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阅读典型题型破解方法语文大观园 2020-06-07 22:37:00
中考语文,最令同学们害怕的,还是阅读。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而言,作文相对来说不太容易拉分。近几年来,阅读题型虽然变化很大,但是,仍然没有脱离语文课程标准。只有我们同学们了解了每个阅读文体的最基本的知识点,最基本的答题方法,和最基本的答题要点。就能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 同学们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大致有如下三种: 一、文体不分。或者文体模糊不清。尤其是表述的语言乱用。因为一开始接触的大多是记叙文,所以,中记叙文的毒太深。问答题中一律是“记叙了……”,“写了……”,或“表现了……”。不论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或是议论文。这样,改卷老师一眼就会认准你语文功底不行。 二、知识点分不清楚。这一点也是同学们答题失误的重要原因。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方法,表达方式,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等概念,混为一团,弄不清楚。或者修辞方法的作用,描写方法的作用,或论证方法的作用,也是搅在一起,没有分辨。 考试时虽说不考这些概念,但是,不等于不要去理解。而且,试题中还是在考这些东西。其实,答题的核心就是对这些概念的深入理解。否则无法区分答题。 三、不同题型不知道如何答题,或不知道答题要点。比如,修辞方法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标题的作用,段落的作用,段落的语序能否调换,某个内容能否去掉等。每一种题型不知道如何去答,才能拿高分。总是丢三落四,有时不得要旨,有时根本无头绪。
那么,目前中考语文阅读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题型有哪些呢?又如何破解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做一个探讨。希望能给同学们一点指导。1、概括题。一般来说,试题中会给出一些情节,或内容的概括,留给同学们3、4个左右的空(横线),让同学们去填。对于这种概括题,大家要注意了,它其实有内在的要求。即,仿照已知的内容去概括,而不是随心所欲。否则,就会因为某一个点没有概括进去而白白扣分。其实意思大家都知道,就是表述不够全面。这就是我们很少去研究出题人给出的已知的答案,而忽略了自己的答题内容的完整性。 还有就是作者(主人公)的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填空,基本上在文中都能找出来。相对于情节概括,要容易一些。 2、语言的表现力。这是一个难度较高的新题型。一般题目会出成这样的:“从语言表现力的角度,分析第几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什么叫语言表现力?什么是表达效果?这两个概念不搞清楚,这种题型永远会困惑你。 语言的表现力的角度,大致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考虑:(1)分析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口语化等的特点。 (2)从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角度分析: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3)从运用的描写方法分析。如,人物的描写(语言、行为、肖像、心理),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4)从运用了什么样的特殊句式。如,反复句,排比句,长短句,设问句,疑问句等。 以上几个方面,尽量都要纳入思考的范围,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涉及到的都要进行分析,这样才全面。
至于表达效果,要抓住各自本身具备的效果去答就可以了。当然,有时还要考虑布局谋篇(结构上)的作用。比如,修辞方法:比喻,拟人,主要是生动形象。 环境描写:主要是烘托气氛,表现人物心情。还要考虑:是否为下文某个情节做铺垫? 设问句:主要是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 排比句:主要是加强语势等。 对偶句式、短句:主要是整齐、有节奏、情感表达强烈。
3、段落的作用。这种题型一般指开头段,或结尾段。答这类题型,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考虑。 开头段:结构上,一般从“引出下文”,“制造悬念”,“为下文做铺垫”等三个方面考虑。内容上,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背景等)。如果有环境描写,还要从环境描写的作用去答题。 结尾段:结构上,一般从“总结全文”,“呼应开头或标题”。 内容上,点明或深化中心。 中间段:一般考题考的是插叙的作用。试题一般呈现的形式是:“划线句的作用”。但出题较笼统,不明说,需要自己去判断。这就是难点之一。 4、相邻的几个段落能否互换顺序。这种题型一般针对的是说明文,或者议论文。答这种题型,要注意: 一是要概说每个段落的内容。 二是要弄清楚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时间顺序,总分关系,呼应关系等)。 三是要注意文体,根据文体去解说。说明文是说明和被说明的关系。一般为了说明事物的某个特征,或解说事理,就会举一些例子、列一些数字、作一些比较来说明。议论文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就会举一些例子,打一些比方,或引用一些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或一正一反地对比论证。 把这三个问题说清楚了,问题就解决了。其实,这道题目考的是文章的布局谋篇问题(思路)。
5、分析标题的好处,或结尾段的妙处。标题的好处,一般从下面几点考虑: (1)是否是贯穿文章的叙事线索,或情感线索,使文章结构紧密。 (2)是否有比喻义,或象征义。答出文中的本意和比喻义,或象征义。 (3)是否是引人深思。 (4)看看语言的表现力有什么特点? 结尾段的妙处,一般和结尾段的作用答法一样,也是从结构和内容上去答题。不过,内容上还要看看结尾的语言运用有何妙处。(同“语言的表现力”分析) 6、内容插入题型。一般试题的呈现形式是:“下面一段文字插入哪一段后(或插入哪两段之间),为什么?” 常见于说明文,或议论文。也有出现在记叙文中。 这种题型若在说明文,或议论文中出现,较为简单。因为,出题人考察的能力点主要是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的作用,或议论文的论据的作用。如果出在记叙文中,就相对难一些。因为,你不知道出题人要考察的能力点是什么?靶子找不着,枪就没方向使。 如放在记叙文中考察,还是布局谋篇的问题。考虑的点,应该放在“材料与中心的关系上”。是插叙内容?来补充故事情节,丰富文章内容。还是为了中心服务,突出文章中心,不可或缺。总之,从表现文章的中心去思考,就会走对路子。
总之,中考阅读题型无论怎样变化,始终是考的文章词句的理解,整篇文章的语言修辞特点,内容理解,布局谋篇,作者的情感态度和写作意图等。只要分清楚考的是什么,考察的能力点是什么,才能从对应的角度去一一答好题。如果还不知道出题者的意图,那么,答好阅读题就十分困难了。所以,摸清楚出题人的意图,或考察的能力点,是答好阅读题的关键之关键!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