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知识点整理 一、重点字词 (一)通假字: 1、便要还家 要通邀,邀请 2、具答之 具通俱,全、都 (二)古今异义: 1、鲜美 古:鲜艳美丽 今:味道好 2、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3、妻子 古:妻子和儿女 今:男子的配偶 4、绝境 古: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 5、无论 古: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关联词 6、不足 古:不值得 今:不满、不够 (三)一词多义; 舍 1、便舍船:舍弃 2、屋舍俨然:房子 寻 1、寻向所志:寻找 2、寻病终:不久、随即 为 1、捕鱼为业:作为 2、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乃 1、乃大惊:于是,就 2、乃不知有汉:竟然 志 1、处处志之:做标记 2、寻向所志:标记 3、故为之文以志:记 (四)其他: 1、渔人甚异之 异:认为它奇怪 2、缘溪行 缘:沿着 3、中无杂树 中:中间 4、复前行 复:又 5、欲穷其林 穷:穷尽 6、才通人 才:仅仅 7、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属:类 9、咸来问讯 咸:全、都 10、欣然规往 规:计划 11、后遂无问津者 津:渡口 问津:问路 12、悉如外人 悉:都 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 13、延至其家 延:邀请 14、复前行 前:向前 15、未果 果:实现 16、落英:落花 17、缤纷:繁多的样子 18、具言:详细的说出 19、叹惋:感叹惊讶 20、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21、阡陌交通 阡陌:田间小路。 22、鸡犬相闻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23、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小孩 24、诣太守 诣:到,指到尊长那里去。 25、不足为外人道也 足: 值得 26、怡然自乐 怡然:愉快的样子 二、重点句子: 1、初极狭,才通人。 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 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原路回去,一路上到处做记号。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一个个都安闲快乐。 4、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的告诉了他们。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率领妻子儿女和同乡的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没有再出去。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里的人告诉他说:“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8、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林之类的东西。 9、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10、林尽水源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1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 三、全文理解: 1、本文的作者是 陶渊明 , 东晋 时期人,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诗有《饮酒》、《归园田居》, 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他对 田园生活(隐居生活)的热爱。 2、本文主旨: 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作者和广大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厌恶。 《小石潭记》知识点整理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是中国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 “唐宋八大家”。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二、注释 1. 从小丘西行:向西,名词作状语。 2。心乐之: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5.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7.可百许头:可,大约。许,左右 8.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皆:全,都。 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下,向下照射。布:照映,分布。澈,穿过,透过。 10佁然不动:。佁(yǐ)然,愣住的样子。[来源:学科网] 11.俶(chù)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png。俶尔,忽然。 12.往来翕(xī)忽: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翕:迅速。 13.斗折,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png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14.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14.犬牙差(cī)互:犬牙,像狗的牙齿一样。差互,互相交错。 15.寂寥无人: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16.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凄、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 ,使……感到寒冷。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17.以其境过清:。以,因为。其,那。清,凄清,冷清清。 18.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居,待、停留。乃,于是……就。之,代当时的情景。去,离开。[来源:学。 三、一词多义 1、可:1、表约数,相当于“来”。潭中鱼可百许头;2)可以,能够。不可久居。 2、从:1)自,由。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2)跟随。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3、清:1)清澈。下见小潭,水尤清冽;2)凄清,冷清清。以其境过清。 4、差:1)长短不一。参差披拂;2)交错,动词。其岸势犬牙差互。 5、见:1)看见。下见小潭;2)看见,动词。明灭可见。 6、乐:1)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心乐之;2)逗乐,嬉戏。似与游者相乐。 7、以 1)因为。以其境过清2)等于而的用法,表修饰。卷石底以出;(3) 把。全石以为底。 8、而 1)不译,表顺接关系。乃记之而去;2)不译,表修饰关系。隶而从者;3)不译,表修饰关系。潭西南而望。 四、古今异义 1、小生:古义:年轻人 今义:指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2、去:古义:离开。乃记之而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去 3、闻:古义:听到。闻水声;今义:用鼻子嗅气味。 5、可,古义:大约。潭中鱼可百许头;今义:能愿动词,可以 6、许:古意:左右。 今义:允许。 7、佁(yǐ)然:古义:愣住的样子。今义:痴呆或深思的样子; 五、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名词作状语,向西。2、下见小潭。下:名词作状语,向下。 2、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名词作状语,在空中。4、日光下澈。下:名词作状语,向下。[来源:学科网] 3、俶尔远逝。远:名词作状语,向远处。6、潭西南而望。西南:名词作状语,向西南。 4、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那样。8、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5、凄神寒骨。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6、如鸣佩环。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7、心乐之。乐:意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以…为乐。喜欢的意思。 六、重点语句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3.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七、中心思想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质精美、情景交融的山水游记。全文193字,用移步换景、特写、变焦等手法,有形、有声、有色地刻画出小石潭的动态美,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虽有佳肴》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本节选自《礼记·学礼》。《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 2、《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仪,解释礼仪,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礼记》与《仪礼》《周礼》合称为“三礼“,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准确翻译: 1.虽有佳肴(虽:即使 佳肴:美味的菜) 2.不知其旨也(旨:甘美) 3.虽有至道(至道:最好的道理) 4.不知其善也(善:好)。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是故:所以 困:不通,理解不了) 6.然后能自反也(自反:反省自己) 7.然后能自强也(自强: 自我勉励); 8.教学相长也( 相长:互相促进) 9.《兑命》曰(兑:通:“说” 指傅说) 10.学学半(学xiào:教; 学:学习) 11.其此之谓乎(其:表示推测 “大概”; 此:这;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本文道理: 告诉了我们教学相长的道理。人学习之后就会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处,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这样才会自我勉励,不断提高。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四、字词归纳 1、通假字 《兑命》曰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 虽: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 旨: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 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 长: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E、然后能自强也 强:古义:勉励。 今义:勉强。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 旨: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 善: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5、一词多义 A、学 学学半:动词,教 学学半:动词,学习 B、其 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大道之行也》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儒家经典之一 《礼记》 2、“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二、原文译文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2、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所以人们不只奉养自己的父母,不知抚育自己的子女, 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要使老年人能老有所养,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4、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5、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6、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三、重点词语 1、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行:施行。 2、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 3、选贤与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4、讲信修睦: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修:培养。 5、独:单独。 6、亲:意动用法,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7、亲其亲:第二个亲,父母。 8、有所养:得到供养。 9、矜、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10、男有分: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1、女有归:归,指女子出嫁。 1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恶(wù),憎恶。 藏:私藏。于:在。 13.、谋闭而不兴:。闭,杜绝。兴,发生。 14、盗窃乱贼而不作: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四、中心: 本文阐述作者的政治理想,指执政者施行大道,则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会。
《核舟记》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1、《核舟记》选自 清朝 张潮编著的《 虞初新志》一书,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篇 说明文。本文作者是 魏学洢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著有《 茅檐集》。 3、文中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盖大苏泛赤壁云”。课文中提到的“大苏”即宋朝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字子瞻,号东坡 ,他与苏洵、苏辙合称为“三苏”,均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二、基础知识 1、通假字 ①诎右臂支船(通“屈”,弯曲。)(注:“诎”和“屈”是同义词,而不是通假字) ③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⑤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通“拣”,挑拣。) ⑥为字共三十有四(通“又”还有) 2、一词多义 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转折,但是) 盖:盖大苏泛赤壁云(大概)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4、古今异义词 ①卧右膝 古义: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今义:躺下,躺着的样子 ②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 今义:两个事物进行比较。 ③高可二黍许 古义:大约。今义:可以。 ④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古义:通“拣”,挑拣。 今义:简单,容易。 5、词类活用 ①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箬篷: 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②石青糁之(石青:名词作状语,用石青。糁:名词用做动词,涂染)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四、重点字词解释 1.奇巧:手艺奇妙精巧 2.罔不因势象形 罔:无,没有 因:依据 象:模拟,这里指雕刻 3.启窗而观:表承接 4.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5.佛印绝类弥勒 绝:极、很 类:相似,像 5.矫首昂视 矫:举 6.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分明可数的样子 7.其人视端容寂 视:眼神,眼光 端:正 容:神色 寂:安详闲静 8.若听茶声然 若…然,相当于“好像…的样子” 9.其船背稍夷, 夷:平 10.钩画了了,了了:清清楚楚,清楚明白 11.其色丹。 丹:红 12.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而:表转折 曾:尚、还盈:满 13.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盖: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原来是……) 简:挑选 修:长 五、课文理解 1、本文细致地描述了雕刻品“核舟”的艺术形象,赞美了雕刻家的奇巧技艺(或“古代艺人的精湛技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马说》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作者: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二、文章主题: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人才、埋没人才的强烈愤慨。“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 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 三、寓意 1.伯乐:发现赏识重用人才的人
2.千里马:人才
3.食马者:愚妄浅薄 、不识人才的统治者 四、重点语句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伯乐这样的人,然后才有千里马。 2.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也只是辱没在奴役人的手中,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之间,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3.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驱使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但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他们不认识千里马啊! 五、词语解释 1.伯乐:春秋时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擅长相(xiàng)马。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祇,只是。辱,受辱。 奴隶人,仆役。 3.骈(pián)死于槽枥(cáolì)之间: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4.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dàn,古音为shí):。一食,一餐。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石,十斗为石。 5.食(sì):同“饲”,喂养。下文“而食”“食之”的“食”,也念sì。 6.其:指千里马,代词。能千里:能走千里。之:(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7.是马也:这样,指示代词。 8.才美不外见:见,同“现”,显现。 9.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都做不到。 10.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11.策之不以其道:策:竹制的马鞭子,引申为用鞭子打,这里是驱使的意思。之:指千里马,代词。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办法。道:正确的方法。 12.尽其材:材:同“才”,才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通晓 14.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执,握。策,赶马的鞭子,名词。临:面对。 15.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16.其真无马邪(yé):其:难道,表反问语气。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17.其真不知马也。其:恐怕,大概;表推测语气。 六、通假字 1.食马者:“食”通“饲”,喂养。 2.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表露。 3.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4.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七、一词多义
之 虽有千里之能:的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标志,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它,在本文中代指千里马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音节助词,不译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 策 策之不以其道:驱使 执策而临之:马鞭 而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连词,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连词,表顺接 食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吃,动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通“饲” 喂养,动词 虽 故虽有名马:即使 虽有千里之能:虽然 其 食之不能尽其材:它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知识点整理
一、内容:(掌握重点字词) 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 2.化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为鸟 3.怒(奋起,这里指鼓起翅膀)而飞 4. 其翼若(像)垂(悬挂)天之云 5.海运则将徙(迁徙)于南冥 6.天池(天然形成的大池)也 7.志(记载)怪者也 8.抟(环旋着往上飞)扶摇(旋风)而上者九(表虚数,不是实指)万里, 9.去(离开)以(凭借)六月息(这里指风)者也 10.野马(春天林泽中的雾气。雾气浮动状如奔马,故名“野马”。)也 11.生物之以息(气息)相吹(吹拂)也 12.天之苍苍(深蓝) 13.亦若是(这样)则已(罢了)矣。 二、巩固【译文】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2.鹏之徙于 南冥也,水击三千里⑩,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 3.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 三、文学常识: 节选自《庄子·逍遥游》。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代表作《庄子》。《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现存33篇,包括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 四、通假字: 北冥有鱼 (“冥”通“溟”,海)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呢”) 五、词性活用: 怒而飞 怒:形容词作动词,奋发,振翅。 鲲之大 大:形容词作名词,庞大的体形。 《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六、古今异义的词: 野马也,尘埃也。 古义:流动的雾气。 今义:野生之马 南冥者,天池也。 古义:天然形成的大水池。 今义:湖泊的名称。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海波动荡。 今义:海洋运输 七、一词多义: ⑴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名称)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出名) 名列前茅。 (名次) ⑵息:去以六月息者也。 (名词,气息,这里指风)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名词,气息) 北山愚公长息曰。 (动词,叹气)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平息) ⑶之: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助词,的) 其翼若垂天之云。 (助词,的) 鹏之徙于南冥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 ⑷而:怒而飞。 (连词,表修饰关系)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连词,表修饰关系) (5)以:去以六月息者也。 (介词,凭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介词,用) (6)其:其名为鲲。 (代词,它的) 不知其几千里也。 (它) 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连词,表选择,是……还是……)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他们) 八、本文主旨 作者采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大鹏起飞的气势,并不是对大鹏的赞美,重点是阐明“万物都有所待”的道理,如大鹏一样,它的腾飞也需要“凭借”“六月息”。山间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等微小的实物也是要靠气息的吹动才能呈现出各种形态。说明人世间万事万物都“有所待”,都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从而表现道家追求的是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知识点整理 一、文学常识: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本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等 二、重点词语 1.梁:桥 2.游:游玩 3.从容:悠闲自得 4.安:怎么
5.是鱼之乐:这 6.固不知子也:固然 7.子固非鱼也:本来 8.全:完全,肯定(是这样) 9.请循其本:追溯 三、内容分析 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2.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四、古今异义词:循其本:古:追溯 今:遵守、依照、沿袭 五、一词多义 1.固: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之: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 …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 状语后置,应为“于濠(háo)梁之上游”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