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畅销书作家为你解密:一篇吸睛的小说(故事文)是如何写成的原创极昼之光明2021-01-29 18:00:37
你想了解东野圭吾那些虐心的推理小说怎么写成的吗?整体怎么构思的?情节怎么设计的?运用了什么技巧? 很多人喜欢写作,但一直以写实为主,还停留在“写自己、写周围人”这个境界。如何做到“写天下”,再进行虚构类的创作,很茫然。对东野圭吾这样的作家除了顶礼膜拜,自己要写出人物丰满、波澜起伏、有趣味的故事文,往往就会觉得无从下手。
《畅销作家写作全指南》这本书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小说创作技巧指南,作者大泽在昌,也是日本著名推理小说作家,畅销书作家。代表作有《感伤的街角》《深夜马戏团》《新宿鲛》等,多次获得日本新人奖、直木奖、推理小说协会奖等重要奖项。 他举办了一期“小说课堂”讲座,针对十二位选拔出的青年写作者,以“大师办私塾”的形式,将他三十三年的创作经验和写作心得倾囊传授,并精选了讲座内容汇集成此书。 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0堂写作课程,第二部分是4次点评课程,穿插了与学员、编辑的问答交流,从故事结构、角色塑造、文字描写、对话技巧、情节设计等方面解读具体问题,真实解密了优秀小说家的构思方式和创作脉络。 书很厚,内容非常多,笔者用了三天时间将全书通读了一遍,在写作积累的重要性、视角转换技巧、有趣的情节设计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收获。
一、写作需要大量输入“吸收”国内畅销书作家粥佐罗也说过,写作的三要素是:输入,思考,输出。
如果没有输入,持续输出,自己很快就会变得“中空”,就像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输入和“吸收”很重要。 李笑来曾总结过,我们的输入渠道有观察、体验、试错和阅读几种形式。 无论是小说、漫画、电影、戏剧、音乐,都可以持续刺激自己:听到音乐要考虑“这首歌曲能写成什么样的小说”;看到出色的电影,要琢磨“如果由自己当导演,该怎么安排素材”;在接触别人的作品时,要养成习惯,时刻研究“这份感动应该如何运用到小说里”。 大泽在昌说,小说不是现实,但是真实。小说所描写的事情必须符合时代背景,符合人物身份、年龄、性格特征等,否则就像影视剧中,有“穿邦”的可能。 这就要求写小说要具备一些常识。比如金庸写《神雕侠侣》,要对当时南宋时代人文历史要充分了解,对武功招式、兵器等也得粗通。路遥在写《平凡的世界》,亲自去煤矿很长时间体验生活。我们在上下班途中乘车时,可边观察边想象身边人的人生、职业、背景等。 大泽在昌也认为写推理小说要具备基础知识,而且要大量的读书,至少要读1000部前人的作品。阅读是最主要的输入形式。 “当作家就像杯里的水——读书量越来越多,最后才会溢出,才有写作的热情。半杯不满的人就算勉强写,空出的部分也填补不上,总有一天会遇到无力跨越的障碍。”
大泽在昌高中二年级时就读了一千多本书,每天读3本书,成为职业作家以后,每年也读500-1000本。 通过阅读各种作家的各种作品,能掌握自身经历以外的知识,培养对小说的直觉。但并不是读书多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书中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塑造、意外的安排,都需要读大量的书才能把握好。
二、写小说忌讳用“上帝视角”作为小白来说,对这本书提出的写作视角问题感触最深。以往读小说或偶尔写些故事文,从没意识到还有个视角问题。 原来写小说很忌讳“上帝视角”,一般只是在大型故事的序幕里才会用到。大泽在昌说,如果他是新人奖评委,所有的上帝视角作品都会落选。 为什么初审就淘汰上帝视角作品呢? 因为只要是上帝视角,读者就没必要读小说了。在上帝视角下,无论结局还是谜底,统统一清二楚,所以读者无法对登场人物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大泽在昌在本书中采用了问答的方式,说明怎样才能彻底解决视角问题,两位编辑也参与了交流。 编辑A说将写好的作品搁置一天,第二天再朗读出来。 主编则认为作者要将自己彻底地融入角色,只写该人物所能见能闻之事。 大泽在昌也很认同主编的看法。在《秘密的复仇》这篇习作中,在视角人物走出房间时,出现别人注视他背影的描写,这显然是不妥当的。要想避免这种错误,就要先怀疑“这句话在视角上不奇怪吗”,然后“搁置一天再重读”。 作者就是神,掌握着故事里所有信息,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写出来。 回想我们在写故事文时,绝大多数采用了“第三人称”的多视角,不管采用什么视角,只要存在视角人物,就不能写出该人物所不知道的信息。 说到多视角转换问题,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想象小说是五角形结构,用多视角转换方式写一篇50页的短篇小说。 他才思敏捷,就以自己为例,写他独自一人去北海道阿寒湖殉情,分别从学员、主编、同机的中年陌生人、客栈老板和他本人五个视角展现这个故事,最后揭开谜底,他是受学员作品影响,萌生了与初恋女友一同奔赴黄泉的想法。 学员和编辑们都被他的故事吸引住了。多视角的好处在于,通过各种各样的“打光”,使同一个事物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除了人物视角,应该还有其他视角,比如《穆斯林的葬礼》这本小说,是以“玉”和“月”字不断地切换视角,以“玉”开头,主要讲述制玉相关的故事,以“月”开头,讲述了书中两代人的爱情纠葛。两条线也不矛盾,相互交织,构思巧妙。最后 在“合”的部分,又归于新月的身世。 可见,多视角呈现,一开始设定充满机趣的谜底,再从多角度“打光”,照亮谜题的整体。对作者要求也很高,需要相当高的写作技巧,否则可能引发“视角混乱”,造成致命错误。
三、有趣的小说需要“刺”什么才是有趣的故事呢?连自己都不觉得有趣,是绝对写不出有趣的作品来的。大泽在昌在写作时总是坚信自己的作品是有趣的,然后拼了命去写。如果没有一个人觉得有趣,那就说明你不适合当作家,应该果断放弃。 相信自己的作品一定有趣,然后绞尽脑汁琢磨怎样才能让读者觉得有趣。 作者提出可以尝试一下“跳跃”,在作品整体的三分之一处进行转折,同时在塑造角色时,利用角色的两面性,采用”似好实坏“”似坏实好“的模式,往往“似坏实好”模式更能吸引读者。 作者提出,让主人公经历磨难也是有趣的故事。主人公遭越多的罪,故事就越有趣,比如《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如果一路畅通取到真经,也就成不了四大名著之一。 比较虐心的还有余华的《活着》,让福贵享受了荣华富贵,最后又失去了所有,挨个送走了所有的亲人,只剩下与老牛作伴。读者一面骂余华心太狠,一边又沉湎于故事中拔不出来。这也是被小说中的“刺”扎中了。 小说中的“刺”,也是小说的“毒”,是能在读者心里激起涟漪的东西。有的小说结构完整,写得不上不下,就是觉得缺少了点什么,缺的就是“刺”。这个“刺”也可以说是个性。作品只有具备个性,才能吸引有共鸣的读者追随。 小说《活着》让我们在卑微的草根中看到了令人心惊的力量。一直被毁灭,一直心存希望,最后“活着”也就是活着的意义。所以写作者们要经常想想自己的作品有没有“刺”,有的话具体是什么,没有的话,怎样才能拥有并将其放入作品之中。 对于热爱阅读与写作,喜爱撰写故事和小说创作的的读者来说,本书也是一本实用“作家养成手册”。作者还专门安排了一个章节,介绍出道后如何与编辑、媒体打交道,如何在职业作家道路上走得更久更远。
小结:《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对于我这样的阅读爱好者来说,在阅读小说等虚构类作品时,能够从写作者的角度去解读,采用了什么视角,如何塑造强的角色,情节在哪里设计了伏笔,信息是如何一步一步带入的,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去阅读一本小说,知道它的今生,也明白它的前世。 解析得多了,积累的足够了,也许有一天也能写出一篇带“刺”的小说。 我是极昼之光明:一位爱生活,爱远足,爱记录的人,愿与您分享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
收藏
举报
12 条评论
评论
极昼之光明1天前
有趣的小说需要“刺” 回复0
啸啸斑马鸣21小时前
书认真读了,也用心写了 回复 ⋅ 1条回复2
凯利号6小时前
就这本书作者说他每年看一千本书,我没办法达到。 回复 ⋅ 1条回复1
格子书屋1天前
非常棒的一篇长文,值得细读 回复 ⋅ 1条回复1
长风寒月22小时前
谢谢分享好书,刚到当当网下单了。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