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公布2018年度十大流行词 |《悲惨世界》改编成新版英剧 | 小栗旬将出演电影版《人间失格》| ......
......“图画书界奥斯卡”
很多作品的触点都是忽然之间而来的,从写作的过程来看是这个触点的灵感忽然而至,尤其是短篇小说。下面我就以卡夫卡的《变形记》和莫泊桑《项链》为例,来猜一猜它们的“触发点”。
写作课 / 张玉清
当看到一颗流星划过夜空,你想到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我想许个愿。哦,那是另一回事。我想问的是:对于这颗流星你想到的是什么?有人会说,我想到的是它从哪里来,还想到它要到哪里去?是的,我也是这样想,每当看到流星,除了感受到它划过夜空时那种清幽静寂中的明亮,我想到最多的就是这两点:一个是它从哪里来?它的出发点在哪里?另一个是它到哪里去,它的落点在哪里?
我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也是如此,每当读到一篇好的作品,我会在心里想:它是怎么生成的?它的出发点在哪里?在这里我想用另一个词“触点”,我觉得“触点”比“出发点”更恰当地来讲写作,它的触点在哪里?它的落点在哪里?这里的“触点”就是“触发点”,“落点”就是“落脚点”。
但是从写作的角度讲这个“触点”和“落点”遇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并不知道作者在最初写作这篇作品的时候究竟是怎样想的?究竟是什么最初触发了他的灵感而要写这样一篇作品,他写这样一篇作品究竟是想表达什么,作者最终想表达什么也就是我想探讨的他写这篇作品的“落脚点”。所以我在这篇文章里所探讨的“触点”和“落点”都只能是一种猜测,而真相永远只有作者自己知道。那么也就是说,我所说的这个探讨“触点”和“落点”的工作,其实大都只是一件永远无法“证实”的工作,而倒是可能时时面临着被“证伪”,不过好在这种探讨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它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同时也对我自己的写作有所启迪。
在我自己的写作实践中,有好多时候我写一篇作品最初都是先有了一个灵感,而这个灵感触发了我想写作这篇作品的想法(有时候表现为一种冲动或是欲望),于是便开始构思和找感觉,在感觉到可以落笔的时候开始写,并最终完成。所以我自己的作品我是真的知道“触点”和“落点”在哪里的,比如拙作《姐姐比我大两岁》,这是一个我自己比较满意的短篇小说,它的“触发点”是有一天我受人委托去一个陌生的画家家里取一幅画,敲门时来开门的是画家上初中的儿子,相貌十分猥琐瘦小,可是我进到了客厅里,画家二十岁的女儿迎上来,却长得十分秀美动人,她那种鲜艳的感觉我至今仍记得。画家的女儿十分有礼貌地招待我,忙着泡茶倒水,还问我冷不冷,我却都不敢多看她一眼,只是心里强烈感觉到这姐弟俩的反差太大了,并且内心有一种无端的不平:这么一个弟弟,怎么会有这么美的一个姐姐!就是这个感觉,让我心里忽然浮现出了写姐姐和弟弟的构思,并最终在生活素材的基础上写出了这篇作品。
很多作品的触点都是忽然之间而来的,从写作的过程来看是这个触点的灵感忽然而至,尤其是短篇小说。下面我就以卡夫卡的《变形记》为例,来猜一猜这篇作品的“触发点”。
《变形记》是卡夫卡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个3万字的短篇,如果把全世界所有分析它评论它的文章搜索了,加到一起,计算一下字数,我想应该在百万字之上。多年来我读了许多遍《变形记》,每一次都在内心深处受到深深的感染和冲击。我第一次读到《变形记》的时候,就在想卡夫卡为什么要写这么一篇作品?以后几乎每次读或是想到《变形记》,我都要想这个问题。卡夫卡没有告诉过别人他为什么要写《变形记》,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只能猜测,我最初的猜测也和别人分析《变形记》的文章里说的差不多,因为生活的压力,因为对父亲的不满,或者是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揭露黑暗的现实给人造成的重压和精神扭曲等等。但这种猜测又总是不能让我满意,以我自己创作的体会,总觉得一篇好作品最应该是起源于一个更为鲜活的灵感,并且这种灵感总是会来自内心深处最柔软或是最脆弱的那一块空间。
直到我开始思考短篇小说的“触点”这个问题,我拿出自己多年来最喜欢的几个杰出作家的短篇小说一一猜测它们的“触点”,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了卡夫卡为什么要写《变形记》,也就是《变形记》的“触点”:卡夫卡应该是在某一天忽然想到了他最喜爱的妹妹,如果他不能再给家庭做贡献——当然这种想法来源于他在现实中的巨大的压力,他的妹妹是否还会爱他?也许妹妹会嫌弃他,当然只是也许……
是的,也许就是这么一个“触点”,最初触发了卡夫卡写 《变形记》,当然卡夫卡更可能是在这最初的触发之后,对自己的生活,对周围人的生活,以及对周围的人,包括父亲母亲妹妹等亲人,并进而对整个社会的人和整个世界的事物,有了更多的、更深的思考,然后就有了《变形记》的构思——当然这构思还要依赖于弗兰茨·卡夫卡伟大的文学天才:他让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
我有一个很不可取的缺点,读作品却不关心作者,哪怕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我也不怎么关注作者的生平,而关注作者的生平对更深地理解作者的作品是非常必要的,这也可以说明我不是一个特别有进取心的作家。比如我最喜欢的几个作家卡夫卡、福克纳、卡尔维诺等等,对于他们的生平我只约略知道一点,是从一些文章里看到的只言片语,并没有对他们全面了解。甚至有些我特别喜爱的作品,却总是记不住作者的名字,这一点实在是不可取。所以当我那天忽然想到了《变形记》的这个“触点”,我最担心的是卡夫卡究竟有没有一个妹妹,因为如果弗兰茨·卡夫卡没有妹妹的话,那么我对《变形记》的这个“触点”的猜测肯定就是不成立的,可是我又觉得我这个猜测真的是最符合我多年来对《变形记》的理解和感受。现在想起来,每次读《变形记》给我印象最深的不仅是有一个巨大的甲虫在我眼前晃,还有一个美丽的可爱的小妹妹也一直在我的眼前晃,而每次读完《变形记》,在我的心里不仅仅是郁积了一股对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萨姆沙的巨大同情和悲悯,也郁积了对那个可爱的小妹妹的不满和遗憾,总是在心里想着:如果这个妹妹对那只甲虫一直好下去,即使最后甲虫仍然死了,那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美好,我的心里非常希望那个美丽可爱的小妹妹是一个永远美好的形象,也可能正是因为长期所郁积的这些想法,才让我忽然间有一天想到卡夫卡之所以要写这篇伟大的《变形记》,是因为他的妹妹!
我忐忑地上网搜索有关卡夫卡的资料,很怕他在现实中没有一个妹妹,好在资料在屏幕上一出现我就放心了,卡夫卡有妹妹。而且卡夫卡有三个妹妹,好了,至少我的这个猜测不会不成立了,不管这个猜测是不是真的符合当年卡夫卡的创作过程,但是他有妹妹,我就可以这样猜测。
继续读卡夫卡的资料,卡夫卡对他的第三个小妹妹奥特拉非常地笃爱,妹妹也一直很爱他。我不由得会心一笑,我觉得我猜中了卡夫卡当年的内心隐秘。再继续读,又有一条信息跳出来,1912年卡夫卡跟小妹奥特拉闹过矛盾,有一件事小妹妹不理解他,在这件事上卡夫卡对小妹妹非常地失望,他感到非常痛苦和绝望,仿佛小妹妹“离他而去”。
我赶紧又查卡夫卡的创作年表,《变形记》的创作年份恰恰也是1912年。我松了一口气,我觉得我猜中了卡夫卡,而这一点对我更深地理解《变形记》十分重要。
我现在是不是可以这样猜测:卡夫卡当年写《变形记》,不是因为对这个世界的失望,也不是因为对父亲的失望,当然这些因素可能都有一些,但更主要的是因为他对最喜爱的小妹妹的爱,当然也因为对小妹妹一时的失望,但我觉得最主要的还不是失望,而是因为失望之后他怕失去这种爱,不是怕失去妹妹对自己的爱,而是害怕自己因为失望而失去自己对妹妹的爱。
卡夫卡是全世界最发自内心写作的作家,《变形记》之所以成为他的代表作,也是因为《变形记》是卡夫卡内心世界最深处的最真实的反映,另一篇反映卡夫卡最深处内心世界的作品是《地洞》,但《地洞》更多的是写他自己对这个世界所面临的压力和恐惧的反应,而不涉及到家人,《变形记》则更多涉及到他对家人的爱,他是因为爱而恐惧。
我想这是我多年来最贴近的一次触碰到卡夫卡的内心世界。
猜测了《变形记》的“触点”,我们再来猜测它的“落点”在哪里。
我这里所说的“落点”也就是“落脚点”,也和“触点”一样是指写作意义上的,而不是阅读意义上的。因此要把这个作品的“落点”和作品的主题思想区别开来。一般来说,主题思想是指作品本身所反映出来的意义,而我这里的“落点”则是指作者本人在写作过程中所指向的目的,也就是作者通过他笔下的人物、情节、细节等说出什么,而作者本人的意图究竟如何我们无从知道,所以和“触点”一样,我们所探讨的“落点”也只能是一种猜测。
猜到卡夫卡之所以写《变形记》的“触点”,让我有信心来猜测他写作这篇作品的“落点”。
它在这里:“萨姆沙先生和太太在逐渐注意到女儿的心情越来越快活以后,老两口几乎同时突然发现,虽然最近女儿经历了那么多的忧患,脸色苍白,但是她已经成长为一个身材丰满的美丽的少女了。他们变得沉默起来,而且不自然地交换了个互相会意的眼光,他们心里打定主意,快该给她找个好女婿了。仿佛要证实他们新的梦想和美好的打算似的,在旅途终结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跳起来,舒展了几下她那充满青春活力的身体。”
——卡夫卡尽管对小妹妹失望,但他仍然期望假如自己真的没有能力再给家庭做贡献了,小妹妹仍然能够有一个好的生活,这就是他写作《变形记》的“落点”。
在卡夫卡笔下,他即使变成了甲虫,也仍然是爱着他的小妹妹的。当甲虫死掉之后,卡夫卡这样写妹妹:“葛蕾特的眼睛始终没离开那个尸体,她说:‘瞧他多瘦呀。他已经有很久什么也不吃了。东西放进去,出来还是原封不动。’”
有了这一笔,可以让我认定,无论怎样卡夫卡都原谅了小妹妹——而作为读者,我也是因为这一句而原谅了这个小妹妹的,这个小妹妹在我心里从未是一个可憎的形象。
自从凭猜测找到了《变形记》的“触点”和“落点”之后,我觉得自己对《变形记》和卡夫卡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在写作上给了我更深的启迪,让我体会到一个作家是怎样从生活中化出作品,就像一只蛹化成蝶。
我们再看看莫泊桑的《项链》,让我们来猜猜,这位短篇小说大师的最著名的这部短篇小说,它的“落点”在哪里?我觉得就是结尾的这句话:“哎哟!我的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也就值上五百法郎!”
当然,这一句也是这篇作品最亮的“亮点”,在很多时候,作品的“落点”也是它的“亮点”,这是因为作者所指向的“落点”总会是最具文学价值之处。
美丽的穷家女玛蒂尔德借了富家女的项链去参加舞会,却不幸将项链丢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不幸,她和丈夫为了赔偿这串项链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偿还这笔债务,他们过上了最底层人的生活和艰苦的劳作,如此整整十年才还清了债务,对于玛蒂尔德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十年啊,她失去了美丽,失去了青春——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那一串项链。对于这篇作品的主题,很多人都作出了总结,大体上都差不多,它的主题也不难理解,读者读完作品之后一般也都能体会得到。现在我想说的是,假如没有结尾的这个“落点”,作品的主题会有变化吗?
很显然,没有。假如作品到此处即为止:“‘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就这样结尾了,作品的主题不会有任何变化。
但是它的文学味道和文学价值呢?有不同吗?有减弱吗?有的。
我想很多读者在读到了这最后一句知道了那串项链居然是假的时候,比之在这句话之前读到玛蒂尔德用十年的青春和美丽来偿还这串项链,他的内心对玛蒂尔德所寄予的同情和怜悯以及为她感到的遗憾等情感,要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从“同情和遗憾”变为“深深的同情和深深的遗憾”,那么当然,作品的文学力量也就成几何级数的增加了。
我在这里再多说几句读到这个“落点”前后我的感受有何不同。当年我读到这里:“‘是的。你没有发觉这一点吧,是不是?两串原是完全一样的。’说完她脸上显出了微笑,因为她感到一种足以自豪的、天真的快乐。”我的心里已经充满了“假如”:假如玛蒂尔德没有借项链,假如玛蒂尔德没有参加舞会,假如玛蒂尔德没有丢项链,那么一切……
而当读完最后一句之后,我看到了那串项链居然是假的,我的内心瞬间翻涌起了更多的滋味,一股巨大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情绪向我袭来,让我绝望地感叹命运真是个让人欲语还休的东西!并且同时,我的心里有了另一个“假如”:假如当初玛蒂尔德跟她的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借这串假项链时,富有的福雷斯蒂埃太太不是简单地说一句:“当然可以啊。”而是说:“当然可以啊,这串项链只值500法郎,就送给你吧,不用还回来了。”或者不送——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要求富有的福雷斯蒂埃太太送给穷女友玛蒂尔德500法郎的假项链,但我还可以假如富有的福雷斯蒂埃太太在接过穷女友玛蒂尔德还回来的项链时不是那么居高临下的轻描淡写,而是礼貌地或是小气地打开盒子看看,或者福雷斯蒂埃太太不是首饰多得在此后的岁月里再也不用碰碰这串项链,那么一切……
因此当我读到伟大的莫泊桑的这一句结尾时,我的内心里还充斥了一种愤怒!并且不知道该骂谁的骂了一句:“真可恶!”
2019午夜蓝文学周历 x 诗歌主题周边 已上线
最迷人的午夜蓝,
是亲手撕下的文艺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