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文言虚词
解释下面文段中的12个“其”字。
狐谓狼曰:“羊肉其①鲜乎!君其②有意,叼其③一而啖之,得饱其④口福。”狼曰:“其⑤如猛犬何?”狐谓于犬曰:“羊数詈君,其⑥言不堪入耳,君竟无所怨,其⑦无闻邪,其⑧畏主人邪?及其⑨嬉逐,愿为一雪其⑩耻。君其?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护羊愈谨,狐与狼愤然离去。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
⑨________ ⑩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解析】 “其”作主语、宾语、定语,是代词的用法;“其”用在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是副词的用法,表感叹、祈使、反问、推测等语气;“其……其……?”表选择问,是连词的用法;“其”还可以表假设,也是连词的用法。
【答案】 ①副词,表感叹语气,译为“可”“多么”
②连词,表假设关系,译为“如果”
③代词,译为“其中”
④代词,译为“你的”
⑤代词,译为“那”或“我们”
⑥代词,译为“它的”
⑦⑧连词,表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
⑨代词,译为“它们” (羊)
⑩代词,译为“那”
副词,表祈使语气,译为“一定”或“可要”
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
【参考译文】
狐狸对狼说:“羊肉一定很鲜美啊。如果你有意品尝,不妨叼一只吃吃,饱饱口福。”狼说: “有凶狗守护着羊群怎么办?”于是狐狸挑拨离间地对凶狗说:“羊多次在背后骂你,那些话太难听了,你竟然不生气,是果真没有听到,还是怕你的主人?等到哪一天它们追逐嬉戏的时候,我也愿意为你一雪前耻。你一定要答应我。”凶狗笑着说:“想要加害于人,还怕找不到罪名吗?”于是凶狗守护羊群更加谨慎。狐狸和狼的奸计没有得逞,悻悻离去了。
文言文中,连词、介词、副词、助词、叹词都是虚词,代词也被看作虚词。
从意义上看,实词的意思显得实在具体,能表示名称、动作、状态等;虚词表示实词(短语)之间、句子之间的意义关系、结构关系以及语气,有的可以用现代汉语的词语翻译出来,有的不能。从功能上看,各类实词分别能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谓语等;虚词有的能充当状语(副词),有的与实词组合充当状语、补语(如介词),有的起连接词语或句子的作用(连词、结构助词),有的起标志作用(如宾语前置的标志)。
1.虚词分类
(1)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分类(以常用词性为标准)
①代词:之、何、其
②副词:乃
③连词:而、且、与、则、若
④介词:因、为、于、以
⑤助词:焉、乎、也、者、所
(2)关联虚词
①连接上下文句的连词:因、则、而
②连接词或词组的连词:而、以、与
③连接词或词组的介词:于、以、乎、与、为
(3)几个常见的双音节虚词
①得无:表示反诘、怀疑或揣测的副词,译为“莫非”“莫不是”。
②否则:“不是这样,就……”的意思。
③何其:多用于形容词谓语前,表示程度之深的副词,译为“多么”。
④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恐怕”,与“乎”构成反问语气。
以上双音节虚词虽在历届高考中未设题考查,但在文言阅读考查材料中时有出现。掌握它们,有助于理解文意。
2.准确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
(1)语境推断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Ⅱ第8题C项“乃能屈志戎旅”中的“乃”易误解为“于是”,而结合上文“幼有业尚”和下文“既从神武之师,自使懦夫有立志”可以看出,此处转折之意明显,应作“竟然”讲。
(2)词性界定
有些文言虚词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8年高考福建卷第4题A项①句“因载而与之俱归”中“之”用在介词“与”后作宾语是代词,而②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中“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法显然不同。
(3)结构推断
有些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究对仗,常常采用互文的修辞格,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文言虚词的词义和用法。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以”和“而”相对,可见这里的“以”是连词,相当于“而”。
(4)句位分析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如“也”,句末助词,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5)关照全句
判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有全局意识,许多虚词的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作用或表语气,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理解它。如“之”字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用于主谓结构,表示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而在“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句中作定语后置的标志。这两个“之”均为助词,只能从语法作用上把握。
(6)分析搭配
虚词跟其他句子成分的搭配关系,也决定了它的用法。如“以”字的用法有一个规律,即“以”后面是名词、代词,“以”为介词;“以”后面是动词,“以”为连词。如《兰亭集序》“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中“以”与后面代词“之”构成介词结构,表原因;在《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中“以”用在动词前,为连词表目的。
(7)代入检验
将判断出来的意义、用法代入句子中,若结合上下文,语意通畅,即可验证准确。如“而、且”都有表承接、转折的意义,若判断为承接关系,可用“就、随后、那么”替代,若判断为转折关系,则可用“可是、但是”替代,替代后若前后语意不通畅,则说明判断不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选自《山海经》)
1.与例句中的“乃”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A.家祭无忘告乃翁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此乃勇士也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解析】 例句中“乃”是副词,就。A.代词,你的;B.就;C.判断词“是”;D.副词,竟然。
【答案】 B
【参考译文】
洪水滔天,鲧偷天帝的神土来阻挡洪水,没有等待天帝的命令。天帝派天神祝融在羽山郊外杀了鲧。鲧从肚子里生儿子禹。天帝于是命令大禹最后铺土来安定全国土地。
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人谁肯固矣!”
2.下列句中“为”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
A.项城为叛军困 B.县令李侃,不知所为
C.吾从板外相为应答 D.为君翻作《琵琶行》
【解析】 B项的“为”是动词,译为“作、做”,其他三项中的“为”均为介词;A项的“为”译为“被”;C项的“为”出自《项脊轩志》,译为“对”。D项的“为”,译为“替、给”。
【答案】 B
【参考译文】
建中四年,项城被叛军围困。县令李侃,不知该怎么办。他的妻子杨氏说:“你,是本地县令。叛军来到就应当守卫县城,(抵抗的)力量不够,死在这件事情上,也是你的职分。你如果逃跑,那么谁还肯坚守呢!”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4题。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选自《左传》)
【注】 ①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②子产:名公孙侨,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④是吾师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答案】 B
4.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解析】 D.与题干中“于”都解释为“在”。A项为“对”;B、C两项为 “比”。
【答案】 D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7题。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袄(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5.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 ( )
A.遂 而 则 B.乃 而 故
C.乃 以 则 D.遂 以 故
【解析】 乃:竟然;而:连接相承关系;故:所以。
【答案】 B
6.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 ②援琴撞之 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④左右请除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①②④都是代词,其中“莫之违”是宾语前置句,“莫违之”。③是助词“的”。
【答案】 D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
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
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
D.“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相同。
【解析】 D.“以为寡人戒”中的“以为”是“以(之)为”,两个词,“把它作为”;“愚以为”是“我认为”。A项中前“莫”是“没有什么事”之意,后“莫”是“没有谁”之意。
【答案】 D
【参考译文】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人的人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书幽芳亭记
□ 黄庭坚
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兰之香盖一国,则曰国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而后贵之也。兰盖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丛薄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萧艾不殊。清风过之,其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然兰蕙之才德不同,世罕能别之。予放浪江湖之日,乃久尽知其族性。盖兰似君子,蕙似士,大概山林中十蕙而一兰也。《离骚》曰:“子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以是知不独今,楚人贱蕙而贵兰久矣。兰蕙丛生,初不殊也,至其发花,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五七花而香不足者蕙。蕙之虽不若兰,起视椒榝则远矣,世论以为国香矣,乃曰“当门不得不除”,山林之士,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解析】 A项“之”分别为代词、助词;B项两个“而”均为连词,但分别表并列、承接;C项两个“为”分别为动词、介词;D项两个“虽”均为连词,“虽然”。
【答案】 D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视椒榝则远矣 则:却
B.所以往而不返者耶 耶:语气词
C.雪霜凌厉而见杀 而:连词,表转折
D.是所谓含章以时发者也 者:……的情况
【解析】 C项“而”应是表承接关系的连词。
【答案】 C
【参考译文】
如果一个士人的才能和品德超过其他的士人,那么就成为国士;如果一个女人的美色超过其他的美女,那么就称之为国色;如果兰花的香味胜过其他所有的兰花,那么就称之为国香。自古人们就以兰花为贵,并不是等到屈原赞兰花之后,人们才以它为贵的。兰花和君子很相似,生长在深山和贫瘠的丛林里,不因为没有人知道就不发出香味;在遭受雪霜残酷的摧残后,也不改变自己的本性。这就是所说的避世而内心无忧,不被任用而内心无烦闷。兰花虽然含着香味形状美好,但平时与萧艾没有什么两样。一阵清风吹来,它的香气芬芳,远近皆知,这就是所说的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然而兰和蕙的才能和品德不相同,世人很少有能分辨出来的。我放任自己长期流浪四方,于是完全知道兰和蕙的区别。大概兰花好似君子,蕙好像士大夫,大概山林中有十棵蕙,才有一棵兰,《离骚》中说: “我已经培植兰花九畹,又种下蕙百亩。”因此知道楚人以蕙为贱以兰为贵很久了。兰和蕙到处都能生长,即使栽种在砂石的地方也枝繁叶茂,如果用水浇灌就香气芬芳,这是它们相同的地方,等到它们开花,一只干上就一朵花而香气扑鼻的是兰花,一只干上有五七朵花但是香气不足的就是蕙。虽然蕙比不上兰花,但是与椒相比却远在椒之上,椒居然被当世之人称为“国香”。于是说当权者必须除掉,这就是那些品德高尚的隐士纷纷远离当局而不的原因啊!
1.分清虚实
文言虚词大多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因此,有的词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如“以”,在“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句中可以译为“用”(虚词),而在“皆以美于徐公”句中可以译为“认为”(实词)。
2.辨明用法
一个文言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如“之”,可以作代词、助词、动词。《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中的两个“于”都作介词,但前一个“于”作“从”解,后一个“于”作“比”解。而相同的用法也可以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来表示,如“皆、悉、咸、举”都可以用来表示范围。《归去来兮辞》中的“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中的“以”和“而”都是连词,在句中的用法也完全相同。
3.体察语气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篇》中说:“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者,亦送末之常科。据事似闲,在用实切。巧者回运,弥缝文体,将令数句之外,得一字之助矣。”这段话揭示了文言虚词在连缀文辞和表达语气方面的作用,而且还总结出文言虚词运用的一些规律。“夫”“惟”“盖”“故”表示发语,用在句首,“之”“而”“于”“以”用在句中,“乎”“哉”“矣”“也”用在句末,等等。
4.注意比较古今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汉语中的虚词,有的沿用下来,古今用法一样,如“学然后知不足”中的“然后”。有的用法发生变化,如“所以”,在“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句中表示原因,在“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表示“用来”的意思,这两种用法都与现代汉语中“所以”表示结果的用法不同。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于”在文言文中起多种作用,可是在现代文中分别改用“在、向、到、对、同、比、被”等。还有的用法完全消失,如用作发语词的“夫”“盖”,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这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了。
5.注意特殊现象
有的是合音词,即一个单音节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如“诸”相当于“之于”“之乎”,“焉”相当于“于之”“于是”,“叵”相当于“不可”,“盍”相当于“何不”等。有的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吾罪也乎哉”等。有的在文言文中是两个单音节词,可是在现代汉语里变为一个双音节虚词,如“于是”,古义“于”是“在”,“是”是“这”,今义是一个词,用法同“就”;还有“可以”“从而”“其实”“虽然”等都与现在用法不尽相同。
18个常见文言虚词集训
第一组
1.而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 )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 )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 )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 )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 )
2.何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 )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 )
③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 )
④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 )
⑤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 )
⑥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 )
3.乎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 )
②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 )
③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 )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
⑤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 )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
⑦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 )
4.乃
①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 )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 )
③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 )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 )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 )
5.其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殽之战》) ( )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 )
③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 )
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 )
⑤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 )
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 )
⑦其若是,孰能御之?(《齐桓晋文之事》)( )
⑧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⑨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 )
⑩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 )
6.且
①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 )
②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 )
③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 )
④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 )
⑤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 )
⑥且何谓阁子也?(《项脊轩志》) ( )
⑦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 )
⑧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 )
7.若
①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殽之战》) ( )
②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 )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 )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 ( )
⑤吾儿,久不见若影(《项脊轩志》) ( )
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 )
8.所
①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 )
②居清明门外,有宅四所(《宋书·沈庆之传》) ( )
③行将为人所并(《赤壁之战》) ( )
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 )
9.为
①为吾子之将行也(《殽之战》) ( )
②慎勿为妇死(《孔雀东南飞》) ( )
③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 )
④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 )
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序》) ( )
⑥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报任安书》) ( )
⑦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 )
1.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 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 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⑥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⑧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2.①通“呵”,“喝问” ②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什么” ③疑问代词做宾语前置,“哪里” ④疑问副词,“为什么” ⑤疑问副词,“怎么” ⑥副词,表程度深,“多么”
3.①介词,相当于“于”,表示对象 ②语气助词,表示推测,“吧” ③语气助词,表示句中停顿 ④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相当于“吗”或“呢” ⑥用作介词,相当于“于”,表示比较 ⑦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
4.①副词,表承接,“才” ②副词,表转折,“竟、却” ③表示范围的限定,相当于“仅仅”“只” ④副词,表肯定,相当于“就是”“原来是” ⑤代词,表第二人称,“你的”
5.①语气副词,表婉商语气 ②语气助词,无义 ③语气副词,表揣度 ④副词,“岂,难道” ⑤指示代词,表远指,“那、那个、那些” ⑥代词,表第三人称,“他” ⑦副词,表假设,“如果” ⑧代词,表第三人称,可译为“他的” ⑨代词,表第一人称,指自己 ⑩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6.①副词,姑且 ②副词,暂且 ③副词,将要 ④连词,表并列,一边……一边 ⑤副词,表示另提一事,“再说” ⑥句首语气词,还有,表示进一层 ⑦连词,表并列关系,“并且”
⑧连词,表让步,“尚且”
7.①连词,表假设,相当于“如果” ②代词,表第二人称,“你们这些人” ③动词,“似、好像” ④代词,“这样” ⑤做定语,表领属,“你的” ⑥助词,用于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8.①助词,用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的词组,指代人或事物 ②量词,多用来计算建筑物 ③助词,和前面的“为”字配合使用,表示被动 ④助词,和“以”连用,表示原因,“……的原因”“……的缘故” ⑤助词,和“以”连用,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靠他来、用来”
9.①介词,可译为“在” ②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④介词,被 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着”“为了” ⑥介词,引出动作、行为发生时涉及的对象,可译为“向”“对”等 ⑦语气词,用于句尾,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第二组
10.焉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劝学》) ( )
②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 )
③驰椒丘且焉止息(《离骚》) ( )
④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钟山记》) ( )
⑤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 )
⑥然力足以至焉(《游褒禅山记》) ( )
⑦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 )
⑧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 )
⑨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 ( )
11.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
③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 )
④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左忠毅公逸事》) ( )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 )
⑥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齐桓晋文之事》) ( )
⑦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 )
12.以
①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殽之战》) ( )
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鸿门宴》) ( )
③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 )
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兰亭集序》) ( )
⑤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 ( )
⑥以乱易整,不武(《左传·僖公三十年》)( )
⑦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 )
⑧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指南录〉后序》) ( )
⑨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⑩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 )
13.因
①因求假暂归(《孔雀东南飞》) ( )
②不哀丧而求国,难;因乱以入,殆(《国语·晋语二》) ( )
③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 ( )
④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传》) ( )
⑤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石钟山记》) ( )
⑦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 )
⑧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 )
14.于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 )
②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张衡传》) ( )
③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 )
④而耻学于师(《师说》) ( )
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 )
⑥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 ( )
⑦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⑧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 )
15.与
①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 )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 )
③去时里正与裹头(《兵车行》) ( )
④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 )
⑤吾王庶几无疾病与(《庄暴见孟子》) ( )
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六国论》) ( )
⑦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 )
16.则
①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 )
②及诸河,则在舟中矣(《殽之战》) ( )
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 )
④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 )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 )
17.者
①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季氏将伐颛臾》)( )
②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 ( )
③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 )
④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 )
⑤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 )
18.之
①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 )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 )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 )
④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 ( )
⑤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 )
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 )
⑦宋何罪之有?(《公输》) ( )
10.①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②疑问代词,“哪里” ③兼词,于彼,在那里 ④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⑤代词,相当于“之” ⑥代词,相当于“之”,表处所 ⑦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陈述语气 ⑧疑问代词,相当于“何”“哪里” ⑨代词,它,指作者自己所写的这篇文章
11.①助词,表判断和肯定 ②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原因
③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示感叹 ④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陈述语气 ⑤用在句中,表示语气的停顿 ⑥语气助词,用于疑问句尾加强疑问语气 ⑦语气助词,用于句尾,表祈使语气
12.①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②连词,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 ③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方法或方式,“按照” ④介词,因 ⑤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率领”“带领”
⑥用 ⑦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用(凭)什么身份”
⑧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 ⑨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 ⑩介词,表示“在……时候”
13.①连词,于是,就 ②趁机 ③介词,依,随着 ④介词,凭借 ⑤介词,经由、通过 ⑥连词,因而 ⑦介词,依照、根据 ⑧副词,便、就
14.①介词,“从” ②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对” ③介词,表比较,“比” ④介词,“向” ⑤介词,“对、对于” ⑥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处所,“到” ⑦介词,引出动作涉及的对象,“与、跟、同” ⑧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
15.①介词,和,同 ②连词,和、同 ③介词,替、为 ④等待 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 ⑥动词,亲附,亲近 ⑦动词,给予
16.①连词,表假设,“如果” ②连词,表示出乎意外,发现了新的情况,相当于“竟”“却” ③连词,表承接,“就” ④连词,表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反倒” ⑤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17.①代词,用于否定词后,表示“……的话” ②代词,用于形容词后面,指人或事物 ③代词,用在数词后面,指代事物
④助词,用于时间词后,表示“……时候” ⑤助词,用于判断句,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⑥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18.①代词,表第三人称,“他”,指李蟠 ②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③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 ④代词,“事理、道理” ⑤助词,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⑥助词,相当于“的” ⑦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第三节 文言句式和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