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间之外 ——札记《在细雨微风中呼喊》 阅读分几种,其中有一种是慕名前往而名不符实继而大失所望,我读《在细雨微风中呼喊》属于另一种:不知其谁,书简偶遇,引为知己。之前看过《活着》,不过是电影,说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也没有太在意,就是觉得电影太悲了,里面流淌着死亡的阴霾,在看完后很久都难以忘记,心里就像堵着一块大石头。看他的《在细雨微风中呼喊》完全是巧合,那时喜欢把一些文章放在我的多普达585上阅读,网络的、经典的,科幻的、现实的,哲学的、政治的……其中就有这一篇,开始只是随意浏览,不好的话就删掉,哪知一看就再没有放下,同样的符号,同样的汉字,经他的妙手编排,就有了别样的生气和韵味,一路看下去,我就只能身不由己地沉浸于那一位江南少年记忆中的无边细雨和无边呼喊之中了。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完成于1991年秋天的长篇处女作。 7年后的1998年初冬,他在北京写下《意大利文版序》,里面有这样一些句子牵住了我的心神――“它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已知时间的感受,也就是记忆中的时间。”“我的写作就象是不断地拿起电话,然后不断地拨出一个个没有顺序的日期,去倾听电话另一端往事的发言。”“我倒是在记忆深处唤醒了很多幸福的感受,也唤醒了很多辛酸的感受。”显然,这是一本关于记忆的书。书中的“我”始终存在并以一个通晓结局的人在提前叙述事实的结局,仿佛是记忆的统治者,有着无可排除的命运的无奈。特别是写到孙光明的死亡:“就这样,我一直看着孙光明洋洋自得地走向未知之死,而后面那个还将长久活下去的孩子,则左右挎着两个篮子,摇摇晃晃并且疲惫不堪地追赶着前面的将死的人。”孙光林作为故事的出发者和回归者,由他推而及上的三代家庭以及由他扩而横之的朋友生活。整本小说都由小说中的"我"孙光林的眼睛来记叙,记忆时断时接,时而阴云,时而晴朗.孙光林的家庭,他的出生,他的朋友,他所在的村庄,全都历历在目、缓缓道来,仿佛很早就存在。我们会为他们的命运担心、着急,有的时候也许还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其中的的焦虑与想法不是我们从前就有过的吗?只是我们淡忘了,余华通过精致的写作,再带给了我们远去的记忆和感动。 在中文版序言里说:柔弱的母亲如何完成了自己忍受的一生,她唯一爆发出来的愤怒是在弥留之际,那个名叫孙广才的父亲又是如何骄傲地将自己培养成一名彻头彻尾的无赖,他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自己的儿子,就像对待自己的绊脚石,他随时都准备踢开他们,他在妻子生前就已经和另外的女人同居,可是在妻子死后,在死亡逐渐靠近他的时候,他不断地被黑夜指引到了亡妻的坟前,不断的哭泣。孙广才的父亲孙有元,他的一生过与漫长,漫长到自己都难以忍受,可是他的幽默总是大与悲伤,还有孙光平,孙光林,和孙光明,三兄弟的道路只是短暂地有过重叠随即就叉向了各自的方向。孙光明第一个走向了死亡,孙光平以最平庸的方式张长大成人,他让父亲孙广才胆战心惊。当我写下这几句话的时候,我仿佛又看到孙光明丢下两只篮子洋洋自得地走向死亡,孙光平挥着菜刀不要命似的追打着拿着鱼叉王家的儿子,那个无赖的父亲捏了儿子相亲女家的屁股,被别人一脚揣下楼梯,朝我滚过来,然后我和孙光林与老爷子邂逅在南门口,一起看到了烧毁孙家的那一场大火。这些情节不需要再去翻阅与回忆,就像是我所熟悉了知的一个家庭,鲜活的生活在过去的时光里。 其实撞击读者心灵的细节随处可拾。比如:孙光明走向死亡,快要被河水淹没的一刹那挣扎于水面,睁大眼睛直视太阳的他混然不知的勇敢,是不是只能解读为对生命的脆弱、仓促、神秘难测的动魄惊心?祖父孙有元打烂饭碗之后初初的恐惧,然后敏捷地栽诬给最小的孙子孙光明的狡黠、面不改色、老谋深算,不知道应该解读为生命的不能承受之重还是不能承受之轻?幽灵一般始终纠缠读者魂魄的是――两条时光碎片纠合的明亮又阴暗的履带――少年的“我”的始终焦虑,始终无助,始终寂寞,始终孤独,始终感伤,以及对于人性至爱与人间温暖的始终呼喊,始终张望,始终追求,始终心存感念。究竟是什么原因,什么力量,竟然那么义无返顾地顺利成就了这样一个平常农民家族中从曾祖父到祖父到父亲到哥哥的人间普通温情的逐渐稀薄与人性至爱的极端颓废?是民族国土长达一个多世纪以来强烈不衰的动荡难安?是农民的劣根在一波未平二波迅覆中的夸张、裂变、膨胀、癌聚、溃烂? 作者天马行空地讲述时间和记忆,读了让人感到淡淡的忧伤,但却夹杂着丝丝的幻想。如同煦暖的阳光普照着苍凉大地,虽然干涸的土地让人感喟生之艰辛,但顽强滋长的野草又让人看到生之希望。 在这本篇幅长达十八万字的小说里,你找不到一句可有可无的废话。这真是难能可贵。余华自己在序言中说:我再次去阅读自己的语言,比现在年轻得多的语言,那些充满了勇气和自信的语言,那些貌似叙述统治者的语言,那些试图以一个句子终结一个事物的语言,感染了今天的我,其节奏就像是竹子在燃烧时发出的“劈啪”声。小说的起始有简单的一句:“阳光那时候似乎更像是温和的颜色涂抹在我们的身上,而不是耀眼的光芒。“温”与“涂抹”,没有比这两个字更具有回忆的温暖与晴朗,就如同是电影的回忆中,缓慢欢跳的孩童,阳光沉淀为乳白色的柔和,他们的身上发散出柔和的光晕。文字是种游戏,触摸表达排列组合,而这绝对是需要天份的。如果我说,一条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乡间小路穿过了村口的一片金黄的稻田。这样的形容是平淡通顺的,但是你看到凌晨的呼喊被描写成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时候,是不是有种冲破黎明的涌动呢?这样的巧妙,随地可拾。 也许文字只是表达你的思绪,只是如何让你的文字搜索到你的频段,让他人通过你的文字共震于你的频段而已。小时候踩踏浮松的青石板一角,溅起另一角的脏泥水,如此的乐此不疲我也一样拥有。你在他人的叙述中找到你的熟悉,你却说不出你的欢喜。 和《活着》一样,书里写了很多人的死。弟弟的死,苏宇的死,祖父的死,父亲的死,母亲的死,养父的死,不同的死亡方式却有同样的感觉:死亡是一种解脱,是一种回归。所以,看到这些人一个个死去的时候,我眼里有泪,心里却不再恐惧。哭的时候要大哭,哭完,生活还要继续。不管生活怎么样,人应该深情,温柔,真挚的去爱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用心里的善来体恤他们,怜爱他们,理解他们而不是抱怨憎恨和伤害。我期望随着年华的逝去,我能有一双清澈,透明,温暖的眼睛,而不是那种混浊,麻木,冷漠的眼睛。人,首先要活着,可不能仅仅只是活着。 一本书里能读出那么多东西 ,无疑是一部好作品。当初盯着窄小的585的2.2英寸屏幕沉浸在微风细雨中的感受如今已经忘了好多,现在重拾记忆,写下这些东西,是对余华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鼓励。余华叙述《在细雨中呼喊》以“我”的视角站在时间之外洞察孙氏家族,而我亦是站在时间之外来一品他的这篇小说,感谢余华,是他让我知道了在现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一个好作家一篇好作品该是怎样的。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4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