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7)
1.题目: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存在问题:a两个词语位置颠倒; b“奔腾”的“腾”写成“滕”;
c“赋予”的“赋”加撇 ;d“赋予”写成“付于”“富裕”等。
②审题注意点:用正楷(或行楷)
③参考答案:奔腾 赋予(每词1分,共2分)
2.题目: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填在A处
①存在问题:a选错词语; b写错别字; c把“志存高远”写成“志当存高远”。
②审题注意点: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③参考答案:志存高远(1分)
3.题目:语段中画线句属于----复句
①存在问题:a复句类型不清楚; b复句判断错误;c把复句和修辞手法等混淆。
②审题注意点:抓住常用的关联词语,判断复句类型
③答题思路:抓句子中的关键词“有……就有”,前后句是条件关系,判断是条件复句。
④参考答案:条件复句(1分)
4.题目【我探究】任选其中一幅图片,从书法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点评。(2分)
①存在问题:(阅卷截图+典型问题分析)
a.忽略审题,没有“任选一幅图片”,而是两个都点评了。
b.虽然就其中一幅点评,但前面没有指出是图1还是图2。
c.从“书法”方面的点评,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要先进行“书法字体的判断”,而是直接写书法的特点,评分标准里要求“书体判断1分”,所以没有判断的即使说出特点也没有给1分。
d.“书体判断”时出现错别字,如把“隶书”的“隶”写成“棣”,“行楷”的“楷”写成“谐”“凯”等。
e.从“书法和内容”两个方面点评,有学生只点评一个方面,而且“书体判断”错误。
f.内容方面表达太笼统,没有结合具体的关键词。
②审题注意点:
a.注意“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进行点评。
b.从“书法和内容”两个方面点评。
③答题思路:(条目式呈现注意点、思考路径等)
a.首先根据日常储备判断字体,图2也可写成“行楷”。字体的特点没有作分值要求,能写出更好。如果题目要求指向明确点,那“字体判断”会做得更好些。
b.内容方面,只要结合作品抓住关键词表述其意义即可,比参考答案宽松些。
④参考答案:
【我探究】(2分)
图1:隶书(1分)方劲厚重,古拙雄浑,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表现的坚毅厚重的内涵相吻合。
图2:行书(或行楷1分)飘逸率性,行云流水,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气势磅礴,包容万物的内涵相照应。(书体判断1分,与内容结合1分)
题目【我设计】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2分)
①存在问题:(阅卷截图+典型问题分析)
a. 没有研究“示例”,注意用偏正短语表达。
b. 忽视了活动主题“做自强少年”,抓关键词“自强”。
c. 设计的“活动形式”要让人一看具有可操作性,而跟设计“栏目名称”混淆了。如,“自
强人物精神颂”“自强人物奋斗史”“自强人物奋生平说”等。
②审题注意点:
要抓住三个信息:“参照示例”、活动主题“自强”关键词、设计“活动形式”。
③答题思路:(条目式呈现注意点、思考路径等)
a.围绕主题词关键词“自强”设计。
b.设计可操作的“活动形式”,而不是“栏目名称”。
c.分析示例“自强人物图片展”是一个偏正短语,参看答案在字数上就没做严格要求。
④参考答案:
【我设计】(2分)
自强人物故事会 自强人物演讲比赛自强人物手抄报 自强人物格言展
自强名言书法展 自强诗文朗诵会 自强文化交流会(讨论会)
题目【我采访】以小记者王帆的身份,采访校园“最美少年”小杰,设计一个有采访价值的问题。
①存在问题:(阅卷截图+典型问题分析)
a.采访时忽略对方的称呼,或把称呼写错。
b.把采访人和被采访人颠倒,或者根本不是采访的“小杰”而是“同学们”“钟南山”等。
c.设计的问题没有采访价值,忽略了要求“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d.不是设计采访问题,而是以被采访的身份回答问题,或是以第三人称叙述。
②审题注意点:
a.注意采访需要表达的要素,弄清采访对象。
b.采访设计的问题要紧扣题干里提供的几个关键信息。
c.设计的问题要有采访价值,语言表达上要求“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③答题思路:(条目式呈现注意点、思考路径等)
a.首先写出采访开头的“称呼问候语”,这次是2分题,所以在“自我介绍”上没有作分值要求。
b.设计采访问题时紧扣题干里几个关键的有价值的信息“残疾了拒绝照顾”“用坚强的意志克服重重困难能自立自强”“学习成绩优异,被誉为最美少年”等。
c.组织语言时注意表达的要求“亲切自然、简洁明了”。
④参考答案:
【我采访】(2分)
示例一:小杰同学,你好!我是校记者王帆,你自强不息的精神感染了学校很多学生,作为同龄人,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示例二:小杰同学,你好!我是校记者王帆,请问是什么让你战胜命运的磨难,走向优秀?
(首先要有合适的称呼和礼貌用语,然后是简单的自我介绍,再围绕小杰的事迹提出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语言亲切、自然、简洁、明了。称呼1分,问题1分)
5.题目:名著阅读
(1)补充阅读体会
①存在问题:
A.表意不明
B.未能结合语境,结合背景
②审题注意点:抓住题目中关键词:阅读体会、初读、再读、第三遍读
③答题思路:a.每一次读诗的感悟应逐渐加深;
b.结合再读和第三次读的内容,分析后得出感悟。
④参考答案:①团结很重要(认识事物有时不能看表面,还要看根本)(1分);②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中华民族正在团结并凝聚成坚强的力量,赞美了革命者紧密团结,英勇顽强的精神(1分)。
(2)从《艾青诗选》中你读到了诗人怎样的信仰?结合相关内容简要阐述。
①存在问题:
A.审题不清
B.无信仰
C.无结合D.只出现诗歌标题,未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E.诗歌标题错误或张冠李戴
②审题注意点:抓住题目中关键词:信仰、结合内容
③答题思路:信仰+结合内容分析
④参考答案:从作品中我读到了诗人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为光明,人类解放而斗争)。( “信仰”2分)比如《我爱这土地》《复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诗歌,以土地为意象,表达了诗人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体现了他崇高的信仰。(结合内容2分)
6. 用课文原句填空。
总分9分,全样本均分6.8分。相较于以往,得分率偏低。
①存在问题:
a.形似错误或音近错误
b. 模糊不清
c. 理解性错误:
要么写成了本首诗的其他句子,要么写成其它诗歌里的句子。
②审题注意点:
审清作者、出处、标点提示,理解性默写要紧扣关键词答题。
③教学建议:
试题设置体现了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完成默写。
第一题,必须真正理解《湖心亭看雪》的内容。以往的默写,集中于白描手法的运用,千万遍的默写,固然能够将白描手法潜移默化地转变成自己的能力。但是,很大程度上,肢解了文本。本次默写,抓住金陵人看到作者大喜,脱口而出的“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所表达的文本情趣跃然纸上。本题设置旨在指导我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和复习过程中,让学生以整体感知文本作为抓手,不能停留在所谓的经验上,默写传统的名句。
第二题,《醉翁亭记》的教学过程中,以山水之乐为基础的与民同乐的情怀彰显是本题设置的指导思想。命题选择了一日之景作为考查内容,具体考查学生是否对“云归而岩穴暝”的含义的真正掌握。本题设计对今后的教学指导意义在于,让学生真正把握文章的含义进行默写练习,能有效地杜绝错别字的出现。
第三题,综合运用在吟诵古诗词中获得的情感体验来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所考诗句的内容,不偏不怪。特别是最后的填空题两格,必须是学生对诗人的情感有高度的体验进而形成共鸣,才能够准确地找到“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掉“课外古诗词诵读”篇目中的诗词本质教学,导致本处填空失分很多。这无疑提示我们今后的教学方向:要求学生记忆的,必须是学生理解后的记忆。
④参考答案: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云归而岩穴暝
(3)直挂云帆济沧海 千里共婵娟 月是故乡明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7.赏析“意气溢三军”中“溢”字。(3分)
①存在问题:
A.词语含义未分析或解释错误(如下图)
B.未能结合内容分析或理解有误(如下图)
C.答案中关键词出现下画线,不可取(如下图)
②审题注意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词语的鉴赏,要注意扣住内容准确理解。
③答题思路:
A. 解释词语(思考本义及语境义)。“溢”字本义为“水漫出来”,此处用来形容意气,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
B. 结合句子内容理解。一、二两句意为“平生一被君主顾念看重,勇气就充满了三军”,一个“溢”字展现了出塞勇士的高昂斗志。
C. 分析情感。一、二两句直抒胸臆,展现的是诗人一生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志向与抱负,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英雄气概。
D. 注意有手法需点出
③参考答案:
“溢”意为“满而涌出”(1分),这里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昂的斗志和奋发的意气(1分),表现了诗人从军杀敌、建功立业的豪迈的英雄气概(1分)。(学生答到报国、爱国之情的也酌情给了1分)
8.题目:尾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①存在问题:
a.抒情方式与表达方式混淆
b.误把用典当作抒情方式
c.情感和精神混淆
d.不抓住关键词分析情感
②审题注意点:抓住题目中关键词:抒情方式 情感
③答题思路: 抒情方式(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原因+情感
③参考答案:直抒胸臆(直接抒情)(1分)。表现了诗人立志报国、甘愿血洒疆场、为国捐躯(1分 其中一点意对即可)的崇高爱国情感。(1分)
9
①存在问题:1.漏题。
2.审题不清,题目要求标三处,许多学生只标两处。
3.分不清是句间停顿还是句中的停顿,在停顿的过程中两个混起来用。
4.不会停顿,瞎停顿。
②审题注意点:本题属于句子之间的停顿,在停顿时必须按照句子之间停顿的方法来做。同时,题目标注停顿三处,不能按照我们习惯性的思维只停一处或两处。
③答题思路:1.联系上文内容,我们可以判断本题属于句子之间的停顿。
2.句子之间的停顿我们可以参考个句子加标点符号,所停顿的地方首先是一个分句,同时要结合句子的意思去停顿。例如本句,开头部分,部分学生第一处停顿停在“由朝阳岩东南后面”后面,事实上“由朝阳岩东南”并不是一个分句,只是句子的一个成分,介宾短语做“行”的状语,所以本处不能停顿。
3.可以参照本文开头第一句进行断句。
③参考答案: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每断一处1分)
题目:10
①存在问题:
1. 空白卷。
2. 课内文言文字词积累不牢靠,失分较多。
3. 错字、字迹不清楚、瞎写。
②审题注意点:看清楚要求解释哪一个字,字词理解要关注整个句子。
③答题思路:1.回忆以往学过的文言文,利用所学知识解题。如“蔚然”这个词,《醉翁亭记》里“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中就有,解释为:茂盛的样子。
2. 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如本题中,“类”,许多学生解释为“种类”,文言文中也却有其意,但放在这个句子中是解释不通的。联系句子,我们可以推测本句译为“类似合欢但是长出许多茎蔓”,所以此处解释为“像、类似”。
3. 解释好了应该要放回原文去理解一下,看翻译是否通顺。
④参考答案:(1)谓水之反流为“渴”(称、说 ) (2)冬夏常蔚然(茂盛的样子)
(3)类合欢而蔓生 (像、类似) (4)故以名焉 (命名、取名)
(每词一分,共四分)
13. 记”是一种古代文体,可叙事、写景、状物、抒发情怀或见解。阅读下面的材料,分别说说柳宗元和欧阳修作“记”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甲]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柳宗元《袁家渴记》)
[乙]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袁家渴记》:
《醉翁亭记》:
①存在问题:
a.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b.回答笼统,没有具体点出抒发具体的情怀。
c.文章没读懂,理解完全错误。
d.答案要点不全。
②审题注意点:
a. 要紧扣材料分析
b. 要着重分析作“记”的目的不同
③答题思路:
c. 先抓住材料中的两句话来理解,再结合文本内容来分析。
d. 要注意结合写作背景分析作者的作“记”目的。
e. 答题时要注意分析具体到位,不可过于笼统。
③参考答案:
13. (4分) 甲:首先是袁家渴之景美,不为外人知道,连“永之人”也“未尝游焉",所以要让大家知道,不敢单独享用。其次,寄情于景,以美景自比,既为未被人知的人才呼吁,又有怀才不遇的伤痛之情。(2分)
乙:既表达对醉翁亭美景的喜爱,抒发山水之乐 (答“寄情山水”也得1分) ,也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高尚情怀。(2分)
14.题目:阅读材料一,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5字)(3分)
①存在问题:
a.不知新闻标题即用一句话概括出新闻报道的主要事件。
b.答案里有时间。
C.不能根据导语提炼准确信息。
d.不知根据导语概括出主要内容
②审题注意点:字数要求
③答题思路:
a.找出导语,压缩导语,在导语里选出关键词。
b.再适当参考主体部分。
c.用结语来进行验证。
格式:对象+事件(谁干什么或谁怎么样)
一般:不需要时间、地点等要素,只要求两个必备要素对象和事件,一般为判断性的不停顿短句(偶尔为对称句)文末不用标点。另外,标题一定要简洁、确切、醒目,既要概括主要内容,又要有很强的吸引力。
③参考答案:
推特CEO承诺生前捐出全部财富,目前身价49亿美元(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