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宋词巅峰对决:苏轼旷、辛弃疾豪,词宗之冠归了谁?原创2021-01-24 19:19·叽喳同志
北宋初年,“婉约词”一统天下。那时候,词人之笔不在花间,便在樽前,多为抒发男欢女爱之作。加上歌妓的演绎,更是柔情万种,酥倒成片的士大夫!
可苏轼似乎并不满足于花前月下。婉约之余,他用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发出了豪放旷达之强音,震撼了整个词坛!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此句一出,广阔悠久的历史时空踏着高昂与磅礴之声被一笔收尽,曾经的峥嵘岁月跃然纸上。
加上“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句的加持,一个疏狂不羁、潇洒飘逸的苏东坡便正式自成一派,开了豪放之先河。
除了风格之外,苏轼写词也不受题材限制。他把宋词从酒宴、翠帐、香径的狭小圈子,带到了各个领域。从此,咏史、怀古、送别、悼亡、谈禅、游山玩水、感慨人生等皆可入笔成词。
因此,刘熙载在《艺概·词概》中评价苏轼为“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遗憾的是,苏轼扩宽词的内容,创新词的风格后,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场面。苏门中人依旧推崇婉约词,特别是秦观,要多婉约多婉约。更扎心的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的李格非之女李清照,还用“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来怼他这个师爷爷。
从这点来讲,苏东坡无疑是失败的!
可幸运的是,百年后的南宋,豪放词竟然奇迹般的与婉约词平分秋色,各占了宋词半壁江山。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切,只因出现了一个叫辛弃疾的词人。他虽然并非苏轼门生,也从未刻意模仿与学习过苏词,却无意间与苏东坡无缝对接,以合纵之势,彻底打破了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
那么,苏辛之间究竟是何关系?是苏词好还是辛词好呢?带着疑问,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在文学史上,很多人喜欢将苏、辛二人并提。事实上,二者确有相似之处,也有本质区别。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一句精准评价:“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
苏东坡这一豪放派鼻祖,玩的是旷达。
他常常打破时空和物我的界限,在大自然中放浪形骸。最典型的便是《水调歌头》。一会儿放飞自我“我欲乘风归去”,一会儿又“何似在人间”。如梦如幻的穿梭,让他摆脱了人生苦恼,达到了旷达。
有时候,他又喜欢充实自我,构建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外物侵扰。比如《定风波》,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只要“莫听穿林打叶声”,就可以“一蓑烟雨任平生”,潇洒走一回。
而,实现其旷达的手法,是一种“清空”的感觉。
苏轼写旷达词时,往往空处起步,清处落笔,虚实结合,不染凡俗,展开超越时空的浪漫想象!这也是为什么,他还有个名字叫“苏仙”的原因。
他的旷达早已超越凡尘,非常人所能做到。试问,一般人哪里能够风雨中吟啸徐行,月夜里把酒问天,还一副真能上天的模样呢?
正是因为这一惊为天人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描写与表达手法,让苏词成为了人间绝唱。同时,因为苏词太过个性化,难以传承,导致豪放词后继无人,无法与婉约词抗衡。
其实,北宋毛滂、黄庭坚,南宋张孝祥等人,也曾想要继承苏词。但是,这种“神姿高秀”的神作,不是他们能驾驭的。写来写去,总是差点意思,传承失败!
而辛弃疾呢?他从来没有刻意去传承苏词的风格,而是“不工绮语”,对婉约词有所摈弃,开辟了豪放词词宗。
辛弃疾以豪放为宗,正式成派,并且登上了豪放的最高峰。这个结论历来是公认的!
如王士禛《花草蒙拾》云:“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唯幼安称首”。
那么辛弃疾的豪放词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主要受两个人的影响最深。一个是屈原,一个是陶渊明。因此,辛词中的爱国词和闲适词应运而生。
辛弃疾的爱国词,堪比屈原之《离骚》。与苏轼不同的是,辛弃疾经历了乱世与战火,还经历了屈原一般的带着国破家亡的怀才不遇。但他虽和屈原一样惨,却可以和苏轼一样阳光。南渡之后的他虽然屡遭排斥,但依旧没有摒弃心中想要“气吞万里如虎”的爱国志气。
因此,他塑造了许多雄姿威武,慷慨悲歌的英雄形象。说白了,那些形象都是他自己!什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什么“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什么“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都可以是他的人设!
所以说,辛词的主要风格不是偶然的,是金戈铁马的爱国梦堆出来的!
也就是说,辛词对苏词,绝不是传承的关系!
说起苏、辛的不同之处,官方解释为一旷一豪。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写人时:苏词飘逸,都是“一笑人间千古”、“我欲乘风归去”的潇洒达者的形象,浪漫到极致。辛词多为“醉里挑灯看剑”、“气吞万里如虎”的英雄豪杰形象。写景时:苏词清雅、深邃、画面感偏柔和,比如“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虽然是写大景,但一个千堆雪就让景色披上了一层薄云细雨,很唯美。而辛词,就是直接的磅礴悲壮。比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全都是壮怀。抒情怀古:苏轼一般怀古时,都是感叹古之达者,认为功名是尘土,很快超脱出来。而辛弃疾是怀着执念的,他怀古皆是怀英雄豪杰,还让自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透着数不尽的悲凉。写闲适词时:苏轼真心向往,乐得其中,比如“求田问舍笑英豪,自爱湖边沙路免泥行”。而辛弃疾,却说“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见他不甘隐逸。以上苏辛词风的区别,并不能说明孰高孰低,仅仅是因为二人为人品格不同,导致了词风不同!不能说旷达的苏东坡,就比爱国不能不拔的辛弃疾高上一个层级,这有失偏颇!当然,如果仅仅是个人喜好的话,另当别论,可以以格调论高低。可以讲苏轼的旷达更高,更潇洒。
但是,就手法,以及对豪放词词宗的贡献,那一定是辛弃疾更加成熟、更有作为!
当年苏东坡打破词的局限,做了划时代的突破,也加入了新的表现手法,但是并没有形成鲜明的特色。只能说是,把诗搬到词里来了!
但是辛弃疾不一样,他在表现手法上另辟蹊径,开创了个性化的写法!他不但以诗为词,甚至以文为词,真正做到了百无禁忌!
具体如下:
其实苏轼也喜欢用典,但是有局限,并没有夸张到把经史子集以及历史用上。
而辛弃疾,真的是“驰骋百家,搜罗万象”,不仅唐诗典故被他无不尽用,连《论语》、《庄子》、《离骚》、《汉书》、《史记》等都被他用了个遍。
在他的词里,别说刘裕、诸葛亮、孙权、霍去病,连女娲都用上了。最厉害的要数《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口气,他把孙权、刘裕、刘义隆、霍去病、佛狸、廉颇等用了个遍。最可怕的是“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刘义隆的草率北伐套上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典故套典故,简直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总之,正用、反用、组合用,就没有他用不上的典故。严重怀疑他在炫耀,读书少的真能一脸懵。
2.喜议论
词本来是一种抒情的产物,但是苏轼在其中加上了议论,比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苏轼词中议论不是主流,只是有倾向。
辛弃疾不同,他把议论彻底加强了!
毛晋在《稼轩词跋》里讲“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可见辛弃疾,议论的多么明显。当然,这也和时代背景有关,南宋时,词已经具备抒情言志的功能了。再说辛弃疾没事就写家国天下,不议论也不可能。
3.善用修辞
修辞手法上,辛词是完败苏词的!
众所周知,苏轼善用修辞。但是,很遗憾,他只是诗中用的广泛。词中,仅仅比兴用的多一些。
辛弃疾的修辞却在词中花式显现!最经典的要数大家都知道的那一句“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直逼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词中比拟手法用的这样惊艳的,还是头一回!
辛弃疾的比喻也是超过苏词的,最经典的要数《青玉案》,词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开头描写灯火之盛,连用3个比喻,美轮美奂,令人目不暇接。
还有一首《摸鱼儿》更厉害,一连抛出七个比喻句,来展现潮水之盛。词云:
望飞来半空鸥鹭,须臾动地鼙鼓。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朝又暮。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人间儿戏千弩。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堪恨处,人道是、属镂怨愤终千古。功名自误。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不难看出,辛弃疾善用修辞到什么地步。要知道,词都要讲究格律的,他却可以如此完美无缺的将修辞应运自如。
4.高度精确的语言技巧
辛词还有个无人能及之处,便是对语言的应用。
辛弃疾写词,不论是精美的文学语言,还是通俗的口语,他都可以用的恰如其分,给词加分。
特别是口语的应用,如大家熟悉的“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化朴素为唯美,更觉意境深长。
而且,这样的描写降低了门槛,有利于词的推广。
以上这四点,辛词全部是超过苏词的。虽然时代不同,苏在前,辛在后,但是不影响结果。
就表现手法而言,辛弃疾确实成熟到雄踞于词坛之巅,苏轼也望尘莫及!
再加上,辛弃疾的词,对当代,对后世影响都极为深远。
当时的陈亮、刘过,之后的刘克庄,再之后的蒋捷、文天祥,都选择了模仿辛弃疾。因此,文学史上,把这些词人一起打包,称作“辛派词人”!要知道,词坛是没有苏派词人的。
就连金代的元好问,也学习了辛弃疾的词风!可见其影响之深远,也可见其对词坛的贡献!
所以,在词的发展中,苏轼是开辟豪放词风的先驱,而辛弃疾是真正把豪放词发扬光大的一代词宗!
苏辛二人并不存在实际传承,但是辛词诞生后,二人隔空连线,彻底划破了被婉约词笼罩的词坛,令豪放词大放异彩!
就词风而言,二人各有千秋,苏旷、辛豪!就个人精神造诣而言,苏轼更加超然、飘逸,辛弃疾却豪迈中透着悲凉、壮烈。
但,比拼词的成熟度、影响力,是辛弃疾胜过了苏轼!这一点,辛弃疾赢了!
所以,豪放词宗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不过,这都是从专业角度,就同圈层而言的一个结果。并不影响任何人追星!追星的话,你说谁好,便是谁好!你说豪放词宗是谁,就是谁!
在大家心里,是苏词更美呢?还是辛词更美?你最喜欢的豪放词又是哪一首呢?欢迎留言!
我是[url=]@青鸟诉音尘[/url],一个中文系小可爱。本文切入角度为豪放词宗,遵循文学史,结论是辛弃疾。但是,追星的话,我本人是两个都喜欢。不认同的朋友,可以留下观点,但是别怼我怼太狠。同时,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