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于芜湖苏宁入手一部松下SJ-MR220(MD),1000米 像在苏宁这种大商场买数码一般来说是很不划算的,不过今年6月无意中发现芜湖苏宁竟然有MD卖,上网一查型号竟然是性价比颇高的录放机之一,一直把入手MD作为我的数码购买计划最后考虑的一项,没想到竟先于笔记本、DC、硬盘式MP3、PSP买了。 一直犹豫MD是买部新机还是上网淘二手的,毕竟现在MD在市场上已不是MP3的对手,但又想到这种东东就快退出历史舞台,搞一个收藏也好,最终决定入手新机。 我对MD并不懂,也没看购机指南,直接和营业员讲价。我也不怎么会侃,价格上写的是原价1900降至1100卖。说实话,1100能买到录放机很不错了,基本上与网上报价一致。上午营业员和我谈优惠到1050送3张SONY空白碟,我心想还多50块钱零头干吗。苏宁的MR220就剩最后一台,包装盒好旧,像是库存积压货一样,我怀疑它是不是新机,营业员又向我保证没动过是新机,我想把价再压一点,结果1000元送3张碟没谈成,只能拿机器。我说我至少得搞张碟回去试录,随机附赠的耳塞我不要了1000元还不行吗?耳塞单卖也不止10块钱哪!不行,还不下来,最终1000元+10元拿下机器和一张碟。 光纤线我已在买机器前去欣凌电子花15元搞了一根散装货,就等回去试录了。 回去一看说明书,蒙了,厚达110多页,看得头都大了,不管它了先录再说。 第一次用MD给CD光纤录音,很兴奋,我觉得买MD玩的就是这种乐趣,我可不怕什么麻烦,我就是想看看SP模式下倒底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比MP3要好。其实我也知道320kbps的MP3不比SP差,单看码率似乎MP3还稍强一些。但压缩格式音质不能光看比特率,毕竟两个编码不一样。那么,MD强在哪里呢? 经过一番折腾,试录了《马克安东尼同名专辑》里的几首。试听后的感觉,同样是用KOSS KSC35耳机,高音部分MD不如MP3亮,和松下SL-CT820的高音补偿下的效果更无法相比。那么,买MD是无用了吗?其实不然,除了高音,MR220给我的感觉是回到了TAPE时代模拟音源那特有的温暖音色,整个频段表现十分柔和温暖,并不像书上写的高频飘逸声音发冷,也许是试听耳机和听感不同所致吧!我有时称CD和MP3的声音过于“精确”,MP3更是多了一层数码味,长时间聆听受不了。而MR220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CD化了的TAPE”,十分耐听。听MP3我感觉自己追求的是一种音响效果,很少去注意音乐内容本身;而听MR220我感受到的是“原汁原味”的音乐,重新回到TAPE时代对音乐、对音乐内容的喜爱上来。而且我发现MR220在KSC35下的低音表现,量感超过了CT820,我相信,她能让我找到第一次在SX73(TAPE)上用KSC35听孟庭苇版《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感觉,无法形容那时第一次接触KSC35时所听到的下潜颇深的低音和仍能顶上去的高音。以后在CD上、MP3上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我相信,MR220+KSC35会让这种感觉重返的! 已是初晨,半夜里醒来的我边听自己录的歌边用UCWEB在3G365上写下这些感受。我盼望着,下午回到合肥,录制孟庭苇的《纯真年代-民歌精选》。我要在《往事》、《走在雨中》、《野百合也有春天》、《白纱窗的女孩》中寻找曾经的感觉与感动…… 音乐真好! 通过这两天的录音和试听 我觉得MD的高音不如MP3 感觉MD从高频段截取的高度比MP3低 也许是松下的压缩技术不如索尼和夏普 也许是因为松下的音效不如MP3丰富 但撇开高音不谈 单论低音,中频的密实程度和音色的温暖度 MR220在KOSS KSC35的演绎下都给了我美好的感受 我现在就考虑是否能通过换线材和碟片来提升录制的高频效果呢? 高手请给个指导吧! 是否MD在高频段真的比MP3差? 还是我的器材比较低? 怎样才能达到最高的录制效果? 从网上查到了,MR220的确高频上限不高,声音温暖耐听,低音也还不错,是松下传统录放MD的顶级机。 如果不是录音的问题,那么MR220的高频一般的原因就是松下的机器在回放时没有提升高频的音效,不像MP3,有V字型和自定义音效。同样不开音效,我试听感觉MD的表现要好于MP3。MP3显得干巴巴的,怪不得人家说CD是听音质,MP3是听音效。 看来MD是把磁带机的噪音去掉,和磁带机一样有声音温暖的有高频飘逸的。网上也有发烧友追求模拟声,认为老转盘唱机比CD好,类似MD和MP3的比较。 这就是这两天我用MR220的试听感受。 今天又花15元买了个小话筒 呵呵 玩MD感觉真的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