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圆枰 北京新东方中小学全科教育一对一初中语文组
日本著名作家,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先生,写过一本书,我有幸读过一点,这本书的名字叫做《我的人学》。这本书以池田先生早年恳谈的历史人物及其轶事为中心,将要点加以整理,辑录而成。有些内容实在太过美妙,忍不住也摘录一部分引言,作为题目的引入。
“尽管肉眼无法看见,但是鸟有鸟飞之道,鱼有鱼游之道。“
“自然界的精妙摄理,具有超越人智、俨然的律动与法则性。在这千变万化、生成流转的人的相貌中,在其无限变化的深处,也同样会存在着一条俨然不动的道。“
“古来圣贤的垂教自不必说,就是史上有名人物的轶事,甚至平凡庶民的日常片言只语,也会在瞬间放出珠玉般的光彩,闪烁着给波澜迭起的人生指明道路的、朴素的智慧。“
“这使我不由得感觉道:在岁月的流逝中,我多少触及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人生。“
“中国——她是“人学”的宝库。“
初读此书时,“人学”的概念给了我很大的震撼。人类的一切学问皆可归入人学的范畴。生命有两个主题,第一是人,第二是生命本身,人所食所饮皆是生命。所以“人学”既是文学的话题,也是生命的主题。于中学生而言,成长即是我们的中心话题,所以一切的题材皆是——成长。将作文围绕自己的身边,围绕自己的成长来写,既不会言之无物。
我在本文中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中考作文的应急复习;二、日常学习中素材积累与立意设计;三、关于疫情类作文的拔高。有些内容不够成熟,比较粗浅,希望各位同学及同仁共同指正。
一、作文的应急复习
首先我来讲一下中考作文的应急复习。为什么起应急复习这个题目呢?因为这一部分主要是针对作文基础不是很好的同学,日常积累也不够丰厚,在面临中考作文的时候,作文中心不明确,主题不突出,素材贫乏无新意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应急策略就是,将素材简单分类,然后只积累少量素材和成文,直接应试。一般我们把素材分为五类,分别是:生活点滴(亲友师),个人成长(拼搏包容,乐观自信),传统文化(爱好节日,文物古迹),自然古迹(自然城市,童话寓言),社会温暖(团结奉献,同情责任)。下面我们以近五年中考作文题来分析一下。
《对话》——2015年全命题,有导语,增进了解,吐露心声,碰撞火花。
《读书˙?实践?收获》——2016年全命题,无导语。题目内部自成顺序。
《贵在真》——2017年半命题,有导语。题眼在真。
《让我心生敬意》——2018年半命题,有导语。写文物或古迹,题眼在敬意。
《北京这里有我的》——2019年半命题,有导语。题眼在北京和我。
表1历届北京中考作文题目
我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在五个分类中,各准备一篇范文,然后,在考试的时候,根据考题,灵活拆分应用即可。在这里要强调两点,一是范文题材的来源,要同学们独立选取题材。二是范文的结尾立意,尽量选择成长和体悟,这样显得文章有内涵,不空洞。
素材分类范文题材适应题目(简单举例)
生活点滴感恩父母,老师;纯真友谊对话(父母)
北京这里有我的家
友谊贵在真
个人成长我爱足球,爬山,读书读书˙?实践?收获
读书贵在真
北京这里有我的足球梦
传统文化书法、乐器、博物馆、古迹书法贵在真
古琴让给我心生敬意
北京这里有我的成长(学习古筝)
自然古迹城市题材,家乡长城让我心生敬意
社会温暖家国情怀,团结,参与北京这里有我的伙伴(公益活动)
表2范文题材与应试
假设一位同学准备了亲情感恩的题材,描写了几件与父母相处的成长的事,体会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这样的素材,稍加修整,在结尾处扣题,即可以对应三个题目。《对话》《亲情贵在真》《北京这里有我的家》。
所以,我觉得在整理分类素材的过程中,我们的题材分类和范文,可以基本覆盖中考的题目范围。在这里有一点要强调一下,同学可以多做开头、结尾的训练,这样素材不变,我们在开头结尾进行点题和扣题,就可以符合题目的要求。这样同学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精力,将作文做一个覆盖性的备考。
二、日常作文的素材积累与立意设计
1、素材积累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要贴近生活,关注生活。一切的素材均来源于生活,我认为素材积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中的观察。一是读书的延展。
(1)观察生活
观察生活,生活中的积累恰恰是我们经常忽略的。网上有一个比较老的帖子“爱吃鱼头的妈妈”,从小妈妈就告诉我她爱吃鱼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以为她就是爱吃鱼头,直到她年纪大了以后,才告诉我,那是因为当年家里经济困难,要把鱼肉留给我吃,所以她说自己爱吃鱼头。但是这个善意的谎言,逐渐演变成一种误会,一直到有一天妈妈自己说了出来。所以,这就是在生活中缺少观察的原因,如果妈妈年纪大了,如果牙不好,她一定不会喜欢吃鱼头。我们要善于在生活中观察、积累、反思,反思我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在与父母的相处中,会有非常非常多的实例,体现着父母对我们的爱与呵护。在题材上我们要注意多多的观察积累,有些时候,言语之外,会有更多,更深远的爱与内涵。
(2)阅读拓展
另外就是阅读,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获取信息,比如最近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信息我们要仰赖新闻来获取,而且这些信息对于我们也是十分必要的,需要有一定的积累。比如有一位同学在最近的作文中,写钟南山战疫情,他写了一个很细节的事,就是钟南山去武汉的时候没有座票,他和助手坐餐车的事,这个就非常的真实,能够引起人的共鸣,作为一个84岁的老人,为了疫情如此的拼命。所以一些信息材料的获取,会让我们的作文锦上添花。二是我们通过阅读学习写作技法,比如我们在作文中,进行想象文的创作,就可以参照欧亨利式的结尾,这样的结尾寓意深远,更能打动读者。语文是一个综合学习的过程。
2、立意设计
中学阶段的作文立意,基本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爱,亲情之爱,文化之爱,家国之爱;二是成长,经历体悟,学习收获,事后自省等等。在中学阶段能有哲学的思考,比较难,而文章来看,哲学很高级。将来同学们如果想将作文进行更高高度的拔高,可以适当的阅读哲学类书籍进行总结,比如《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言之无物,行而不远。”哲学可以让我们的文章升华到更高的高度,也会更有内涵。
三、2020疫情类作文的拔高
2020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在中考作文题目中,很有可能会涉及这个题材,目前这个题材主要写在几个方面,一是因小见大,写身边人——快递员、保洁、保安等等,体现平凡人的奉献;二是写名人,比如写钟南山、张定宇等等,突出人物的杰出贡献和奉献精神,但是这个题材,不占有资料很难出彩,同时脱离同学生活也不易写好,三是写自己和家人在疫情期间的活动,感慨国家的迅速行动和抗疫的效果。都不是很有新意。
这个题材的立意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医精诚》的精神,写医护人员的逆行者。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疫情的风险,医护的逆行,疫情的战胜,医护的奉献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大医精诚》(孙思邈)。二、是靠向家国情怀,祖国在过去的岁月中,彻底征服了鼠疫、天花、血吸虫,每一次都有英雄的身影,每一次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我们的人民是英勇的,我们的国家是团结奋进的。三、博爱,中国自古的仁爱思想,我们在自己经历过疫情的困苦后,我们努力协助世界其他国家共同抵抗疫情,体现中国的仁爱情怀,中国会在疫情后,以一个全新的面貌,面对世界,融入世界。
最后,回到文章的开头,一切素材皆是——成长。我希望这一篇文章,能够有一个思路,就是我们如何对待作文,对待语文的学习,作文就是生活,当我们面对一个不熟悉的题目时,我们的第一反应首先是把它拉近我们的生活,能够让我们从身边事写起,这样就不会无话可说;同时如果我们能够对文章进行合理的立意设计,文章就不会空洞无物。语文是一种生活,有人说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写作,我想说语文的终极目标是表达。我们如何在生活中表达自己,理想、信念、爱情、甚至生活本身,许多时候限于应试,我们不那么爱语文了。但应试远远不是语文的全部,语文首先是语言,是我们生命的表达,在我们日常的每一句话语中、在我们的每一个行动中,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中。希望在未来,每一个人都能在语文的学习之路上,对自己说一句:“在岁月的流逝中,我多少触及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人生。”
后记:
1.本文中涉及到的例题,均以记叙文为主体,没有涉及想象文内容。想象文需要同学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素材积累,因人而异,有时没有积累仓促写,容易出偏,本文对此部分没有详细论述。
2.补充一点疫情类的资料。
有一篇文章推荐给大家《血战到底:抗疫100年》,这篇文章详细叙述了共和国建国来所根除的疫情。有很多英雄的医护人员是以自己的身体做实验。这需要莫大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这种献身和无畏不是一句空话,所以这份材料,可以把新冠疫情,与中国历史的疫情相联系。中国一直在努力。
3.《大医精诚》节录,最能体现我们的医护精神。所谓医者仁心,也是传承!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崄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