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审美,中国人的路还长原创 新周刊 2020-09-07 17:58:59
文/栗霖
“八十年代我和木心也经常在这儿(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徘徊。有一次他忽然脸上很骄傲的样子,抬起头来对我说: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他说着上海话,我到现在印象还很深。”
《红楼梦》中的中式美学。
“爸妈审美”“西红柿炒鸡蛋审美”“甲方审美”“领导审美”……总有一款让你哭笑不得。
最近,话题“你接受过的美学教育”上了豆瓣热搜,网友们分享自己从小到大受过的美学教育。
大家普遍的感受是学生时期几乎没有受到美学教育,并纷纷吐槽日常生活中“运动裤配皮鞋”“兰花指翘起红丝巾”“大肚腩上的LV”等“审美灾难”现场。
中国式“审美灾难”现场。
我们正处在一个审美败坏的时代,美学教育却一直不被重视,奇葩建筑、网红审美直叫人“辣眼睛”。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美育的目的在于陶养人的感情,认识美丑,培养高尚的兴趣。”
在这样浑浊、粗鄙、审丑流行的当下,我们比任何时候都亟需美学教育。
美学教育
最没存在感的一种教育
中小学时期,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语文、数学、英语课霸占音乐、体育、美术课的经历,在一些应试教育更严重的地区,甚至很早就停掉了音乐、美术课程,所以大部分人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没有获得较为正式的美学教育。
现在城市的孩子越来越重视美学教育。
美育旨在培养人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也叫审美教育。美育不止美术教育,还包括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舞蹈等。美育能促进智力、想象力、创造力发展,学习审美应该伴随人的一生。
然而我们不仅没有学习审美,还总被严重缺乏美感的事物环绕——蓝白相间、总是大一码的校服,整齐划一的教学楼和桌椅板凳,“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等雷人标语。
大多数高考标语都没有文字美感。
著名导演冯小刚曾经炮轰中国影视圈,他认为垃圾电影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有大量垃圾观众。冯小刚的这番话,既得罪了同行,还把作为“衣食父母”的观众抛向了对立面,引起舆论轩然大波。
冯小刚的话,显然刺痛了很多人,因为他说出了真实的行业困境。每年我们的影视剧市场,都会涌现大量毫无美感、粗制滥造的“悬浮剧”“注水剧”“烂片”。影视剧行业的审美溃败,不知何时是头。
除了影视娱乐市场的惨不忍睹,现实生活中,各类奇葩建筑也无不充斥在我们周围。微博博主@史里芬Schlieffen以拍摄各地“惊为天人”的雕塑、设计为职业,目前已经坐拥近200万粉丝,在他的微博可以一次性饱览中华大地的奇葩建筑。
阳澄湖的奇葩大闸蟹建筑。
还有全国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店铺招牌、装修设计,都在刷新我们的审美底线。就像豆瓣网友的评论:没有“最丑”,只有“更丑”。
这些共同构筑了一个审美崩塌的时代。
如果说我们在学校接受的审美教育是完全失败的,那进入社会后的自学能力也令人担忧。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美术馆接受“美学再教育”,但我们有一大陋习——用疯狂拍照取代亲眼观察。
很多人全程都在拍照,不放过任何一件展品,仿佛“拍过”即“看过”。进博物馆、看展览本来是提高审美的不错方法,但这类“打卡式”学习,并不能对我们的“审美教育”有多少助益。
博物馆里的展品,从来不是“拍过”即“看过”。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前两年因为著作《人类简史》、《未来简史》在中国的知识文化界颇受追捧。
有平台邀请他来中国做演讲,在某次演讲中,他一上台,就调侃当时的舞台效果,说像在欢迎一个摇滚明星。言下之意,做学术分享,就应该用和学术一样严谨大方的舞美设计。但因主办方缺乏基本的美学素养,硬是把他当成了娱乐明星。
审美败坏的时代
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著名画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曾说,学校教会了我们竞争和规则,却没有教育我们如何感受美。因为我们没有接受良好的美学教育,就像网友们自嘲“审美靠自学”,但每个人自学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位从事女装零售的老板表示“很多人一来店里就问有没有哪一款,然后拿出一些网红和KOL的照片,指定就要某一款”。
她认为大众基本没有形成自己的穿衣风格和审美体系,比如微胖、丰满的身材,其实不适合太紧身、鲜艳的衣服,但在大街上,仍然可以看到很多女性,包括男性,稍显臃肿的身体撑满了花花绿绿的衣服。
中国人的服装审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事珠宝设计的设计师分享当年参加艺考、读艺术院校的经历。根据他的观察,很多同学学艺术只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为了考大学不得不做的选择。一旦考上大学,毕业后还继续从事艺术类工作的学生,连一半都不到。就算做相关工作,由于不是真热爱,作品也是任由老板修改。
对于一些没有自己审美品味的设计师而言,凡事听老板的倒让工作变得轻松。但对于有美学追求的设计师,却是莫大的痛苦。
一位在大型饮料企业工作的包装设计师吐槽,设计稿改了十几遍,最后的结果就是为了让老板满意,可老板喜欢大红大紫,美学素养实在堪忧。但又能怎么办,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媒体人梁文道在评论北京电影节海报审美时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年轻一代日益增长的审美需要和现实的审美匮乏之间的矛盾。传统饮料企业还沉迷于大红大紫式审美,而喜茶、奈雪等新茶饮,因为简约、极富美感的包装、店铺设计,已经赢得大批年轻人喜爱。
喜茶的设计美学,深受年轻人喜爱。
所以长期来看,自负盈亏的老板们,总要为自己的糟糕审美买单。学费交多了,也许可以慢慢提高美学素养。
如果说普通设计师无法避免“领导审美”“甲方审美”的折磨,对于一些知名的设计师、艺术家而言,是否就可以坚持自己呢?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雕塑家隋建国曾在媒体采访中分享过一个故事:美国知名的SOM建筑设计事务所,受邀设计一家中国公司的大厦,装修的时候老板要求加入庸俗的“个人审美”,弄得双方都很不愉快。
说到底,参差不齐的大众审美水平、滥竽充数的艺术类工作者、外行指导内行的“领导美学”,共同塑造了当下的魔幻审美。
审美
一生的功课
蔡元培在《教育大辞书》中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指明了美学与教育的关系。美育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部分。广大网友呼吁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下,更应该多留给孩子们一些艺术课程。
请把美育课还给孩子们。
只有当孩子们学习过艺术,才有可能萌发对某一门艺术的热爱,然后再系统学习,为进入专门的艺术院校做准备。
有了专业的艺术、设计人才,我们的城市景观才会变得更和谐,我们的公共空间才会变得更有格调,生活在其中的人,也才有可能变得更爱美。
营造有美感的社会,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审美品味”负责,例如学习一点视觉、形体美学。虽然大家都有穿衣自由,但得体的服装,比那些挂满logo,奢侈浮夸的名牌更具美感。
的确,重金打造的名牌并不一定具有美感,审美水平和经济实力也没有必然联系。
名牌、奢侈品不一定代表美。
就像那些惨不忍睹的“老板审美”“甲方审美”一样,雄厚的财力并没有让他们具备较高的美学素养,反而因为掌握着“生杀大权”,才把一个个低俗丑陋的设计推向市场。
如同一位网友留言:“好的审美要很有钱这个想法本身,就是一个十分缺乏审美的体现”。
所以要把学习审美作为人生必修课,无论贫穷富贵、地位高低,审美能力应该和认知能力、移情能力一样重要。
当我们不再唯财富、地位马首是瞻,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做,也许才能逐步建立起一套基本的审美标准。
宜家代表着北欧的审美标准。
德国哲学家席勒在他的《审美教育书简》中认为,人类通过审美,才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美才能赋予人社会的品格”。可见,审美有多么重要。
其实,我们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很美的东西,只是后来不再重视艺术、设计,才在全世界的审美潮流中节节败退。
曾经独步天下的《清明上河图》。
就像陈丹青在美术类视频节目《局部》里说的:“八十年代我和木心也经常在这儿(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徘徊。有一次他忽然脸上很骄傲的样子,抬起头来对我说:中国的器物,中国的雕塑,之成熟之高雅,一上来就独步世界。他说着上海话,我到现在印象还很深。”
曾经独步天下的美,但愿可以早日重现。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