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252|回复: 1
收起左侧

[课文解析] 古文新解:《曹刿论战》,古代文人对自己最成功却又最...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70 名

发帖:NO. 70 名

在线:NO. 39 名

简单350 发表于 2020-5-27 18: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古文新解:《曹刿论战》,古代文人对自己最成功却又最荒唐的炒作于旭涧 2020-05-26 15:43:13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先秦左丘明公所著。最早读到这篇文章是在初中课本上,以当时初中生的眼光,总隐隐觉得这里面有些许不太对劲的地方。越到成年,越是摇头叹息,古代文人自我炒作意识之强,自我感觉之优良,真让人叹为观止。
  先看文章:
  原文: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译文:鲁庄公十年春,齐国攻打鲁国。鲁庄公准备迎战。曹刿去请求国君接见。他的同乡说:“打仗的事当权者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于某批: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这话放到今天,大概也能当笑话来听了。无论做任何事情,眼界是很重要的,身居高位者看问题的眼光和方式,往往是底层人士所不能理解的。当然,“肉食者”中肯定也有些许尸位素餐者,但不能一概而论。虽说是“国家兴旺、匹夫有责”,但曹刿作为一界平民,平时议论一下朝局、讽刺一下当局者也未尝不可。在大敌当前的形势下,去投军报国也不失为一种尽忠的方法。但他主动去请见鲁公,还觉得“肉食者鄙”,还摆出一副傲视天下的高姿态,这自我感觉也真是太好了。


  原文: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译文:于是入宫见到了鲁庄公。曹刿问:“您凭借什么去作战?”鲁庄公说:“衣食这一类安身立命的东西,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曹刿回答说:“这些小恩惠无法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服从您的。”鲁庄公又说:“祭祀神灵的牛、羊、玉帛之类的用品,我不敢虚报数目,一定按照承诺的来。”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必能让神灵信服,神不一定会保佑你。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每件都查问得清清楚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曹刿回答说:“这才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去打一仗了。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起去。”
  于某批:曹刿请见鲁公,结果就真让他见着了。或许大家觉得奇怪,一个平民想见国君,是说见就能见着的吗?不要觉得怪,其实那个时代还真就是那样子的,那个时候国君都讲究以德服人,重视人才,“周公吐哺”的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一般稍有点身份或名望的读书人,想见国君的话真能见到。而且那个时代平民并不是社会的最底层,毕竟平民以下还有百工和奴隶阶层。另一方面,左公在这里故意隐瞒了一个事实,曹刿其实并非完全是平民,而是属于在当时被称为“士”的这样一个阶层,而曹刿本人也基本是一个没落贵族身份,结合当时的国情,他倒真是可以见到国君的。
  见了鲁公以后,他开始质问国君,你凭啥去打仗啊,你治理国家尽心尽力了吗?于是鲁公就耐着性子回答他,你看我胸怀广阔,好东西与别人分享;你看我讲信用,祭礼数量说多少就是多少,从不欺瞒;你看我兢兢业业,大小案件尽量处理得尽量公正合理。曹刿在嫌弃国君无法惠及所有百姓、小信用无法让神明保佑之后,还算基本认可了国君的工作。最后还提出了一个要求,打仗带我一起去。
  不得不说,这位鲁庄公还真是胸怀宽广,估计也有想展示自己贤宽的意思在里面。曹刿说的这些话都很难听,至少于某自认没有鲁庄公这种胸襟。NND我在为了国家大事累死累活,你在那里指手划脚算个什么?有本事你倒说说,我该怎么治理。
  但最最奇葩的是,曹刿请求一起上战场,鲁公也就答应了。要知道曹刿可不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幕僚或是宾客去的,他自恃甚高,把自己当成一个指挥者去的。战斗中外行指挥内行或是多头指挥向来是大忌,鲁庄公执政十年,不会不懂这个道理,但他还是同意曹刿一起去了。


  原文: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译文:鲁庄公和曹刿共乘一辆战车上了战场,在长勺和齐军作战。鲁庄公下令击鼓进军。曹刿说:“不行。”等到齐军三次击鼓之后。曹刿说:“行了。”于是打得齐军溃败。鲁庄公又要下令趁胜追击。曹刿说:“不行。”然后下车查看齐军车轮印,又爬上战车的横木远眺,这才说:“行了。”然后追击齐军。
  战胜齐军后,鲁庄公问原因。曹刿回答说:“打仗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开始衰弱,第三次击鼓就耗尽了。他们的士气耗尽而我军的士气正盛,所以才战胜了他们。像他们这样的大国很难推测,怕有埋伏。我看他们的车轮印散乱,望见他们的旗子倒下了,所以决定追击。”
  于某批:这个故事最奇葩、最不可理喻、最不合常理的部分上演了,鲁公和曹刿共乘一辆车上了战场。人们都理解鲁公或许想表现自己尊重人才,想求一个贤宽的名头,带着曹刿上战场也无可厚非。但奇葩的是,他没有让曹刿去当一个观摩者,也没有让他从事书记等无关紧要的工作,而是让他和国君同乘一车上了战场。鲁庄公已经亲政十年,当然不会是第一次打仗,手下元帅、将领、军师应该不在少数,但他偏偏就让一个从未上过战场的人,和自己同乘一车。
  然后高潮来了,鲁公准备击鼓进军,曹刿跳出来说,不行。非得等到对方士气衰竭之时,方才击鼓进军。小时候一直不太看得懂这一段,于某也算是粗读兵书,总觉得奇怪,就这么开打了?双方也都没有骚扰一下,来一次试探性的进攻,抵近放一波箭,或是让几个骁勇战将出来叫阵,更没有步兵正面进逼骑兵侧翼包抄,之类的。当时就觉得,好假。
  这点倒不是左公鄙薄,后来读了相关典籍才知道,那个时候打仗就是这样的。虽然现在总把春秋战国称为同一时期,但其实春秋和战国战争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春秋时的战争大多是约战,大家下战书,选好时间地点,排兵布阵,作君子之战。而且通常只争输赢,不求全歼。那个时候的战争只考验双方的军队数量、部队实力、临场发挥等,不讲阴谋诡计。到了战国时期,一来小国兼并得差不多了,大国都有了足够的战略纵深;二来诸如秦国、楚国等一些不讲规矩的家伙把规矩破坏得差不多了,大家才放弃了当君子的愿意,改为信奉“兵不厌诈”,诸多包括兵法兵书在内的军事理论都在这一时期才出现。所以至少在春秋时代的长勺这一战来说,所反映的战争场面还是比较真实的。
  但同样的,在知道了那个时代的战争方式以后,就可以了解到曹刿做了多么不道德的事情。那个时候的战争都是君子之战,大家拼的是实力,一起击鼓之后大家进军、迎战。齐国击鼓了,一看怎么对面鲁国没过来?
  这个时候齐国的统帅一定是郁闷的,他一定在想:干哈呀?对面咋没动静泥?是那边还没准备好?还是统帅睡着了?不管怎么说,齐国统帅是很君子的,他在兵力占优的情况下,没有偷袭,没有强行攻击,没有派骑兵骚扰,而是安安静静地等着,等着对面做好准备。
  于是,齐国的第二通鼓敲响了,鲁国这边还是没有迎战。齐国统帅估计开始上火了:你哈意思?还打不打了?不打赶紧回去睡觉!在第三通鼓敲响以后,他一定在想,鲁国那边看来今天是真的不准备打了,看来是要改日再战了。
  就在这个时候,鲁国发起进攻了,然后就把齐国打败了。齐国统帅这时候估计要骂娘,说好的约战呢?说好的一战定胜负呢?说好的君子之战呢?你们鲁国在闹腾个哈?
  写到这里,于某简直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了。一个无视规矩、破坏规则的人,即使拿下了这场战斗又有何用?关键问题是,无论是曹刿还是左公,对此还津津乐道。看来他们不知道他失去的是道义、失去的是民心、失去的是大义,也难怪鲁国在之后的数百年间会走向衰亡。
  在此后很久的一段时间里,于某一直觉得奇怪,左公在这里为什么会这样写?为什么会把一个不守规矩,靠投机取巧获胜的人以这么高的评价?后来,我似乎有点想明白了,或许左公自己也没弄明白这样打仗是不道德的,或许他还窃窃自喜塑造出了曹刿这样一个“聪明”的人物,或许他认为,打仗,就是这么容易。说白了,他是外行,他不懂打仗。他站在文人的视角上,把战场想像得太简单了。
  但此时高潮还远远没有结束,齐国败退,鲁公说“追”,曹刿说“不行”。他非得下车看到对方的车轮印是乱的,再爬高看对方的旗子倒了,才说“可以追了”。这个时候,怕是对方已经足够跑出安全距离,组织第二道防线了吧。


  这是古代文人对武将鄙视的另一个重要例子。一个完全没有打过仗的人,偏偏觉得自己很懂打仗,偏偏要对战争指手划脚,敢在一群内行面前吧啦吧啦吧啦吧啦,就差没指着身边人大喊,你傻逼他傻逼除我以外都傻逼。武将之所以能指挥战斗,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能够对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式瞬间作出判断,继而准确分析,然后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这种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而是要通过长年的征战慢慢培养的。要是都像曹刿这样“一看二慢三通过”,谨慎是谨慎了,但好不容易拼出来的战机也就没有了。
  要反驳曹刿其实也很容易,你怎么能从车轮印和旗帜就判断出敌军是溃退而不是撤退呢?再说即使对方真的溃退了,就说明人家败了吗?但万一是人家主帅心机深沉主动为之,以牺牲正面部队为代价,暗地里在后方设下伏兵引你入套怎么办?有的时候兵不厌诈不是针对敌军的,有时候是需要连自己人都骗的。再有甚者,人家在正面战场主动退败,转而去抄你的后路,烧你的辎重粮草怎么办?
  纵观全文,也正是反映了这一主题思想:古代文人对武将的鄙视,明明自己什么也不懂,还要自我感觉良好,认为打仗是极其简单的事。左公生存的年代,显然还没有所谓“纸上谈兵”一说,如果左公知道在他死后一百多年,出了一个“军事专家”赵括,以其专业军事理论葬送了赵国45万将士的性命,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于旭涧2020年5月26日于上海竹璃轩)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3 名

发帖:NO. 2 名

在线:NO. 72 名

闲小楼 发表于 昨天 20:5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楼主会死的很有节奏的!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沙发 昨天 20:55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2 21:50 , Processed in 0.246002 second(s), 6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