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轻嗅文骨的芬芳》,那惊鸿一瞥,往往是闪烁着光芒的原创2022-03-20 16:13·王先生的现代私塾
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出来后,都会带有或多或少的争议,有的人认为值得满分,有的人认为不值,争议的根源,来自于人们对于满分作文评分要求的认识有差异,阅卷老师给出的满分应该代表大多数人对于这篇文章的认可,是相对比较公允的。当然了,欣赏作文必定是存在很多不同想法的,只要是能够对作文有提升的建议,都是能接受的。
这是浙江高考的语文作文题,题目中给出了两段比较有深意的话,第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就是这段话的主要思想,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格有关。第二段话的最后一句则是作品的品调趣味与作者人品背离的。这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观点,这样的题目看下来,写议论文比较合适,而且在题目中反复提到了作品,势必要考察同学们的积累了,论据中的名人名著相比是不能少的。
这篇文章就是当年的满分作文,作文题目叫做《轻嗅文骨的芬芳》,这个题目还是很有韵味的,“轻嗅”这个动词就很传神,表达了作者对于优秀作品的态度。 文章的开头引用了傅庚生先生作品中的一个问句开头,这个问句的意义与作文原题的意义高度的吻合,都是在问,作品和作者的关系。 随后运用了一大段排比句式的段落,这些段落中描写的人们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个人的人品是不一致的。
然后作者抛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让文品和人品达到圆融的境界?之后引用了斯瓦夫,沈括的例子,说明了这些作者虽然写出了优秀的作品,但是他们只是把文字作为工具,操纵着文章,但是讽刺的是他们又被自己的追求功名利禄的心给嘲弄把玩。 之后,作者又写到了现实,这一代年轻人该如何保持文学的纯洁性。作者认为有两个方面,作为读者的话认为要保持镇定,清醒,要用敏锐的目光去抛开艺术的真境,不要被外表华丽实际没有意义的文章给蒙蔽。
作为写手的话,作者举了胡适,屈瑞林,福柯等等作者的小说为例,说明了作文写手要有敢于呐喊的勇气,敢于发表真理,体现文人风骨。 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谈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年轻的时候,就有为了写作半夜起来点蜡烛写作的经历,得知“我”想要成为作家的时候,总是提醒“我”,不能让文骨背离了人的风仪。在文章的最后作者也是自拟了一首诗来勉励自己,也是在呼吁年轻一代去追求这种文人的“文骨”。
正如开头所说,这篇满分作文存在不小的争议,首先要谈到这篇文章的优点,文章使用的论据,有中有外,有古有今,有文学的,有哲学的,可见作者平时阅读积累之广,内容很丰富,全文提到的书名有八个,提到的人名有十二个,令人称赞。能够完美地融入到文章中去,没有偏离中兴论点。也是体现作者的思维很活跃。文章的观点也是很清晰的,采用的是第一段中的观点,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保持一致,不能背离。
当然,不少人也因为这个文章的最大优点,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这篇文章的内容比较空洞,因为作者只是在举出论据,而没有对这些内容有实质性的分析,大多都是一两句话带过,所有的论据都是这样,没有突出重点,论据太多,也有堆砌的嫌疑。 这篇作文在初看之下会觉得很惊艳,阅卷老师看到这样灵活的运用,会眼前一亮,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存在论据过滥,相信以这个作者的实力是能做到仔细的刨析两三个人物,突出重点的,能够让文章更加优秀。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