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2年,刘明考上师范学校,这一年,他16岁。
这是刘明第二次参加中考,也是他第二次报考这所师范学校。
刘明,一米七五的个子,不算太白,但是,非常的帅气。
读初二时,他被学校隔壁的一位居民看上,这位居民姓汲,托媒人将自家也读初中的女儿汲月介绍给了刘明。在初中学校教书的刘明父亲认识这家人,看到家庭条件不错,小姑娘也机灵,就应下了,还下了婚书。
刘明聪明。
那时,小学升初中,是要进行选拔考试的,全镇有300多名小学毕业生,而初中学校只能招生200个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要留级或者不再读了。
而刘明在小学升初中时,成绩是全乡第一名。
二、
初中三年,刘明的学习一直不错,一二年级时,他都是班里前几名。
按照当时的招生政策,师范学校对初中毕业生进行招生,只招收应届毕业生,留过级的考生是不能报考师范学校。
1991年,刘明第一年参加中招考试,那年,他们乡有3个师范学校学生招生指标,刘明名列第五,虽然他是唯一的一名符合条件的学生,但是,他要想被录取,就面临着他成绩前面的四个学生中要有两个退出,这样他们才有机会被录取。
第一名,是一个复读生,是一名女生,她的父亲是初中学校的一名副校长,和刘明父亲的关系还挺好。刘明的父亲是一名英语老师,一直教三年级英语。
第二名,是乡中心校校长的儿子。这名学生一直就没有在本乡的学校读书,校长说是应届生,可是,成绩一直都平平。许多知内情的人知道,是校长请了去年学校毕业的第一名替考得来。中考录取,中心校长一手遮天,刘明的父亲作为一名普通老师,根本没有力量抗衡。
后来,这位校长公子上了师范,在学校打人,差点没有被开除,常常挂科,毕业后却分配到县教育上班。
第三名,是一位镇政府领导的儿子。这位学生成绩还不错,第一年没有考好,复习了一年,学习认真,考了个全乡第三名,毕业后就转行进了行政部门。
还有第四名,叫王生,也是一位复读生,是一名教师的儿子。
刘明的父亲也和第四名考生王生的家长商量,是不是要举报他们,是举报一个人还是都举报前三名所有考生。最后,刘明的父亲左右权衡,只能放弃,决定复读一年,明年再考。
三、
为了规范中招,每一个学生要有一个学籍档案。两年前,父亲给刘明初三复读做了准备,给他在学校又办好的一个新档案,名字为刘朋。
那时,没有身份证号,学籍也不上网,学校办学籍是相当简单,只是每年要县教育局里会注册一次。
于是,刘明改名刘朋,王生的父亲也给王生办有新的学籍档案,名为王星,其本名王土,取名于率土之滨,莫非王土。
1992年,改名为刘朋的刘明,成绩是全镇第一名,考上师范学校。王星是第二名。两上人都考入师范学校。
四、
师范毕业后,刘明的父亲找到在乡政府当乡长的同学帮忙,将刘明借调到政府上班,并给这位乡村送了一万元块钱,让他给刘明跑转行的事。
半年后,乡长去县里开会,车在国道上出事,被一辆大货车撞到了河里,人当场就没有命了。
那时,刘明在乡政府大院里见到了卫校毕业,在乡卫生院做护士的贾丽,二人曾是初中同班同学。贾丽是副乡长的女儿。二人即是同学,就有太多的交流。
汲月上了高中,第一年高考落榜,决定再考一年。元旦时学校放假,就去乡政府找刘明。巧遇贾丽正在刘明宿舍。女生以特有的感觉悟到二人关系不同寻常。回去告诉家人。
汲家父母非常气愤,去找新来乡长,乡长说,这事我们不管。
汲家母亲说,你可以不管,他就是一个老师,你们把他还回学校,我们看着他。
乡长问清楚刘明是借调来的,就同意让其回到初中学校教书,不再来乡政府上班。
五、
刘明回到学校教书,倒也非常乐意,他真的不想在那个所谓的“官场”发展。他喜欢教书,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不想天天下乡,和村干部们一起喝酒,说一些没有水平的话,做一些没有品位的事。
贾丽调到了县人民医院,汲家人隔三差五的让刘明去家里吃饭,名为吃饭,实为监管。
一个春天,就这样过去了。
高考后,汲月成绩上了一本线,录取到省城的一所大学。
寒假里,汲月告诉刘明,毕业后,她是不会回来了,咱们要是想继续下去,你就考试出来,不行,只能分手。
又一个春天,刘明决定报考成人高考,去省教育学院读大专。
刘明被教育学院录取后,来到省城进修学习。几次坐车去西郊的大学找汲月,汲月对他的感情明显有了变化,几次争执之后,再也不愿意见他。
六、
两年后,刘明专科学习结束,回到原来的乡村学校教书。每次从家里去学校,他都要多绕过两个路口,不再从汲家门口路过。
回到乡村初中学校教书的刘明,已经22岁。
学校有一位女老师,叫甄青,其父亲是乡村中心学校的一位领导。多年前,甄青初中毕业时,努力考了两年,没有考上师范学校,其父亲给女儿办理了一个民师指标,甄青开始在乡中心小学教书。
过两年,县里举办招教考试,也就是民办教师转公办考试,甄青顺利过关,然后去县教师进修学校学习了两年,拿到一个中专文凭,来到刘明的学校教书。
一次,刘明和几位老师在学校举办智力竞赛,有一道音乐题目,要找一位老师弹一道曲子,让学生回答曲子的名称。也就是一首流行歌曲。
可是,找谁来弹这首歌曲呢?大家想到了甄青,于是由刘明去请甄青。
甄青比刘明要大上几岁,家在城里,学校年轻的老师不多。二人交流亦不多。甄青爽快的答应刘明的要求。
甄青的风琴弹的很好,活动举办的相当成功。因为这事,二人有了更多的交流。
乡村校园,两颗年轻心,有了感应。
七、
2001年,甄青和刘明结婚,在两家父母帮助下,在县城里安下了新家。一年后,有了可爱的儿子。
快乐幸福一家人。
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刘明是满意的,他在学校教书,工作认真,讲的课程被评为县优质课,连年的先进工作者。
对于这样一个家庭,甄青是满意的,她初中毕业,没能考上师范,通过父亲的动作才有教书的工作,水平赶不上刘明,但是,教的也认真,学生成绩也非常好。
对于这样一个家庭,双方父母是满意的。他们的儿女有了一个家,有了可爱的孩子,有了稳定的工作,他们在周末常回家来, 见到可爱的孙子,两边的老人都非常的高兴。
八、
2011年,县里出台文件,要重视乡村教师,为教师每年做一次体检。9月,全县的教师在县人民医院做体检。
10月的一天,刘明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个女士,对方说,我是贾丽,我现在县人民医院的体检中心工作,今天,整理体检报告时,看到你的检查结果,你方便来一趟,把结果取回去吗?
刘明感觉有些异常,不是说好的体检结果统一由学校领取吗?怎么改成单独通知了!
上午放学,刘明请学校里的一位老师帮忙看着下午的一节课,匆匆来到县人民医院。见到了十多年没有未曾谋面的贾丽。
贾丽说,体验报告说,你的肝脏有些问题?我们县医院的机器性能不好,你最好去省里复查一下?
刘明说,没有问题,我只是平时常感觉肚子痛,这两年怎么饭量不好,体重减轻了不少。不用检查了!
贾丽说,你一定要听我的,你最好去省里复查一下?没有问题就放心了。
九、
选了一个周末,刘明给妻子说,省城里有一位同学,得到病,要去看望一下。
刘明来到省城,去了贾丽给他推荐的医院。
第二天,检查结果出来了,医院直言不讳告诉刘明,你这是肝癌后期了,抓紧住院,尽力治疗。
晴天霹雳!
半年后,36岁的刘明去世,无限留恋的离开这个世界,留下年迈的父母,没有成年的孩子。
一位普通的中师生,一位认真工作的乡村教师,就这样走了!他对这个世界要的不多,而这个世界,却给他如此之少?
十年过去,河南东部的乡村,还有一些人会想起刘明,包括他的家人,同学,朋友,学生,还有同为中师生的我!(作者:张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