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ME科技故事 2018-11-04 21:33:06

如果树懒宝宝会说话,它必定会第一时间向树懒妈妈发出这么一个天问。 那就是——为什么咱们明明这么懒,却连拉个屎都得爬下树? 直接从“空投”,不是更符合树懒的气质吗?

大多数的树栖动物,比如说猴子、考拉等都选择从树上直接排便,它们才不会管高空砸“物”可能会伤到其他小动物。 唯独树懒,总是锲而不舍地爬到树下,在同一个坑内方便,比家里养尊处优的喵星人还要讲究。

如果树懒还会做统计报告,它们更是会对自己种族下树拉屎的行为,感到深恶痛绝! 麻烦点也就算了,从树上下来还可能分分钟丧命。 地面上,充满着各种危机。 甭说凶猛的掠食者,只要有行动能力小动物,都可以随意干趴反应迟钝的树懒。 对它们来说,拉屎是真的要命。 所有成年树懒的意外死亡事件中,就有超过50%发生在它们上厕所的时候。

树懒以行动迟缓闻名,就算面临危险的时刻,它们的挪动速度也依然不会超过0.2米/秒。 每天都挂在树上,甚至让它们退化到难以在陆地上爬行了。 一旦脱离了树的保护,树懒就成了地面狩猎者的活靶子。 所以在树懒慵懒的一生中,大费周章的到地面上来拉屎,就是它们做过的最冒险的事了。 除了拉屎,树懒几乎不会离开大树。

在动物界,树懒是新陈代谢最缓慢的一支队伍。 它们的基础代谢率,还不到其他同等大小的哺乳类动物的一半。 有时候消化几片叶子,树懒所需要的时间就长达一个多月。 所以便秘对它们来说,也是家常便饭了。 一个星期上一次厕所,而一次的量也能顶别的小动物好几次。

树懒便便就像跳舞
每次从树上慢悠悠地爬下来,它们首先会找准一个地方,然后用它的小尾巴扫出一个小坑。 完事后,他们还会仪式性地围着粪坑“手舞足蹈”,所以也叫“Poop dance”。 这个过程中,这个坑上面也会被铺盖上一层叶子。 在这之后,它们才会再次爬回树上。

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 
与一米八男子提醒对比,左二巨爪地懒,左四大地懒 不过树懒也是分种类,有二趾树懒和三趾树懒。 这两者是趋同进化的典型代表。 其中二趾树懒的祖先是巨爪地懒科(Megalonyx),此科成员的体型有灰熊那么大。 而三趾树懒的祖先则是大地懒(Megatherium),体型与大象相似。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来,三趾树懒和二趾树懒其实是完全不同的生物,存在着生殖隔离,无法混种繁殖。

你看我有几个手指?
虽然这两者都是哺乳动物界懒的代言人,但三趾树懒比二趾树懒还要懒些。 而这种特殊的排便方式,也取决于树懒的种类。 二趾树懒的排便方式更随意一些,有时特地下树解决,有时也会直接在树上空投。 相比之下,行动更为迟缓的三趾树懒,反而毅力非凡。 每次排便必须下树,每次几乎都是同一个坑。

三趾树懒祖先大地懒的粪便化石
1995年人类科学家对树懒排便进行分析时,估计树懒这种体积的动物排泄物不会太多。 结果出来后却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它们的排泄物竟是当时的研究人员所预估的2.82倍。 从树下晃荡了一圈再上树,它们就能排出达自己体重三分之一的粪便了。 换算下来,这可比人类生个几胞胎婴儿还要重。 
不过,一次排出如此多的消化残渣,可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行动慢、拉得多,这使得它们在拉屎这件事上会耗费很长时间。 有时候上个厕所这个过程,就能从天亮持续到天黑。 当然代价也不小,容易遭到其他动物的攻击。

而抛开被其他小动物摁在地上摩擦的危险,从能量的角度来看,下树拉屎的行为更是匪夷所思。 毕竟,树懒就是一种以节约能量为终极奥义,才得以存活这么久的动物。 三趾树懒的菜单,永远都是一个样式的,那就是树叶。

暂且不谈口味,这还是一种既难消化又没有什么营养的食物,不是哪种动物都啃得下去。 而同样吃树叶为生的哺乳类就没有那么安分了,总是给自己偷偷加餐。 吃树叶之余,它们还会吃点其他的果实,以维持日常所需热量。 但树懒却不同,特别是三趾树懒,往往一种树叶吃到老。 一只成年三趾树懒,每天只需要吃60克的树叶,能提供的热量极低。

不过好在,树懒本身就是一种节俭的动物。 由于能量来之不易,它们绝不会轻易浪费一点点能量。 三趾树懒的新陈代谢速率,低至每千克体重每天耗能162千焦,就连著名的节能高手考拉(410千焦)和大熊猫(185千焦)都甘拜下风。 所以我们总是能看到它们懒出天际的姿态,能不动就尽量歇着。

有时候,就连自己的娃从树上掉下来,树懒都懒得下树去捡。毕竟这是一件既危险,又要耗费大量能量的赔本生意。
从树上爬下来,再上去,就已经消耗掉他日常卡路里消耗量的8%了。 从生存策略上看来,下树拉屎简直愚蠢至极。连孩子都不顾,就为了下树上个厕所。

被地面吓懵的树懒,已被警察叔叔带走 那么,树下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树懒锲而不舍地在同一个坑里排便? 关于此问题,最早被提出的假说是“交友说”,与树懒的求偶行为有关。 有人认为,这是树懒的一个社会化行为。 通过下树排便,树懒与其他树懒之间可能会发生更多的接触。 树懒的粪便仿佛一则征婚启事,意在告诉其他异性这棵树上正住着一只俊俏的树懒。

但是这个假说漏洞不少,解释起来也有些牵强。 首先树懒本来就是一种独居动物,而且科学家早已确定了树懒的求偶方式。 三趾树懒有固定的生殖周期,一到繁殖季节雌性树懒就会发出一种响亮的叫声。 通过这种方式,周围的雄性树懒才会踏上找老婆之路。
树懒叫声 此外,也有的人认为“下树排便”,是树懒在给大树施肥。 但一棵树这么高,其根系盘踞的大地范围也足够广阔。 直接在树上解决,排泄物依然能滋养根部。 如果非要说只有下树排便,才能给自己栖息的大树施肥。 那么其他热衷于空投的小动物,估计会第一时间出来联名抗议。 这样看来,施肥说比交友说,还要更不堪一击。

不过近年来,最有说服力的假说,由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提出。 这个假说认为,树懒如此奇怪的大便方式,其实是与某种飞蛾建立起的一种特殊的契约。 这种飞蛾也叫树懒蛾(sloth moths ),其栖息地就是树懒的身上,主要靠树懒的皮肤分泌物与藻类度日。 一只懒身上,可以住下多达120只的树懒蛾。

树懒身上的树懒蛾
在过去认为,树懒与树懒蛾之间只是一种偏利共生关系,指中间互相作用只对一方有益,而对另一方则没有影响。 树懒蛾长期盘踞在树懒身上,翅膀已经退化到不太适合任意飞行了。 而树懒的身体,基本就是它们所认知的“唯一世界”了。 就连繁衍后代,树懒蛾都离不开树懒。 当树懒一旦到达地面排便时,躲在皮毛里的树懒蛾就会伺机在粪便中产卵。

蛾卵孵化后,幼虫则主要以树懒的粪便为食。 等到树懒再次下树方便时,这些长大成蛾的幼虫,才会再次爬回到树懒的身上。 这样,树懒蛾一家人就能在树懒的身上,齐齐整整地团聚了。 从这里看来,这种偏利共生关系中受益方是树懒蛾。 而树懒怎么看都是没有益处,甚至是有害的。

但威斯康星大学的Jonathan Pauli就是不相信,树懒这种如此抠门的生物,居然会被树懒蛾占尽了便宜。 于是,他与研究小组成员来到哥斯达黎加抓来了一批树懒,包括二趾树懒和三趾树懒。

结果发现,它们身上树懒蛾的数量以及每只树懒身上氮、磷和藻类的数量有关。 树懒蛾的密度越高,这只树懒皮毛中的无机氮浓度和绿藻的量就越高。 树懒的身上,就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养活了一身的植物与微生物。 而树懒蛾死后的尸体,正是最优越的“肥料”之一。 经分解者分解后,这些无机氮源则能促进树懒身上绿藻的生长。

对比又干又没有营养的树叶来说,绿藻的不但易于消化还是种富含脂质的食物。 科学家很早就发现了,三趾树懒还会食用自己身上的这些绿藻。 肚子饿的时候,树懒直接从撸一把身上的绿藻就能填饱肚子了。

而我们不难发现,树懒蛾最终的能量经过一个循环,还是回到了树懒的身上。 没有什么生存策略,比直接在自己身上“种菜”更硬核的了。 这样,原本认为的偏利共生关系,也就变成了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双方得益,皆大欢喜。

而且,树懒身上的绿藻除了能吃以外,还是它们最佳的防御手段。 树懒这种手无缚鸡之力的生物,没有身上的绿藻可能还真难活下来。 首先,树懒本身的毛皮颜色就和树皮相似,这本身就是一种保护色。 再加上身上长满了绿藻,这使它们仿佛自带吉利服,可以与热带雨林融为一体。

树懒最大的天敌之一,莫过于拥有骇人爪子与尖嘴的角雕。 面对它们,树懒是完全没有抵抗余地的。 但好在,角雕的视力不太好,要靠观察猎物的动作进行抓捕。 “只要我速度够慢,天敌就看不见我了” 所以那些沉得住气,一动不动的树懒则还有一线生机。 再加上本身的保护色,也使得角雕比较难发现它们。

角雕张开翅膀有事能达两米宽,一只角雕抓住了一只树懒
而身上绿藻更少的树懒,伪装效果差得多,容易被天敌发现而沦为口中肉。 一般科研人员,想要在热带雨林中找到一只树懒都不是件易事。
最后总结一句就是,别人笑树懒拉屎太疯癫,树懒笑他人看不穿。 至于文章开头,树懒宝宝向树懒妈妈日常发牢骚“下树拉屎也太烦了吧?” 树懒妈妈或许只会慢悠悠地回一句,“长大后...你自然...就知道了...” *参考资料 Pauli et al . (2014) A syndrome of mutualism reinforces the lifestyle of a sloth.Proc.R.Soc.B ALIA HOYT.Sloths Only Poop Once a Week — But They Make It a Good One.howstuffworks.2018.06.27 Henry Nicholls.The truth about sloths.BBC earth.2014.09.05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