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的古怪名称2022-10-01 14:58·韩昌凯
人体各部位的名称都已固定下来,不然在治疗的过程无法确定问题发生在哪里。中国的古代传统建筑名称非常地混乱。这是由于中国的地域广袤,传承多靠口传身授,工匠的口音方言百出。著书者不理解构件的内涵而编造“文雅”的名称。再有历代的建筑形式总以帝王的嗜好而花样翻新。所以传统建筑的许多名称至今也没个准确的定论。 柱顶石: 最可笑的就是“柱顶石”:木结构房屋的木柱上怎么会出现一块大石头?原来在宋代的建筑经典《营造法式》中,对这木柱就有明确的称谓。这块石头叫:柱础。此书中写到:柱础,其名有六:一曰础,二曰礩,三曰碇,四曰磌,五曰磩,六曰磉。今谓之石碇。到了清末民初这个石碇就被篡改为“柱顶石”了。最起码也该称为“柱碇石”才对。这个误导被以讹传讹了百余年,至今没有被纠正。 各种样式的柱础
气不愤: 筒瓦的瓦当也被俗称为“猫头”。两侧屋脊压着瓦当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所以很不服气,这个瓦件被称为“气不愤”。 《中国古代建筑大词典》插图
狗撕咬: 《中国古代建筑大词典》插图
古建彩画中的蓝绿色的“旋子彩画”最普遍。这旋子的图案是实际上是由水的漩涡组成的。有的整个的旋子被一分两半,也有的被拆解开来,如同狗撕咬状,文人认为不雅而改为不伦不类的“勾丝咬”。 泥道栱:
清代座斗上的栱件纵向的称:翘,横向的称为为:正心瓜栱。在宋代这构件被称为:泥道栱。因为宋代在两组斗栱之间要用土坯和泥堵砌为拱眼壁,所以这个构件就被称为:泥道栱。到了清代每组斗栱之间改为木板而称为:垫栱板。 巴达玛:
古代建筑的用石木做成的底座称为须弥座,又名“金刚座”、“须弥坛”,源自印度。巴达玛实际就是用莲瓣组成的图案。 马头墙: “码头墙”至今仍误写为“马头墙”。古人以马为午火,江南的徽式建筑“粉墙黛瓦三山五岳封火码头墙”本来是要把河边台阶式小码头引用到墙头的,如今硬要引火上墙,岂不怪乎!
抹头Màtou 即:杩头。许多书中常写为 “抹头”。抹为多音字(读Mǒ或Ma)。其有手字旁,常作为动词。如:抹灰、抹稀泥,只有在擦涂时读mā音,如:抹桌子。作为名词,也只有抹布为个例。在古建筑中“抹头”太容易和抹稀泥的抹(Mǒ)混淆,而且“抹头”无论是读音和字意都是错误的。工匠的发音为:Màtou,只因目前“抹头”之词被多数著作者仍在引用,音频或视媒体也常错读为:Mǒtou。故特列出此项词条以示纠正。 中国古代建筑大词典插图
宋《营造法式》称为:桯。梁代顾野王所著辞书《玉篇》中解释:榪为“床头横木。” 《淮南子·本经》曰:“标杩欂栌,以相支持。”标杩者:藻井横木也。欂栌者:斗栱也。在古建工匠中也的确称隔扇的横木为:Màtou。杩为横木,头为后缀。隔扇、床罩、楹联等上下横竖边框称为:上杩头、下杩头……。隔扇的中间有多根横框,常见的有三杩、四杩、五杩、六杩等。 【斗八藻井】Dὸubāzǎojǐng 藻井施于殿内中心部位、较大的一种天花,由方井、八角井、斗八,三层组成。官式建筑大部分藻井是由此三大层面组成。仰视藻井,最上一层为半球穹窿形。其半球穹窿由八瓣组成。故称:斗八藻井。宋《营造法式》规定:“造鬭八藻井之制,共高五尺三寸,其下曰方井,方八尺高一尺六寸;其中曰八角井,径六尺四寸高二尺二寸;其上曰鬭八,径四尺二寸高一尺五寸;于顶心之下施垂莲或雕花云卷,皆内安明镜”。宋式装修又称藻井为:圜泉、方井。鬭八于随瓣枋上每角用阳马一条斜向中心收束,阳马内随斜势施 背板,板上贴络花纹装饰,阳马汇交处施明镜、垂莲、雕花云卷等饰物。 鬥八藻井
【穿斗式】Chuāndòushì 穿斗式建筑示意图
穿斗式为古代建筑的一种木构架形式。“斗”与“斗彩瓷”中的意思相似,实为江南方言 而称:“凑”。“斗彩瓷”是在青花底釉花纹上,再添凑一层“五彩”釉。“斗”原为繁体“鬥” 字,简化字常被误读,应读:逗。穿斗式建筑是用多根枋木凑聚在一起穿过立柱,代替 大梁形成木构架,故又称:穿逗式或穿水式。其特点是柱子较细且密,柱网之间用小于 柱径的横枋木凑在一起穿接。每根柱头上直接支撑檩木。不用大梁而直接用穿枋将木柱 拉接成木构架。穿斗式为直坡顶,以中柱做草架为其特征。 江南穿斗式木架结构
古代建筑有许多专业名词。如“闘”字简化为“斗”字就会造成误解。建议专用名词最好不要简化。如同相声中把“上海吊车厂”简化为“上吊”,会闹出了许多笑话,我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大词典》旨在扶正去斜。 韩昌凯 2020年6月29日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