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倾城 于 2018-9-19 22:00 编辑
冷军6000万画作被质疑:很真实但毫无灵性,与照片没区别? 昨天,有网友发了一篇《冷军6000万画作被质疑:很真实但毫无灵性,与照片没区别》,文章说这几天油画派的一些专家质疑冷军的写实画作,看了我有话想说。
▲图为冷军的静物油画作品 第一,不知所谓的“一些油画派专家”是何许人也?而且也没有“油画派”这个词? 第二,标题中是说“冷军6000万画作被质疑”,文章并没有围绕“冷军6000万画作”,通篇也没有“冷军6000万画作被质疑”的内容,最后说了一句“就算是被部分油画专家给否定,相信市场上他那张6000万的画作可以作出答案吧。” 那么文章在质疑什么?说冷军的画画得太逼真了,“问题就是在于他的画作很真实但毫无灵性,这样一来画作就与照片没有区别,更不具有艺术的延伸性。”“冷军早期的作品,大部分的东西都是极硬派并且是没有生命力的……” “也是这种极认真的细致,被一些专家给否定了,说是属于走火入魔的做法。”
▲图为冷军的静物油画作品《捆着的亚麻布》 第三,说冷军“他对于写实是有一定的自我理解的,从他以往的油画之中可以发现。画人物不见得要表现出情感,手法与画工是最重要的……” 这篇文章实在有点扯。因我前几天发了三篇冷军的文章,《和冷军一起画美女,画腻了,画了一张风景画,却卖出了1621万!》《画破铜烂铁屡屡获奖,画腻了改画美女,两幅油画竟卖了9000多万!》《他画美女,一幅画卖6千万!画腻了,改画风景,结果却让人很意外》,所以想说一说。 另外,我写过冷军的朋友徐芒耀先生的传记《徐芒耀的油画世界》,这本24万字的书写了四年,去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公开出版。可以说我对世界油画和中国的油画作了大致的了解,对中国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徐芒耀先生,70多年来走向绘画的历程中关于写实肖像的创作步骤有全面的了解。冷军和徐芒耀先生都是具象写实画派的领军人物。所以我也想说说。
▲图为本文作者陈洪标 著 《徐芒耀的油画世界》 首先从冷军成名到现在还没有哪个“油画派专家”出来说这种话!说话要有出处。原因有二:画派有别,不会说,也无法说;同是具象写实派,是不敢说,因为深知要达到冷军这样的水平,中国画家中不多,世界画家中也不多。就是要说,也不会说文中的那些话。 其次,说冷军的写实太逼真,没有灵性,没有什么艺术性。那是对西方绘画艺术的不了解。 冷军的肖像画,包括静物作品,都属于具象写实画派,具象也有其他派别,但具象中的写实派,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画得逼真,逼真到什么程度?就是你要画一个肖像,不只是把人画得逼真,而且要把人后面的背景和周围的环境,都要和主体一样逼真。这就是写实的特点。
▲图为徐芒耀2007年创作的油画作品《窗前的查尔斯》 ,把窗外外景和室内沙发在窗户玻璃上是的投影都逼真地画了出来。 而且具象写实在绘画中是最难的,为什么?它既要画家有创作的能力,又要画家有精湛的技法,最关键是技法繁琐。简单的说就是创作+技术活。与只求创作的其他画派截然不同。 技术活的技术含量在哪里?主要在五个方面:比如你心中想表达什么色彩,第一步是会配制颜料,而这可是特别重要的,需要靠实践积累的一种技术活;
▲图为冷军的模特和油画作品《小罗》 第二步,你还要会处理光线对颜色的影响,亮部的颜色和阴暗部位的颜色,还要过渡色,以及被另一种颜色覆盖或重叠,最终会产生什么颜色。这个部分的重要性,可以这么说,是决定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写实画家的硬指标。徐芒耀当年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第一批油画研究生,花了整整两年的时间才找到解决的办法。 其次,是造型。要画肖像,必须学人体结构学和解剖学,知道一个人的骨骼和肌肉结构,一个人站着、转身和蹲着,腿部肌肉的不同,背部肌肉的不同,这些都要很清楚。徐芒耀说,造型很重要,你画的一个人指甲的大小,可以决定一幅画的成败。造型必须精准。而且写实油画与国画中的工笔画,最大的区别就是造型上的区别。
▲图为冷军创作的油画《小姜》和模特 第四,每画一层都有用砂纸和松节油或其他材料,把颜料打磨,一遍又一遍,打磨到什么程度,就看画家个人的把控。这道工序很多油画家都不会,他们的油画成品都是颜料的堆积,凹凸不平,而徐芒耀和冷军先生的油画作品画面都是平整,甚至是光滑的。还有一项几乎绝迹的晕罩渲染技法,可以让油画产生透明的或云雾绕缭的效果,会的人就更少了。 第五,一幅画的成败,在于细节。很多细节的刻画,都是戴着放大镜进行创作的,细到一个人的头发丝,脸上的毫毛是立着的还是倒的,贴着肌肤的。正因为如此,一幅很小的画,都要一两个月,甚至更长久。
▲图为冷军的静物油画作品和局部 有人会说,技法是厉害的,但是不就画肖像,画静物,又有多少创作力?没有创作力,不就是画成了照片,哪有什么艺术可言? 所以这也是那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即关于冷军的肖像画有没有灵性,有没有艺术性。关于这个问题很简单,判断冷军画的肖像,有没有灵性,就看人物的脸部的表情,尤其看眼睛。比如下面这幅作品,眼神都能让人感受到对方的呼吸和沉思,毛线衣镂空的层次感和立体感等细节,就足够说明问题了。
▲图为冷军的肖像作品《小姜》和局部 而且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作品的照片,如果你看到作品的原作,那就不止是震撼了! 还有,艺术市场又不是慈善市场,对作品的挑剔都是异常残酷。不好的东西,不可能爆出6000万的天价。
▲图为冷军的肖像作品被卖出6000万 另外,冷军对自己的肖像和静物油画的创作,有过这样的表述,认为自己所画的内容,是画自己眼睛看到的。是灵魂跟绘画对象的一种互动过了以后,转移到绘画上面的。 冷军最反感人家说他的作品像照片。他的回应是,自己画中的人和物,都是特别主观,都带着他个人的色彩和感情。 至于说冷军的肖像画像照片,“不如拍照片,干吗要费那么大的劲去画”等等质疑,我发的三篇文章后面,网友的评论中是有这种观点,但那些都是网友看了冷军作品的照片之后,做出的判断和议论,并非什么“油画派专家”的质疑。 每个人感受不同,看法不一样这很正常。一幅作品带给大家的不同感受越多越丰富,争鸣越大,说明作品的艺术张力更大,魅力十足!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2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