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最伟大的摆地摊的人苹果123zh 2020-06-08 10:00:05
最伟大的摆地摊的人 已经上课几分钟,大学校长才满头大汗跑进教室,不好意思地向学生们解释说:“迟到了几分钟,夫人忙不赢,帮她看了会摊子,同学们见谅!” 这个校长就是“大概或者也许是,恐怕似乎不见得”的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琪。 梅贻琪是中国第一批庚款留美学生,1914年由美学成归国。 历任清华学校教员、物理系教授、教务长等职。 1931-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也是清华史上任期最长校长。 刚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就放弃校长可以享受的免交电话费、免费雇佣家庭帮工等“特权”。 辞去司机,自己学开车;辞去厨师,让夫人下厨,甚至连学校供应的两吨煤也不要。 其实当时清华有相当丰厚巨额庚子赔款基金,可梅贻琦却分文不取。 1937年的全面抗战爆发,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大,并分三路西迁昆明。 校务委员会主席梅贻琦全面负责大学管理,随同联大西迁的还有夫人韩咏华和5个子女。 国难当头,大后方粮食短缺,经济落后,生活非常艰苦。 很多师生开始出现营养不良状况,作为校长梅贻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一边将自己值钱的家什当掉以补贴师生生活,一边拼命向政府请求资金补贴。 申请给教师、困难职工的补助金,梅贻琦也高风亮节主动放弃了。 在校长梅贻琦的努力下,大多数师生脱离了窘境。 可梅贻琦自己和家人却并未因此得到生活改善,他一个月的工资只能维持一家人半个月的生活,因为钱实在不够用,一家人面黄肌瘦。 迫于无奈,出生天津望族的校长夫人韩咏华心急如焚:长期贫困的生活会严重影响孩子们的成长和健康。 为了支持丈夫的教育事业,也为了同时维持家里的生计,经过数日市场调研,昔日的名门闺秀决定放下面子和身段去摆摊。 她身穿布褂子挎着小竹篮开始摆地摊,叫卖自己亲手制作的糕点。 她并不敢去人太多热闹的地方,怕遇见熟人,怕被人认出。 毕竟让人知道堂堂大学校长的夫人居然跑去摆摊卖糕点补贴家用,还是拉不下脸面的。 但后来,她发现摆摊卖糕点确实可以让花椒巷一家七口的生活得到改善。 她的胆子也大起来,毕竟面子不能当饭吃,但摆摊却可以让一家人有饭吃。 在妻子的影响下,校长先生也开始加入了摆地摊的阵营。 有时候,夫人忙不过来时,校长梅贻琦也会早起帮忙叫卖。 所以才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西南联大的教授家属们,受校长夫人乐观坚韧的精神感召,纷纷组成互助组,自力更生,出门赚钱。 后来为了更好地售卖糕点,梅贻琦和教授们给地摊糕点取名叫“定胜糕”,意为“抗战定胜”! 随着销路的打开,韩咏华地摊糕点也开始走向柜台。 她找到一家叫冠生园的糕点店,寄卖她的糕点。 定胜糕开始叫响西南联大和昆明城。 都说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大学这片净土也未能幸免。 当时的“云南王”龙云在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了西南联大很大的支持。 龙云女儿没有考上联大附中,他亲自来拜访梅贻琦,希望破例录取。 梅贻琦却不卑不亢地说:可以安排教授为他女儿做家教,让她明年再考。 龙云很生气,但后来得知梅贻琦自己的女儿也没考上西南联大,只能去了燕京大学,才对此释然。 校长梅贻琦就是这样不畏强权,坚持原则,一心想办好他心中的大学。 1948年,梅贻琦迫于无奈离开清华园,离开大陆,因为他有他的苦衷。 作为校长,他要保住庚子年赔款基金,那是清华的建校基金。 而这笔数额巨大的基金,掌握在美国人手上。 受美国人的要挟,作为校长,他不离开大陆是行不通的。 1962年,73岁的清华校长梅贻琦因病去世,家中几无积蓄,没有私人住宅,住的还是办公室。 家中的宝贝就是一个旧皮箱,里面是整齐利落的庚子赔款基金使用账本。 当我们致敬两岸清华终身校长梅贻琦一生清华,两袖清风的时候,同时也应该致敬那个乐观坚韧的伟大女人——地摊小贩、校长夫人韩咏华。 她用她纤弱的肩膀在风云乱世扛起了生活的艰辛和家庭的重任,成就了丈夫梅贻琦治学梦想和家国守望,也成就了两岸清华的繁荣昌盛。 这个62岁还到医院当护工的坚韧女人,在梅贻琦去世后与儿女移居美国,1977年落叶归根回大陆定居。 1993年8月,100岁的韩咏华病逝于北京。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