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774|回复: 2
收起左侧

范仲淹: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81 名

发帖:NO. 76 名

在线:NO. 44 名

六月清晨搅 发表于 2020-5-23 13:3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范仲淹:天地间第一流人物原创 读史小堂 2019-08-08 11:29:52
文 | 杨博


梁启超说过:“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朱熹则说:范仲淹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一生三起三落,每落一次,他的声望就高一次;每起一回,他的地位就上一个台阶,直至成为读书人的标杆,宰执天下。从一位寒门子弟,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宰之位,其间比他有背景有才华有能力者不知凡几,但像他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贵灵魂的人,就太少了。
01
在今天江苏东台、海安两市境内,有一条宽阔平坦,纵贯南北的通榆公路(今为204国道一段),公路两边是望不到边的成荫绿树,广阔沃野,所有行脚至此的外乡人,大概都会被这江东海滨美景陶醉,赞叹大自然的恩泽。其实,揆诸历史,这里一千年来的富庶秀美,不仅仅仰仗自然之力,更多的则是先贤的事功。
往事越千年。
北宋初期,这片土地分别隶属于泰州,楚州,通州,由于地近大海,地势低平,经常遭受海水的侵袭。前朝虽有李承修筑的旧海堤,但此时早已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春天因为水患不兴,尚有些花红柳绿的气象。可是一到秋季,雨水频繁,海潮泛滥,数百里沃土常常“一片汪洋都不见”,田野洗荡,房屋漂流,人畜丧亡,一派狼藉。即便潮水退去,土地也因海水的浸泡而变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无法耕种。据史书记载,宋初,乡民舍家别业,背井离乡者,多达三千余户。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过,中国农民一向安土重迁,眷恋桑梓,现在要举家抛弃故土,流落他乡,内心的凄惨与绝望,可想而知。
这番凄风苦雨,被一个年轻人看在眼中,痛在心里。
这一年,他35岁,父亲早亡,家境贫寒,母亲带着年仅两岁的他改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朱”,来自继父。12岁那年,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改回原姓,发疯苦读,终于在26岁那年,考中进士,一介寒儒,得以光耀门楣。
此时,这个穷苦出身的地方官目睹水患,深知生民流离失所之苦,痛彻肺腑,屡次上书陈情,建议修复海堤,阻断水患。那个时候,这个年轻人的正式官职是“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作为盐仓监,非去操心筑堤防灾的事情,属于“分外之事”,可是要承担被讽为不务正业的风险的。当时就有人指责他“越职言事”,年轻人正色回敬道:“我是盐监,海水泛滥,老百姓都逃荒到外了,我靠什么收盐?筑堰阻挡海潮,这正是我的分内之事!”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秋,经过年轻人不懈努力,仁宗皇帝批准了他的上奏,改派他为处在灾区中心的兴化县县令,主持海堤修筑工程。一项在未来千年都将造福数十万乡民的伟大工程,就此启动。
这个年轻的县官,名叫范仲淹。
这个因为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中华文明史的人物,被他的同时代人,称作“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02
不幸的是,海堤工程出师不利。
尽管范仲淹亲力亲为,率领通,楚,泰,海四州民工、士卒四万余人投入了紧张的施工。然而开工之时正值秋季多雨,一场大雨,海水顿涨,惊涛骇浪汹涌而来,这阵势,来势凶猛,不但冲垮了刚修起来的堤岸,一百多名民兵被水吞没。整个工地完全乱了阵脚,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就在人心大乱,形势危急的关头,范仲淹发现,沙滩上滔天的海浪中,竟然有一个人,稳若泰山,神情自若地指挥人员疏散——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方中央的同年滕子京。20年后,因为重修岳阳楼和撰写《岳阳楼记》,滕子京和范仲淹,以一种惺惺相惜的方式,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滕子京这时担任泰州从事,主管司法。范仲淹主持修复防海堤的工程,他也到工地监工。朋友是啥?朋友就是在你经受最关键的时刻拉你一把的人!你任性,他也拉,拉你回到现实,你下海,他也拉,怕你被淹着……范仲淹这回运气还真不赖,正是靠着滕子京关键时刻的从容镇定,稳定了惊慌的人群,收拾了残局,给了难中的范仲淹极大的支持。
筑堤工程一波三折,很快“堰不可成”的反对之声四起,仁宗皇帝派人专查此事,所幸朝廷委派的胡令仪曾在海陵任过职,了解此地海域情况,他极力支持范仲淹的主张。筑堤一场,没想到竟结交巩固了张纶,腾子京,胡令仪这些朋友,这是他一生的财富。不久,高堂病重,范仲淹暂缓海堤工程,改任监楚州粮料院以便照顾老母。不过,他内心一刻也没有忘记筑堤之事,终于,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停止近两年的工程重新开工。
两年后,一条绵延一百五十里的巍巍巨龙最终挺立在了盐城,兴化,海陵一线的大地上。海水被阻挡了,盐场,房舍有了保障,盐碱化的土地也渐渐被重新开垦为良田,外逃的居民又返回了故土,那些长满芦苇,满眼苍茫的荒野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禾苗,何尝不是一番真正的沧海桑田之变。
而今大堤早已完成它防海护田的使命了,但这横卧千年的巍巍巨龙依然坚守在这里,这是一段洪水漫延的灾荒之地化为良田沃野,鱼米之乡的伟大的历史,更是修建主持者范仲淹的精神品格,这“范公堤”承载着范仲淹热衷筑堤的意志与决心,更是用心交付着爱民的款款深情啊!

范仲淹《远行帖》(局部)



03
范仲淹一生的令名,从他青少年时代就开始被交口传诵了。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真宗巡游祭祀,浩浩荡荡,将驾临应天府朝拜圣祖殿。这么大的热闹,百年也难得一遇,当然不能错过,试问,人的一生能见得几回天子?整个应天府倾城出动,一大早等候在道边,期待一睹真龙天子的风采。大宋国子监最高学府应天府书院的学子们也不例外,个个早早就穿戴整齐,准备结伴去上街观看。
这时候,应天府书院的三好学生范仲淹低调登场了。当几个同窗好心去叫范仲淹时,却惊讶地发现,这家伙还是穿着平时那身虽干干净净,却缝缝补补的衣服,已经在桌前埋头苦读了。
“这么难得的机会,别人都早已去等候了,他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这不是有毛病啊?”同学们忍不住责怪他。谁知范仲淹却淡淡地说:“何必那么着急?他日再见也不迟啊!”同学们口中不说,内心估计早就冷嘲热讽开了:这范仲淹的口气,心气可是真够高的,他这话里分明是带着几分傲气呐!这是不是叫人不可思议?你谁啊!如此大言不惭,心高气傲?
然而,历史却很有意思,范仲淹当年在应天府说过的这些看似气盛的话,还真被他言中了。二十多年后的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西夏军队入侵泾原路,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率兵迎击,结果全军覆没,夏军直抵渭州(今甘肃平凉),扫荡六七百里,幸得范仲淹等率军赴援,敌军闻风而退。消息传至朝堂,仁宗大喜道:“我本来就知道范仲淹可以信用的啊!”在国家危难之际,范仲淹成了朝野上下的精神支撑,在仁宗那里,听到他的名字可比吃颗定心丸还要效验十分呐!
不知道仁宗知不知道,这位赵氏江山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二十多年前和自己的老爹宋真宗擦肩而过。那位自称能和上天沟通,神乎其神的真宗皇帝,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大宋江山社稷的扶保,靠的不是那些神人先祖,而恰恰是这位当年在应天书院整天喝粥,不愿去看他排场的贫苦青年。

04
范仲淹虽为文臣,却对工程修筑熟稔于胸,从早岁东南海防,到晚年塞北边防,他筑城的高妙之处,主要可不是在于城高墙厚,固若金汤,而更在于其中凝结着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聪明智慧和远见卓识。
放眼整个西北边地,驻守的将领那么多,筑城修寨乃是军务之事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边境的军事防线,谁没有或多或少地修筑一些城寨?那里铜墙铁壁般的城池实在是不少。但是这些城池中有三座最为著名,不仅为后人传为美谈,更加彪炳史册:清涧城,大顺城和细腰城,而这三座城池,全部都是由范仲淹主持修筑的。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三月,范仲淹接到朝廷“恢复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的诏书,那一年他已经52岁了,鬓发斑白的他,整理行装,带着满腔报国的热情,踏上了征途,奔赴“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西北边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可谁说儒生就不会具备军事才智呢?范仲淹治军的果敢与才能,是先拿自己开刀,他首先将自己摆放在最危险的延州城,得知这里竟然无人愿意来镇守,就即刻写了奏书并派轻骑火速送往朝廷,主动请缨自己兼任延州知州。
在延州,范仲淹首开军事改革。有送一朝,朝廷为了防止武将势力过大,处处限制将帅权利,结果导致将帅和士卒之间无法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军队缺乏一贯的训练,上下之间不能团结,指令无法上行下达。仁宗曾下过诏书,规定每一路的军队,都部署(一路最高负责者)领兵一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一旦有了战事,官小者先出兵作战,
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两军开战打仗,往往形势变化不定,除了费心思斗智斗勇,最关键要见机行事,因地制宜才行,这里却硬生生地规定按官位大小去决定出兵的次序,如此僵化不切实用,不说这是纸上谈兵,可以想见朝廷在军事上的腐朽无能。
范仲淹一扫前制,他先在延州进行了大阅兵,淘汰了老弱,先筛出一万八千名较为精壮的士兵,然后点兵分将,分为六将(将是军事编制的单位),每将三千人,派六名都监带领,每人负责一将的训练和作战。并且严格要求军事训练,奖罚分明。作战时,依具体情况,灵活地派遣。这一改革,完全杜绝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旧习。经过这样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延州军纪分明,军容严整,呈现出活力与生机。范仲淹创建的这种“将兵法”很快被推广到各路,在全国军队普遍实施。

范仲淹《边事帖》


05
军事改革之后,范仲淹开始加强延州周边的城寨修复巩固工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范仲淹积极听取部将钟世衡的建议,选择在延州城东北二百里处的古宽州故垒上重新筑城,这里地处要冲,西可以为延州的屏障,东可以获得山西的粮食,北可以为进攻夏州,银州等地的据点,位置极为重要。钟世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将领,他酷爱读书,有气节,轻财好义,有胆有识,而且对士卒仁厚,深得部下拥护,很有威信,后来成长为北宋的名将。
西夏人当然不会轻易让宋军在那里动工,三天两头派兵攻击,但是钟世衡且战且修,西夏人一直无可奈何。当时那里没有水,钟世衡拿出重金奖励人们凿井,最后挖地一百五十尺,穿破岩层,终于凿得一口清泉喷涌的水井,城建成后,大家就给它取名为“清涧城”。
这是怎样的一座城啊!
鸟瞰全城,城形如壶,墙以石和土砌成,陡峭的墙壁,内向微微倾斜,城墙垛口相连,隔一段立楼盖瓦。新城北靠草场山,南临秀延河,东山与东墙的沟壑有水流出,西墙河对面是巍峨的笔架山。站在城墙上弯弓,就算是个妇女,都能射中攻城的夏兵。夏兵用尽了狡猾的伎俩,屡屡受挫,最终只能带着箭伤,流着血狼狈而去。

清涧一带风景(来自网络)


如果说“清涧城”作为军事要塞,范仲淹有意建在虎狼之地,让敌人举步色胆,做到防御无患,那么大顺城无疑是范仲淹刻意掩埋下的秘密据点。
大顺城是范仲淹在庆州(今甘肃庆阳)时所筑。范仲淹通过考察地形发现,庆州北面有一大片地区为西夏人所占有,深入到宋朝境内有一百多里,西夏军在那里修建有马寨铺,金汤,白豹三座城寨,形成掎角之势,阻断了庆州和北边的延州之间的交通往来,对怀庆路,鄜延路一带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经过深入考察、分析后,范仲淹决定在庆州城西北方向的马铺寨一带修建一座城池,扼制西夏军在这一地区的活动。
不过,筑城计划一直都是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丝毫也没有对外声张。在行动开始之前,范仲淹先秘密派自己的儿子范纯祐和番将赵明先去占领了马寨铺,然后范仲淹亲率军队赶往筑城。所有将领都纳闷不已,指令急速行军,却不告诉兵士去干什么,所有随行车辆也都遮盖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宝贵物件。如此马不停蹄地一直行进到马寨铺的一个名为柔远的地方,范仲淹才传下命令:“我们是要到马寨铺修筑城池,请再加速前进。”众将士这才醒悟过来,迈开大步向前急赶,到达马寨铺,范纯祐与赵明已经带着人马迎接大军。
军队安下营寨,撤去车辆上的布幔,原来上面装的全是筑城工具,一应俱全。刚刚安顿下来,范仲淹便领众人紧张忙活开来,日夜不息,艰苦奋战,仅仅十日,一座巍峨坚固的城池便像从地下长出来似的拔地而起了!怪不得,后史在记载这段大顺城的奇功伟绩时,许是太出名了,这筑城的神速功力也被日本武将丰臣秀吉修建城郭学以致用!
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到西夏人警觉,可把驻守的主将惊的要死,惊怒之下,急带三万骑兵赶到马寨铺,但是范仲淹早已摆出战阵,在高耸的城池外迎候多时了!两军交战,才几个回合,西夏军故意逃到了一条河的对岸。范仲淹提早告诫将士,如果敌兵败走,不准渡河追击,果真这是西夏军惯用的伎俩,河外设了伏兵,当年三川口之战,擅长水川之战的他们用的这招伏兵之计,把宋军战败,但这次,在范仲淹这儿,却再不灵验。见宋军不上当,他们只好悻悻退去。
筑城之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赐名为大顺城。大顺城的筑成,有力扼制了西夏军队的出没,白豹,金汤二寨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范仲淹修筑的第三座城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二月任陕西宣抚使时,命令钟世衡等人修筑的细腰城。细腰城在泾原路的原州(今甘肃平凉)和环州(今甘肃环县)之间,这里居住着不少羌族人,其中以明珠,灭藏,康奴三个部落族最大,这三个部落族一向号称骄横奸猾,朝廷招抚他们,难以治理,攻打他们,其地险阻,难以取胜,总之是快硬骨头,不取不行,他们的北边有两条河流,可以直通西夏,听说他们还跟西夏人交通往来,这更让宋朝官军煞是头疼。
早在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范仲淹知庆州,负责环庆路军事的时候,他就设想何不趁着李元昊军队在别的路线入侵宋境时,在那里两河之间的古细腰,葫芦泉之地修筑城寨,切断三个部族和西夏之间交通的路径,那样他们自然也就安定了,而且环州,镇戎之间的道路也得以贯通。
庆历四年,朝廷答应了范仲淹的建议和请求,命知环州的钟世衡协同知州蒋偕共同负责筑城。这用人要用对了,事儿就办的分外圆满。钟世衡这个人,情商极高,他一向厚待西北边地土著居民,在少数民族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做了两手准备,他先准备了大量酒肉钱物款待西夏人,好言劝诱,这叫什么?先吃颗蜜枣让你甜着。随后,就和蒋偕同率士兵昼夜不息地劳作修城,他还拿出不少钱来悬赏战士们,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便建成了细腰城。待城建好之后,他把三个部落的酋长召集过来,告谕他们:“官府在这里筑城,是为了帮助你们防御敌寇的侵扰,你们高兴还来不及呢!”酋长们大为惊愕,这生米已成熟饭,不吃也要吃了。这细腰城你说办的是多么漂亮!
修筑三大城只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做大量工作中,点滴而已。但通过点滴,我们窥视全豹,可以真切地看到他在边地工作斐然的成绩,以及所表现出的高度智慧。范仲淹哪里仅是“筑城专家”?他绝不是一个空有满腔热情却办不出实事的意气书生,在地方,他堪为百姓父母的清官,在朝廷,他是能撑起半壁江山,振作一代风气的贤臣,在边地,他又是一个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良将啊!

06
一个人站得越高,越要看远。
范仲淹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人到中年,范仲淹更讲究为人处世的德行,告诫儿子,其实也是在时刻警示自己: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品行和节操。
仁宗少年登基,刘太后长久把持朝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但在刘太后面前却噤若寒蝉,唯独范仲淹直言上谏,陈述利弊。
然后,范仲淹被贬。
刘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仁宗召回。可刚回来没多久,范仲淹又和把持公器,结党营私的宰相吕夷简杠上了。
朝堂之争,可谓是暗涌杀搏。宰相吕夷简指认范仲淹株连朋党,结果朋党们全站出来为范仲淹鸣不平。首先是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挺身而出,他给皇上上了一封长书,结果没过几天,诏书降下,贬余靖监筠州(今江西高安)酒税。太子中允,馆阁校理尹洙更是愤慨,他干脆上书说“范仲淹一向正直磊落,我和他是道义之交,又受到过他的推荐,是师友的关系。如果范仲淹因朋党获罪,那我也是他的同党,自然罪不可免,请把我也治罪吧!”,皇上和吕夷简看到他的奏书,气的简直要跳起来,当时就罢了他的馆阁校理,贬为监郢州(今湖北钟祥)酒税。
当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也站了出来,他稍微冷静一些,他想,朝廷既然不让越职言事,那行,我就侧面出击,谏官,御史是言官,专管言事,他把目标对准了右司谏高若衲,欧阳修直接给高若衲写了一封信,对他进行了极为犀利的批评,这封信写的真是义愤填胸,慷慨激切,淋漓尽致,大快人心啊!不过,他的下场也是明摆着的,高若衲气急败坏地拿着信交给皇上,两天后,诏书降下:贬欧阳修为夷陵(今湖北宜昌)令。
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相继被贬,被罢,消息很快传出京城,张扬开去,很快又有一批人站了出来,就看范仲淹有多得人心啊!有位年仅20岁,正在西京洛阳任留守推官的蔡襄闻听此事,挥毫写下了一首《四贤一不肖》的讽喻诗,诗中赞扬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为“四贤”,而痛斥高若衲为“不肖”。此诗一出,马上传遍了四方,京中士庶争相购读,连契丹的使者也买了带回国去,那形式真是堪称“洛阳纸贵”。也让书贩们个个赚了个兜满囊鼓,怪不得人们给范仲淹送行时都说他“此行更为光耀”。
范仲淹和他这些“哥们”的友谊真是让人羡慕,范仲淹不愧是北宋时期最厉害的交友高手,范仲淹的朋友在他危急之际,患难之中,挺身而出,拼死相救,坚决地站在一起,他们是无可争议的患难朋友。试想,范仲淹获罪被贬,本和这些“哥们”的个人利害毫不相关,他们完全是自投罗网,自找麻烦,自寻苦吃啊!范仲淹的朋友和范仲淹一样,他们所操心的是国家的安危,黎民的福利,社会的正义,他们之所以拼尽全力,奋不顾身救助范仲淹,那是因为范仲淹是国家安危,黎民福利的依靠,社会正气的代表。道义不变,情义就不会变,这样的“哥们”是全心全意的,为了道义,为了友情,他们不惜舍生取义,甘愿舍弃官位利禄,点滴得失。这样的“哥们”是永恒的,只要正气不失,他们的友情就会始终相伴,不离不弃,不论穷达贫富。

范仲淹《边事帖》(局部)



07
尹洙和范仲淹一生志同道合,情深意笃,尹洙病重时到邓州依托范仲淹,在范仲淹的照看下走完了人生的路程,两人之间可谓是“生死之交”。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是历史上的名臣,又同为文学上的大家,而且他们两人情谊笃厚,终身相随,可谓是北宋时期耀眼的双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两个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巨星,两篇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名篇,诞生于北宋历史长河中。
范仲淹和苏轼同为北宋时期的大名士,大文豪,他们两人一生未曾谋面是历史上的一大憾事。但是苏轼从八岁知道范仲淹的事迹开始,就一直景仰他,效法他,他们两位其实算得上未曾谋面的“神交”师友。
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时,曾资助过一位家贫母老,四处游历讨钱的穷秀才,不成想十年后这位秀才竟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大学者,他就是孙复。一生感恩范仲淹的知遇与携交之情!
真君子和而不同,人自身只要强大了,自能吸引同样优秀的人才近身。范仲淹与晏殊相遇,可谓贤者相见,惺惺相惜。
晏殊是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北宋著名词人,比范仲淹还小两岁,他十四岁便作为神童被推荐到朝廷,一路官运亨通,位至宰相,他赏识于范仲淹的才华和志趣,力荐范仲淹担任馆职。
所谓馆职就是宋朝的国家图书馆的各种职务。宋初设立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储藏,掌管国家图书典籍,总称三馆。宋太宗时又设置了秘阁,储藏从三馆中挑选出来的真本图书及书画墨迹,三馆和秘阁合称馆阁。这馆阁之职主要负责修史,整理校勘图书的工作,很为朝廷所重视。当时多选英俊之才担任,有很多升迁的机会,所以是一种很清贵的职务,人们曾称之为“储才之所”(人才储备库)。
晏殊在推荐书中对范仲淹进行了高度赞誉,说他“读书勤奋,学问精深,作文典雅。”并赞许他在泰州任职时修建海堤,造福当地,在应天府书院掌管学务时,成绩斐然,为人称道。这推荐简历真是够料,于是,范仲淹通过考试,被任命为秘阁校理。自此,范仲淹由地方,到京师,这是他的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事情。当然,不知道他会不会偶然想起,当年一句“他日再见也不迟”还真被他言中了!现在他在天子脚下做官,自然不愁经常见到皇上他老人家。而且,他这位从小就“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的志向远大之人,这下蛟龙入海,大鹏升空,必然要憋足劲儿去大展宏图,以报国以报答晏殊对他的深恩了。
可一个学者博士,你做好学问,管好图书也就罢了,可范仲淹偏偏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仅管闲事管到皇上家事,而且恩人晏殊批评他狂妄爱出风头,弄不好皇上怪罪下来,连他这个荐举之人也要受牵连。晏殊这话也不是没有来历,范仲淹自称是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后代,而范履冰就是因为他所举荐之人犯了逆反之罪,受到牵连而被杀的。
谁知范仲淹对晏殊的批评并不买账,更丝毫没有悔恨之意,他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据理力争,说自己相信圣人之书,师法古人的行事,上忠诚于君王,下忠诚于人民,说对于君主的过失应该“有犯无隐,有谏无讪”,说即使是冒杀身之祸,也要直言敢说,上书进言,就普通老百姓也有责任,何况自己大小也是个官呢?他还把矛头直指晏殊,对晏殊提出批评,说自己处于一腔忠诚,冒死进言,没有考虑自己以后有什么祸患,你们大臣却不能尽力营救,这是我狂妄多言呢还是你们思虑不周?信的末尾,他更坚决地表示:“决不因为富贵就屈其身,不因贫贱改变其身,如果将来皇上重用我,感言直谏更甚于今日,如果先生你想要一个少言少过的人,这样的人如涛涛洪水,天下到处都是,又何必去推荐我!”真可谓义正词严,斩钉截铁,句句在理,发自肺腑!
是啊,说到报答,范仲淹报答晏殊的是终生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和坚守,是对庸俗,奸邪,苟且之世风奋不顾身的威振与抗争。这实在值得我们大书特写。
历史学者丁传靖在《宋人轶事汇编》中写道: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都被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三起三落,每落一次,他的声望就高一次;每起一回,他的地位就上一个台阶,直至成为读书人的标杆,宰执天下。
徐世昌有一句名言:“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从一位寒门子弟,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宰之位,其间比他有背景有才华有能力者不知凡几,但像他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贵灵魂的人,就太少了。



说明: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群学书院”,经原创作者同意后转发。
作者简介 | 杨博,本名杨少军,早年毕业于成都中国医药大学,2007年去日本深造,授予生物工体医学博士学位,精进深学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国中医精髓,将日本医学自然疗法与中国国粹中医相结合。在国医、国书、国画领域著书立说,尤其涉猎文学、建筑等研究颇深,擅长深度阅读及书评撰写。


收藏
举报





407 条评论


评论





  • 爱puppy 9月前

    唯一的文曲星。

    回复 ⋅ 4条回复56


  • 傳之先生 22天前

    梁启超说过:“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朱熹则说:范仲淹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回复0


  • 范江南 9月前

    北宋的道德模范,集文学军事政治于一身,出将入相的一流人物。

    回复 ⋅ 2条回复120


  • 沉默寡言的思考者 9月前

    前一句中,曾文正就算了吧,一是杀戮过重,有违人道,二是谋事也自谋,心机深沉,与范仲淹不可并列

    回复 ⋅ 6条回复93


  • 假装油墨 2月前

    梁启超虽然厉害,但还是错了,还有一个立德立功立言的王守仁呢!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 名

发帖:NO. 2 名

在线:NO. 71 名

闲小楼 发表于 2024-7-21 16: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以后就跟楼主混了!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 名

发帖:NO. 6 名

在线:NO. 40 名

2支棒棒糖 发表于 6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不是惊喜,是惊吓!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20:40 , Processed in 0.302960 second(s), 6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