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徐灵丽

查看: 4121|回复: 0
收起左侧

在文学创作中“摹状”是一种最常用的写作技法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41 名

发帖:NO. 40 名

在线:NO. 36 名

向往草原403 发表于 2020-11-4 15: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在文学创作中“摹状”是一种最常用的写作技法原创湖畔悠悠心2020-05-08 19:40:20
在文学创作中“摹状”是一种最常用的写作技法。 一.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摹状”技法?
在文学创作中,无论是诗人、小说家、还是散文家,他们必备的本领就是把自己的情感——喜、怒、哀、乐,通过语言文字能够抒发出来并感染读者;把自己所见之景物画面,生活场面、情境感受(视觉、听觉、触觉等等的感受)都要通过语言文字经过自己的细腻地摹状、将其形状、色彩、声响、触觉感受等等诉诸读者,让读者体味,使其感同身受,如身临其境一般。惟其如此,才能打动读者的心灵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请看杜甫的《兵车行》(节选)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耶娘,一作爷娘)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的《兵车行》是一首揭露唐玄宗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的现实主义名作。我们节选的该诗开头的这一段,寥寥六句,通过摹状技法的运用就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具有立体感的悲惨场景。这里有听觉声响的描摹:“车辚辚,马萧萧”;有视觉画面的描摹:“行人弓箭各在腰”。兵车隆隆,战马嘶鸣,一队队被抓来的穷苦百姓,换上了戎装,佩上了弓箭,在官吏的押送下,正开往前线。
如果说这是一个广阔的场景长镜头,那么下面的:“爷娘妻子走相送”、“牵衣顿足拦道哭”则是一个个悲戚无比的拉近放大的短镜头了:征夫的爷娘妻子乱纷纷地在队伍中寻找、呼喊自己的亲人,扯着亲人的衣衫,捶胸顿足,边叮咛边呼号。尤其那句“牵衣顿足拦道哭”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摹状,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得细腻入微。看到此情此景,听到这寻找、呼喊亲人的悲切切的声调,即使千年之后的我们也会为之痛心不已吧?
诗人杜甫不仅是个悲天悯人的诗人,他还是一个高明的场景调度师,不!严格地说他是个摹声状形的高手!你看,他此时把摄像机的镜头调至广视角,录音设备继续同步,便有了这两句:“尘埃不见咸阳桥”(摹形)、“哭声直上干云霄”(摹声)——车马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连咸阳西北横跨渭水的大桥都被遮没了。千万人的哭声汇成震天的巨响在云际回荡......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要问我:“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这四句艺术手法的高妙之处是什么?那就是每两句的前一句是近镜头(“爷娘妻子走相送”和“牵衣顿足拦道哭”),后一句是广视角远镜头(“尘埃不见咸阳桥”和“哭声直上干云霄”)。
聪明的导演都懂得“短近镜头”的效果:观赏者就眼前近景,会令其触目惊心;“广视角远镜头”的效果:会触发观赏者回味、咀嚼、思考。
难道不是吗?当我们读到“尘埃不见咸阳桥”和“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两句,在诗人笔下,你会看到: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你会听到: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这样的摹状技法的运用,给以你听觉、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感受,进而,你会思考:千年前,唐玄宗对吐蕃的用兵给当时人民带来的灾难之深重。从这幅有形、有色、有声的摹状后的场景中,你会顿悟:封建统治者的穷兵黩武造成成千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之惨重。从摹状技法的艺术效果角度去考虑,这正是伟大诗圣杜甫艺术魅力之所在。
这首诗比较长,不做全文赘述。但该诗的最后四句也是“摹状”技法的绝好运用,我们附录于下: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该诗的最后四句,诗人用哀痛的笔调,依然是摹状技法的运用: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一派寂冷阴森的情景,令人不寒而栗。
短短四句不仅有视觉和听觉:摹形、摹色、摹声,还有触觉——“天阴雨湿”。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种满目“无人收”的“白骨”的视觉冲击下,在这种“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的听觉与触觉的体味中,诗人让我们洞悉到唐王朝穷兵黩武所造成的的罪恶这一主题思想。
通过我们对杜甫的《兵车行》这一诗例分析,对什么是文学创作中“摹状”技法的运用及其作用便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那么什么是文学创作中的“摹状”技法呢?我们可以概括为:
这种描摹叙写人物、景物、场景、情境、情状(包括摹拟事物的听觉音响、视觉色彩形状,触觉感受等)的写作技法,我们称之为“摹状”写作技法。他可以让我们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可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主题。
二.举例分析在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中摹状技法的具体运用及其作用
(一)摹状技法能突出人物性格,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来。
孔颖达在《孔记正义》中说:“声音感动于人 ,令人想见其形状如此”。通过声响、色彩、形状的描摹,使文章所写的人物神情毕现。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几次重点刻画丫头晴雯形象时,都伴之于一定的声响色彩和形状描摹。
比如在《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作者写道:
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她。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嗤嗤听了几声。
作者通过对晴雯撕扇子的动作、声响的描摹,一个性格爽直,率真的晴雯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又嗤嗤听了几声。


在七十四回中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中一些出色的摹状,使这一性格又有了进一步表现:
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甚私弊之物。回了凤姐,要往别处去。
在这里对晴雯进行了一系列描摹:“挽著头发”写出俏美,“闯进来”,显现性子倔强,揭示心内愤怒之情态,“豁啷一声”声响的描摹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传出了晴雯反抗抄检的怒气和不甘受辱的凛然正气。“掀开”、“捉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连续的几个动作的精彩描摹,活灵活现地把俏晴雯的倔强、任性、率直、爽朗的性格展现给我们读者。
让我们再看一看晴雯临终前,著名的“宝玉探晴雯”的那段描摹句段吧,又充分运用摹状技法写出了晴雯的性格的另一面:
当下晴雯又因着了风,又受了哥嫂的歹话,病上加病,嗽了一日,才朦胧睡了。忽闻有人唤她,强展双眸,一见是宝玉,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道:“我只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宝玉也只有哽咽之分。晴雯道:“阿弥陀佛,你来得好,且把那茶倒半碗我喝。渴了半日,叫半个人也叫不着。”宝玉听说,忙拭泪,问:“茶在那里?”晴雯道:“在炉台上。”宝玉看时,虽有个黑煤乌嘴的吊子,也不像个茶壶。只得桌上去拿一个碗,未到手内,先闻得油膻之气。宝玉只得拿了来,先拿些水洗了两次,复用自己的绢子拭了,闻了闻,还有些气味。没奈何,提起壶来斟了半碗,看时,绛红的也不大像茶。晴雯扶枕道:“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那里比得咱们的茶呢!”宝玉听说,先自己尝了一尝,并无茶味,咸涩不堪,只得递给晴雯。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宝玉看着,眼中泪直流下来,连自己的身子都不知为何物了,一面问道:“你有什么说的?趁着没人告诉我。”晴雯呜咽道:“有什么可说的!不过是挨一刻是一刻,挨一日是一日!我已知横竖不过三五日的光景,我就好回去了。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我虽生得比别人好些,并没有私情勾引你,怎么一口死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今儿既担了虚名,况且没了远限,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说到这里,气往上咽,便说不出来,两手已经冰凉。宝玉又痛,又急,又害怕。便歪在席上,一只手攥着她的手,一只手轻轻的给她搥打着。又不敢大声的叫,真真万箭攒心。两三句话时,晴雯才哭出来。宝玉拉着她的手,只觉瘦如枯柴,腕上犹戴着四个银镯,因哭道:“除下来,等好了再戴上去罢。”又说:“这一病好了,又伤好些。”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手里。又回手扎挣着,连揪带脱,在被窝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绞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不想虚弱透了的人,那里禁得这么抖搂,早喘成一处了。   宝玉见她这般,已经会意,连忙解开外衣,将自己的袄儿褪下来盖在她身上,却把这件穿上,不及扣钮子,只用外头衣裳掩了。刚系腰时,只见晴雯睁眼道:“你扶起我来坐坐。”宝玉只得扶她。那里扶得起?好容易欠起半身,晴雯伸手把宝玉的袄儿往自己身上拉。宝玉连忙给她披上,拖着肐膊,伸上袖子,轻轻放倒,然后将她的指甲装在荷包里。晴雯哭道:“你去罢!这里腌臜,你哪里受得!你的身子要紧。今日这一来,我就死了,也不枉担了虚名!”(《红楼梦》第七十七回:《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的这一片段描写,之所以历来让人们赞誉不止,“宝玉探晴雯”为什么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段,就在于,在这段中,文学大师曹雪芹将摹状技法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地步。把临终前晴雯的性格进一步深化、将此时此刻的晴雯的内心情状描摹的细腻入微:那“忽闻有人唤她,强展双眸”,说明此时晴雯已性命危在旦夕,那“又惊又喜,又悲又痛,一把死攥住他的手,哽咽了半日,方说道:“我只道不得见你了!”接着便嗽个不住。”的逼真情态描摹。显现出她有许多临终遗愿要向宝玉倾述的急切心理状态。还有那“快给我喝一口罢!这就是茶了”以及“只见晴雯如得了甘露一般,一气都灌下去了。”的情状描摹将晴雯临终前的可怜处境写透,难怪许多人读后潸然泪下。再听晴雯于呜咽中向宝玉的做最后一别的诉衷情,更是把一个被冤屈的纯情少女的内心愤懑之状揭示得淋漓尽致。尤其那一句“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更让我们读者回味晴雯的以往表现,并进一步激发我们对晴雯的赞许与同情!
最为动人心魄的是文学大师通过对晴雯“临终赠指甲”的摹状:“晴雯拭泪,把那手用力拳回,搁在口边,狠命一咬,只听咯吱一声,把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齐根咬下,拉了宝玉的手,将指甲搁在他手里。”在这“狠命一咬”,在这“咯吱一声”的声响描摹中,逼真,惟妙惟肖地展现了这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女子鲜活的性格特征:她率真暴烈而又柔情真挚。紧接着作者又用一系列的动作描摹展现了她对封建社会的抗争:“又回手扎挣着,连揪带脱,在被窝内,将贴身穿着的一件旧红绞小袄儿脱下,递给宝玉。不想虚弱透了的人,那里禁得这么抖搂,早喘成一处了。”还有“晴雯伸手把宝玉的袄儿往自己身上拉。”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一个倔强不屈的性情中人的女子已经卓然立于我们眼帘了。
我有时想,要想作文学大师,你首先要学会做摹状的大师,我们例文证实,虽是简短的摹状,却传出人物心灵深处的呼唤,却塑造出富于个性的人物形象。在我们列举的有关晴雯的几处描摹中,尤其那几次声响的摹拟,虽仅寥寥数字,却拨动着读者的心弦,多少年过去了,也许许多情节都模糊了,但那几声声响的描摹,却时常在人们耳畔回荡,与之同时那鲜活的人物性格便跃入我们的眼帘了。
(二).描摹技法运用于环境描写是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
例文·我们且看鲁迅的小说《祝福》开篇的社会环境的摹状技法的运用:

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比我长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第二天我起得很迟,午饭之后,出去看了几个本家和朋友;第三天也照样。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家中却一律忙,都在准备着"祝福"。这是鲁镇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的。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的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只要买得起福礼和爆竹之类的,今年自然也如此。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寿"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我们知道鲁迅的这篇小说是通过祥林嫂的不幸遭遇,把批判的锋芒直指造成其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小说开篇便运用摹状技法描写了造成祥林嫂死亡的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被封建的伦理道德所主宰:
作者用“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用“一声钝响”,用弥散的火药味”,从视觉、听觉、嗅觉描摹了这个“年年如此,家家如此”的守旧有理的,令人窒息的社会氛围。
雪花“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女人只有“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的洗”,“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的辛苦劳作的份。祝福“拜的却只限于男人”。
在行文中虽然没有大量露骨的直白,但那一句“乱成一团糟”却透漏露了作者的褒贬爱憎,“拜的却只限于男人”而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这种封建伦理制度下的男女不平等想象已尽在不言中了!
这一段还对鲁四老爷进行刻画:说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接着是对鲁四老爷白描式的摹状——“大骂其新党”,“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虽寥寥数语,却生动形象地活画出他是一位封建理学的卫道士形象,他实际上是祥林嫂的直接杀手!作者还对鲁四老爷的生活环境细节进行了刻意摹状:他的厅堂的布置和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其信奉宋明理学的腐朽的令人窒息的死气。

鲁四老爷是讲理学的老监生


王夫之《姜斋诗话》有言“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在运用摹状技法时,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是起“统帅”作用的。在这些环境描写中都渗透着作者主观情感,让我们体味出作者抨击封建礼教害死人的鲜明主题。
(三)摹状技法的运用有利于渲染烘托某种特定的氛围情调,从而表情达意,感染读者。
文学作品,无论是一首诗,一篇散文,还是一部小说,有时总是要给读者传递一种情感印象:是紧张的,还是轻松的,是悲愁的,还是愉快的,是诙谐的,还是庄重的,是慷慨激昂的,还是缠绵悱恻的。这和恰到好处地运用摹状技法在作品中营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有着密切的关系。摹状技法的运用有利于渲染烘托某种特定的氛围情调,从而表情达意,感染读者。
例1·我们比较熟悉的北朝民歌《木兰辞》是运用摹状技法较多的诗篇之一我们请看其中句段: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通过对“东、西、南、北”的购置坐骑之物的奔忙之情态的描摹,把积极替父从军的紧张氛围和高涨热情表达出来。还有: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从时间上描摹渲染“旦辞.....暮宿.....”,“旦辞......暮至......”可见路途的遥远,行军的急切;以父母的呼唤声与黄河的流水声、燕山胡兵战马的啾啾的鸣叫声,两相照应,渲染烘托出远离亲人,奔赴战场去奋战杀敌的巾帼英雄的悲壮情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赴"字、"度"字、"飞"字,的摹状极有气势,将征战之奋勇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有声有色地点出战地生涯之艰苦卓绝。"百战"、"十年"极言战事频繁,岁月漫长。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作者可以用“全家都来欢迎木兰的到来”一句 概括之,然而作者极尽渲染烘托之能事,对“爷娘”、“阿姊”、“小弟”分别进行摹状。这样就烘托了全家其乐融融的团聚氛围。
例2·我们再看小说鲁迅《药》的结尾有一段描写:

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她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两个人都悚然的回过头,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
作者描摹了乌鸦挫身起飞的情状,又逼真地摹拟了乌鸦的叫声,令人毛骨悚然,浓烈地渲染出坟地上阴森凄凉的气氛,也以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社会那种沉郁窒息的政治空气。
总之,正是这些摹状技法的运用,使我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有效地渲染烘托了某种特定情境中的氛围,从而感染着我们。
(四).摹状技法的运用不仅要能真实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合运用其它写作技法,从而传出事物的神韵,拓宽加深所描摹事物的内涵。
例文1·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中描摹潭水:

能将普通的“潭水”写到羙的极致,传达出一般人难于想象的 “神韵”而拓宽了这一事物深刻地内涵的,还应该


“潭水”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能将普通的“潭水”写到羙的极致,传达出一般人难于想象的 “神韵”而拓宽了这一事物深刻地内涵的,还应该首推散文大家朱自清。究其原因这跟他善于发现、挖掘美并能把摹状技法和其它写作技法结合起来运用有关。请看下面这一段:
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摹状技法的运用往往和其它的写作技法融合运用,才能收到奇妙的艺术效果。如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潭水的摹状时就融入了“通感”、“比喻”、“拟人”、“联想”、“化静为动”等艺术手法。
作者看到那“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明明是“平铺着”的静态,然而作者通过联想把这潭水写活了,它站了起来,动了起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这种摹状,它诉诸读者视觉的是一风韵可人的少妇,穿着紧身的、下摆曳地的绿色长裙,迈着匀称而轻盈的步伐款款地向我们走来
这种摹状不仅把静态化为动态,而这动态恰恰是被英国画家威廉·荷加斯称为一切线条中“最美的线条”——潭水的绿,仿佛一块巨大的绿绸,微风拂过,柔波漾漾。这种“曲曲的波”恰似少妇身姿体态优雅的曲线和整体起伏的轮廓,以及背后轻舞的裙幅,体现着年轻女性的婀娜妩媚和健美丰姿,给人一种飘逸、和谐、生机勃勃的美感。“它引导着眼睛以一种爱动的天性去追逐它们”(《美的分析》)这就是朱自清摹状技法运用比别人高超的地方。
然而更出神入化的是下一句“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注:可惜这一句在选入语文课本时删掉了。)
谁会想到,从潭水因瀑流的汇入,在水下湍流和涡漩,水面泛起悠悠涟漪的情景会使作者联想起这是初恋的少女情窦初开,娇羞含情的状态?只有朱自清发现、挖掘出其中的神韵。这少女她表面平静矜持,而内心却燃烧着爱的激情即“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这种充满意趣的描写,表现了“绿”似静非静、静中含动的难以言传的神韵,从而拓宽加深“潭水”这一事物的内涵。
不仅有视觉摹状还揉入了“通感”手法:由视觉“通”往“触觉”,进行了“触觉”摹状——“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这种“触觉”摹状远远胜过用“清澈的”、“明亮的”等抽象的字眼来描写潭水的色调和质地。而这一段的最后一句:“她又不杂些儿法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把潭水比作“温润的碧玉”则拓宽加深了潭水的内涵——正所谓“君子美如玉”,这样就从外在美,拓宽加深到人格化的心灵美了。
要想做到能传达出所描摹的事物的神韵,从而拓宽加深该事物的内涵,有时还表现在,运用摹状技法时要做到:抓住事物特征,贵在体物入微,通过细腻、逼真地描摹才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情状:

《荷花淀》中有两次摹写水生嫂等妇女划桨的声音。


例2·比如孙犁《荷花淀》中有两次摹写水生嫂等妇女划桨的声音:
A.“她们轻轻地划着船,船两旁的水,哗,哗,哗......”
荷花淀的这几个女人,去追赶他们打鬼子的丈夫了。这哗哗地流水声不急不慢地响在芦苇荡中,细腻地表现出她们喜悦、激奋、而又略带不安的心情。然而我们再看本文中下一段对于摹写水生嫂等妇女划桨击水的声音则是另一番情状:
B.“后面大船来的飞快。那明明白白是鬼子!这几个青年妇女咬紧牙制止住心跳,摇橹的手并没有慌,水在两旁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
从“哗,哗,哗......”平静兴奋的流水声到“大声哗哗,哗哗,哗哗哗......”的用力击水声,惟妙惟肖地反映出当鬼子追来时她们急切的心情。这种艺术效果只有通过体物入微,细腻逼真的摹状技法的运用才能传达出当时情景的神韵。假如没有生动形象的摹声技法的运用,仅靠一般的叙述性语言,岂能向我们读者传达出如此惟妙惟肖的神韵和如此丰富的内涵!
三.总结:
(一)内容归纳:
1.什么是文学作品中的摹状技法?(杜甫《兵车行》为例)
2.通过诗歌、散文、小说的实例阐述文学创作中摹状技法的运用和作用:
A.摹状技法能突出人物性格,生动形象地塑造出个性化的人物形象来。(《红楼梦》晴雯为例)
B. 摹状技法运用于环境描写是为表现作者思想感情,揭示作品主题思想服务。(鲁迅《祝福》为例)
C.摹状技法的运用,有利于渲染烘托某种特定的氛围情调,从而表情达意,感染读者。(《木兰辞》、鲁迅《药》)
D·摹状技法的运用不仅要能真实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融合运用其它写作技法,从而传出事物的神韵,拓宽加深事物的内涵。(朱自清的《绿》、孙犁的《荷花淀》)
(二).应指出的问题
文学作品中运用摹状技法,它的直接效果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就是“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王国维语);应该指出:这种细腻的描摹不同于摄像和录音,而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传达出作者摹状的目的,即不是为摹状而摹状,而是要为人物的塑造、为表现作者的思想情感及作品主题服务。



收藏
举报


73 条评论


评论



  • 乐园老师说语文5月前

    讲解透彻。受益了,谢谢!

    回复 ⋅ 1条回复2


  • 张立精5月前

    这些写作技巧,只有在不断的写作实践中才能逐渐形成。俗话说:功夫在诗外。就是这个意思。

    回复 ⋅ 1条回复7


  • 墨溪视界5月前

    果然是专业人士,受教

    回复 ⋅ 1条回复2


  • 泰和文化5月前

    就是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等。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4121次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4-27 04:27 , Processed in 0.277397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