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洞悉到
磁带产品急剧下滑之后,时任索尼株式会社社长的大贺典雄感到有必要推出一种可以取代磁带的音乐介质。这样,在CD出现10年后,索尼发布了一种新的音乐介质。在20世纪80年代,大贺率先确立了CD商业化的目标,此后CD技术能迅速取代模拟音频技术得益于它的高质量数字录音、高速的随机播放和直接查找曲目的能力。众所周知,CD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它们终究还是一种只读介质。因此大贺希望制造一种可写入的产品,一种能够拥有录放功能继而完全取代磁带的碟片。
MD是怎样登上历史舞台的
1989年,索尼音频技术部鹤岛克明领导的研发小组,在当年的
音响展会上展示了一种可以录音的CD原型产品,大贺给予了它充分的重视。其实在CD发明的80年代早期,索尼就着手开发一种可录的碟片,这种碟片将具备和磁带一样的功能。于是索尼在1986年发明了可写入一次的光盘WO(Write Once Disc),并在2年后发明了可多次擦写的磁光碟MO(Magneto Optical Disc)。而大贺在音响展会上所见的可擦写CD产品原型在1987年就被制造出来了。这种碟片使用了和MO一样的技术,一种索尼和KDD(日本国际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共同开发的技术。
这种CD在全球范围内展示时还处于不完善雏形阶段。在纽约和PHILIPS共同举办的联合记者会上,一个工程师竟然在众记者的眼皮底下竭尽全力的用日本纸扇来冷却过热的系统。
尽管当时的情况是这样,大贺还是对鹤岛说“你要开发一种可以录,可以放的设备,使用比CD更小的碟片来取代磁带”,这揭开了新介质研发的序幕。
硬件的标准化,还需要软件和录音介质的标准化。但是飞利浦——索尼在CD研发上的搭档——磁带的缔造者,却有着其他取代磁带产品的打算。是否需要数字化的磁带介质,索尼和飞利浦进行了长时间的争论,但是却始终无法达成一致。这预示着两种不同的介质的竞争将要爆发。
鹤岛召集了当初开发CD的一些工程师,在MO技术的基础上开始了新介质的研发工作。他们要创造一种用于小型录音设备的碟片。最终,这种碟片的规格被定制为64毫米直径,可以录音74分钟——和一张CD相当——面积为CD的四分之一。通过和索尼信息情报中心的合作,ATRAC这种数字音频压缩技术诞生了。为了确保最终产品的便携性能,减少携带过程中因震动造成的跳曲,一种新的基于半导体介质的防震记忆技术也被同时开发出来。
1991年5月,所有的研发工作都完成了。一种新的音频规格MD(MiniDisc)宣告诞生。为了便携性,碟片封装在塑料的外壳中。MD结合了磁带的可录制性,CD的高音质、高速随机播放、快速查找等优点。索尼明确界定了CD和MD的差异,CD用于闲暇时的音乐欣赏,而MD则是随时随地享受音乐,和Walkman非常类似。
大贺典雄向业界宣布MD将成为个人便携音乐设备的解决方案
大贺在日本和美国宣传MD技术,随身携带一部这种新型的个人音响系统的样机出席各种新闻发布会,并且宣布索尼已经召集了一批知名的硬件和软件厂商来支持MD标准,并且将在1992年底前最终投放市场。为了让业界接受MD标准,大贺领导索尼发起了MD论坛,开展各种展示活动,并且向有影响力的业界厂商发放相关技术的许可证。
将MD成功商品化,则要归功于索尼音乐事业本部。由曾经担任CD开发部门部长的大曾根幸三(现任索尼株式会社副会长)担任专务,高篠静雄担任部长,承担起了在最终投放市场前完成MD系统研发的重任。在1991年底,开发一种使用6厘米碟片的小型录音设备的计划向14个开发小组下达了。所有的工程师都是小型化的专家,他们都经历过艰辛的Walkman和D-50(第一部CD随身听)小型化开发。不幸的是,整个计划只留给他们一年的时间去开发新产品。制定这样的时间表是为了回应飞利浦将在1992年11月发售的DCC(Digital Compact Cassette)。
所有的工程师都竭尽全力,甚至牺牲了周末。考虑到工程师们如此紧张的工作和加班加点,高篠甚至写信给每一位工程师的家属,以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我们将一项我们认为对索尼的未来至关重要的技术开发工作委托给了你们家庭的一员,”他在信中这样写到“这个人正在辛勤的工作,我们对他所作的努力万分的感谢。”
MD音乐软件和录音介质正和硬件的开发一起紧锣密鼓的按照时间表进行着。那个时候,CD的加工是由日本、美国和欧洲三地共同完成,它们也为MD的生产做好了准备。日本SME(Sony Music Entertainment)计划发行500种MD唱片。而海外市场则由美国SME的主席Michael Schulhof去游说各大唱片公司。到1992年8月,日本国内开始了MD唱片的大规模生产,同年秋天,海外的生产也开始了。
MD软、硬件研发成功。MD唱片发售新闻发布会。中间者为日本SME社长(现任会长)松尾氏
1992年7月,设立在仙台的技术中心开始了MD碟片的生产。大贺将硬件、软件和录音介质视为对MD系统同等重要的角色,所有的开发工作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第一部录放机MZ-1 第一部单放机MZ-2P
从1992年9月,MD产品发表后,这种消费级的,具备大容量存储的设备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到1992年11月,MD的全线产品在日本上市了,同时,欧美地区的销售也在积极的准备中。第一部MD录放机MZ-1,第一部单放机MZ-2P、第一种录音介质MDW-60和88种SEM发行的MD唱片终于摆在日本商店的货架上。同时,在东京、大阪、名古屋的主要电器商店展开了一个名为“试听、试用”的推广活动。接下来的12月,欧美地区的MD产品销售也顺利的开始了。初代MD又大又重,播放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小时,但是他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还是很快让人们接受了它。
第一部录放MD机MZ-1的宣传海报
1982年CD发售,1992年MD发售,数字音乐产品的销售潜力被极大的激发。在1995,MD硬件的年销量达到了1000000台,3年后的1998年,年销量则超过了5000000台。1993年,MD的音频、视频和文字记录标准制定;1994年,MD的图象标准制定。MD从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1997年,MD实现了小型化
尽管最初的MD产品在诸多方面都很不足,论音质无法和CD随身听抗衡,论体积又不比卡带随身听有什么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颇有点鸡肋的味道。但是,即具备了卡带随身听小巧的体积和可录音性,又具备了CD随身听那种方便的数字播放和操作能力,MD的依然被日本几乎所有的电子消费品制造商看好。夏普也不失时机的推出了自己的样机,同时也开始了自己的MD核心芯片的研发。紧接着,松下、健吾、胜利(JVC)、安桥、天龙、先锋等知名厂商纷纷参战,MD市场开始了扩张和发展。 1997年--分水岭
1997年是MD随身听历史上一个很重要的年份,是分水岭。之所以这么定义,原因有下面的几条。第一,1996年12月,索尼和夏普相继完成了最近的MD芯片和编码的研发,一种新型的,成熟的MD数字内核完成了,1997年将是配备了这种新内核的MD登场的年份。1997年开始,MD机在体积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和其他的随身听设备拉开了体积上的优势。也是在这一年中,一些使用锂电池,播放时间超过10小时大观的MD开始出现了。所以,1997年后的MD产品可以说是MD进入成熟期的产品,无论是在音质、款式、体积、重量、播放时间等等诸多便携音响要素方面都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准。 因此,1997年是MD随身听历史的分水岭,是现在的MD设备全力向人性化,小型化和个性化发展的开端。购买MD时,如果不是出于收藏考虑,1997年前的产品基本可以不考虑了,符合实际使用需求的MD随身听基本上都是1997年后的产品。
1997年的MZ-E35的长宽控制在了100毫米以内,厚度低于20毫米(82.5×19.1×80)芯片、编码--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一代产品推出后,MD迫切需要解决的是由于编码芯片不完善而造成的音质上的缺陷,因此,一直到1997年,两大MD芯片制造商--索尼和夏普一直都是在致力于芯片的改进和编码的不断完善,产品在使用时间和体积上的突破甚微,其他厂商也没有太大的作为。因为MD使用的ATRAC编码是一种有损编码,在对于源信号的压缩和处理过程中如何做到最大限度的"欺骗"人耳,使之听上去和CD更接近是MD在音质上的一贯追求,也是和同时期的DAT随身听(另一种数字随身听)竞争所要求的。改进芯片,完善编码是吸引那些介意CD随身听体积和热衷数字音乐的消费者的关键。因此,1997年之前的MD发展实质上是MD芯片的发展,是一种更多的表现在芯片技术和编码技术的发展。1996年12月,索尼开发出了ATRAC4.5版本的芯片和相对应的编码,MD在音质上的提升和改造基本完成,制造商也可以非常自豪的宣布MD的音质已经非常的"CD Like"了。此后的芯片制造主要是在制程上的变化,编码上的改进基本完成,就剩下一些细节上的调整。芯片制造工艺由0.35微米以上开始向0.25微米过渡,开始为小型化和长时间播放的可能奠定基础。到了今天,索尼和夏普都先后采用了0.18微米的芯片工艺。
体积--拉开和卡带随身听的优势
核心芯片和编码的成熟使得制造商开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产品外观和使用时间的改进上去。MD碟片相比卡带要小很多,随身听的体积也理应比卡带随身听有更大的优势,在芯片和编码的问题解决后,体积的改善便放到了MD设计的首位了。
MD机小型化在1997年终于得到了实现。所谓MD机小型化是指将MD机的长宽都控制在100毫米以下,也就是投影面积不超过10000平方毫米。这一年中,夏普率先将可录和单放MD机都做到了小型化,而索尼只是在单放机中上实现了小型化,录放机种则推倒了1998年才实现。至此以后,MD机小型化成了众多MD制造商追捧的卖点之一,松下更是将这种小型化玩到了及至。从历史上看,只有匆忙推出的SJ-MJ78没有被冠以"世界最小···"的称号外,基本上其所有的产品都有这样的宣传口号。而且,SJ-MJ88迄今为止最薄的MD之一,11毫米的厚度难道就是是MD机不可突破的极限厚度了吗?即使在今天,各大公司的主打MD机仍然是以追求小型化为目标的,不断缩小的体积越来越让人觉得极限到了,比MD碟片就大那么一点点的MD机体确实让人叹为观止。
最薄的两款MD单放机种,松下MJ88(11.8毫米),夏普ST770(11.7毫米)
说起夏普的另一产品MT77,它的设计可以说是SHARP的经典,虽然这部机已经是2000年的主流,但是当年的推出,在市场上造成了很大的震撼。其卖点除了在外形外,也包含了当时的主流技术如MDLP等,而且MT77注重的是低音部分的表现,其超强的重低音也是很多玩家所欣赏的,凭借着这两点,再加上MT77比Sony R900更低的价格,使得MT77赢得了大片的市场份额,常有断货的现象。不过MT77也不是完美,它的中高音部分没有Sony的MD清晰,而且也不支持One touch Eject技术。 时间--越长越好
1997年前的MD机都只有不到10小时的播放时间,1997年一些型号的使用才勉强超越了10小时的使用时间。而从1998年到2000年开始,使用时间的提高幅度非常迅速,10小时以上的播放时间在所有机型上得以实现,而且还一直在不断的提高中,只是提高的速度放慢了。MD芯片技术的提高同时也促进了省电技术的发展,因为芯片制程从0.35微米以上不断的下降,到现在的0.18微米制程使得MD芯片耗电大大的减少。同时激光拾取部件,主板电路等其他主要部件的省电技术的实现才让今天的MD机器可以动则以十几或者几十小时计算。但是相对芯片、编码技术以及MD机体积上的改变,播放时间的提升在MD发展的前期要慢的多。就算是在1998年,索尼的MZ-R55(录放)和MZ-E55(单放)在当时的电池条件下也仅有4小时和7.5小时的播放时间。 但是,今天的MD使用者往往会对越来越小的耳机输出功率颇有微辞,现在的耳机输出功率普遍只有5毫瓦,而且还大有向3.5毫瓦靠拢的趋势。相比以前的10毫瓦或者8毫瓦降低了不少。尤其是在2001年7月发表的各品牌新机规格中,耳机输出功率仅仅有每声道3.5毫瓦的机种赫然成为主流机种。这种为了省电而采用的方式多少让人感觉制造商在节电技术上的偷懒。 线控--人性化和实用并重
最早的MD线控,从可以查阅的资料来看是夏普的1993年出厂的MD-D10单放。早期线控的设计只是MD主机操作机能的一个扩展,简单的按键排列和小小的液晶显示屏给使用者提供有不需要拿出主机的操作可能。随着MD机设计的发展,线控人性化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按键的排列、大小、表面工艺更趋向合理,更符合使用者拿在手上或者夹在外衣上的操作,液晶屏幕的显示内容大大的增加,使用者可以通过屏幕提示实现几乎所有的主机操作功能。和放在口袋和提包里的主机不同,线控往往是挂在使用者的胸前或者领口,它的款式对于使用者着装的搭配和装饰作用远大于主机,款式自然非常的重要。现在各大公司都具备了有自己特色的线控,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款式的改进对于消费者选购MD的影响,最鲜明的例证便是靠着外号"唇膏仔"线控夺取1999年香港MD机销量冠军的JVC XM-PX5了。尽管低档机配备的是没有液晶屏幕的线控或者不配备线控,但那始终只是占MD份额的小部分,主流的机型还是在线控设计上不遗余力的。
JVC的招牌线控——唇膏仔
夏普新机配备的双色线控 对线控个性化的最好诠释
索尼MZ-E606W配备的无线遥控器 MDLP--争取更多的Light User
这个标记已经成为现有MD必备的了
和游戏机市场的Light User定义类似,有很多消费者只是在闲暇时使用随身听消遣消遣而矣,他们并不非常苛求音质或者说并不能听出音质上的很大差别,对于他们而言,只是要求有音乐的享受。因此,在MP3咄咄逼人的势态下,索尼这个把握市场的老手推出了ATRAC3编码,市场的命名为MDLP--MiniDisc Long Play。这种编码技术在原有ATRAC编码基础上增大了压缩率,在牺牲一定音质的前提下大大的缩小了ATRAC格式的文件,一张原本可以存储74分钟的MD碟片,按照压缩率的不同,现在可以容纳一倍甚至四倍数量的音乐。对于消费者而言,MDLP最直接的好处就是:1、省事。一张MD碟片可以容纳2张或者4张CD的歌曲,即便是长时间的使用随身听也不必换碟。2、省钱。可以省去1张或者3张MD碟片的开销,何乐而不为呢。 从2000年7月,第一台带有MDLP机能的JVC XM-PX2000诞生到今天已经有一年的时间了,市场的反应非常的好, ATRAC3这种编码技术的优秀使得其和标准的ATRAC编码间的音质差距拉的很小,一般的用户根本就区分不出来,这点音质上的损失换取的使用上的实惠是非常成功的。
Panasonic Mr 220 Net MD--录音方式的革命
也可能成为必备标志的图案
MD作为一种数字化随身听,在版权保护机制比较完善,所以没有收到唱片业的任何刁难,相反却备受推崇。根据日本唱片工业协会的统计,到2001年底,世界范围内MD硬件的累计出货量将达到54,000,000台。此外,2001年的MD唱片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00000张。为了趁热打铁,进一步扩大这个刚刚进入高速发展的市场,索尼又于2001年6月27日推出了名为"Net MD"的接口技术。
传统MD的录音方式和卡带一样,是录制声音的过程,音源设备播放多久,MD就需要录制多久,花费时间不少。尽管大多数使用者对此并不是非常在意,但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还是有一些人希望能有一种快速便捷的录音方式。Net MD技术正好就是一个快速制作MD碟片的解决方案。具备了这种接口的MD机,将可以从个人电脑上直接下载ATRAC格式的文件到MD碟片上,MD的录音方式从真正意义上的录音变成了类似MP3的文件下载,通过USB接口的传输,大大缩短了制作一张MD碟片的时间。 Net MD技术无疑是MD发展上的又一项重要的成果,但因为还没有成品推向市场,它对于日后的MD市场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还不能肯定,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这项技术的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大有好处的,原来74分钟的录音时间将有望被压缩到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
款式--个性化的时代主流
1997年后开始的MD小型化成为了众多制造商努力追求的目标,几乎所有的新机都是以体积上的变化为最重要的宣传点。但是到2000年左右,MD的二线生产商,如JVC等开始在MD机的款式上做文章了。既然无法在体积上和索尼夏普这样的主流大厂一争高下,那么就通过外观来吸引消费者。这期间出现的一些MD在投影面积和厚度上都没有太多的改进,但是在外壳设计和制造上却是下足了功夫。一些反MD制造传统的塑料外壳,大体积的MD机却也在市场上有不错的销量。制造商们发现,那些穿着十几厘米厚度的松糕鞋,染着各种怪异发势和身上挂满了奇怪饰物的年轻人似乎对传统的以典雅高贵为设计宗旨的款式不以为然,他们喜欢的是可以显示自己个性的外观。于是一些适合这些年轻人消费的中、低档机型应运而生了。摒弃了MD是高档消费品的地位,让更多的没有开始工作的年轻人也投入到MD消费中去,以反传统的设计来获取他们的喜爱。
随着MD体积极限化的一步步逼进,体积上可以改进和缩小的余地越来越小了,款式自然变成了第一位的,将来的MD制造都将以款式为重点,以鲜明的个性化特点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这也是流行的大趋势。
尽管体积没有优势,但是造型颇受好评的JVC XM-PX501发展--是否还有余地?
MD技术作为一项很成熟的技术,今后的发展余地还有多大?其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再改进,在发展的地方。首先,芯片的制程可以更低,0.25微米的芯片制造工艺已经算是比较落后的了,0.18微米甚至0.13微米的技术将会始的MD随身听更加省电,芯片的运算功能更强大。同时也可以进一步缩减机器主板的尺寸。其次,MD碟片的容量可以近一步增大。MD碟片的光磁机制和MO一样,主流的MO碟片都做到了640M容量,那么MD碟片也至少还有2倍到4倍的潜力可以挖掘。实际上,索尼早在几年前就有了DATA MD,一种用于数据存储的MD碟片,只是没有用于音乐存储。再次,Net MD技术的出现,使得MD随身听作为移动存储介质的可能性大大的增加,但这还只是可能性而矣,到底能否实现还要看看索尼是否乐意让MD充当这个角色。最后,省电技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MD的播放时间还有很大的提高余地,也许几十小时的播放时间将会很快的实现。除了上述主要功能的改善外,还有一些类似收音功能这样的外加功能也会逐步的实现。MD厂商在芯片上的文章也层出不穷。从松下用于MR200的H.D.E.S(High Density Encoding System)编码技术、索尼用于R909的TYPE-R芯片、夏普用于ST880上的Dobly Headphone System。这些不光是在音质/音效上的革新,也是吸引消费者的卖点所在。 总之,MD技术的成熟并不代表无潜力可挖了,相反还有很多的技术和功能可以用上,MD依然会是今后几年内最佳的便携音乐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我们的市场
又是和游戏机市场类似,MD的中国市场是一个不规范的买方市场。尽管需求在不断的增大,但制造商却不为所动。国内市场销售的MD设备,99%都是通过非正当渠道进入国内的,广大MD使用者始终无法得到制造商的保修服务,实在是名不正且言不顺。但是,比起游戏玩家幸运的是,这个逐步红火起来的市场已经引起了最大的MD设备制造商索尼的注意,从1999年起,索尼已经开始一步一步的向中国市场引进MD销售,但是和市场上已经形成的MD流行文化相比,索尼的脚步太慢了,高出主流市场近2倍的价格和稀少的推广品种(大多还是低档的)实在让人失望。一些打算购置这种新兴的便携音响产品的消费者不得不持币徘徊。正是非正常渠道进入市场的产品对正规进口产品的冲击太大,索尼中国不得不面对自己打自己的尴尬境地。一方面市场的对MD的需求和呼声越来越大,一方面又无法向市场全面推广,消费者和制造商都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尽管有如此多的阻力和障碍,但好歹是有了一个开端。 MD十周年纪念机型 2002年
MZ-N10是Sony为了纪念MD上市十周年而推出的一款纪念机型,是Sony第二代高端NetMD录放机。纪念版的MZ-N10不仅外观经典漂亮,而且功能强大,几乎每位MD Fans都会为拥有一部MZ-N10而感到高兴。
Sony MZ-N1
MZ-N10将Sony的工业设计水平发挥到了极致,复古式的外观设计处处透着现代科技时尚,内置锂电池的使用使MZ-N10的尺寸和体积至今还保持着世界上最小、最轻的MD录放机的纪录。而MZ-N10最大的卖点在于它对音质的改良。
Sony将最新TYPE-S录音处理加入这款MD机当中,它能够对MDLP的LP2和LP4模式进行音质优化,使它呈现更佳效果的完美音质;MZ-N10加入了Sony的“虚拟
耳机技术听觉引擎(Virtual Phones Technology Acoustic Engine)”声场设定和多段可调式的混响处理,使其在听觉感受上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NET MD功能方面,MZ-N10可以以64倍速从
电脑下载音乐,而在管理软件上则采用了Sonic Stage1.5版本软件,更加方便录制等操作。同时,它也具备曲目分组功能,可以让玩家更加方便地播放和管理盘片中的各类音乐。可以说,MZ-N10不愧是纪念版的机型,完善的功能、漂亮的外形、小巧的体积使其成为MD历史上不可撼动的丰碑。
世界上最轻最小的MD 2002年
Sony MZ-E10同样也是索尼MD十周年推出的纪念版机型,他绝对可以称为单放MD的登峰造极之作。
MZ-E10最抢眼的莫过于其超薄、小巧外形以及简约的全金属质感。MZ-E10的机身材质为铝镁合金,它超薄超小的机身(仅为81.9×9.9×72.2mm)体积大约和叠在一起的两张MD碟片相当,含内置锂电池的重量仅有55g!这样的尺寸和体积基本上是MD能够达到的极限了。在音效方面,MZ-E10与他的同胞哥哥MZ-N10一样搭配了“虚拟耳机技术听觉引擎(Virtual Phones Technology Acoustic Engine)”声场设定和多段可调式的混响处理,保证其最优美的听觉感受,同时还搭配了E838耳机和支持日文汉字显示的RM-MC35新型线控。
MD格式的重大变革??Hi-MD 2004
自从2002年Sony一口气发布多款NET MD后,随后的这两年就很少有新品发布,Fans们纷纷猜测Sony的新的市场动作,果不其然,2004年,Sony再次给人们带来了兴奋,全新的Hi-MD格式诞生了!
自从MD诞生以来,其盘片的容量就一直都是170M(80Min)的水平,12年来没有什么变化。而在硬盘式MP3的强大攻势下,传统MD可怜的容量实在是无法继续与之抗衡。Hi-MD就是对MD标准的一次大换血,由于其采用了DWDD(Domain Wall Displacement Detection/磁壁移动检出方式)技术,容量达到了1G的水平(是传统MD盘片的6倍),传输速度达9.83Mkps。1G的Hi-MD碟片的确令人眼前一亮,而其录音时间更是提升到了7小时55分(将近8个小时啊)。 Hi-MD在盘片容量上提升的同时, Sony提出了线性PCM格式和新的Hi-SP音频格式,前者就不用多说了,也就是目前CD所采用的格式,换句话说MD拥有CD的音质已无需质疑,而Hi-SP其实就是高采样率的ATRAC3 PLUS,也就是说除了支持原有的ATRAC、ATRAC3格式外,还有48kbps,64kbps,256kbps三种ATRAC3 PLUS格式可供选择,其中256kbps的ATRAC3 PLUS被称为Hi-SP格式,它在音质上要比传统的ATRAC格式有更高的提升。而在采用48Kbps的情况下,Hi-MD可以拥有48小时的录音时间,而且因为可以上传文件,通过MIC录制的音乐文件终于可以上传至电脑上。 Hi-MD带给玩家们的惊喜不仅仅是盘片容量和音质改善,Hi-MD碟片将使用WINDOWS的FAT格式FORMAT,MD FANS多年的移动储存储的愿望终于实现!MD碟片不再只能储存音乐文件,而能像MP3一样直接当U盘使用。并且,Hi-MD机型可以向下兼容普通的MD碟片,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用户的投资。 小结
MD多年来的快速发展不禁让人感慨,在最近的几年,MD的发展呈加速度的态势,机型更新速度很快,这与世界科技的高速发展是分不开的。Sony在技术和工业设计领域的强大实力着实让人佩服。面对,mp3等对手的竞争,未来的MD随身听产品必将提供给大家更高的音质、更大的容量和更多方便的功能,让我们期待着更多更好产品的出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