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杨博
梁启超说过:“五千年来历史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只有两个人:范仲淹和曾国藩。”
朱熹则说:范仲淹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范仲淹一生三起三落,每落一次,他的声望就高一次;每起一回,他的地位就上一个台阶,直至成为读书人的标杆,宰执天下。从一位寒门子弟,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宰之位,其间比他有背景有才华有能力者不知凡几,但像他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贵灵魂的人,就太少了。
01在今天江苏东台、海安两市境内,有一条宽阔平坦,纵贯南北的通榆公路(今为204国道一段),公路两边是望不到边的成荫绿树,广阔沃野,所有行脚至此的外乡人,大概都会被这江东海滨美景陶醉,赞叹大自然的恩泽。其实,揆诸历史,这里一千年来的富庶秀美,不仅仅仰仗自然之力,更多的则是先贤的事功。
往事越千年。
北宋初期,这片土地分别隶属于泰州,楚州,通州,由于地近大海,地势低平,经常遭受海水的侵袭。前朝虽有李承修筑的旧海堤,但此时早已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春天因为水患不兴,尚有些花红柳绿的气象。可是一到秋季,雨水频繁,海潮泛滥,数百里沃土常常“一片汪洋都不见”,田野洗荡,房屋漂流,人畜丧亡,一派狼藉。即便潮水退去,土地也因海水的浸泡而变为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无法耕种。据史书记载,宋初,乡民舍家别业,背井离乡者,多达三千余户。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里说过,中国农民一向安土重迁,眷恋桑梓,现在要举家抛弃故土,流落他乡,内心的凄惨与绝望,可想而知。
这番凄风苦雨,被一个年轻人看在眼中,痛在心里。
这一年,他35岁,父亲早亡,家境贫寒,母亲带着年仅两岁的他改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不知道,自己的姓氏“朱”,来自继父。12岁那年,他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改回原姓,发疯苦读,终于在26岁那年,考中进士,一介寒儒,得以光耀门楣。
此时,这个穷苦出身的地方官目睹水患,深知生民流离失所之苦,痛彻肺腑,屡次上书陈情,建议修复海堤,阻断水患。那个时候,这个年轻人的正式官职是“泰州西溪盐仓监”,负责监督淮盐贮运及转销。作为盐仓监,非去操心筑堤防灾的事情,属于“分外之事”,可是要承担被讽为不务正业的风险的。当时就有人指责他“越职言事”,年轻人正色回敬道:“我是盐监,海水泛滥,老百姓都逃荒到外了,我靠什么收盐?筑堰阻挡海潮,这正是我的分内之事!”
北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秋,经过年轻人不懈努力,仁宗皇帝批准了他的上奏,改派他为处在灾区中心的兴化县县令,主持海堤修筑工程。一项在未来千年都将造福数十万乡民的伟大工程,就此启动。
这个年轻的县官,名叫范仲淹。
这个因为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闻名中华文明史的人物,被他的同时代人,称作“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02不幸的是,海堤工程出师不利。
尽管范仲淹亲力亲为,率领通,楚,泰,海四州民工、士卒四万余人投入了紧张的施工。然而开工之时正值秋季多雨,一场大雨,海水顿涨,惊涛骇浪汹涌而来,这阵势,来势凶猛,不但冲垮了刚修起来的堤岸,一百多名民兵被水吞没。整个工地完全乱了阵脚,人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就在人心大乱,形势危急的关头,范仲淹发现,沙滩上滔天的海浪中,竟然有一个人,稳若泰山,神情自若地指挥人员疏散——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方中央的同年滕子京。20年后,因为重修岳阳楼和撰写《岳阳楼记》,滕子京和范仲淹,以一种惺惺相惜的方式,留在了中国文学史上。
滕子京这时担任泰州从事,主管司法。范仲淹主持修复防海堤的工程,他也到工地监工。朋友是啥?朋友就是在你经受最关键的时刻拉你一把的人!你任性,他也拉,拉你回到现实,你下海,他也拉,怕你被淹着……范仲淹这回运气还真不赖,正是靠着滕子京关键时刻的从容镇定,稳定了惊慌的人群,收拾了残局,给了难中的范仲淹极大的支持。
筑堤工程一波三折,很快“堰不可成”的反对之声四起,仁宗皇帝派人专查此事,所幸朝廷委派的胡令仪曾在海陵任过职,了解此地海域情况,他极力支持范仲淹的主张。筑堤一场,没想到竟结交巩固了张纶,腾子京,胡令仪这些朋友,这是他一生的财富。不久,高堂病重,范仲淹暂缓海堤工程,改任监楚州粮料院以便照顾老母。不过,他内心一刻也没有忘记筑堤之事,终于,天圣四年(公元1026年),停止近两年的工程重新开工。
两年后,一条绵延一百五十里的巍巍巨龙最终挺立在了盐城,兴化,海陵一线的大地上。海水被阻挡了,盐场,房舍有了保障,盐碱化的土地也渐渐被重新开垦为良田,外逃的居民又返回了故土,那些长满芦苇,满眼苍茫的荒野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禾苗,何尝不是一番真正的沧海桑田之变。
而今大堤早已完成它防海护田的使命了,但这横卧千年的巍巍巨龙依然坚守在这里,这是一段洪水漫延的灾荒之地化为良田沃野,鱼米之乡的伟大的历史,更是修建主持者范仲淹的精神品格,这“范公堤”承载着范仲淹热衷筑堤的意志与决心,更是用心交付着爱民的款款深情啊!
范仲淹《远行帖》(局部)
03范仲淹一生的令名,从他青少年时代就开始被交口传诵了。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真宗巡游祭祀,浩浩荡荡,将驾临应天府朝拜圣祖殿。这么大的热闹,百年也难得一遇,当然不能错过,试问,人的一生能见得几回天子?整个应天府倾城出动,一大早等候在道边,期待一睹真龙天子的风采。大宋国子监最高学府应天府书院的学子们也不例外,个个早早就穿戴整齐,准备结伴去上街观看。
这时候,应天府书院的三好学生范仲淹低调登场了。当几个同窗好心去叫范仲淹时,却惊讶地发现,这家伙还是穿着平时那身虽干干净净,却缝缝补补的衣服,已经在桌前埋头苦读了。
“这么难得的机会,别人都早已去等候了,他却像个没事人似的,这不是有毛病啊?”同学们忍不住责怪他。谁知范仲淹却淡淡地说:“何必那么着急?他日再见也不迟啊!”同学们口中不说,内心估计早就冷嘲热讽开了:这范仲淹的口气,心气可是真够高的,他这话里分明是带着几分傲气呐!这是不是叫人不可思议?你谁啊!如此大言不惭,心高气傲?
然而,历史却很有意思,范仲淹当年在应天府说过的这些看似气盛的话,还真被他言中了。二十多年后的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西夏军队入侵泾原路,泾原副都部署葛怀敏率兵迎击,结果全军覆没,夏军直抵渭州(今甘肃平凉),扫荡六七百里,幸得范仲淹等率军赴援,敌军闻风而退。消息传至朝堂,仁宗大喜道:“我本来就知道范仲淹可以信用的啊!”在国家危难之际,范仲淹成了朝野上下的精神支撑,在仁宗那里,听到他的名字可比吃颗定心丸还要效验十分呐!
不知道仁宗知不知道,这位赵氏江山的“擎天玉柱,架海金梁”,二十多年前和自己的老爹宋真宗擦肩而过。那位自称能和上天沟通,神乎其神的真宗皇帝,大概做梦也想不到,大宋江山社稷的扶保,靠的不是那些神人先祖,而恰恰是这位当年在应天书院整天喝粥,不愿去看他排场的贫苦青年。
04范仲淹虽为文臣,却对工程修筑熟稔于胸,从早岁东南海防,到晚年塞北边防,他筑城的高妙之处,主要可不是在于城高墙厚,固若金汤,而更在于其中凝结着的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聪明智慧和远见卓识。
放眼整个西北边地,驻守的将领那么多,筑城修寨乃是军务之事的重要内容,为加强边境的军事防线,谁没有或多或少地修筑一些城寨?那里铜墙铁壁般的城池实在是不少。但是这些城池中有三座最为著名,不仅为后人传为美谈,更加彪炳史册:清涧城,大顺城和细腰城,而这三座城池,全部都是由范仲淹主持修筑的。
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三月,范仲淹接到朝廷“恢复天章阁待制,知永兴军”的诏书,那一年他已经52岁了,鬓发斑白的他,整理行装,带着满腔报国的热情,踏上了征途,奔赴“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西北边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可谁说儒生就不会具备军事才智呢?范仲淹治军的果敢与才能,是先拿自己开刀,他首先将自己摆放在最危险的延州城,得知这里竟然无人愿意来镇守,就即刻写了奏书并派轻骑火速送往朝廷,主动请缨自己兼任延州知州。
在延州,范仲淹首开军事改革。有送一朝,朝廷为了防止武将势力过大,处处限制将帅权利,结果导致将帅和士卒之间无法建立起密切的关系,军队缺乏一贯的训练,上下之间不能团结,指令无法上行下达。仁宗曾下过诏书,规定每一路的军队,都部署(一路最高负责者)领兵一万人,钤辖领五千人,都监领三千人。一旦有了战事,官小者先出兵作战,
这是不是有点不太对劲?两军开战打仗,往往形势变化不定,除了费心思斗智斗勇,最关键要见机行事,因地制宜才行,这里却硬生生地规定按官位大小去决定出兵的次序,如此僵化不切实用,不说这是纸上谈兵,可以想见朝廷在军事上的腐朽无能。
范仲淹一扫前制,他先在延州进行了大阅兵,淘汰了老弱,先筛出一万八千名较为精壮的士兵,然后点兵分将,分为六将(将是军事编制的单位),每将三千人,派六名都监带领,每人负责一将的训练和作战。并且严格要求军事训练,奖罚分明。作战时,依具体情况,灵活地派遣。这一改革,完全杜绝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旧习。经过这样雷厉风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延州军纪分明,军容严整,呈现出活力与生机。范仲淹创建的这种“将兵法”很快被推广到各路,在全国军队普遍实施。
范仲淹《边事帖》
05军事改革之后,范仲淹开始加强延州周边的城寨修复巩固工作。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范仲淹积极听取部将钟世衡的建议,选择在延州城东北二百里处的古宽州故垒上重新筑城,这里地处要冲,西可以为延州的屏障,东可以获得山西的粮食,北可以为进攻夏州,银州等地的据点,位置极为重要。钟世衡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将领,他酷爱读书,有气节,轻财好义,有胆有识,而且对士卒仁厚,深得部下拥护,很有威信,后来成长为北宋的名将。
西夏人当然不会轻易让宋军在那里动工,三天两头派兵攻击,但是钟世衡且战且修,西夏人一直无可奈何。当时那里没有水,钟世衡拿出重金奖励人们凿井,最后挖地一百五十尺,穿破岩层,终于凿得一口清泉喷涌的水井,城建成后,大家就给它取名为“清涧城”。
这是怎样的一座城啊!
鸟瞰全城,城形如壶,墙以石和土砌成,陡峭的墙壁,内向微微倾斜,城墙垛口相连,隔一段立楼盖瓦。新城北靠草场山,南临秀延河,东山与东墙的沟壑有水流出,西墙河对面是巍峨的笔架山。站在城墙上弯弓,就算是个妇女,都能射中攻城的夏兵。夏兵用尽了狡猾的伎俩,屡屡受挫,最终只能带着箭伤,流着血狼狈而去。
清涧一带风景(来自网络)
如果说“清涧城”作为军事要塞,范仲淹有意建在虎狼之地,让敌人举步色胆,做到防御无患,那么大顺城无疑是范仲淹刻意掩埋下的秘密据点。
大顺城是范仲淹在庆州(今甘肃庆阳)时所筑。范仲淹通过考察地形发现,庆州北面有一大片地区为西夏人所占有,深入到宋朝境内有一百多里,西夏军在那里修建有马寨铺,金汤,白豹三座城寨,形成掎角之势,阻断了庆州和北边的延州之间的交通往来,对怀庆路,鄜延路一带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经过深入考察、分析后,范仲淹决定在庆州城西北方向的马铺寨一带修建一座城池,扼制西夏军在这一地区的活动。
不过,筑城计划一直都是在秘密之中进行的,丝毫也没有对外声张。在行动开始之前,范仲淹先秘密派自己的儿子范纯祐和番将赵明先去占领了马寨铺,然后范仲淹亲率军队赶往筑城。所有将领都纳闷不已,指令急速行军,却不告诉兵士去干什么,所有随行车辆也都遮盖得严严实实,也不知道装的是什么宝贵物件。如此马不停蹄地一直行进到马寨铺的一个名为柔远的地方,范仲淹才传下命令:“我们是要到马寨铺修筑城池,请再加速前进。”众将士这才醒悟过来,迈开大步向前急赶,到达马寨铺,范纯祐与赵明已经带着人马迎接大军。
军队安下营寨,撤去车辆上的布幔,原来上面装的全是筑城工具,一应俱全。刚刚安顿下来,范仲淹便领众人紧张忙活开来,日夜不息,艰苦奋战,仅仅十日,一座巍峨坚固的城池便像从地下长出来似的拔地而起了!怪不得,后史在记载这段大顺城的奇功伟绩时,许是太出名了,这筑城的神速功力也被日本武将丰臣秀吉修建城郭学以致用!
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好,到西夏人警觉,可把驻守的主将惊的要死,惊怒之下,急带三万骑兵赶到马寨铺,但是范仲淹早已摆出战阵,在高耸的城池外迎候多时了!两军交战,才几个回合,西夏军故意逃到了一条河的对岸。范仲淹提早告诫将士,如果敌兵败走,不准渡河追击,果真这是西夏军惯用的伎俩,河外设了伏兵,当年三川口之战,擅长水川之战的他们用的这招伏兵之计,把宋军战败,但这次,在范仲淹这儿,却再不灵验。见宋军不上当,他们只好悻悻退去。
筑城之事上报朝廷后,朝廷赐名为大顺城。大顺城的筑成,有力扼制了西夏军队的出没,白豹,金汤二寨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范仲淹修筑的第三座城是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十二月任陕西宣抚使时,命令钟世衡等人修筑的细腰城。细腰城在泾原路的原州(今甘肃平凉)和环州(今甘肃环县)之间,这里居住着不少羌族人,其中以明珠,灭藏,康奴三个部落族最大,这三个部落族一向号称骄横奸猾,朝廷招抚他们,难以治理,攻打他们,其地险阻,难以取胜,总之是快硬骨头,不取不行,他们的北边有两条河流,可以直通西夏,听说他们还跟西夏人交通往来,这更让宋朝官军煞是头疼。
早在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范仲淹知庆州,负责环庆路军事的时候,他就设想何不趁着李元昊军队在别的路线入侵宋境时,在那里两河之间的古细腰,葫芦泉之地修筑城寨,切断三个部族和西夏之间交通的路径,那样他们自然也就安定了,而且环州,镇戎之间的道路也得以贯通。
庆历四年,朝廷答应了范仲淹的建议和请求,命知环州的钟世衡协同知州蒋偕共同负责筑城。这用人要用对了,事儿就办的分外圆满。钟世衡这个人,情商极高,他一向厚待西北边地土著居民,在少数民族百姓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他做了两手准备,他先准备了大量酒肉钱物款待西夏人,好言劝诱,这叫什么?先吃颗蜜枣让你甜着。随后,就和蒋偕同率士兵昼夜不息地劳作修城,他还拿出不少钱来悬赏战士们,不足一个月的时间,便建成了细腰城。待城建好之后,他把三个部落的酋长召集过来,告谕他们:“官府在这里筑城,是为了帮助你们防御敌寇的侵扰,你们高兴还来不及呢!”酋长们大为惊愕,这生米已成熟饭,不吃也要吃了。这细腰城你说办的是多么漂亮!
修筑三大城只是范仲淹在西北军中所做大量工作中,点滴而已。但通过点滴,我们窥视全豹,可以真切地看到他在边地工作斐然的成绩,以及所表现出的高度智慧。范仲淹哪里仅是“筑城专家”?他绝不是一个空有满腔热情却办不出实事的意气书生,在地方,他堪为百姓父母的清官,在朝廷,他是能撑起半壁江山,振作一代风气的贤臣,在边地,他又是一个能让敌人闻风丧胆的良将啊!
06一个人站得越高,越要看远。
范仲淹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当见大节,不必窃论曲直,取小名招大悔矣。”
人到中年,范仲淹更讲究为人处世的德行,告诫儿子,其实也是在时刻警示自己:不能因为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品行和节操。
仁宗少年登基,刘太后长久把持朝政,朝野上下怨声载道,但在刘太后面前却噤若寒蝉,唯独范仲淹直言上谏,陈述利弊。
然后,范仲淹被贬。
刘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仁宗召回。可刚回来没多久,范仲淹又和把持公器,结党营私的宰相吕夷简杠上了。
朝堂之争,可谓是暗涌杀搏。宰相吕夷简指认范仲淹株连朋党,结果朋党们全站出来为范仲淹鸣不平。首先是秘书丞、集贤校理余靖挺身而出,他给皇上上了一封长书,结果没过几天,诏书降下,贬余靖监筠州(今江西高安)酒税。太子中允,馆阁校理尹洙更是愤慨,他干脆上书说“范仲淹一向正直磊落,我和他是道义之交,又受到过他的推荐,是师友的关系。如果范仲淹因朋党获罪,那我也是他的同党,自然罪不可免,请把我也治罪吧!”,皇上和吕夷简看到他的奏书,气的简直要跳起来,当时就罢了他的馆阁校理,贬为监郢州(今湖北钟祥)酒税。
当时任馆阁校勘的欧阳修也站了出来,他稍微冷静一些,他想,朝廷既然不让越职言事,那行,我就侧面出击,谏官,御史是言官,专管言事,他把目标对准了右司谏高若衲,欧阳修直接给高若衲写了一封信,对他进行了极为犀利的批评,这封信写的真是义愤填胸,慷慨激切,淋漓尽致,大快人心啊!不过,他的下场也是明摆着的,高若衲气急败坏地拿着信交给皇上,两天后,诏书降下:贬欧阳修为夷陵(今湖北宜昌)令。
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相继被贬,被罢,消息很快传出京城,张扬开去,很快又有一批人站了出来,就看范仲淹有多得人心啊!有位年仅20岁,正在西京洛阳任留守推官的蔡襄闻听此事,挥毫写下了一首《四贤一不肖》的讽喻诗,诗中赞扬范仲淹,余靖,尹洙,欧阳修为“四贤”,而痛斥高若衲为“不肖”。此诗一出,马上传遍了四方,京中士庶争相购读,连契丹的使者也买了带回国去,那形式真是堪称“洛阳纸贵”。也让书贩们个个赚了个兜满囊鼓,怪不得人们给范仲淹送行时都说他“此行更为光耀”。
范仲淹和他这些“哥们”的友谊真是让人羡慕,范仲淹不愧是北宋时期最厉害的交友高手,范仲淹的朋友在他危急之际,患难之中,挺身而出,拼死相救,坚决地站在一起,他们是无可争议的患难朋友。试想,范仲淹获罪被贬,本和这些“哥们”的个人利害毫不相关,他们完全是自投罗网,自找麻烦,自寻苦吃啊!范仲淹的朋友和范仲淹一样,他们所操心的是国家的安危,黎民的福利,社会的正义,他们之所以拼尽全力,奋不顾身救助范仲淹,那是因为范仲淹是国家安危,黎民福利的依靠,社会正气的代表。道义不变,情义就不会变,这样的“哥们”是全心全意的,为了道义,为了友情,他们不惜舍生取义,甘愿舍弃官位利禄,点滴得失。这样的“哥们”是永恒的,只要正气不失,他们的友情就会始终相伴,不离不弃,不论穷达贫富。
范仲淹《边事帖》(局部)
07尹洙和范仲淹一生志同道合,情深意笃,尹洙病重时到邓州依托范仲淹,在范仲淹的照看下走完了人生的路程,两人之间可谓是“生死之交”。
范仲淹和欧阳修都是历史上的名臣,又同为文学上的大家,而且他们两人情谊笃厚,终身相随,可谓是北宋时期耀眼的双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两个文学史上才华横溢的巨星,两篇流传千古,妇孺皆知的名篇,诞生于北宋历史长河中。
范仲淹和苏轼同为北宋时期的大名士,大文豪,他们两人一生未曾谋面是历史上的一大憾事。但是苏轼从八岁知道范仲淹的事迹开始,就一直景仰他,效法他,他们两位其实算得上未曾谋面的“神交”师友。
范仲淹主持应天府书院时,曾资助过一位家贫母老,四处游历讨钱的穷秀才,不成想十年后这位秀才竟成长为闻名全国的大学者,他就是孙复。一生感恩范仲淹的知遇与携交之情!
真君子和而不同,人自身只要强大了,自能吸引同样优秀的人才近身。范仲淹与晏殊相遇,可谓贤者相见,惺惺相惜。
晏殊是写过“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北宋著名词人,比范仲淹还小两岁,他十四岁便作为神童被推荐到朝廷,一路官运亨通,位至宰相,他赏识于范仲淹的才华和志趣,力荐范仲淹担任馆职。
所谓馆职就是宋朝的国家图书馆的各种职务。宋初设立了昭文馆,史馆,集贤院,储藏,掌管国家图书典籍,总称三馆。宋太宗时又设置了秘阁,储藏从三馆中挑选出来的真本图书及书画墨迹,三馆和秘阁合称馆阁。这馆阁之职主要负责修史,整理校勘图书的工作,很为朝廷所重视。当时多选英俊之才担任,有很多升迁的机会,所以是一种很清贵的职务,人们曾称之为“储才之所”(人才储备库)。
晏殊在推荐书中对范仲淹进行了高度赞誉,说他“读书勤奋,学问精深,作文典雅。”并赞许他在泰州任职时修建海堤,造福当地,在应天府书院掌管学务时,成绩斐然,为人称道。这推荐简历真是够料,于是,范仲淹通过考试,被任命为秘阁校理。自此,范仲淹由地方,到京师,这是他的人生具有转折意义的事情。当然,不知道他会不会偶然想起,当年一句“他日再见也不迟”还真被他言中了!现在他在天子脚下做官,自然不愁经常见到皇上他老人家。而且,他这位从小就“读天下书,穷天下事,以为天下之用”的志向远大之人,这下蛟龙入海,大鹏升空,必然要憋足劲儿去大展宏图,以报国以报答晏殊对他的深恩了。
可一个学者博士,你做好学问,管好图书也就罢了,可范仲淹偏偏不是等闲之辈,他不仅管闲事管到皇上家事,而且恩人晏殊批评他狂妄爱出风头,弄不好皇上怪罪下来,连他这个荐举之人也要受牵连。晏殊这话也不是没有来历,范仲淹自称是唐代宰相范履冰的后代,而范履冰就是因为他所举荐之人犯了逆反之罪,受到牵连而被杀的。
谁知范仲淹对晏殊的批评并不买账,更丝毫没有悔恨之意,他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据理力争,说自己相信圣人之书,师法古人的行事,上忠诚于君王,下忠诚于人民,说对于君主的过失应该“有犯无隐,有谏无讪”,说即使是冒杀身之祸,也要直言敢说,上书进言,就普通老百姓也有责任,何况自己大小也是个官呢?他还把矛头直指晏殊,对晏殊提出批评,说自己处于一腔忠诚,冒死进言,没有考虑自己以后有什么祸患,你们大臣却不能尽力营救,这是我狂妄多言呢还是你们思虑不周?信的末尾,他更坚决地表示:“决不因为富贵就屈其身,不因贫贱改变其身,如果将来皇上重用我,感言直谏更甚于今日,如果先生你想要一个少言少过的人,这样的人如涛涛洪水,天下到处都是,又何必去推荐我!”真可谓义正词严,斩钉截铁,句句在理,发自肺腑!
是啊,说到报答,范仲淹报答晏殊的是终生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和坚守,是对庸俗,奸邪,苟且之世风奋不顾身的威振与抗争。这实在值得我们大书特写。
历史学者丁传靖在《宋人轶事汇编》中写道:范仲淹三次被贬,每贬一次,都被时人称“光”(光耀)一次。第一次称为“极光”,第二次称为“愈光”,第三次称为“尤光”。
三起三落,每落一次,他的声望就高一次;每起一回,他的地位就上一个台阶,直至成为读书人的标杆,宰执天下。
徐世昌有一句名言:“凡建立功业,以立品德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从一位寒门子弟,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宰之位,其间比他有背景有才华有能力者不知凡几,但像他一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高贵灵魂的人,就太少了。
说明: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群学书院”,经原创作者同意后转发。
作者简介 | 杨博,本名杨少军,早年毕业于成都中国医药大学,2007年去日本深造,授予生物工体医学博士学位,精进深学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中国中医精髓,将日本医学自然疗法与中国国粹中医相结合。在国医、国书、国画领域著书立说,尤其涉猎文学、建筑等研究颇深,擅长深度阅读及书评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