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强调,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在màn cháng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níng jù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二:漫画《守望相助》 材料三: 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 ①水有山中小碧泉,雾中大汪洋,月有倒挂小玉钩,中堂白玉盘,各自平淡,但二者相遇便生出了永恒的美;镜有暗黄小铜镜,璀璨大明镜,花有傲世白梅,葳蕤梨花,各自安然,但二者碰撞便诞生了无限的妙。世间两种不相关的事物,看似普通,但二者只是没有遇到正确的事物。 ②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 ③蝉度过了无尽的黑暗,但最终在夏日里放声歌唱,成为了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并没有因为长期的黑暗而放弃,一往无前,挣破了禁铟,实现了价值。陈胜躬耕于田垄之间就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慨叹,在蹑足行伍之间一举获得了民心,成功完成秦末首次起义,鲁迅意识到中国人并非病于形,而是病在思想,果断弃医从文,精于杂文,小说的创作以笔代枪,唤醒一代青年人的民族魂,成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必须敢于直视,这才可望,可想,敢说,敢做,敢当。”人首先要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价值所在,再正视局势变化。审时度势是成功之道,最后正视自己与世界的统一性,完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④浅碧,深红,淡黄,花白,魅蓝的花各有各的美,没有优劣之分,世人爱牡丹,陶渊明喜菊花,周敦颐怜芙蓉,王冕娇白梅等等,文人墨士,迁客骚人,各有各的爱好,有了自己对于尘世的看法和品行的感悟,恋人之间互赠红蓝玫瑰,朋友之间互赠满天星,同学之间互赠薰衣草,康乃馨赠予师长等等,每一种被赋予不同的意蕴,这与其生长条件和外表密不可分。无论是自身战线还是外界赐子的美名,这些花均为我们的生活增色许多。从花眼里看人眼,看世界眼,每一样事物都理应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都值得被我们认可。人都处于道德完美的追求路途上,只是有深有浅而已。 ⑤一个民族需要合理的比重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好比一个罐子要有大石块,沙子,水才能成为坚不可摧的整体,大石块是英雄,是壮志昂扬还我山河的岳飞,是并合四海一扫八荒的秦始皇,是仅以肉身挡住子弹的少云,他们是民族精神的缔造者。沙子是文人、科学工作者等等,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酒仙李白,是三十年致力青蒿素的屠呦呦,是氢弹保存技术发明者于敏,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延续者。水是芸芸众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水,一个民族才能兴旺,历史的铁证证明众生的力量是强悍的,如秦末起义、五四运动等等,人民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不能只有英雄伟人,没有百姓一切尽是空谈。 ⑥英雄是骨,伟人是肉,百姓是血,唯有一个民族全部的人拼尽全力才能铸就一个钢铁之躯,只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 ⑦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人活于世,在于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于明晓万物与自己的关系,在于认可万物与世界的必然联系。正确运用各种关系来实现人生的非凡,一家灯火并不稀奇,万家灯火这才叫震撼。 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人活于世均有意义,张罗好自己的灯,不要在灯火阑珊错过对的人,不要在春意阑珊暗自慨叹。 ⑨水月镜花,一个值得令人琢磨千万年的物像。 (1)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根据文中的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màn cháng níng jù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写出材料二漫画的内涵。 (3)材料三第①段中写水月相遇和镜花碰撞,有何用意? (4)说说材料三第⑤段运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及作用。 (5)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中国不仅援助他国抗疫物资,而且派出了医疗专家团队协助抗疫。有人在网上评论:“中国不是人类的救世主,不应该承担这个角色。”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选择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有关内容作为论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并作适当阐述,字数100个左右。 2.(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家乡的小瓦 ①家乡在皖南丘陵上,丘陵没有山峰那么伟岸峭拔,却也平仄有致,《蓝色多瑙河》那样洒脱、平和。站在屋前一望,那高低起伏的丘陵,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亲切,而与之相契相合的是那寻常沉静的小瓦。 ②小瓦是田园诗意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试想一下:屋后是红色丘陵,房前是绿色水稻,天上是白色云朵,假如没有青青的小瓦和坐在藤椅上翘望的乡亲,这是不是一种缺憾呢? ③小瓦没有什么尊贵出身,却是乡亲最为亲近的存在。不管你走到哪个村落,一抬眼,看见的就是青青的小瓦。 ④小瓦,乡亲不知道它的大名,也不想去知道。这就像父母召唤我们,从来只喊我们的乳名一样,有的是亲昵,有的是无间,因为小瓦也是他们的孩子。 ⑤冬闲时节,乡亲就开始在土窑前忙碌:用黏土制瓦坯,送到窑里烧。对于小瓦,我们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我们喜欢的是小猫小狗之类的玩意儿。趁着父亲歇晌的时候,我们偷偷溜进瓦场,团泥捏小猫小狗。我们想要把泥猫泥狗塞进窑里,而父亲最多在封窑的时候,把它们放在窑门前。 ⑥烧窑的日子,父亲每天都窝在窑洞里,添柴禾,看火候,比照顾我们还要细心。小瓦出窑了,我们挤到窑门前,直到泥猫泥狗抢到了手才一哄而散。出窑怎样辛苦,新瓦烧得怎样,我们是不上心的,但泥猫泥狗可是被我们摸得光滑锃亮的。 ⑦烧了两年窑,砖瓦备齐了,父亲就计划着盖房。有新屋住了,我们高兴得上蹿下跳。泥瓦匠看到小瓦,拎起一块,敲了敲,这瓦好火候,不愧老把式。我这才注意到那青色的素净的小瓦,也学着泥瓦匠的样子,拎起一块敲了敲。清脆清亮,有着金属般的悦耳乐音,连耳朵都跳了起来。 ⑧新屋落成了。小瓦一层层一排排的,鱼鳞一样卧在屋顶。凝望着新房,父亲一脸的沟壑被笑意填满了——这可是他劳碌大半辈子的杰作啊。 ⑨坐在宽敞明亮的新屋里,透过窗户往外看,屋檐的小瓦成了一弯挑起的秀眉,舒展而快乐。虽然天空碧蓝如洗,但是我却独喜欢小瓦的沉稳如石。有了它的庇护,什么风霜雨雪,什么严寒酷暑,都被挡在了屋外。 ⑩梅子时节家家雨。夏日的雨是最恣肆的,似乎想横扫一切,但是遇到了小瓦,却怎么也张狂不起来了。虽然雨势如风,但是落到小瓦上,却成了一首浑厚悠长的古筝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聆听着小瓦上的雨点,那浮躁焦虑的思绪会随风飘散。 ⑪小瓦之上也是有风景的,你注意过吗?梧桐的花儿落到屋上,一朵一朵,切切如私语般。那花儿铺了一层,就像一个紫色的梦,连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它紫色的香呢?鹧鸪喜欢成双成对的站在屋脊上。咕咕,咕咕地和鸣着,亲昵着,是在感谢小瓦给它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吗?麻雀对此感受更深吧。它们把窝搭在瓦楞里,整天就绕着小瓦上下翻飞。有风雨了,它们就钻进瓦楞里,安逸地梦呓着。 ⑫屋顶也是晾晒的好地方。母亲的蚕豆酱是在屋顶晒的,父亲打回的小鱼也是在屋顶晒的;豆渣是在屋顶晒的、辣椒干也是……小瓦是一张便签,A不能一一记下父母一年的收获,B也留下了一些美好的片段。 ⑬站在老屋之前,望着屋顶上的小瓦,小瓦之上的瓦松、青苔,恍然发现自己离开得太久太久。其实,无论我离开得多久,这老屋,这小瓦,这小瓦之下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那么鲜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1)全文写关于“小瓦”的事情很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三件事。 (2)仔细阅读第⑪段画线句,赏析其表达效果。 (3)根据语境,在第⑫段A、B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瓦是一张便签,A 不能一一记下父母一年的收获,B 也留下了一些美好的片段。 (4)阅读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如果没有“青青的小瓦”“乡亲”,这是一种“缺憾”吗?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理解。 (5)【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情感,请从表达方式的共同点和情感的不同点进行分析。 【甲】站在老屋之前,望着屋顶上的小瓦,小瓦之上的瓦松、青苔,恍然发现自己离开得太久、太久。其实,无论我离开得多久,这老屋,这小瓦,这小瓦之下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那么鲜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选自章中林《家乡的小瓦》) 【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选自鲁迅《故乡》)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36分) 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摩诃①子世略②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③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④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 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⑤,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⑥,将斩之。绰曰:“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引绰斩之。绰曰:“陛下宁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⑦,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⑧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所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⑨,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使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 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 (《资治通鉴》第178卷) 【注】①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②世略:原陈骠骑将军萧摩词的儿子萧世略。③上:隋文帝。④绰:大理寺少卿赵绰。⑤裈(kūn)裤子。⑥厌蛊:毒害人的妖法。⑦恶钱:私铸的钱。⑧武侯:巡逻的将士。⑨啜者:喝汤的人。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时 上 禁 行 恶 钱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臣奏狱未决 ②上使人谓绰曰 ③法不当死 ④明日谢绰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食。 (4)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结合语境,写出下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撼大木,不动者当退。 ②简要概括赵绰是怎样的一个人。 4.(5分)阅读下面的对话,回答问题。 小明:我不喜欢阅读古典诗文,古典诗文太含蓄,不够直白,阅读太费脑力。 小红: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船起的精神支持……阅读古典诗文,将会滋养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性情,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力。小明同学,我们一起阅读吧,在阅读中徜徉,在阅读中收获。 小红劝小明的方式与赵绰劝隋文帝的方式有何不同?你最喜欢哪种方式呢?为什么? 5.(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①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②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③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中岁:中年。②胜事:美好的事。快意的事。③值:遇见。 (1)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 (2)阅读下面的诗句,选出与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境相同的一项,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位诗人的心境与情怀。 A.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10分)名言佳句默写。 (1)持节云中,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 (4)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5)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 , 。 (8)《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险的诗句: , 。 三、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13分) 7.(8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的,一个水世界。 A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A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1)文中A处的人名是 。 (2)画线段极写雨势之大,有什么作用? (3)选文最后,作者写坐车人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8.(5分)家国情怀,是一种心灵感触,更是种生命自觉。无论是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家国情怀是近乎你我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江海初中拟组织“家国情•校园行”主题朗诵比赛,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我写标语】围绕活动主题撰写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 【我来推荐】九(8)班班委会拟讨论本班朗诵比赛的诗歌篇目,如果你是班委会成员,你将推荐朗读下列哪首诗歌呢?说出你的理由。 ①《我爱这土地》(艾青); 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③《乡愁》(余光中); ④《诫子书》(诸葛亮) 9.(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沙漠里的胡杨,即便是死了,也依然“站”着仰望星空;世俗中的梵高,即便在压抑与痛苦中挣扎,也依然握着燃烧生命的画笔去仰望星空;人生中,我们懂得仰望星空,便可以开阔胸怀,可以将思绪引向高远,可以让灵魂在无穷的宇宙间飞翔…… 请以“仰头看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20年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1.(16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5月15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亚洲人民期待一个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开放融通的亚洲、我们应该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习近平强调,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在màn cháng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níng jù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认为自己的人种和文明高人一等,执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认识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灾难性的。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 材料二:漫画《守望相助》 材料三: 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 ①水有山中小碧泉,雾中大汪洋,月有倒挂小玉钩,中堂白玉盘,各自平淡,但二者相遇便生出了永恒的美;镜有暗黄小铜镜,璀璨大明镜,花有傲世白梅,葳蕤梨花,各自安然,但二者碰撞便诞生了无限的妙。世间两种不相关的事物,看似普通,但二者只是没有遇到正确的事物。 ②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 ③蝉度过了无尽的黑暗,但最终在夏日里放声歌唱,成为了夏天一道亮丽的风景,它并没有因为长期的黑暗而放弃,一往无前,挣破了禁铟,实现了价值。陈胜躬耕于田垄之间就发出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慨叹,在蹑足行伍之间一举获得了民心,成功完成秦末首次起义,鲁迅意识到中国人并非病于形,而是病在思想,果断弃医从文,精于杂文,小说的创作以笔代枪,唤醒一代青年人的民族魂,成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必须敢于直视,这才可望,可想,敢说,敢做,敢当。”人首先要正视自己,正视自己的价值所在,再正视局势变化。审时度势是成功之道,最后正视自己与世界的统一性,完成自己的人生追求。 ④浅碧,深红,淡黄,花白,魅蓝的花各有各的美,没有优劣之分,世人爱牡丹,陶渊明喜菊花,周敦颐怜芙蓉,王冕娇白梅等等,文人墨士,迁客骚人,各有各的爱好,有了自己对于尘世的看法和品行的感悟,恋人之间互赠红蓝玫瑰,朋友之间互赠满天星,同学之间互赠薰衣草,康乃馨赠予师长等等,每一种被赋予不同的意蕴,这与其生长条件和外表密不可分。无论是自身战线还是外界赐子的美名,这些花均为我们的生活增色许多。从花眼里看人眼,看世界眼,每一样事物都理应有它自身存在的价值,都值得被我们认可。人都处于道德完美的追求路途上,只是有深有浅而已。 ⑤一个民族需要合理的比重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好比一个罐子要有大石块,沙子,水才能成为坚不可摧的整体,大石块是英雄,是壮志昂扬还我山河的岳飞,是并合四海一扫八荒的秦始皇,是仅以肉身挡住子弹的少云,他们是民族精神的缔造者。沙子是文人、科学工作者等等,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酒仙李白,是三十年致力青蒿素的屠呦呦,是氢弹保存技术发明者于敏,他们是民族精神的延续者。水是芸芸众生,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有水,一个民族才能兴旺,历史的铁证证明众生的力量是强悍的,如秦末起义、五四运动等等,人民是民族精神的承载者、一个国家乃至一个民族不能只有英雄伟人,没有百姓一切尽是空谈。 ⑥英雄是骨,伟人是肉,百姓是血,唯有一个民族全部的人拼尽全力才能铸就一个钢铁之躯,只有英雄的民族是悲哀的。 ⑦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人活于世,在于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于明晓万物与自己的关系,在于认可万物与世界的必然联系。正确运用各种关系来实现人生的非凡,一家灯火并不稀奇,万家灯火这才叫震撼。 ⑧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人活于世均有意义,张罗好自己的灯,不要在灯火阑珊错过对的人,不要在春意阑珊暗自慨叹。 ⑨水月镜花,一个值得令人琢磨千万年的物像。 (1)阅读材料一,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根据文中的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或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màn cháng níng jù file:///C:/Users/Administrator/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 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写出材料二漫画的内涵。 (3)材料三第①段中写水月相遇和镜花碰撞,有何用意? (4)说说材料三第⑤段运用的两种主要论证方法及作用。 (5)目前全球疫情形势依然严峻,中国不仅援助他国抗疫物资,而且派出了医疗专家团队协助抗疫。有人在网上评论:“中国不是人类的救世主,不应该承担这个角色。”你对此有怎样的看法呢?选择材料一和材料三的有关内容作为论据佐证自己的观点并作适当阐述,字数100个左右。 【分析】本题是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对常用汉字的识记书写,考查概括新闻主要内容;第二题考查对漫画内涵的理解;第三题考查理解文章开头语段的作用;第四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第五题考查阅读感悟及语言表达。 【解答】( 1 )①“màn cháng”写作“漫长”;“níng jù”写作“凝聚”。 ②先通读材料,抓住第一段的导语部分,概括提炼出新闻的主要事实即可。一些重要的时间、地点要包含进去。根据“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即可概括出答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2)先仔细观察漫画的整体构图,注重细节(外形、色彩);再由漫画主题特点联想构图要素的象征义、寓意;最后用准确、简明、平实、清晰的语言进行表述。漫画题目是《守望相助》,画面主体是一双手托起了地球,手上有“中国”二字;地球正露出了笑脸;在地球上边有“全球抗疫”四个汉字,意味着在全球抗疫的关键时期,中国作为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大国为全球抗疫所做的贡献。因此,漫画的内涵是: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抗疫无国界,中国及时向他国伸出援手,携手抗疫,把抗疫经验分享世界,托起守望相助的抗疫力量,彰显着命运与共的大国担当。 (3)根据“二者相遇便生出了永恒的美”“二者碰撞便诞生了无限的妙”可以看出,第①段写水月相遇生出永恒的美与镜花碰撞诞生无线的妙,引出本文中心论点: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水月相遇生出永恒的美”“镜花碰撞诞生无限的妙”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从“好比一个罐子要有大石块,沙……”可以看出,运用了比喻论证,把民族的英雄、文人、百姓比作罐子中的大石块、沙子、水,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从“壮志昂扬还我山河的岳飞,是并合四海一扫八荒的秦始皇,是仅以肉身挡住子弹的邱少云”“是三十年致力青蒿素的屠呦呦,是氢弹保存技术发明者于敏”“如秦末起义,五四运动等等”可以看出,运用了举例论证,举岳父、秦始皇、李白、屠呦呦、秦末起义、五四运动等事例,生动形象、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个民族需要合理的比重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5)根据材料一“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和材料三“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人活于世,在于正确认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在于明晓万物与自己的关系,在于认可万物与世界的必然联系。正确运用各种关系来实现人生的非凡,一家灯火并不稀奇,万家灯火这才叫震撼”即可作答。 答案: (1)①漫长;níng jù ②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建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 (2)在全球化时代,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唯有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抗疫无国界,中国及时向他国伸出援手,携手抗疫,把抗疫经验分享世界,托起守望相助的抗疫力量,彰显着命运与共的大国担当。 (3)第①段写水月相遇生出永恒的美与镜花碰撞诞生无线的妙,引出本文中心论点:万堂起明晖,天下自大同;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比喻论证、举例论证,把民族的英雄、人、百姓比作罐子中的大石块、沙子、水,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举岳父、秦始皇、李白、屠呦呦、秦末义、五四运动等事例,生动形象、具体有力地论证了一个民族需要合理的比重才能屹立于世界之林,进一步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5)我不同意这位网友的看法,我认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习总书记说:“今日之中国是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一国有难,中国正视局势的变化,正视自己与世界的统一性,“天下自大同”,在能力许可的情况下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点评】材料阅读题给出一组材料,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读写、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用简洁、流畅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2.(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问题。 家乡的小瓦 ①家乡在皖南丘陵上,丘陵没有山峰那么伟岸峭拔,却也平仄有致,《蓝色多瑙河》那样洒脱、平和。站在屋前一望,那高低起伏的丘陵,怎么看怎么顺眼,怎么看怎么亲切,而与之相契相合的是那寻常沉静的小瓦。 ②小瓦是田园诗意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试想一下:屋后是红色丘陵,房前是绿色水稻,天上是白色云朵,假如没有青青的小瓦和坐在藤椅上翘望的乡亲,这是不是一种缺憾呢? ③小瓦没有什么尊贵出身,却是乡亲最为亲近的存在。不管你走到哪个村落,一抬眼,看见的就是青青的小瓦。 ④小瓦,乡亲不知道它的大名,也不想去知道。这就像父母召唤我们,从来只喊我们的乳名一样,有的是亲昵,有的是无间,因为小瓦也是他们的孩子。 ⑤冬闲时节,乡亲就开始在土窑前忙碌:用黏土制瓦坯,送到窑里烧。对于小瓦,我们是没有什么兴趣的、我们喜欢的是小猫小狗之类的玩意儿。趁着父亲歇晌的时候,我们偷偷溜进瓦场,团泥捏小猫小狗。我们想要把泥猫泥狗塞进窑里,而父亲最多在封窑的时候,把它们放在窑门前。 ⑥烧窑的日子,父亲每天都窝在窑洞里,添柴禾,看火候,比照顾我们还要细心。小瓦出窑了,我们挤到窑门前,直到泥猫泥狗抢到了手才一哄而散。出窑怎样辛苦,新瓦烧得怎样,我们是不上心的,但泥猫泥狗可是被我们摸得光滑锃亮的。 ⑦烧了两年窑,砖瓦备齐了,父亲就计划着盖房。有新屋住了,我们高兴得上蹿下跳。泥瓦匠看到小瓦,拎起一块,敲了敲,这瓦好火候,不愧老把式。我这才注意到那青色的素净的小瓦,也学着泥瓦匠的样子,拎起一块敲了敲。清脆清亮,有着金属般的悦耳乐音,连耳朵都跳了起来。 ⑧新屋落成了。小瓦一层层一排排的,鱼鳞一样卧在屋顶。凝望着新房,父亲一脸的沟壑被笑意填满了——这可是他劳碌大半辈子的杰作啊。 ⑨坐在宽敞明亮的新屋里,透过窗户往外看,屋檐的小瓦成了一弯挑起的秀眉,舒展而快乐。虽然天空碧蓝如洗,但是我却独喜欢小瓦的沉稳如石。有了它的庇护,什么风霜雨雪,什么严寒酷暑,都被挡在了屋外。 ⑩梅子时节家家雨。夏日的雨是最恣肆的,似乎想横扫一切,但是遇到了小瓦,却怎么也张狂不起来了。虽然雨势如风,但是落到小瓦上,却成了一首浑厚悠长的古筝曲。“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聆听着小瓦上的雨点,那浮躁焦虑的思绪会随风飘散。 ⑪小瓦之上也是有风景的,你注意过吗?梧桐的花儿落到屋上,一朵一朵,切切如私语般。那花儿铺了一层,就像一个紫色的梦,连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它紫色的香呢?鹧鸪喜欢成双成对的站在屋脊上。咕咕,咕咕地和鸣着,亲昵着,是在感谢小瓦给它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吗?麻雀对此感受更深吧。它们把窝搭在瓦楞里,整天就绕着小瓦上下翻飞。有风雨了,它们就钻进瓦楞里,安逸地梦呓着。 ⑫屋顶也是晾晒的好地方。母亲的蚕豆酱是在屋顶晒的,父亲打回的小鱼也是在屋顶晒的;豆渣是在屋顶晒的、辣椒干也是……小瓦是一张便签,A不能一一记下父母一年的收获,B也留下了一些美好的片段。 ⑬站在老屋之前,望着屋顶上的小瓦,小瓦之上的瓦松、青苔,恍然发现自己离开得太久太久。其实,无论我离开得多久,这老屋,这小瓦,这小瓦之下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那么鲜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1)全文写关于“小瓦”的事情很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中三件事。 (2)仔细阅读第⑪段画线句,赏析其表达效果。 (3)根据语境,在第⑫段A、B处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小瓦是一张便签,A 虽然 不能一一记下父母一年的收获,B 但是 也留下了一些美好的片段。 (4)阅读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如果没有“青青的小瓦”“乡亲”,这是一种“缺憾”吗?结合文章内容说出你的理解。 (5)【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我”对“故乡”的情感,请从表达方式的共同点和情感的不同点进行分析。 【甲】站在老屋之前,望着屋顶上的小瓦,小瓦之上的瓦松、青苔,恍然发现自己离开得太久、太久。其实,无论我离开得多久,这老屋,这小瓦,这小瓦之下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那么鲜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 (选自章中林《家乡的小瓦》) 【乙】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丝活气。 ……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 (选自鲁迅《故乡》) 【分析】本文主要记叙了关于“小瓦”的事情:冬闲时节,父亲忙碌制瓦坯送到窑里烧,我们将捏的小猫小狗塞进窑里;烧窑的日子,父亲细心照顾,我们欢快地抢泥猫泥狗;盖房子,“我”学泥瓦匠拎小瓦敲,声音清脆清亮;新屋落成,父亲凝望新房,满脸笑意;梅子时节,“我”聆听小瓦上的雨声,内心变得空明了;梧桐花儿落在小瓦上,鸟儿把窝搭在瓦楞里,别有一番风景。表达出对老屋、对小瓦、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概括即可。根据文章第⑤段“我们偷偷溜进瓦场,团泥捏小猫小狗。我们想要把泥猫泥狗塞进窑里,而父亲最多在封窑的时候,把它们放在窑门门前”概括得出:冬闲时节,父亲忙碌制瓦坯送到窑里烧,我们将捏的小猫小狗塞进窑里;根据文章第⑥段“父亲每天都窝在窑洞里,添柴禾,看火候,比照顾我们还要细心,小瓦出窑了,我们挤到窑门前,直到泥猫泥狗抢到了手才一哄而散”概括得出:烧窑的日子,父亲细心照顾,我们欢快地抢泥猫泥狗;根据文章第⑦段“泥瓦匠看到小瓦,拎起一块,敲了敲,这瓦好火候,不愧老把式。我这才注意到那青色的素净的小瓦,也学着泥瓦匠的样子,拎起一块敲了敲,清脆清亮,有着金属般的悦耳乐音,连耳朵都跳了起来”概括得出:盖房子,“我”学泥瓦匠拎小瓦敲,声音清脆清亮;根据文章第⑧段“小瓦一层层一排排的,鱼鳞一样卧在屋顶。凝望着新房,父亲一脸的沟壑被笑意填满了一这可是他劳碌大半辈子的杰作啊”概括得出:新屋落成,父亲凝望新房,满脸笑意;根据文章第⑩段“聆听着小瓦上的雨点,那浮躁焦虑的思绪会随风,心境也空明了”概括得出:梅子时节,“我”聆听小瓦上的雨声,内心变得空明了。根据第⑪段“梧桐的花儿落到屋上,一朵朵,切切如私语般。那花儿铺了一层,就像一个紫色的梦,连空气中似乎都纲着它紫色的香呢?鹁鸪喜欢成双成对的站在屋脊上,咕咕,咕咕地和鸣着,亲昵着,是在感谢小瓦给它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吗?”概括得出:梧桐花儿落在小瓦上,鸟儿把窝搭在瓦楞里,别有一番风景。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梧桐的花儿落到屋上,一朵一朵,切切如私语般。那花儿铺了一层,就像一个紫色的梦,连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它紫色的香呢?”“切切如私语般”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花儿铺了一层,就像一个紫色的梦”,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连空气中似乎都飘着它紫色的香呢”采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本句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梧桐花儿落在小瓦上,给屋顶铺上了一层紫色,紫色的屋顶像梦境一般美好,流露出作者对小瓦上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使用。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分析。“不能一一记下父母一年的收获”和“也留下 了一些美好的片段”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故应填:虽然……但是。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首先明确态度,是缺憾。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和本文的情感分析即可。根据“瓦没有什么尊贵出身,却是乡亲最为亲近的存在”和“小瓦,乡亲不知道它的大名,也不想去知道,这就像父母召唤我们,从来只喊我们的乳名一样,有的是亲昵,有的是无间,因为小瓦也是他们的孩子”分析得出:因为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没有乡亲,就会缺少一份亲切与亲近,小瓦是乡亲最为亲近的存在。根据本文表达出对老屋、对小瓦、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分析,小瓦和乡亲是寄托乡村情感的载体。所以不能缺少“青青的小瓦”和“乡亲”。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注意从表达方式和情感的角度分析。(甲)“站在老屋之前,望着屋顶上的小瓦,小瓦之上的瓦松、青苔,恍然发现自己离开得太久、太久”是记叙的表达方式。“其实,无论我离开得多久,这老屋,这小瓦,这小瓦之下的记忆总是那么清晰,那么鲜亮,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对老屋、对小瓦、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乙)“老屋离我愈远了”采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采用了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记忆中的故乡和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他不禁“悲哀”,通过这一系列的情感变化点出“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表达了“我”对故乡及故乡的人产生隔膜的怅惘、失落、压抑之感。据此回答即可。 答案: (1)冬闲时节,父亲忙碌制瓦坯送到窑里烧,我们将捏的小猫小狗塞进窑里;烧窑的日子,父亲细心照顾,我们欢快地抢泥猫泥狗;盖房子,“我”学泥瓦匠拎小瓦敲,声音清脆清亮;新屋落成,父亲凝望新房,满脸笑意;梅子时节,“我”聆听小瓦上的雨声,内心变得空明了;梧桐花儿落在小瓦上,鸟儿把窝搭在瓦楞里,别有一番风景。 (2)比喻、拟人、通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梧桐花儿落在小瓦上,给屋顶铺上了一层紫色,紫色的屋顶像梦境一般美好,流露出作者对小瓦上美景的喜爱之情,也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虽然;但是 (4)是缺憾,因为只有美丽的自然风光没有乡亲,就会缺少一份亲切与亲近,小瓦是乡亲最为亲近的存在,本文流露出作者对小瓦的喜爱与怀念,更是对乡亲、对故乡的喜爱与怀念。 (5)相同点:记叙、抒情、议论。 不同点:【甲】叙写了“我”虽离开老屋很久,但这里的一切依然清晰、鲜亮,流露出作者对老屋、对小瓦、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乙】描写了荒村的萧索、没有一点生气活力,以及“我”离开故乡并不感到留恋,流露出“我”对故乡人与人之间产生隔膜的怅惘、失落、压抑之感。 【点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答题方法: 1、理清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恰当连接,语义通顺。2、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陈述格式为:何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何事+结果如何。公式中的“何人”,如果是第一人称的文章,可以用“我”,也可用主人公;如果是第三人称的文章,必须用主人公。 二、古代诗文阅读与积累(36分) 3.(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萧摩诃①子世略②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上③曰:“世略年未二十,亦何能为,以其名将之子,为人所逼耳。”因赦摩诃。绰④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食。绰曰:“臣奏狱未决,不敢退。”上曰:“大理其为朕特赦摩诃也!”因命左右释之。 刑部侍郎辛亶尝衣绯裈⑤,俗云利官:上以为厌蛊⑥,将斩之。绰曰:“法不当死,臣不敢奉诏。”上怒甚,曰:“卿惜辛亶而不自惜也!”命引绰斩之。绰曰:“陛下宁杀臣,不可杀辛亶。”至朝堂,解衣当斩,上使人谓绰曰:“竟何如?”对曰:“执法一心,不敢惜死。”上拂衣而入,良久,乃释之。明日谢绰,劳勉之,赐物三百段。 时上禁行恶钱⑦,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⑧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所坐当杖,杀之非法。”上曰:“不关卿事。”绰曰:“陛下不以臣愚暗,置在法司,欲妄杀人,岂得不关臣事!”上曰:“撼大木,不动者当退。”对曰:“臣望感天心,何论动木。”上复曰:“啜羹者⑨,热则置之,天子之威,欲相挫邪!”绰拜而益前,诃之,不肯退,上遂入。治书侍御使柳彧复上奏切谏,上乃止。 上以绰有诚直之心,每引入阁中,或遇上与皇后同榻,即呼绰坐,评论得失,前后赏赐万计。 (《资治通鉴》第178卷) 【注】①萧摩诃(532年﹣604年),字元胤,兰陵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②世略:原陈骠骑将军萧摩词的儿子萧世略。③上:隋文帝。④绰:大理寺少卿赵绰。⑤裈(kūn)裤子。⑥厌蛊:毒害人的妖法。⑦恶钱:私铸的钱。⑧武侯:巡逻的将士。⑨啜者:喝汤的人。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停两处) 时 上 禁 行 恶 钱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臣奏狱未决 案件 ②上使人谓绰曰 派 ③法不当死 按照法律 ④明日谢绰 道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绰固谏不可。上不能夺,欲绰去而赦之,因命绰退食。 (4)阅读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结合语境,写出下面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撼大木,不动者当退。 ②简要概括赵绰是怎样的一个人。 【分析】译文: 萧摩诃的儿子萧世略在江南举兵作乱,萧摩诃应当连坐治罪,文帝说:“萧世略年龄不到二十岁,能做什么事情?因为他是名将的儿子,被人胁迫罢了。”于是赦免萧摩诃。赵绰坚持谏诤(皇帝)不可以(直接宣布赦免),皇上不能使他屈服,想等到赵绰离开后再赦免萧摩诃,就命赵绰退下吃饭。赵绰说:“我呈奏的案件还没有判决,不敢退下。”文帝说:“大理寺就为我特赦摩诃将军吧。”于是赵绰才命左右释放了摩诃。 刑部侍郎辛亶经穿红色的裤子,民俗认为有利于做官;文帝认为是妖术,将要斩杀他。赵绰说:“依法不应当是死罪,我不敢接受诏命。”文帝特别恼怒,对他说:“你怜惜辛亶(的性命),但不可惜自己的吗!”命令推出斩首。赵绰说:“陛下可以处死我,可不能杀死辛亶。”押到朝堂,剥去他的官服。到了该行刑的时候,文帝又派人对赵绰说:“你还有什么话说?”赵绰说:“我执行法律一心一意,不敢爱惜自己的生死。”文帝拂袖入宫,过了好长时间,才释放赵绰。第二天文帝向赵绰道歉,慰劳并勉励他,并且赏赐给他绸缎三百匹。 当时文帝严禁使用劣质钱,有两个人在集市上用劣质的钱币换取质量高的,武侯抓获他们并且上告文帝,文帝命令全部斩首。赵绰进谏:“他们所犯罪应判杖刑,杀他们不合法律。”文帝说:“这不关你的事情。”赵绰说:“陛下不认为我愚昧无知,把我放在执法部门,您做胡乱杀人的事情,怎么说不关我的事情?”文帝说:”一个人想撼动大树却撼动不了,就应该退下。”赵绰说:“我希望能劝陛下改变主意,谈不上撼动大树。”文帝又说:“喝汤的时候,如果感到热就放下,天子的权威,你也想触犯吗?”赵绰再拜又靠前些,呵斥他,也不肯退下,文帝就回到内室。治书侍御史柳彧又上奏恳切劝谏,文帝才停止(杀那两个人)。 文帝因为赵绰忠诚正直,常常把他带到内宫,有时遇见皇上和皇后同坐,皇上就叫赵绰也坐下,和他谈论朝政得失。总共赏赐赵绰上万的钱物。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时上禁行恶钱”意思是:当时皇上严禁使用劣质钱。故断句:时/上/禁行恶钱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 ①句意为:我呈奏的案件还没有判决。狱,古今异义词,案件; ②句意为:文帝又派人对赵绰说。使,古今异义词,派; ③句意为:依法不应当是死罪。法,词类活用,名词做状语,按照法律; ④句意为:第二天文帝向赵绰道歉。谢,古今异义词,道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翻译文 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句中重点词语有:固,坚决。夺,改变。去,离开。因,于是。句意为:赵绰坚决劝谏不能赦免,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意见,想在赵绰走后赦免萧摩诃,于是让赵绰退下去吃饭。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①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撼大木,不动者当退”意思是一个人撼动大树,却撼动不了,就应该退下。结合语境,“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武侯执以闻,上令悉斩之,绰进谏曰:“此人所坐当杖,杀之非法”分析,皇上把自己比作大树,把绰比作撼动大树的人,言外之意是,赵绰无法改变皇上的意见,就应该退下,不要再坚持进谏了。 ②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塑造。解答此题需通读文章,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人物的主要事迹和人物描写来把握人物形象。第一段“萧摩诃子世略在江南作乱,摩诃当从坐”,皇上认为是“为人所逼”,想赦免摩诃,但绰执意奏狱,体现了赵绰耿直,正直刚毅,秉公执法、尽忠职守;“刑部侍郎辛宣尝衣绯裤”,“上以为厌蛊,将斩之”,但“绰日:陛下宁杀臣,不可杀辛宣”,赵绰极力维护法律的公正,在隋文帝执意要杀一个没犯大罪的官员时,他强行劝谏,几招杀身之祸,但即使临刑之际,他仍坚持己见,不惜一死。赵绰体现不畏皇权。“时上禁行恶钱,有二人在市,以恶钱易好者”,“上令悉斩之”,赵绰又极力进谏“此人所坐当杖,杀之非法”,文帝呵斥他,威胁他,甚至于要处死他,但他还是坚持劝谏,体现赵绰耿直,正直刚毅,不畏皇权。 答案: (1)时/上/禁行恶钱 (2)①案件;②派;③按照法律;④道歉。 (3)赵绰坚决劝谏不能赦免,皇上不能改变他的意见,想在赵绰走后赦免萧摩诃,于是让赵绰退下去吃饭。 (4)①皇上劝赵绰,无法改变皇上的意见,就应该退下,不要再坚持进谏了。 ②直,正直刚毅;不畏皇权;敢于进谏;秉公执法、尽忠职守。 【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 ①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②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③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4.(5分)阅读下面的对话,回答问题。 小明:我不喜欢阅读古典诗文,古典诗文太含蓄,不够直白,阅读太费脑力。 小红:古典诗文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船起的精神支持……阅读古典诗文,将会滋养我们的心灵,陶冶我们的性情,增强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力。小明同学,我们一起阅读吧,在阅读中徜徉,在阅读中收获。 小红劝小明的方式与赵绰劝隋文帝的方式有何不同?你最喜欢哪种方式呢?为什么? 【分析】考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组织能力及文言文阅读的掌握情况。此题开放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结合文言文内容回答。结合内容明确小红劝小明的方式与赵绰劝隋文帝的方式的不同,然后根据现实生活谈对这两种劝告方式的爱好态度。小红劝小明时,先介绍了古典诗文的价值,然后再向小明介绍阅读古典诗文的好处,最后又鼓励小明和自己一起阅读。小红劝小明的方式委婉含蓄,易于接受。而赵绰面对文帝想赦免萧摩问时,“喜狱未决”,不肯退;文帝执意要杀一个没犯大罪的官员时,他强行劝谏,几招杀身之祸,但即使临刑之际,他仍坚持己见,不惜一死;对“在市以恶钱易好者,上令悉斩之时”,赵绰又极力进谏,赵绰劝隋文帝的方式是直言劝谏。赵绰敢于进谏,隋文帝认为他忠心耿耿,对他十分信任,才接受他的意见。结合现实生活,谈直言劝谏和委婉含蓄劝告的利弊。 【点评】语言表达应注意: ①文明得体。应根据特定的情景采用文明得体的用语。 ②有内容。要摒除不合实际的空话、套话或含糊不清的语言,力求清楚、明白。 ③说话有合理的顺序。要注意事物内在的联系及因果关系,力求意明句畅。 ④语言简明。要满足试题的要求,简明作答,字数适中,标点恰当。 5.(7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①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②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③林叟,谈笑无还期。 【注】①中岁:中年。②胜事:美好的事。快意的事。③值:遇见。 (1)颔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内心? (2)阅读下面的诗句,选出与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境相同的一项,并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位诗人的心境与情怀。 A.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分析】《终南别业》这首诗意在极写隐居终南山之闲适怡乐,随遇而安之情。第一联叙述自己中年以后就厌恶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联写诗人的兴致和欣赏美景时的乐趣。第三联写心境闲适,随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后一联进一步写出悠闲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谈笑”“无还期”了,写出了诗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风采。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山林的生活自在无比,兴致来临之际,每每独往山中信步闲走,那快意自在的感受只有诗人自己能心领神会。每,表明“兴来独往”非常频繁,不是偶然为之。“独”,表明诗人兴致一来就等不及邀人同往了,一个洒脱的隐者形象便展现到了读者面前。从这两句诗可以看出诗人高兴,愉悦,自得其乐的闲适心情。 (2)本题考查对诗歌意境的理解。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意境:在山间信步闲走,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溪水尽头,似乎再无路可走,但诗人却感到眼前一片开阔。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风起云涌。一切是那样地自然,山间流水白云,无不引发作者无尽的兴致,足见其悠闲自在。 A.采集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以路途艰难比喻仕途艰难,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象。“渡黄河”“登太行”象征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而“雪满山”又 象征诗人在追求过程中屡屡受挫。作者借此表达他英雄失路的悲愤。 故选:A。 译文: 中年以后厌倦尘俗喧嚣,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边陲。兴致来了,独自一人前往欣赏这美丽的景色,这种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乐。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偶然间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谈说笑毫无拘束,忘了回去的时间。 【点评】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 (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 (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 (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6.(10分)名言佳句默写。 (1)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4)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 (5)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7)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感召志士仁人为正义事业而英勇献身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8)《登飞来峰》中表达诗人不畏艰险的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何日遣冯唐(注意“遣”的书写) (2)八百里分麾下炙(注意“炙”的书写) (3)奉命于危难之间 (4)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注意“是”的书写) (5)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注意“抟”的书写) (7)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8)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三、名著阅读与综合实践(13分) 7.(8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的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了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的,一个水世界。 A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A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 (1)文中A处的人名是 祥子 。 (2)画线段极写雨势之大,有什么作用? (3)选文最后,作者写坐车人的表现,目的是什么? 【分析】语段出自小说《骆驼祥子》,小说通过叙述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祥子的生活,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在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下,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人吃人的制度的强烈抗议。选文写的是祥子在暴雨在拉车的艰难情景,虽然他在暴雨中无法前行,无法辨认道路,但是坐车人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心,依旧命令他拉车前行。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识记能力。选文出自《骆驼祥子》,语段描写了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情景。A是指祥子。 (2)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理解能力。划线句描写了下暴雨的情形,既有细致的描摹,又有夸张的形容,写出了雨势之大,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为下文描写祥子在暴雨中拉车做铺垫,烘托出祥子拉车的艰苦及悲苦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本题考查学生对情节的作用的理解能力。祥子在暴雨中无法前行,无法辨认道路,但是坐车人却没有丝毫的同情心,依旧命令他拉车前行。作者写坐车人的表现,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黑暗)的社会。祥子在暴风雨中艰难地拉车,坐车的人冷酷无情,没有同情心,阶级压迫造成祥子精神与肉体的痛苦,注定祥子的命运的悲惨的。 答案: (1)祥子。 (2)雨势之大,渲染了环境的恶劣,为下文描写祥子在暴雨中拉车做铺垫,烘托出祥子拉车的艰苦及悲苦的命运,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揭露了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情(黑暗)的社会。祥子在暴风雨中艰难地拉车,坐车的人冷酷无情,没有同情心,阶级压迫造成祥子精神与肉体的痛苦,注定祥子的命运的悲惨的。 【点评】分析情节的作用: 1、内容上,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情节对表达作品主题的作用。 2、结构上,可考虑“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照应全文”“推动情节发展”等等。 8.(5分)家国情怀,是一种心灵感触,更是种生命自觉。无论是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任担当,家国情怀是近乎你我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江海初中拟组织“家国情•校园行”主题朗诵比赛,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我写标语】围绕活动主题撰写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 【我来推荐】九(8)班班委会拟讨论本班朗诵比赛的诗歌篇目,如果你是班委会成员,你将推荐朗读下列哪首诗歌呢?说出你的理由。 ①《我爱这土地》(艾青); ②《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③《乡愁》(余光中); ④《诫子书》(诸葛亮) 【分析】【我写标语】本题考查拟写标语的能力。标语的基本特征是语言简洁、具有宣传和鼓动性。语言上要求通俗易懂、生动活泼。注意围绕活动主题“家国情•校园行”。比如:举办朗诵比赛,弘扬家国情怀。 【我来推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与主题的理解。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简要概括诗歌内容及主体即可。《我爱这土地》(艾青):诗人借土地抒发自己对处于日本铁蹄下蹂躏祖国深沉的爱和为国献身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存亡的关头,为祖国献身的思想和对祖国的无限挚爱之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字里行间流露出喜悦轻松的情绪和对西湖春色细腻新鲜的感受。《乡愁》(余光中):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实物,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诫子书》(诸葛亮):这是诸葛亮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表达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 【解答】答案: 【我写标语】示例:朗诵经典作品,感悟家国情怀。 【我来推荐】示例一:我推荐朗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是艾青写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首现代爱国诗。诗人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运用土地、河流、风、黎明等意象,表现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与土地生死相依、忠贞不渝的强烈情感。 示例二:我推荐朗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示例三:我推荐朗读余光中的《乡愁》。这是诗人于197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该诗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 示例四:我推荐朗读诸葛亮的《诫子书》。这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全文通过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点评】写宣传标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标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应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标语是用创意来说话的,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标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9.(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沙漠里的胡杨,即便是死了,也依然“站”着仰望星空;世俗中的梵高,即便在压抑与痛苦中挣扎,也依然握着燃烧生命的画笔去仰望星空;人生中,我们懂得仰望星空,便可以开阔胸怀,可以将思绪引向高远,可以让灵魂在无穷的宇宙间飞翔…… 请以“仰头看星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⑤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仰头看”即“仰望”,意思有两种,一为向高处 (远处)看,一为敬仰而有所期望,它强调对象的启发、引导、激励、关怀、反省等精神作用。仰望,应理解为一种向上的灵性书写,强调的是精神境界的提升,追求人性的深层体认。“星空”可以理解为布满星星的天空,也可以理解为其象征义﹣﹣值得自己敬仰的人、植物、动物等。值得我敬仰本文适合写作记叙文或记叙散文、抒情散文。选材上我们可以从自我、家庭、学校、自然、社会这些角度去考虑。自我方面,可以“仰望”某人的某个优点;家庭方面,可以“仰望”妈妈每天深情的叮咛,可以“仰望”爸爸坚强的个性,可以“仰望”爷爷正直的操守;学校方面,可以“仰望”同学的歌喉、强健的体魄,可以“仰望”老师殷殷的教导、渊博的知识、雄辩的口才;自然方面,可以“仰望”一泓清泉的透澈、一轮红日的美丽、一弯新月的追求、一棵古树的倾诉,还可以由眼前的景联想到人;社会方面,可以“仰望”全国人民众志成城的壮举、他人拾金不昧的品质、乞丐善良的心灵…… 【解答】 仰头看星空 当我们吟诵“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仿佛看到青莲居士正浅樽低吟,抒发着内心的苦闷与孤独。官场上的失意使你牢骚愤懑,然而,污浊的世俗终没有污染你那浪漫天真的诗意和飘逸洒脱的诗情。“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于是高山大川,清风明月,再现你热情洋溢的篇章;飞流急湍,峭壁栈道,内化为你浑厚深沉的思想。金鸡唱晚,猿啼两岸,悠然在耳;洞庭烟波,蓬莱烟波,历历在目。你的华彩诗篇仿佛一颗颗闪闪发光的星星镶嵌在广阔无垠的历史星空,令后人瞻仰赞叹。 曹操,一代枭雄,在浩瀚的星空下,“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望着无限江山,内心汹涌澎湃着。“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豪情多么奔放!然而,一世之雄而今安在哉?他的功业,留在了史书里;他的万丈豪情化作了星辰,照亮了后人,催人奋进。 李清照的“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当她独上小楼,眺望长空雁阵,聆听深秋万籁,思念远在他乡异地的丈夫。“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轻启皓齿,低声吟诵,脸上露出寂寞而又无奈的笑容。淡淡愁情化作缕缕诗情,凝成一首首后人称奇的词句。清照啊,清照,你是一个怎样的奇女子,能同时拥有“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温柔婉约和“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男儿豪情?你用一颗不染纤尘的心谱写的一首首永世传唱的诗词与你的芳魂一同化为星辰,高悬夜空。 星空的美源于它的宁静,它的广阔,它的神秘,它的超凡脱俗。一位位已然逝去的历史人物化作了璀璨的明星,增添了夜色的壮美,令人怀念,让人感叹。你们的光辉人生,你们的不朽诗文,给了我丰富的文化滋养,激励着我们在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上奋然前行。 仰头看星空,群星灿烂。 【点评】本文语言流畅典雅,诗句引用丰富,可以看出作者的文学积累相当丰富,给我们学生写作提供了更多的启迪。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5/9 14:59:45;用户:李红霞;邮箱: JHYW1@xyh.com;学号:24596641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1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