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报社 2018-11-08 14:44:36
一直以来,很多老师在教学《将相和》时,一般都起于“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止于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物特点,作的是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我认为教学这篇课文作故事内容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分析固然是重要的,但如果只是这样,就忽略了文本的语言学习价值,何以谈“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呢? 《将相和》的教学怎样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有所作为?带着这个问题,我和孩子们走进了课堂。 我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将相和》一课。我板书课题后,问道:你们喜欢读这篇课文吗?我提此问之目的是想引导孩子们从整体上对文章内容进行回顾,进而把阅读的注意点放到语言的学习上来。我猜想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是从文章故事内容和人物性格特点上来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我叫起了一位戴眼镜的小女孩。 小女孩:我喜欢读这篇文章,因为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给我们塑造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有血有肉。 出乎意料,完完全全地出乎意料!我没有想到这个小女孩的思考竟和我如此之合拍!我让她把这句话再说一遍,并请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小女孩又说一遍以后,有的同学找出了“有血有肉”,有的同学找出了“活灵活现”,我均表示反对,孩子们马上明白了应该是“塑造”。我说:对,就是“塑造”。我请一位女生在黑板的正中间写上大大的两个字“塑造”。我指着黑板上的这两个字问那个发言的女孩:“塑造”是什么意思? 小女孩:“塑造”就是描写,就是刻画。我在“塑造”的旁边写上“描写”和“刻画”,问:在文章中,作者是用什么来“塑造”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的呢?是钢筋和混凝土吗?孩子们一笑,齐声答:不是!是用语言来“塑造”的。我在“塑造” 的前面迅速加上了“语言”二字。哇,“语言塑造”—— 这堂课的架子一下子就立起来了! 我说: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研究研究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来塑造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物形象的。 我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探究呢?如果任由学生这儿一句、那儿一句地找、谈,就极有可能出现 “天女散花”的情况,失去语言学习的整体性,使语言学习变得琐碎起来,相反不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如果依据文本的语言特色来引导孩子们交流,这样的情况就不会出现了。 我认为《将相和》一文的语言特色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运用成语描写人物,文中有很多成语,除了“完璧归赵”“负荆请罪”以外,写蔺相如还用了“理直气壮”,写廉颇则用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等等,这些成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二是对廉颇和蔺相如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极具个性,正是一些生动的、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让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三是运用了“背面敷粉”和反衬的描写技巧,除了用全力对蔺相如和廉颇进行正面刻画以外,还有一些交代性的叙述,互相映衬对照,从而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对本文的语言特色进行了上述梳理以后,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探究学习时就心中有数了。我们的探究活动分三步展开: 第一步:探究成语的运用 我先出示学习要求:请你从文中找出一些成语来,说一说这些成语在描写人物形象和表现人物性格特点上有哪些好处? 课堂出现短暂的沉默以后,有孩子举起了小手。我提问一个男孩儿:你找到的是哪处的成语呢? 男孩: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段话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写出了廉颇战功卓著,确实是大将军,为保卫赵国做出过很大的贡献。 一个女孩接着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两个成语是写出了廉颇的战功显赫。但是,这两个成语是廉颇自己说的,廉颇用这两个成语来夸赞自己,未免也太不谦虚了。(有学生笑) 我的眼前一亮。我说:是呀,这两个词如果是蔺相如说的就好了。(学生笑了)但是,这两个词偏不是出自于别人之口,而是出于廉颇自己之口,这就让廉颇居功自傲的特点一下子鲜明起来了。这两个成语用得好吗? 孩子们齐声:好!我问:谁还有新的发现? 一个女孩站了起来——蔺相如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这里用了“理直气壮”,这个成语也用得好。蔺相如已经知道秦王没有拿璧换城的诚意,他就有充分的理由和秦王斗争了。“理直气壮”这个成语让我们看到了蔺相如的高大形象。 在我的示意下,教室里第一次响起了掌声。我说:是呀,在理直气壮的蔺相如面前,强大的秦王一下就变得渺小起来。他的渺小与他不讲信用、毫无诚意有关,有个成语直接写出来了,是哪一个?学生立刻找出是“绝口不提”。我说:正是因为秦王的“绝口不提”,才有了蔺相如的“理直气壮”。这就是成语的力量! 文中直接用来描写人物的成语只有这四个,孩子们找出来了,而且分析得头头是道,让我惊喜连连。我知道对于本文中成语运用的体会还不能止于此。我启发道:文中只有这四个成语吗? 学生接着找出了“无价之宝”“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同心协力”等成语。我问:谁能讲讲这些成语与故事、与人物的关系? 一个女孩:我认为“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是来写廉颇的,表现了廉颇知错就改的可贵品格。 另一个女孩:我认为这些成语之间是有联系的。 我暗喜,问道:什么联系? 女孩:“无价之宝”是来形容和氏璧的,因为有了和氏璧这个无价之宝,才会有“完璧归赵”的故事…… 我说:你真不简单,你发现了这些成语之间的联系了。我向她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但是我没有让她接着讲下去,我希望其他的同学也能发现这些成语之间的关联,让语言走入每个孩子的心田。 我说:谁能接着这位同学的话讲下去? 一个男孩:如果没有蔺相如的“理直气壮”,就没有“完璧归赵”;没有“完璧归赵”,也就没有后来的“渑池之会”…… 孩子们渐渐发现成语之间的奥秘了,又一个男孩说:没有“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也就不会有廉颇的不服气,廉颇就不会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了。 一个女孩:因为廉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所以才会去“负荆请罪”;因为廉颇能“负荆请罪”,所以他们才会成为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国家。 我问:同学们,文中成语的运用妙吧?孩子们一齐回答:妙!至此,孩子们对文中成语运用的探究已经水到渠成,他们感受到了探究语言奥秘的快乐,情绪开始高涨起来。 第二步:品析行动和语言描写的语句 我出示了第二个探究要求:请你从文中找出对廉颇和蔺相如语言、行动进行描写的语句,说一说这些描写好在哪里? 片刻,就有学生跃跃欲试了。 一个男孩:我来讲一讲“完璧归赵”中的描写。请同学们看这几句话: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蔺相如是有准备去见秦王的, “看这情形”和“知道”写出了蔺相如早有心理准备了。“捧”“退”“靠”“站定”“撞”写出了蔺相如的勇敢。而他理直气壮说的一番话又理由充分。这段行动和语言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蔺相如和秦王斗智斗勇的全过程,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男孩儿讲得满面红光,我真的很高兴!掌声再次响了起来。我说:后面一定有人能比这位同学讲得更好!谁接着讲? 另一个男孩:请大家看——到了举行典礼那一天,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说:“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秦王没有办法,只得客客气气地把蔺相如送回赵国。这里“大大方方”写出了蔺相如的勇敢,还有,我注意到了写秦王的一个词“客客气气”,没有蔺相如的“大大方方”,哪会有秦王的“客客气气”呢?又是掌声…… 一个女孩:我讲的是渑池会见的一段。请大家看——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这一段把蔺相如的无所畏惧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女孩儿说完就坐下了。我走到她身边,请她站起来。我说:你注意到两个“说”字没有?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会怎样说?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又会怎样说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热闹起来:有孩子:十分恼怒地说。有孩子:无比愤怒地说。有孩子:指手画脚地说。我说:指手画脚?请注意,这是国与国之间的外交。以蔺相如的智慧,他会在秦王面前“指手画脚” 么? 孩子们马上意识到“指手画脚”是不恰当的。陆续地,“心平气和”“煞有介事”“义正言辞”等词语一个一个地从孩子们的智慧中闪现出来……好了,渑池会上的蔺相如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相信孩子们已经进行了“穿越”,蔺相如此刻在孩子们的心中“活” 起来了。 不过,我仍旧意犹未尽。我说:同学们,请你们看看廉颇和蔺相如各自是怎样称呼对方的?一个女孩:蔺相如称廉颇是“廉将军”,而廉颇称蔺相如是“他蔺相如”,称自己则是“我廉颇”。我问:这样一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女孩儿:从称呼中,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不同性格,一个谦虚有礼貌,一个高傲自大。我说:这就是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啊!正是这样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才让两个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探究活动进行到此时,离下课已经不远了。但是孩子们的兴趣没有丝毫的减退。我适时地抛出了第三个话题。 第三步:谈谈“闲来之笔” 我的提示是:文中除了对廉颇和蔺相如进行正面描写以外,还有一些句子看似“闲来之笔”,实际也很值得我们玩味的,看谁的慧眼能发现这些句子。课堂立刻安静下来。孩子们又扎到语言中去了。 一个小男孩:我发现这一句很有意思,就是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时,赵王和大臣们商议说:“去吧,怕有危险;不去吧,又显得太胆怯。”这里写出了赵王和大臣们内心的矛盾。 我把话题抛向全体学生:只是赵王和大臣们的矛盾? 一个女孩:还是赵王和秦王之间的矛盾。我追问:只是赵王和秦王之间的矛盾?还是谁和谁之间的矛盾?又一个女孩:还是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掌声再一次响起来。掌声过后,我和孩子们来了一次有趣的朗读:我:去吧—— 孩子们:怕有危险。我:不去吧—— 孩子们:又显得太胆怯。我:怕有危险—— 孩子们:不去吧!我:不,我们不能显得太胆怯—— 孩子们:去吧!读完,我说:面对着国家尊严,蔺相如的选择是—— 孩子们:去! 我走到找出这句话的男孩身边,摸摸他的头:这句话可以不写么?孩子立刻回答:必须要写,这样就更能突出蔺相如能主动维护国家的尊严,无所畏惧。我接着说:对!这一句看似“闲笔”,实则“不闲”呀!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叙述,谁又有新的发现? 一个从来没有举过手的男孩怯怯地举起了小手。我立刻请他发言。男孩: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我认为这一句话写得很好。这句话写清楚了事情的结果。廉颇和蔺相如产生了那么多的矛盾,现在他们终于和好了。我转而问其他同学:这句话可以不写么?孩子们齐声回答:不能不写!那个男孩:不写的话,事情就没有结果,文章就不完整了。 我意识到这句话的确很重要。不仅因为这句话给整个故事结局以圆满的交代,还照应了课文的题目——将相和,而且“他们俩”中谁应在前,谁应在后,孩子们不一定知道。于是,我和孩子们又进行了一次有趣的朗读。我说:请大家把“他们”换成两个人的名字,齐读这个结尾句。果然,孩子们朗读时,有的把蔺相如放在前面了,有的把廉颇放在前面了。我提问一个女孩儿:你读的时候为什么要把蔺相如放在前面呢?女孩:因为我觉得蔺相如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所以他应该放在前面。我说:那廉颇就不重要咯!一个男孩:廉颇也很重要,课文中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问:你把谁放在前面了?男孩:我把廉颇放在前面了。因为课文中说“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廉颇应该在前面。我没有让争论继续下去。我说:请大家齐读课题! 全班孩子:将——相——和—— 我说:明白了吗?应该把谁放在前面?孩子们:廉颇放在前,蔺相如放在后面。我:请大家再齐读吧。孩子们:从此以后,廉颇和蔺相如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孩子们读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句话中的“此” 字。这个“此”字运用得很妙啊!我问:同学们,这个 “此”字指的是…… 一个男孩:“此”指的是“负荆请罪”。我:那就请大家把“负荆请罪”也放进句子里读吧! 孩子们大声道:从“负荆请罪”以后,廉颇和蔺相如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下课的时间到了。我赶紧把探究活动收了回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从三个方面研究了文章是怎样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的——成语的妙用让人物性格鲜明,传神的动作和语言描写让人物形象生动,而看似闲笔实则不闲的叙述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特点。我们今天有这节课,得感谢一个人,她就是—— 我请课始发言的那个戴眼镜的女孩站起来:感谢你的一句话,把我们引入了精彩的语言之门! 在这一课结束后的两天里,我一直在回忆课堂里的情景。我的脑海里不断出现一句话: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是呀,语文学习的旅程应该是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的旅程……
(湖北省仙桃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