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是很多人熟知的国学大师,国宝级学术泰斗。虽然已经去世,但他在文学方面的成就,永远不会消失。在很多人心中,季羡林一直是不卑不亢、忧国忧民的形象,受到很多人的尊重。
然而,他的儿子季承,却颠覆了被社会塑造的“大师”的完美形象。 在儿子笔下,季羡林可以说是一个人生的失败者,一个有国无家的浪人,一个孤独、寂寞、吝啬、无情的文人。
早年的心结——过继给叔父、无爱的婚姻、母亲的早逝,塑造了他压抑、封闭、孤傲的性格,他几乎毁掉了一个家。
一方面是学术泰斗的成就,一方面是糟糕的家庭关系,季羡林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
季承写了一本书《我和父亲季羡林》,他希望还原一个真实的“人”的形象,他也希望读者能够接受一个有缺陷的季羡林。作为儿子,揭露父亲的过失有失稳妥,他在一次采访中这样描述他们之间的微妙父子关系!
记者:树碑立传都是说人好话,更何况还有子为父隐的儒家传统,是什么原因让您下决心“不为尊者讳”,写这样一本书呢?
季承:您问我为什么要写这一本书,为什么这样写?我说,我是为了让大家了解真情,了解真实的季羡林和季家。我觉得,我这样写没有什么不妥,因为在我懂事开始,我们家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家的人就是这样子的,我们家就是这样一天天过来的。有什么要避讳的呢?有什么不能说的呢?就说父亲季羡林先生,他是有成就的学者,他的人格高尚,一生勤奋,受人敬仰,但他也是普通的人,也会有普通人的七情六欲,也有普通人的三长两短。他是人,不是神。为尊者避讳,不是正确的做法。我不避讳父亲和我们家、我自己的某些真情,这样做绝不会对大家造成损害,相反会得到大家更多的理解,更多的同情。
记者:您在书中描述了季老先生成长在一个矛盾的环境中——有自己的家,却不得不从小寄居叔父家;有意中人却不得不和并不中意的女子结婚;爱自己的母亲却长久不能相见,连母亲的模样都记不起来了。是不是因此导致他也变成了一个矛盾的人:有反叛的思想却没有反叛的勇气,对外人慷慨大方,对家人冷漠无情;不拒名利,却淡泊明志?
季承:父亲一生遇到许多矛盾,可以说,他一生是处在巨大的矛盾之中。他对待矛盾也有很多矛盾。他是一位矛盾着的人。不是他主观上要这样,而是客观环境使然。他幼年时从农村来到城市是矛盾,听从长辈之命结婚是矛盾,出国不能归是矛盾,有相爱的人不能结合是矛盾,和自己妻子和家人团聚是矛盾,搞研究和社会活动、社会动荡是矛盾,等等,等等。如何解决,也表现出很大矛盾。其实,这都是正常的,恐怕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处在矛盾之中,只不过矛盾有大小轻重之分,处理有优劣高下之别罢了。
记者:季家最不可思议的事情是在您母亲去世前两天,父亲把您赶出了家门,长达13年父子不能相见。13年来,您每天上下班都经过医院,却受到重重阻挠,无法进入医院。幸运的是最终父子和解,您和父亲见面时说:“13年了,我很想念父亲。”父亲说: “我没有年的概念,但我知道时间是很长了,太长了。”您和父亲一起度过了一生中最融洽的8个月。在那8个月中您有没有告诉父亲一直埋葬在心里的话,包括您姐姐、您母亲对他的不满?您父亲对过往种种有没有做出解释?
季承:在我和父亲相处的最后8个月里,父亲没有向我解释什么,我也没有对父亲抱怨什么。我们是在一种大的谅解中相处的。过去的一切,难道是父亲的过错吗,难道是为子的过错吗,难道是家庭其他人的过错吗?都不是。到了那个时候,在我们父子之间,已经不存在什么是非,不存在什么恩怨,有的只是一种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心情。在这种心情下,父亲无虑地离开了人世,我虽悲痛但觉得万分慰藉。这是父亲最好的结局,也是我这个家庭守候人的最大福分。
其实在这几段对话中看不出来儿子把父亲写的有多不堪,但是看过一位流书用户分享的片段。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一定的顺序,但是不意味着第一个做好了才大有作为。伟人也只是普通人,季羡林在学术上的成就毋庸置疑,他把自己的心血,把自己的慷慨都给了国家和社会,却让自己的家人感觉糟糕。该怎么看待他?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很多人“粉转黑”。本来很喜欢一个偶像,但后来因为一些事不喜欢他了,就开始去指责、攻击他。
如果不从一个伟人的角度去看,他仍然是一个普通人——他没有超出普通人所具有的缺点,没有什么恶的行为。夫妻关系不和算什么,出轨离婚的还那么多呢!
季承在采访中说:“ 有了现在的故事,一个较为完整、较为真实的季羡林会呈现在大家面前,因此大家会更了解和理解他,会更尊敬和喜欢他。希望大家一定不要误解,我讲这些故事,绝不是为了诋毁父亲,绝没有复仇的动机。”
虽然这句话很官方,看起来毫无恶意,但是在季羡林去世后,财产之争却让每个和季羡林相关的人都面目狰狞,一家不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