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是垃圾”、“中国译者的问题在于母语不够好”、“中国作家要喝酒、吹牛,没有时间做太多事”、“中国当代作家根本不知道人是什么”“许多中国作家非常懒,越写越糟”……这些话都是从德国汉学家顾彬的谈话里摘出来的,看着很让人不高兴。
事实上,我国当代优秀作家、优秀文学作品多的去!
1
余华
余华可能是我国读者最多的作家,甚至要超过莫言。他的长篇小说每一部都值得读《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分上下部,上部写得好),还有最新的《第七天》。
值得一提的是,余华早期是先锋作家,没有写实的作品。他早期的作品用两个词可以评价:冷酷,残忍 , 推荐两部中篇:《现实一种》《世事如烟》。余华之前出版一本杂文集《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也很有思想,值得一读。除此之外,余华对音乐很有研究,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他关于音乐的随笔。
2
莫言
莫言,贾平凹,阎连科应该是我们这个时代我国最优秀的三个作家。
莫言得作品是典型的魔幻现实主义,刚开始读可能有点不适应。诺贝尔奖提到了他的四部作品《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生死疲劳》和《蛙》。《酒国》和《檀香刑》比较重口味,一个讲吃小孩,一个讲变态的刑罚,后者可读性很高,喜欢猎奇的大可去看。
至于莫言的中短篇,《红高粱》、《透明的红萝卜》和《拇指铐》值得一看。
3
贾平凹
贾平凹小说的手法是所谓“生活细节流”,没有明确的故事主线,而是展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事无巨细,都去描写。
引用陈思和的说法,贾平凹是“紧贴大地飞翔的作家”,他是扎根于八百里秦川的作家,读他的作品地域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早期的“商州”系列很有名,推荐《秦腔》,是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水平很高。《古炉》是正面描写文革武斗的作品,68万字,读起来需要耐心。《废都》曾被称为“当代金瓶梅”。《浮躁》文笔很优美,可读性高。《带灯》讲了一个当下乡村基层女干部的故事,直面现实。《老生》则是讲了一个地方百年的历史。
4
阎连科
阎连科洛阳嵩县人,是个有名的禁书作家,被称为“中国最有争议的作家”,这个称号起源于他的《为人民服务》。
文学界一直盛传他是中国最有可能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之一(另一个是李锐),他的作品确实在海外很火。2014年阎连科获卡夫卡文学奖,他的作品风格荒诞、夸张,滑稽的同时也让人很压抑,作品风格是所谓“神实主义”。
《丁庄梦》至今被禁,讲河南艾滋病村。《日光流年》是阎连科至今最优秀的作品,当代文学中属极其优越的。
5
金庸
金老爷子的作品不用推荐,如今更是大家逝去,举国缅怀,不少人纷纷收藏起了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还有短篇《越女剑》)深入人心。
金庸所创作的小说中无处不体现了对历史意义及价值的探寻。他通过在小说中塑造武林门派之间、人与人之间、宗教与世俗之间、正教与邪教之间、国家民族之间以及朝代与朝代之间的恩恩怨怨,最终造就了不同个人、门派、国家、民族、教会、朝代的各种悲剧。
6
汪曾祺
汪曾祺其人之神,文学评论上甚至给他用了“半人半仙”的评价。他在40年代就登上了文坛,新中国不让写了,才停笔,80年代又复出,而他重要的作品大部分都在80年代。
他是沈从文的学生,也是沈从文的衣钵传人,喜欢沈从文作品的人一定也会喜欢汪曾祺。
他的“散文化小说”读起来相当享受,《受戒》、《大淖记事》、《岁寒三友》三部作品都很优秀。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汪曾祺,80年代文坛就显得太苦涩了。”
7
苏童
给不少人推荐过这个作家,我喜欢用“好看”形容苏童的小说。“往南走,不要停留”出自《我的帝王生涯》(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还以为是本网络小说)这句话,像是苏童给自己下的一个谶语,“南方”、“女性”、“唯美”是他作品的几个关键词。
苏童的作品始终在表现人性。
他的中篇小说《罂粟之家》、《红粉》、《妻妾成群》(被张艺谋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妇女生活》都极其具有可读性。苏童最新的三部长篇分别是《碧奴》《河岸》《黄雀记》,其中《黄雀记》获茅盾文学奖,而《城北地带》《刺青时代》里面充满了暴力,表现出了苏童小说的另一个侧面。
8
张炜
张炜是莫言的山东老乡,他的作品《古船》被禁了好多年,现在看来显得十分“小众化”,虽有缺点,不过写得确实非常出色。
张炜有一组小说共有十部,煌煌450万字,有个总名叫《你在高原》,给他茅盾文学奖的时候,评委应该都没看完。
9
陈忠实
和贾平凹一样是陕西作家。他的作品《白鹿原》被评价水平极高,毕竟我国的作品里能用“史诗”来形容的实在太少了,而《白鹿原》绝对是其中之一。
如果拿当代单部作品来讲,《白鹿原》排的进三甲。“白嘉轩轻轻摇摇头,转过身时忍不住流下泪来。”一个平实的结尾,一个震撼的故事。
10
格非
格非是在先锋作家里我国走得较远的,他的小说读起来略显晦涩,叙事圈套,环形叙事,迷宫叙事花样百变。中国的传统作家总是纠结于小说“讲什么”,而先锋作家思考的是小说该“怎么讲”。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获茅盾文学奖,即《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这是格非酝酿了十几年的作品。还有《迷舟》、《青黄》、《锦瑟》、《相遇》、《褐色鸟群》,也都很值得品读。
11
阿城
“寻根小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佛教中有个词叫”回心“,就是指迷茫的时候,回到最初的原点,通过自我否定而达到自觉,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也是这样。
阿城是文坛上昙花一现的作家,作品不多,推荐他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尤其是《棋王》,浓郁的道家气息。
12
韩少功
韩少功也是“寻根小说”的代表作家,不过他的小说多了一层批判的含义。最有名的作品是《爸爸爸》,另外有一部很有名的小说叫《马桥词典》,传说中被称为词典小说,用词条的形式讲故事,很有创意。
13
王小波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王小波是典型的“主流文学界冷,民间热”的作家,王小波英年早逝,40多岁就去世了,而且是死后才出名,不得不说很有悲情色彩。他大名鼎鼎的“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还有个《黑铁时代》,是他去世后整理出版的)都是小说集,《黄金时代》是讲得现在,《白银时代》讲未来,《青铜时代》讲历史,戏谑的意味一部比一部强。王小波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的夫人很有名,李银河,著名性学家,女权主义者,他们的情书整理出版了,叫《爱你就像爱生命》。
14
史铁生
史铁生对人生、对苦难的思索尤为令人铭记,他说“我和他人的距离,要以光年计算。”
读史铁生,会让人觉得自己平常生活的痛苦那根本不叫痛苦,他的《昼信基督夜信佛》,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很震撼。
“命运虽是虚设的,可非得有不行,不然琴弦怎么拉紧;拉不紧就弹不响。”--《命若琴弦》
15
冯骥才
冯骥才老先生一米九的身高,天津作家。他的作品《一百个人的十年》里,讲述了一百个普通人在那动荡的十年间的故事,完全记录讲述者的原话,没有经过修饰。而他的《俗世奇人》(又出了续集)里,同样讲了很多民间奇人,文笔很独特,值得一看。
16
路遥
他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两本书改变了多少人的一生?
前者最近改编成了电视剧,又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里。后者虽然篇幅短,但无论结构还是思想内容上要更胜一筹。
《平凡的世界》感动人心之处在于它的故事本身,不少人在小说中找的了自己的影子。这本小说为人诟病的是他的艺术手法,很多句字细读来都是不通顺的,可是只要喜欢,冗杂的艺术手法就会变成多余的修饰。
17
木心
木心的作品已经超越了地域,他的句子里包含的情感和朴素的感动,影响了很多人。
“从前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
读他的《文学回忆录》(木心的讲课实录,他的学生陈丹青整理出版)会让人感叹一个人一生怎么能读过这么多书,有这么大的学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木心的部分作品,不过木心生前作品太多,现在很多还没有整理完,相信之后会陆续出版。
18
白先勇
因为一些原因,台湾的作家往往得不到大陆的认可,很多名作家在大陆的知名度也很低,当然,相信对岸也是同样的情况。白先勇是白崇禧将军的儿子。
他的作品像《台北人》、《纽约客》,很值得阅读。 白先勇的文字有一种传统的精致与典雅,古典美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白先勇曾公开承认自己为同性恋者,他的小说《孽子》就是描写这一仿佛生活在阴影中的群体。
19
都梁
军事题材作家,同样是很多作品被改编成了电视剧。
《亮剑》的电视剧实在经典,小说也非常好看。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只改编了小说的前半部,后面还有大量建国后的情节,以及李云龙那个让人扼腕叹息的结局。
20
张洁
我国唯一一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即《沉重的翅膀》《无字》是一位非常有气质的女性。
中国文学的分期:学界一般认为1917年至1949年,即新文化运动到建国为中国现代文学。1949年至今为当代文学,1976年后称新时期文学,2000年之后也称新世纪文学。本文推荐的作品基本都是80年代之后(除金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