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刚直、大公无私,却时时刁难苏轼,死后苏轼破例为其立传 南窗问秋 2019-01-06 17:57:54
浮屠有海印国师者,交通权贵人,肆为奸利,人莫敢正视。公捕置诸法,一县大耸。去为雩都。老吏曾腆侮法粥狱,以公少年易之。公视事之日,首得其重罪,腆扣头出血,愿自新。公戒而舍之。巫觋岁敛民财祭鬼,谓之春斋,否则有火灾。公禁之,民不敢犯,火亦不作。毁淫祠数百区,勒巫为农者七十余家。
文章节选于《陈公弼传》,是一代文豪苏轼所作。苏轼自称平生不为人作行状墓碑,但他十分敬佩陈希亮的为人,担心陈希亮的事迹日后失传,便破例写下了《陈公弼传》。 陈希亮,字公弼,与苏轼同为北宋时期眉州人。陈苏历代世交,苏轼与陈家四子陈季常为好友,论辈分苏轼理当称之为世叔。陈希亮素来嫉恶如仇,为人大公无私,当官之时为民所敬仰。《宋史·陈希亮列传》记载“为人清劲寡欲,不假人以色,自王公贵人,皆严惮之。”在世人中,陈希亮是一位正直刚烈,不畏权贵,严而不残的贤臣。 苏轼笔下的陈希亮更是如此,文章中虽未记载着他俩的事迹,但从史料记载双方曾在凤翔共事。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便是苏轼在任职凤翔签判时所作,在凤翔任职两年后,陈希亮调任凤翔知府,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苏轼的刚直一面倒是与陈希亮相同,不同的是苏轼多了些许洒脱和放荡不羁,而陈希亮给人们的感觉就是一个不苟言笑,一板一眼的“冷面”人。苏家在科考中连续中榜,苏轼的文章更是深受皇帝的喜欢。苏轼在凤翔任职时,已经有名声在外,府衙中的同僚们中有敬重的有巴结他的都尊称他为“苏贤良”。苏轼当时的工作主要就是处理知府的书信、文件等,身为知府的陈希亮听说这样一位后生被称“贤良”,对此很是不满。 陈希亮并非小人,只是性格上的谨慎,让他对每一件事情都非常的严谨,对待下属官吏更是官吏严格。陈希亮认为苏轼只不过是一介文书罢了,“贤良”的称号放在苏轼身上实在有过之处,所以陈在工作上,对苏轼也是多有刁难。苏轼性格粗犷,但做事情是踏踏实实,勤勉能干的。陈希亮为对其刁难,常在苏轼作的文书中涂抹删改,还加以批评。文章自负的苏轼自然不堪忍受,后来连正常的府宴和节日过堂都不去知府拜会。陈希亮自然借机罚款,足是让苏轼丢了不少脸面。
陈希亮初任凤翔知府的那年腊月,令人在官舍后园修建一个凌虚台,并嘱咐苏轼为此写一篇文章应和。苏轼见此,认为有了“回怼”的机会,便作《凌虚台记》隐隐表达内心的想法。文中说: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 意思是说:事物有废、兴、成、毁的时候,而且是无法预料到的。以前这里是长满荒草的野地,被霜露覆盖的地方,狐狸和毒蛇出没的所在。在那时,哪里知道今天会有这凌虚台呢?兴盛和衰败本来就无穷的交替着,以后这高台再重新长满荒草成野地,也是无法预料的。 又说“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意思是说凌虚台都不能保证长久地保存,更何况人的得失呢,也是一会来一会去的。苏轼言下有“三十年河东、河西”之意,希望陈希亮不要太仗着自己官大而处处刁难他等等。
陈希亮读完《凌虚台记》文章后,明白了苏轼的用意,看出苏轼对他有些意见。于是对身边人说到“吾视苏明允,犹子也;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耶!” 苏明允便是苏轼的父亲苏洵,陈希亮的意思是说陈苏世代为交,他身为长辈,对待苏洵像自己儿子般,对待苏轼更像是孙子般。之所以平时对他那样,是因为怕他年少成名,难免年轻气盛会目空一切栽跟头,这样我是最不想看到的。随后让人把《凌虚台记》一字不改,刻于高台。 苏轼听闻后,尤为震动,渐渐的明白了陈希亮的用心了,也成为了好友。多年后陈希亮的离世,为之感慨,根据陈希亮的事迹,饱蘸浓墨写下了这篇《陈公弼传》。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