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与金庸的“高手过招”:细读王朔《我看金庸》一文原创煮鹤仙人2020-10-28 15:11:31
二十多年前王朔的《我看金庸》,是一篇反金庸武侠小说的“重量级”文章,以至于直到现在还常常被很多攻击金庸的人拿来引用。 其实说句实话,王朔的作品我挺喜欢,金庸的作品我也喜欢。 只是作为一个以“焚琴煮鹤煞风景”为乐的大俗人,我实在做不到像文化人那样,对谁推崇到以“门下走狗”自居的地步。 以我的性格,看文化人的“热闹”向来都不嫌“事儿大”。 因为文化人们不屑于像街边小流氓一样,动不动就拔出“砂锅大的拳头”,他们之间只会“打嘴仗”,永远不用担心他们搞“白刀进红刀子出”那种粗野的事情。 而且我不无偏激地认为,文化人通常只有在“互怼”的时候,才会暴露一些真性情。反而是他们在台上长篇大论的时候,或多或少的都会有些像庙里的泥胎木偶,欢笑或愤怒都有种令人难以描述的不自然。 王朔和金庸也不例外。 从王朔的《我看金庸》和金庸给文汇报对王朔的回复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金庸和王朔对“通俗”这个词的认识,其实有相当大的一致性。 这种微妙的一致姓,恰似有人会一亿为“小目标”,或对钱没概念的人那种“月入百亿”的苦恼。 咱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听也听的懂,看也看的懂。 但仔细想想,除了一个“热闹”,还是啥都不懂。
王朔“炮轰”的不仅是金庸众所众知,王朔是北京“皇城根儿”下长大的人。 几代国都“四九城”里长大的人,大多把“讲究”二字看的很重。 别说几十年前,即使现在比较有名的北京“大腕儿”,也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他们在“讲究”上的高度一致性。 比如近些年比较火的“马爷”马未都、李诚儒等北京“腕儿”。 随便吃个饭,遛个鸟,人家都能说出来一套套让大家叹为观止的“讲究”。 这个“讲究”,不一定是“雅”,但是却跟“雅”有相当大的共通性。 王朔作为一个“老北京”,批判金庸的主要方向,就是一个“俗”字儿。 而且他批判的也不仅是金庸,而是几乎占据了国内文化市场大半壁江山的“流行文化”。 “四大天王”、成龙电影、琼瑶小说、金庸和武侠小说,这些当年风靡华语圈的东西,被王朔毫不客气的称之为“四大俗”。 王朔的“炮口”主要对准金庸,则是因为这“四大俗”里,只有金庸最接近文学的“大雅之堂”。 所以说,别看王朔行文“痞气”十足,但他当时写《我看金庸》这篇文章的目的,却是为了捍卫“雅”的神圣高地。 看起来是不是很矛盾? 矛盾就对了!矛盾才是文化人的特色;直来直去,有一说一那是没文化的“俗人”才干的事儿。 文化人之所以是文化人,就是因为他们办事儿够矛盾,说话让“俗人”特别“吃不准”,所以才显得特别高深。 文化人们”怼人”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往往会有一群自己被怼了的人还不知道,在台下高呼“怼的好!”“怼的妙!” 而“俗人”最可悲的地方,就是明明自己已经挨了“炮”,自己却还懵懵懂懂的不知道。
《我看金庸》里金庸避无可避的“死穴”像王朔和金庸那种级别的“大咖”,在“开炮”怼人之前,肯定要先检查“炮弹”。 因为在有身份的“大咖”世界里容不下“误伤”,很难找到“二营长”拿“意大利面”来圆场。 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大咖”的剑出鞘就必须“见血”才能结束。 沾不上别人的“血”,那就得拿自己“血祭”了。 所以他们不管“炮轰”谁,都会预先瞄准对方避无可避的“死穴”,再配合自己观点“开炮”。“公理”结合“私理”,才是居家旅行,开炮轰人的好伴侣。 王朔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对金庸的批判,也是瞄准了金庸的“死穴”开怼的。 金庸的“死穴”之一:新形式,老观念。 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大宗师,金庸在自己作品的形式上,几乎进行了全面的创新,力图冲破旧小说的藩篱。 但是,形式可以创新,不少观念上却很难有所寸进。 王朔批判金庸的重点之一,就是金庸作品中“善恶到头终有报”式情节安排。 以王朔那代人的思想观念,“因果报应”实属麻痹人民精神的“封建迷信”。 倘若有人跟王朔他们那代人讲,“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那么他们大半会毫不犹豫的,写出来一大张“苍天饶过者名单”来。 王朔他们那一代人,是反传统的一代人。 金庸的“死穴”之二:道德泛滥。 武侠小说里的主角是“侠客”。 他们行事本身就是依靠自身的“正义感”行事,而“正义感”这个东西,更多是来自于道德伦理,而不是法律法规。 “侠客”们本身也只是一群没有官方背景的“布衣”,并没有审判处决他人的权力。 如果他们立志“为国为民”,那么最好的途径是参政从军,而不是带着强烈“道德感”自行其是的浪荡江湖。 正因为这个“死穴”,金庸作品里的主角往往都只能“退隐”,空有一身本事而不能有所作为。 金庸的“死穴”之三:人性缺失。 王朔评论金庸笔下的人物时说:“他的书我没有产生任何有关人、人群的联想,有如在看一堆机器人作业……” 金庸和王朔最大的不同,是王朔作品侧重的重点,是现实社会中复杂的人性。 大约王朔作品中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他不必担心在现实社会中立不起来。 而金庸写的是武侠小说,更加侧重在想象条件下的人性,因此他的小说里,不会有完整的人物原型。因此,金庸笔下的人物,精彩归精彩,但在现实社会中却未必能立的起来。 王朔的这“三板斧”确实够狠,也的确“砍”到了金庸的“痛处”。 但金庸也是高手。 “无招胜有招”的高手。
金庸“绵里藏针”的回复也许是年龄的原因。 比王朔大了三十多岁的金庸,在得知自己被王朔“炮轰”以后的反应,堪称“老辣沉稳,绵里藏针”。 金庸回应王朔的专函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金庸先以佛教徒的身份说自己本想“八风不动”的,但又自觉做不到。 因此在表示了国内外顶尖大学对自己作品的重视程度以后,表示王朔对自己要求的太多太高了,限于才力他做不到。 这一部分其实是金庸回复王朔的重点,他以自己的宗教信仰,解释了自己在小说中“旧思想”部分的起因,又“傲娇”的表示自己的小说太被文化界“看的起”,自己也很苦恼。 老实说,看到这里的时候我都已经被金老逗笑了! 人说“气死人不偿命”,我毫不怀疑金老绝对有这本领。 第二部分,金庸认为能够和“四大天王”、成龙、琼瑶并列,深感惭愧。并说“不称之为“四大寇”和“四大毒”,王朔先生已是笔下留情。” 这一部分金庸不但提醒了王朔要认清现实,而且还损了一把王朔的出身。 第三部分,金庸说他没见过王朔,但读过王朔的作品,对王朔的作品评价是正面的 。以后有机会,他还想认识一下王朔。 这一部分金庸主要是表现自己的胸怀,反衬一下王朔这个“”年轻人”太过冲动,有些不知好歹的嫌疑。 最后一部分,也是经常被大家提起的一部分:《天龙八部》没有王朔所说的七册版,只有五册版。 言下之意就是王朔大约看了“盗版书”。 其实四个部分合起来,金庸也只能“避重就轻”的对《我看金庸》进行简单的回复。 虽然从形式上来讲,这一轮交锋,“无招胜有招”的金庸胜过了王朔,应该并无太大争议。 但是金庸同时也以“才力有限”,回避掉了王朔对于通俗文化提出的实质问题。
王朔的苦闷和迷茫其实细看王朔的《我看金庸》一文。 他所表达的与其说是对金庸作品的不满,不如说是对通俗文化的愤慨。 在这篇文章里,王朔表现出来更多的,是对当时中国文化界“低俗”泛滥的不满。 在当时的王朔看来,这些“低俗”的东西,可以算得上是腐朽的“资产阶级文化”的复兴,人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口味,不是在“进步”,而是在不停的“退步”。 在批判“四大俗”的同时,王朔更是在批判口味日渐“庸俗化”的粉丝和观众。 从方向上来看,王朔批判的倒也不无道理。 因为即使是让仙人这样看书“不分香臭”的人来评判,也不好意思说流行了二十来年的网络小说,有比金庸更加优秀的“新秀”。 从“新派武侠”到“修真爽文”,从琼瑶到“霸道总裁”、“赘婿文”,大家的阅读口味确实是一降再降。 所以王朔在《我看金庸》的结尾处,道出了自己的迷茫和苦闷:我们自己的那些艺术家呢,莫非他们也在努力证明他们都是短命的?有时,我真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进化论。 王朔的这个问题当年金庸没有回答。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金庸老先生已然离世,不知道这个问题还有谁能回答?
收藏
举报
174 条评论
评论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