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496|回复: 0
收起左侧

简明俚说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完结)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8-12-16 17:5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简明俚说王阳明的生平与思想(完结)  不遁之遁 2018-12-16 08:05:53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在王阳明思想里基本有两层意思,从浅层次来讲,知就是知识,行就是实践。这就像我们常说的知道还得做到;要解行并重;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
没错,以上言论皆无可厚非。那么王阳明在这个层面的知行合一是怎么个意思?那就是知和行是一不是二,也就是真的知道,一定会做到,如果做不到,肯定不知道。
以前人们总说“知道还得做到”,或者像《尚书》所言:“知之匪艰,行之惟艰。”都是把知和行分开来,认为知道容易,做到难。而王阳明却告诉大家:之所以做不到,是因为并没有真的知道。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精觉明察处即是知。通俗点讲:有真知必有真行,有真行必是真知,这就叫知行合一。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要孝顺父母,但很少有人真正做到,原因只有一个:我们还不是确切理解孝的真正内涵。

但话又说回来,无论如何,很多东西的确是要实践了才能出真知。所以王阳明特别强调要在“事上磨”,只有通过事上的考验,才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还有另外一层深刻含义,那就是,知不是知识,还是指他的“老本行”——良知。王阳明的原话是:“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一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便是我立言宗旨。”
说来说去,还是在“致良知”,就是要让你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都符合良知,这就叫知行合一。当然,这里还有一层深刻含义,那就是起心动念就已经是“行”了。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慎独,时刻提起观照,保持正念,如此才能与良知达成一致,这就是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深层含义。
近代著名大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文浚,就是因为深受王阳明“知行合一”影响,才更名为“陶行知”。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是一位真正把知行合一落实在生活中的教育家。郭沫若先生曾赞道:“两千年前孔仲尼,两千年后陶行知”。

心外无物王阳明有一次与朋友山中游玩,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阳明答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这就是有名的“岩中花树”故事,也是中学课本中严厉批评的“心外无物”之说。何以故?因为我们的体制学校是强调唯物主义的,反对一切唯心主义言论。此处我不讨论唯物唯心哪个更正确,因为我们中国自古就没有这两种分类,这种严格的划分是近代才从西方传过来的。

我不反对有些人喜欢用西方哲学的研究方法来死搬硬套中国哲学,甚至有人还有理有据地提出中国没有哲学。我只想说,无论唯物也好,唯心也罢,哪怕中国确实没有哲学。我是没这闲情跟你们在这些名词上转悠,我只是研究“中国文化”而已。
那么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到底想表达什么?是不是佛家讲的“一切法由心想生”?我个人并不这么认为。因为佛家的“万法唯心造”,通俗点讲就好比人生即是一场梦。我们所看到的一切都如梦如幻,皆是心得显现。正如永嘉大师《证道歌》中所言:梦里明明有六趣,醒后空空无大千。
而王阳明的“心外无物”更像是普罗泰戈拉所提出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因为有我的存在,才能感知万物。又像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正如他所言: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辩他吉凶灾祥?

王阳明更多是在强调一种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万法唯心造”的梦境说。那么,王阳明这么说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这就是一种“物来则应,物去不留”的洒脱境界。听起来很简单,却必须有很高修为才能做到。
我们的良知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要能清楚映照万物,必须使它干净明亮。一旦被尘垢布满,就不能清楚映照万物。这些尘垢就是私欲,得把他们去除掉,使镜子保持明亮,也就是让良知时刻彰显。
如此,物来则照,物去不留,不排斥,也不执着,所谓“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中庸》上讲“不诚无物”便是同理,所谓诚,就是致良知,只要对自己真诚,其实就是不违背良知。若用良知照物,则物在;倘若私欲遮蔽了良知,就如同镜子被尘垢所盖,万物无法映照,则似无物,故言“不诚无物”。
所谓“心外无物”,更确切地说,应该是只要我没有用心,则外物与我无干。比如,程颢和程颐两兄弟,前者是心学家,后者是理学家。一次朋友在船上设宴招待他俩,并找了几个妓女作伴。程颐感觉有背礼法,转身就走,程颢却表现得若无其事。第二天,程颐跑到程颢房间,指责老大不应该同流合污。程颢却说:“昨日船中有妓,我心中无妓;今日房中无妓,而你心中有妓。”

因此,心外无物更多是在强调一种“任尔东南西北风,我独岿然不动”的精神气象。虽然说程颢似乎比弟弟程颐境界更高点,但我们应该有自知之明,“心中无妓”不是装出来的,必须是修出来的。倘若境界不够,还是老老实实学学程颐吧,毕竟人家最后确实也修成正果了。
四句教王阳明五十六岁被朝廷派去广西剿匪,临行前,弟子钱德洪与王汝中前来请教“四句教”的问题,因为他俩在对四句教的理解上产生了分歧。所谓的四句教即是: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汝中认为:“四句教的主张恐怕不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无善无恶,意应该也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也是无善无恶的物。若说意有善恶,心体必定也有善恶存在。”
钱德洪则认为:“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而人有习气,意念上自然有善恶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要去除私意,复归那无善无恶的本体。若意原无善恶,就用不着下功夫修行了。”

王阳明听后说到:“你们两个的见解都有道理,只是需要相互借鉴,不可各执一边。汝中所言,仅针对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一悟本体,则内外俱透,自然皆无善恶。而德洪之见,是接次等之人。普通人难免有习气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其在意念上为善去恶。待功夫纯熟,渣滓去尽,本体自然显现。”
过了一会儿,王阳明又特别强调到:“往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此原是彻上彻下的功夫。利根之人,寥寥无几,就连颜回、程颢都不敢承当,岂可轻易示人?大部分人多少都有习气尚在,不教他在良知上落实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去悬想个本体,毫不务实,只是流于空谈罢了。这可不是小问题,不可不早点给你们点破。”
由于王阳明师徒三人是在阳明宅院的一座小桥之上讨论四句教,这座小桥又叫天泉桥,史称这次事件为“天泉证道”。
稍微懂点禅宗的人,大概已经从钱王二人的争论中看出端倪了。钱德洪实际上就相当于神秀,注重“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王汝中则相当于慧能,强调“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而王阳明最后特别警告他们,他的四句教本来就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千万别随便解释成王汝中那种“内外皆无善恶”。因为像那种“直指人心,见性成圣”的利根之人,非常少见,就连颜回和程颢都不敢承当。一旦将此“高论”轻易示人,难免流于虚浮,走入歧途。
用佛家的话说,就是搞成了“狂禅”,即说得很玄妙,却毫无道行。王阳明所担心的事情后来果然发生了,以王汝中为首的这一派王学大都成了“狂禅”,为人所不齿,对王学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故我辈当以此为戒,应有自知之明,修行须务实奋进,方可得真实受用。
关于四句教的解释本来就非常清晰明了,我就不故弄玄虚了,直接简单翻译一下: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起心动念以后就有了善恶,而我们的良知自然会明辨善恶,为善去恶就是格物的功夫。
其实心之本体就是良知,那为什么说良知是无善无恶的呢?原因很简单,假如良知有善有恶,就好比镜子上有了灰尘,是无法真正知善知恶的。就好像托盘秤上本身就有东西,那就称不准其他物体的实际重量了。所以假如不去掉我们私欲,就看不清世间的真相。

既然良知没有善恶,为什么顺着良知就能为善去恶呢?实际上良知是一种超越善恶的状态,无论是道也好,佛性也好,良知也罢,其实都是超越了二元对立的那种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永恒状态。
而良知虽无善恶,却是同体大悲的。就像王阳明所说的“万物一体”观念:夫圣人之心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其视天下之人无外内远近,凡有血气,皆其昆弟赤子之亲,莫不欲安全而教养之,以遂其万物一体之念。
因此良知所发,只是一种万物同体的慈悲,圣人不过率性而为,并不觉得自己是在行善,而展现于外者,人皆谓之善。
也可以说,良知其实就是儒家讲的“至善”,所谓“上德不德”、“至善无善”。孔子七十岁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是一种“至善”的状态,达到这种状态,只是率性而为,并无善恶之别,而所行于世人观之,却无不是善。
当我们还没“见性”之前,习气尚在,良知受蔽,故“有善有恶意之动”,当于起心动念处去除私意,顺应良知,久而久之,亦能“随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修行。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7 18:48 , Processed in 0.217335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