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248|回复: 0
收起左侧

李白首创一个词牌,极为难写,佳作很少,毛泽东却写成...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43 名

发帖:NO. 50 名

在线:NO. 28 名

伊索谗言 发表于 2022-10-16 11: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李白首创一个词牌,极为难写,佳作很少,毛泽东却写成千古名作原创2022-10-13 16:51·桃烟读史
李白是我国唐朝著名的大诗人,在世六十余年,留下千余篇作品传世。
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被盛赞为“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李白不仅文采一绝,而且书法剑道等也是样样精通。
在李白的作品中,除了久负盛名的诗句之外,他的词句也是文采超然。
虽然有些冠以李白之名的词句真伪难辨,但是“李白词”本身就已经代表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在词体发展上是不可缺少的一环。


在李白词中,《忆秦娥·箫声咽》和《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更是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菩萨蛮》这个词牌历史上名作很多,但《忆秦娥》词牌流传下来的名作却屈指可数。
而其中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就是其中的一首佳作。
这个词牌从何而来?
毛主席是在什么情境下写就这篇名作,又为何获得如此之高的文学评价呢?


词牌起源及发展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这首词相传是由是李白所做,因为其中“秦娥梦断秦楼月”这一名句,有了“忆秦娥”这个词牌名,不过也有其他诸如“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等别名。
这首词描写的是京城里的一个女子非常思念自己的丈夫,因为长时间出门在外毫无音讯,所以,这个女子怀有非常浓重的哀怨之情。


上阙就给读者展示了一幅非常生动形象的画面,“梦断”表明了她不是平静地睡醒,而是在深夜突然地醒来,为什么会醒?
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下阕是女子登上乐游原上所看所想的事物。
当时在长安有士女在重阳节,登上乐游原欣赏风景的习俗,但是词中并没有描写这名女子看到的美丽景色,而是眺望长长的咸阳古道,看不到丈夫的一丝身影,此情此景令人不难感受到女子的思夫哀伤之情。


同时,最后一句“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将秦娥思夫的一家之情,升级为时空背景下的历史流逝之感,这种小人物与大视角的转换交错令人叫绝。
在这首《忆秦娥·娄山关》之后,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忆秦娥的优秀词作,比如李清照的《忆秦娥·临高阁》与纳兰性德的《忆秦娥·山重叠》。


《忆秦娥·临高阁》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山重叠》纳兰性德
山重叠。悬崖一线天疑裂。天疑裂。断碑题字,古苔横啮。风声雷动鸣金铁。阴森潭底蛟龙窟。蛟龙窟。兴亡满眼,旧时明月。


比起其他的词牌,“忆秦娥”虽然有名,但是历史上优秀的词作并不很多。
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对平仄韵律的规定,颇为严苛,非有才之士难写佳作。
创作故事
除了历史上的文人墨客,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同志,也写出了一篇佳作,就是《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忆秦娥·娄山关》是由毛泽东于1957年1月,在《诗刊》创刊号发表的“旧体诗十八首”之一,毛主席本人也非常喜欢这首旧体诗。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
在上阙的词句中,描绘出了一幅冬夜行军图。
虽然没有一字提到时间及队伍行进的画面,但是通过“霜晨月”“马蹄声”“喇叭声”等侧面描绘,让人能够透过这些周围的景色及声音,感受到红军在长征途中的艰辛与紧张情绪。


同时,虽然看似描绘的是周围的环境,但也是作者内心的投射。
因为心情沉重,周围的景色也是阴沉抑郁的。
在下阕的词语中,突然一改阴郁,豪气突生,虽然没有写出战争如何激烈,场面如何残酷,但却将长征与战斗过程中的艰辛具象化与形象化,更加能体现出红军的英勇气概。
从全词来看,上阙写景,下阕抒情,情景交融,而且情绪跌宕起伏,在上阙的沉郁之后,迎来下阕带来的激昂慷慨,对比强烈,彰显出了作者的乐观主义精神和指挥若定的气魄。
想要真正深入理解这首词的含义,不能不了解这首词,创作背后的历史故事。


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
会议上总结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经验教训,指出了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的战略战术的错误。
会后,充分肯定了毛泽东等人,在领导红军长期作战中形成的战略战术基本原则。
同时,毛泽东制定了争取四川的战略计划,由中央红军渡过赤水和长江,然后与川陕交界的红四方面军会合,达到建立川西或川西北根据地,进而争取整个四川的目的。


然而国民党蒋介石和川军方面也预料到了毛主席的意图,于是在红军北上的路上提前设下了重兵拦截,于是有了红军被迫转移到扎西的过程。
两万多名红军战士到了扎西之后,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局面。
北有川军的10个旅,西有滇军的4个旅,南有10万中央军,西边还有黔军把守着习水与遵义,更别说外围的湘军与两广军队了。
四面都有敌人,面对如此情景,想要突围,做出的选择必须慎之又慎。
西、南、北三个方面的军队人数众多,实力也都很强,而东边黔军的战斗力虽然相对较差,但是主力部队已经调到了黔北,为的就是防止红军从东侧突围。


而且往东走还有可能会惊动川军驻守的叙永、古蔺一带,如果被发现对军队又是一件麻烦事。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毛主席花了五天的时间才找到问题的核心。
之前的方法就是因为战略目标太明确,很容易被对方猜到我方的战略和行动方向。
想要改变现状,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转变策略,以保存力量为第一目标,不能再让对方猜到中央红军的意图。
于是,在1935年的2月11日,中央红军调转马头向遵义方向进军。


虽然川军在中央红军经过叙永的时候发现了动向,但是对方还是认为中央红军没有改变战略,一定还会向西方向与红四方面军会合。
中央红军就这样在国军的眼皮子下急行军一周的时间,回到了赤水河畔。
直到2月18日,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突然对赤水河畔的渡口发起猛攻,红军随即轻松渡过赤水占领土城,蒋介石这才知道中央红军已经回到了贵州。


但是蒋介石依然没有意识到中央红军改变了策略,他认为中央红军二渡赤水可能有两个目的:要么向北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要么向东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
结果却是红军一路向南,准备攻打遵义。
到了2月14日,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终于对遵义北部的天险娄山关发起了总攻——这里两边是陡峭的山峰,只有中间的一条小路可以通行,易守难攻。
红军在这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拿下了娄山关,这正是长征以来红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
也正是这里,毛泽东创作出了豪气万丈的《忆秦娥·娄山关》。


赏析对比
讲完了历史故事,我们再来从文学性的角度来研究,为什么毛主席的这首词能够称得上“千古名作”,和诗仙李白的“忆秦娥”相比又如何呢?
下面对两首诗词的题材与艺术表现手法进行简单比较:
第一,题材选择的不同
首先是表达情意的角度不同。
李白的《忆秦娥·箫声咽》是借女子思夫之情来表达朝代更迭、时空流转之感;而毛泽东的《忆秦娥·娄山关》是以亲身经历描绘长征后首次大捷的场景。
其次是词旨不同。


李白处于唐朝由鼎盛转为衰败的特殊时期,再加上被统治集团抛弃的个人命运走向,只能依托于诗词,借秦娥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慨;而毛泽东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当时正处于长征的艰苦时期,首次取得了长征以来的战争胜利,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场景和心境下写就的。
还有思想意义的不同。
李白的这篇作品要表达的是对历史的凭吊,和对唐王朝衰败的惋惜与感慨;而毛泽东的这篇作品写在长征取得初步胜利的时机,其中蕴含了战争胜利的喜悦之情,以及红军不畏艰险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革命必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心。


第二,表达方面的差别
两篇作品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主要区别在于,李白词主要表现了静态的画面,而毛泽东词更偏重动态场景,体现出了红军在急行军下的状态,更为壮烈。
在虚实结合方面两篇作品也各有侧重。
李白词上阕写实,下阕连虚,虚实结合;而毛泽东词实景较多,更加能够突出战争的残酷,从而表达出了革命的豪情壮志。而且最后的“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以实连虚,气象万千。
两首词同样韵味悠长。


李白作为盛唐时期诗坛的巅峰人物,作品更是达到了中国传统文学的巅峰程度。
单说这首作品,其中“箫声柳色”“晚霞西风”让人沉醉非常。
而毛泽东词也毫不逊色,“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气概蓬勃而出,那种对于革命的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让人拜服。
结尾“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意象又十分悲壮,让人联想到为革命牺牲流血的先辈付出的无数代价,其意境更是辽阔悲壮。


在画面及色彩的风格上各有所长。
毛泽东词像是一幅泼墨重彩画,大气横秋挥斥方裘,将革命的浩然之气和革命家的豪情壮志与无所畏忌的气概囊括其中。
李白词像是对长安风景的素描,抛弃了他以往擅长的飘逸洒脱风格,写出了人物的哀怨与历史的沧桑。
在语言风格方面,李白作为诗词界“顶流”,一向以奔放豪迈的浪漫情怀见长,不过在《忆秦娥·箫声咽》这首词中,除了保留以往的气势之外,更多了一些感伤的气氛与孤独的情怀。


这是因为李白所处的时代所造成的,虽然生活在盛唐时期,但已经无可避免地开始走向衰落,这种情怀也在词句中有所透露出来。
而在毛泽东词中,他作为一名坚定的革命工作者,虽然经历了艰苦的长征,残酷的战争,但是对于革命最终会胜利的信心是没有动摇的。
所以这首词作,虽然透露出悲壮的情绪,但依然怀有激昂奋进的精神


这个由李白首创的《忆秦娥》词牌,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流转,虽然偶有佳作,但为人所知的并不很多。
而毛主席所做的《忆秦娥·娄山关》无论是文学还是其他方面,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佳作,不仅不输李白,甚至在气势上还更胜一筹。
在《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的背后,我们不仅看到了红军长征与战争的艰苦奋斗,同样也看到了无数革命先烈浴血奋战不畏牺牲的精神——这便是毛主席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战略家的人格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跟随毛主席长征》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唐宋词鉴赏词典》安徽文艺出版社
《红军黔滇驰骋史料总汇》军事科学出版社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谁来看过你
此贴被TA们浏览了248次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5 18:38 , Processed in 0.259161 second(s), 5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