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347|回复: 1
收起左侧

[文言文] 《晏子使楚》《湖心亭看雪》《活板》《治水必躬亲》知识点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20-11-12 17: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晏子使楚》知识点
原文+字词解释:
晏子将使(出使)楚。楚王闻(这个消息)(对)左右(身边的侍臣)曰:“晏婴,齐(的)习辞者(善于辞令的人 )也,今(将要)来,吾(想要)辱之,何以也(用什么办法)?”左右对曰:“(相当于“于”)其来也,臣请(绑)一人过王(从大王面前走过)而行。王曰,何为者(做什么的人)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犯了什么罪)?曰,坐盗(犯了盗窃罪)。”晏子(到),楚王(请)晏子酒。酒酣(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吏二(二个公差)缚一人(到)王。王曰:“缚者(同“何”:什么)为者(干什么的人)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本来)(善于,擅长)盗乎?” 晏子避席(离开座位)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就是)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只)相似,其实(它的果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莫非)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自取其辱)焉。”
翻译: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对身边的侍臣说:“齐国善于辞令的人,现在要来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侍臣回答说:“当他来的时候,请让我们绑着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大王问:‘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齐国人。’大王问:‘犯了什么罪?’回答说:‘犯了偷窃罪。’”晏子来到了,楚王请晏子喝酒,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小官吏绑着一个人到楚王面前来。楚王问道:“绑着的人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看着晏子问道:“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东西的吗?” 晏子离开了席位回答道:“我听说这样一件事: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的地方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的地方就是枳树,只是叶相像罢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水土条件不相同啊。现在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起来了,莫非楚国的水土使他喜欢偷东西吗?”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古今义:
1、楚王闻之,谓左右曰:  古义:近旁的人    今义:方位词
2、王曰:“何?”:    古义:犯罪        今义:动词,坐下
3、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古义:它的果实    今义:表示实际上
4、寡人反取焉:        古义:辱          今义:疾病
5、晏子避对曰:        古义:座具        今义:席子
6、何也:              古义:……原因   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通假字:
缚者为者也: “曷”同“何” 什么     
圣人非所与也:“熙”同“嬉”:开玩笑
晏子形象:机智敏捷、能言善辩,善于外交辞令的外交家。
楚王的形象:自作聪明、仗势欺人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知识点整理
一、填空。
①文言文《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号陶庵明末清初人。本文是一篇游记
②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二、解释加点字。
(1)是日更定( 指初更以后 )
(2)余一小船( 牵引,这里是划船的意思 )           
(3)拥毳衣炉火( 细毛皮衣 )
(4)雾凇沆砀(雾气弥漫的样子)      
(5)上下(副词, 全,都 )      (6)长堤一痕(    只有    )
(7)客此(   在此地客居  )         (8)下船(    等到        )
(9)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       )(    还     )
(10)余饮三大(勉强,尽力)(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
(11)舟子(船夫) (12)更有痴似相公(  对书生的尊称   )
三、一词多义。
(1)是 ①是日更定矣 __这__
②是金陵人  __判断动词__
(2)白 ①上下一白     __白色__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_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__
(3)一 ①上下一白      __副词,全__
②惟长堤一痕  __数词,一__
(4)更 ①是日更定矣   __ɡēnɡ,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一更为2小时__
②更有痴似相公者  _ɡènɡ,还__
四、词类活用。
此 名词活用为动词,_客居__
五、翻译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                  
6、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7、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六、重点问题梳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从哪种感觉来写?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通过听觉来写,突出天气的严寒,也为下文到湖心亭看雪埋下伏笔,突出游兴强烈。
2、“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1)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2)暗示作者的“痴”(或“不同常人”),为下文作伏笔。                                                                              
3、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语句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并简要分析。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能够抓住景物的突出特征,颇有韵味。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传达出景物的形与神。                                                                                        
5、结尾的“痴”有何含义?作者引用舟子的话有什么用意?
他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                           
点明文章主旨,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赏,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的淡淡愁绪。                                                          
6、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奇景___和游湖人的__雅趣___
7、古往今来咏雪的古诗文极多,请写出1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8、西湖美景受到众多文人雅士的喜爱,请写出2句写西湖的诗词佳句。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                                    
七、文言文对比阅读: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1—4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霁:雨过天晴。参廖、辨才:人名。并湖: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山名。 普宁、寿圣院:寺名。 惠因涧:山涧名。殆:大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__消失___           (2)上下一白__全、完全___
(3)濯足于惠因涧  __洗、洗涤__           (4)谒辨才于朝音堂__拜访__
2.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C  )
A.余:余住西湖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天与云与山与水 / 选贤与能
C.于:憩于龙井亭 /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明日乃还 / 见渔人,乃大惊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4.甲乙两文中,“_是日更定矣_”“ __是夕__”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_湖中人鸟声俱绝__ ”“ __皆寂不闻人声_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回答1-5题。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心亭看雪》
【乙】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①,花光如颊②,温风如酒,波纹如绫③;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④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节选自袁宏道《初至西湖记》)
【注释】①娥:这里指眉上的彩黛(青黑色)。②颊:少女的面颊。③绫:形容极细平滑。④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指三国时曹植梦遇洛河之神之事。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
此 时 / 欲 下 一 语 描 写 / 不 得。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__消失__        (2)是日更定矣  更定:__指初更以后__
(3)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  突兀:__高耸的样子___  (4)即棹小舟入湖  棹:__划船__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湖上)冰花弥漫,白茫茫一片,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上下全是白色的。
(2)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_午间进入昭庆寺,用过茶后,立即划小船进入湖中。
4.试简要分析“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的表达效果。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②充分展示出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暗示作者的“痴”,为下文埋下伏笔。_
5.《湖心亭看雪》写的是雪后的西湖,《初至西湖记》写的是春天的西湖,试比较两篇文章写景方法的不同。
_《湖心亭看雪》用简练朴素、不加渲染的白描手法写景;《初至西湖记》用生动的比喻写景。
《活板》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活板》选自《梦溪笔谈·技艺》,活板,就是活字版。板,同“版”。 《梦溪笔谈》共30卷,内容丰富,包括天文、地理、数学、物理、文艺、历史等各个方面,是包容多种知识的笔记巨著。《梦溪笔谈》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中国科技史上的坐标”
2.沈括(1031-1095),字存中,钱塘人(今浙江杭州市)人,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3.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另外三大发明是火药 、指南针 、造纸术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1.其上以松(zhī )、蜡( huò   )纸灰冒之
2.持就火(  yáng )之                3.(  gēng )互用之
4.则以纸( tiě  )之                   5.兼与药相( zhān )
6.不若( fán )土,用(   )再火令药熔
7.以手(     )之                  8.木格( zhù  )之
9.( shū  )不沾污
10.其印(  wéi  )(   )群(  zòng )所得
三、重点句子朗读节奏:
1.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2.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3.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         
4.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5.持/就火炀之               
6.则以一平板/按其面
7.每一字/皆有数印            
8.有/奇字/素无备者  
9. 用讫/再火//药熔           
10.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四、重点字词解释及句子翻译:
1.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板:名词作状语,“用雕板”。尚:副词,还。盛:这里是大规模的意思。为:动词,做。之:指代“板印书籍”。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样做。2.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始:才。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即《诗》《书》《礼》《易》《春秋》。已:通“以”。为:是。 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3.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布衣:平民。昇:同“升”。为:发明。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4.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其:指活字版印刷的。钱唇:铜钱的边缘。一印:一个字模。火:名词作状语,用火。令:使。它的办法是:用黏土来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5.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设:设置。其:指铁板的。以:用,拿。和:混合。冒:蒙,盖。:代词,这。之:代“铁板”。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一类的东西覆盖好。6.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欲:想,要。则:副词,就。铁范:铁框子。乃:于是,就。密布:密密地排着。字印:字模。持:拿。就:靠近。持就火即持之就火。炀:烤。之:指铁板。稍:稍微。则:就。其:指排好的字模。如砥:像磨刀石那样平。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去烘烤,待铁板上的药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平得像磨刀石一样。7.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若:如果。止:通“只”。为:算是。若……则:如果……那么。极:很。如果只印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8.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具:准备好。更互:交替,轮流。瞬息:一眨眼一呼吸,形容时间极其短促。就:完成。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里就能完成。9.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印:字印。以:用来。重复者:重复的字。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10.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则:就。以:用。帖:动词,用标签标出。之:指不用的字模。帖:名词,标签。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11.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奇字:生僻字,不常用的字。素:平时,一向。旋:随即,立刻。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一会儿就能制成功。1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以:用,拿。为之:这里是刻制活字模。之,代指活字。者:……的(原因)。文理:本指花纹,这里指树木的纹理质地。兼:又。燔土:指火烧过的黏土字印。燔,烧。讫:终了,完毕。火: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殊:极,绝。殊不:一点也不。不用木料制作字模的原因,是因为木料的纹理有疏有密,一沾水就会变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会和药物粘在一起,(拆版时)拿不下来;不像用胶泥烧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烤,使药物熔化,用手轻轻一掸,那些字模就会自己掉了下来,一点也不会被药物弄脏。 13.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其:他的,或解释为那些。“为……所……”表示被动的句式。为:被。予:我的。群:众,诸。从:指堂房亲属。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儿们得到了,到今天还珍贵地收藏着。
五、重点语法现象:
(一)通假字
1.活    “板”通“版”。
2.后典籍皆为板本  “已”,通 “以”。
3.若印三二本   “止”,通“只”。
4.理有疏密  “文”通“纹”。
(二)一词多义
1.为
(1)唐人尚未盛之  动词,做
(2)皆板本        动词,是
(3)又活板        动词,发明
(4)每字一印      动词,刻
(5)满铁范一板    动词,成为
(6)未简易        动词,算是
(7)极神速        动词,算是
(8)每韵一帖      动词,做
(9)不以木之者    动词,刻制
(10)予群从所得   介词,被 ,被动用法
2.以
(1)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介词,用,拿
(2)一铁范置铁板上           介词,把
(3)一平板按其面             介词,用,拿
(4)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连词,表目的,可译为“用来
(5)纸帖之/草火烧/不木为之者/手拂之  介词,用
3.其                              
(1)法                           代词,指活字版印刷的
(2)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代词,指铁板的
(3)则以一平板按面               代词,指排好的字模
(4)印自落                       代词,那些
(5)印为予群从所得               代词,他的
4.之
(1)唐人尚未盛为             代词,指“板印书籍”
(2)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   代词“这”; 代词,指“铁板”
(3)持就火炀   代词,指“铁板”
(4)更互用     代词,指“两块铁板”
(5)则以纸帖之  代词,指不用的字模
(6)旋刻之       代词,指“奇字”
(7)不以木为代词,指活字模
(8)以手拂之     代词,指字模
5.帖
(1)则以纸之   动词,用标签标出
(2)每韵为一帖  名词,标签
6.就
(1)持火炀之   动词,靠近
(2)瞬息可     动词,完成
7.若
(1)不燔土       如,像
(2)止印三二本   如果
8.火
(1)以草烧     名词作状语,用火
(2)再令药熔   名词作动词,用火烤
(三)词类活用
1.板印书籍   名词作状语,“用雕版”
2.烧令坚   名词作状语,“用火”
3.用讫再令药熔   名词用作动词,“用火烤”
4.则以纸之   名词用作动词,“用标签标出”
六、文章内容整理:
1.《活板》要说明的对象是“活板印刷”, 特点:
(1)每字为一印: 字是活的
(2)密布字印: 排版是活的  
(3)每字皆有数印:字印数目是活的
(4)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作法是活的
(5)更互用之: 用法是活的
(6)以手拂之,其印自落: 拆法是活的
2.说明方法:
(1)“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的说明刻字的厚度、硬度
(2)“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地突出了字印用平板按压后十分平整的特点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活板能提高印刷速度的优点,印得越多越快。
(4)“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胶泥字模的优越性。
(5)“每—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了字印树目是活的,突出了活板的“活”。
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3.说明顺序:
(1)总体上是按时间顺序说明的。  
A.交代活版发明之前用雕版印刷的时间和使用情况(唐、五代)
B.点明活版发明时间(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C.交代活版下落(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2)主体部分在具体介绍活版的制作、用法、功效时是综合运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和逻辑顺序说明的:
A.介绍活版的制作印刷是用时间顺序(工作程序顺序,简称:程序顺序):刻字、 排版、印刷、拆版  
B.介绍活版的功效、提高功效的措施、用胶泥刻字的好处等是按逻辑顺序说明的:
功效:印数越多越好,极为神速
措施:常作二铁板,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一字数印,分类贮存
胶泥:字平如砥;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4.本文是一篇科技说明文,说明对象是__活板印刷_。它的特点是___。文章详细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的方法以及优越性,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创造精神。本文运用了时间顺序(工作程序顺序)、逻辑顺序说明顺序,主体部分第二段运用了工作程序顺序说明顺序详细介绍了活字印刷术的制作流程。即制版→ 印刷→ 拆版的顺序来说明的。
5.作者将用木头刻字与用胶泥刻字进行比较,突出胶泥刻字的优点,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胶泥刻字的优点。优点:沾水不变形,容易拆版,不被弄脏。
6.文章介绍活板的制版主要按工作程序的顺序进行说明,例如写制版,是按制字→__设版__→__排字__→__炀版__→__平字_的顺序说明的
7.制作活板的第一道工序是 刻字 ,所用的原料是 胶泥 ,用火烧活字的目的是令坚
8.课文最后一段交待活板的下落,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保藏”一词有何作用?
答:这一段交待活版的下落,与开头“布衣毕昇,又为活板”相照应。“保藏”说明所得者对活字的精心的收存。
文言文《治水必躬亲》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简介:
《治水必躬亲》一文作者:钱泳,清代江苏金匮(kuì)人,长期做幕客,足迹遍及大江南北。工诗,善书画,著有《履园丛话》、《履园谭诗》
二、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nì)于掌故     有浅深(zhū )        非相度不得其情(xiàng duó )
历山川( gōng ) 咨询不穷其致(zīxún)   好(hào)恶(wù)
亲劳胼胝(piánzhī)     横索(héngsuǒ )一钱  
三、朗读节奏:
1.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
2.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
3.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
4.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5.是以/必得躬历山川。
6.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
7.必如是/而后/事可举也。
8.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四、重点字词解释:
治水之法(方法),既不可执一,泥(拘泥)于(对)掌故(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亦(也)不可/妄意/轻信人(别人)言。盖(发语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就因为”)地有高低,流(水流)缓(慢)急,(水停聚的地方)有浅深,势(指河流的形势)有曲直,非相度()(观察和测量)不得其(那)情(真实情况),非咨询()不穷其(那)致,是以(因此,所以)必得躬(亲自历山川,亲劳(使…劳累)胼胝。
昔(从前)海忠介治河,布袍缓带,冒雨冲(顶着,冒着)风,往来于(在)荒村野水(乱流)之间,亲给(发放)钱粮,不扣一厘,而(并且)随官人役(差役)亦未尝横索(横行勒索)一钱。必(必须)如是/(像这样)而后事可举(办事成功)也。如(如果)好(喜欢)逸(安逸)恶(厌恶)劳,计(考虑)利(私利)而忘义(道义),远嫌而避怨(避免抱怨)则(那么)不举/(办事成功)而水利不兴(兴办)矣。
五、古今异义词(及个别字词翻译):
1.泥:古义,拘泥。今义,泥土。
2.举:古义,办事成功。今义,举起,抬起。
3.盖:古义,发语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就因为”。今义,遮盖或遮盖的东西。
4.穷:古义,彻底摸清,追究到底。今义,生活困难。
5.躬:古义,亲自。今义,弯腰。
6.尝:古义,曾经。今义,尝试。
7.掌故:古义,本文指古代的典章、制度。今义,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六、一词多义: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是而后事可举也  (动词,像)好逸而恶劳        (连词,假如,如果)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非相度不其情      (动词,得到,掌握)是以必躬历山川    (助动词,要)
  
        
   
   
   
胼胝      (动词,劳动)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如好逸恶劳 (名词,辛劳)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必如是后事可举也   (连词,表承接) 则事不举水利不兴矣  (连词,表并列)七、词类活用:1.其致  (形容词用作动词,追究到底)2.嫌而避怨(形容词用作动词,远离)3.布袍缓带  (形容词用作动词,穿着轻便服装)
八、重要句子翻译:
1.治水之法,既不可执一,泥于掌故,亦不可妄意轻信人言。翻译:治理水患的方法,既不能固执不知变通,拘泥于古代的典章制度,也不能随意相信别人的话。2.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翻译:不经过观察和测量就不能了解它的真实情况,不经过访问,征求意见就不能彻底摸清情况。3.是以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翻译:因此必须亲自登山涉水,亲自辛劳,不怕吃苦。4.而随官人役亦未尝横索一钱。翻译:并且随同的管理差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文钱财。5.如好逸而恶劳,计利而忘义,远嫌而避怨,则事不举而水利不兴矣。
翻译:如果贪图安逸,害怕辛劳,计较私利,忘记公益,只想远远地躲开嫌疑,避免抱怨,那么事情就做不成,水利也就办不好了。
九、文章内容梳理:
1. 本文论述了作者的什么观点?是怎样论证的?
本文论述了治水必躬亲的道理,说明只有躬亲、清廉才能治好水。
文章从正反两方面来对比论述的,先从正面举了海瑞治水不但躬亲,而且清廉,再从反面说如果海瑞不吃苦,想谋利,怕得罪人,那么水利肯定办不好。
2.论据:海忠介“躬亲”且清廉治理好水患(正面)——举例论证
(假设)好逸恶劳,计利忘义,远嫌避怨(反面)——假设论证、对比论证
3.治水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必得躬历山川,亲劳胼胝 。
4.为什么说治水必躬亲: 盖地有高低,流有缓急,潴有浅深,势有曲直,非相度不得其情,非咨询不穷其致 。
5.说说海瑞治水时的具体表现:布袍缓带,冒雨冲风,往来于荒村野水之间,亲给钱粮,不扣一厘,而随官人役也不曾横行勒索一钱。用两个词语概括: 躬亲 、 清廉
6.作者认为“事举”“水利兴”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躬亲、清廉(用原文“冒雨冲风,亲给钱粮,不扣一厘”也行)
7.请从本文中概括出两个成语:好逸恶劳,见利忘义
8.海瑞怎样一个形象: 海瑞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是个清官,他为民请命,清廉公正,力主反贪,刚正不阿等等。课文中他躬亲治水,不畏艰辛,为民着想,清正廉洁。
9.迁移联想
文章为了证明治水必躬亲的观点,列举海瑞治水的例子来证明,你还能举出其他例子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如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347次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 名

发帖:NO. 2 名

在线:NO. 72 名

闲小楼 发表于 2024-11-5 22: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看帖回帖一条路!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23 , Processed in 0.203491 second(s), 5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