后来也没有更大的发展,但它在行业内不断创新的精神,还是值得人们对它侧目。
能一口气读下来也累了,休息吧。
转载自:美骑网,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推荐】
“珠峰禁令”已发布,请珍惜好我们的318
一生的骑行计划清单:不同的30种骑行体验
冬季封车后如何维持自己的骑行能力?
不到拉萨也是好汉,别碰骑行川藏的那些low行为
更多自行车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收藏
举报





51 条评论


评论





  • 东方轩言(恩杰) 1年前

    感谢自行车专家的介绍,这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典范,沈阳自行车厂确实是日本占领时成立的,应该是“富士”牌首批生产,品种齐全可分为24、26、28公分,老工业基地生产以28公分重型和轻型为主“白山”牌,“东方红”一看就是文革中产物,沈阳生产的自行车从钢材到焊接和底漆沿用日本技术,与“富士”牌完全通用,早期产品的工艺特点就是焊接好载重大底漆牢不脱漆。改革开放首批倒闭的企业就在东北沈阳遍地开花,这些民用产品就是首当其冲,白山自行车、钻石缝纫机、百花钟表可以说全军覆没,谁的罪过绝不是工人们,比起沈阳的重工业倒闭这就不算什么了!

    回复10


  • 手机用户70593993280 1年前

    上班年代我骑了近20年的自行车,由于偷车贼的不停光顾,我不得不频繁更换新车,一度陷入了丢车买车再丢车再买车的恶性循环。其中最值得我怀念的是一辆据说是装备部队的带打气筒和皮制工具包的26吋军绿色永久自行车,在简修保养中深得修车师傅称赞。

    回复6


  • 蒲公英43716 1年前

    阿米尼之前还有一种山地自行车,忘记叫什么名字了。深圳的,变速车。

    回复 ⋅ 3条回复2


  • 手机用户58991012069 1年前

    还有很多厂家生产自行车。在辽宁就有多家,鞍山的梅花,咝多斯曼。大连的海燕。沈航的哪叱。沈阳的白山等。

    回复 ⋅ 2条回复2


  • 博弈圣1 1年前

    作为60后对自行车有很深的情怀,儿时的记忆父亲买了一辆自行车,车子不舍得骑,挂墙上,后来大哥攒钱买了一辆28大金鹿,经常擦拭的光亮,我学会骑车就是用他淘汰的这台车,大哥结婚后买了凤凰牌子的,要有票才可以买到,谢谢小编这篇好帖子!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 名

发帖:NO. 8 名

在线:NO. 47 名

狂人逸文 发表于 2022-10-16 04: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这是这几天来看到的最好的文字,赞一个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浙江台州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 名

发帖:NO. 6 名

在线:NO. 40 名

2支棒棒糖 发表于 2024-5-1 03: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哥回复的不是帖子,是寂寞!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0:55 , Processed in 0.305405 second(s), 5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