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2959|回复: 1
收起左侧

一篇文章快速读懂余秋雨另一部必读文化著作《何谓文化》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5 名

发帖:NO. 15 名

在线:NO. 4 名

陆小凤 发表于 2019-1-20 19:41: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一篇文章快速读懂余秋雨另一部必读文化著作《何谓文化》|收藏 原创 王书叔 2019-01-19 20:34:28
寒假开始,南方的天鱼一直下个不停,外出活动不便的地方很多,于是便选择在家码码字,看看书。这几天看了余秋雨的《何谓文化》,感触颇多,现将所感,码成文字,愿君有悟。


很多人应该都还记得今年国庆发生的一件骇人听闻的惨案。我们对这本书的讲解从这里开始。
其实每年国庆,上下期待。值母亲生日,举国同庆。
放假了,大家都在想着去哪里转转。可有谁会想到,在同一时间,在世界的其他角落,却依然战乱硝烟,炮火纷飞。
有谁会想到,在我们每天想着去哪玩时,却有那么一群人,在想着怎么活下去。有谁会想到我们不经意间地过完每天,却有那么一群人,晚上睡下,却不知能否看见第二天的太阳。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珍惜这份幸运。我们也很同情那些不幸的人。
今年的10月1日,这个举国上下一片欢腾的日子,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却被一阵阵枪声划破了宁静。一名男子在一栋楼的高层,用机枪向下面正在参加露天音乐节的人们疯狂扫射。人们惨叫着,哭泣着,惊恐奔跑着。被打死的人躺在地上,活着的人踩着死的人,拼命地跑着,场面惨烈至极。
截止到现在,这次枪击事件共造成59人死亡,527人受伤。
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凭什么可以随意剥夺59个鲜活的生命。受害者真不幸,行凶者真该死。
而在世界各地,其实每天都有受害者不幸死去,每天都有行凶者大肆其道。在我们的和平之外,其实到处是硝烟,到处是血腥,到处是哭泣。
我们是被包围在黑暗里的光明。这是个不和平的时代,很庆幸,我们出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
可在我们之外,仍有不少国家仍在战火中,度过每一天。墨西哥地区,哥伦比亚,利比亚,乍得,索马里,伊朗,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印度,缅甸,越南,菲律宾等等,这些地方,每天都在打仗,每天都有人因为战争死去。

注:红色部分为当今仍处于战乱之中的国家和地区


战争意味着杀戮。2016年,乌克兰内战6000死死亡;2003年到2010年,伊拉克战争10万人死亡;2011年持续至今,叙利亚战争已造成11万人死亡。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后面,却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战争让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生命的尊严在冰冷的子弹和枪炮下惨遭践踏。生命不再是生命,只是草芥。生活不再是生活,只是生存。谈什么吃得饱,穿得暖,他们只想活下去,哪怕残肢断臂。
我们不禁会思考,不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惨无人寰的战争在地球上伴随着人类走过了几个世纪,有人类在的地方战争就在,人类的脚步不停,战争的炮火就不熄。为什么?
1994年,一本书的出版吸引了全世界读者的目光。《文明的冲突》,作者亨廷顿通过回顾二十世纪的人类战争,总结出二十一世纪的战争冲突,将以文明为坐标,将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且预言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冲突将会发生在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

《文明的冲突》作者:塞缪尔·亨廷顿


回顾当今世界,好像确实如亨廷顿所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之间因为恐怖主义,因为IS等等,冲突不断。近期,西方世界开始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指责中国崛起了,开始对周边国家形成威胁了。
这导致中国家门口也开始不平静了。北有朝韩危机,南有菲律宾挑衅,东有日本指手画脚,西南边印度甚嚣尘上。这些冲突的后面或多或少都可以看到美国的身影。这些看似就是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之间的冲突。



但是,这些冲突真的是文化之间的冲突吗?中华文化对周围国家来说就真的是威胁吗?
搞清楚这两个问题,就必须要搞清什么是文化,以及什么是中国文化这两个问题。
文化在拉丁语中是代表耕作、掘垦、居住、动植物培养等与物质生活相关的“物质文明”的意义。后来引申出对祭祀神灵、陶冶性情、教化人格等人文精神性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意识最先体现在《贲卦·彖传》中: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观察天道运行规律,以认知时节的变化。注重人事伦理道德,用教化推广于天下。
而最先出现“文化”这个词的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一文中:
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意思是:有智慧的人治理天下,会先用文德教化天下再用武力征服天下,但凡动用武力征服天下的,国民会不信服与你,先用文德治理但是却也改变不了的,就可以诛罚他了。
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化是用来教化人的。
我们再来看看一些文化名人他们是如何看待文化的:
陈独秀:文化的内容是文学,美术,音乐,哲学,科学这一类的事。 梁启超: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 胡适:文化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式。

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同的人视角不同,看法也就不一样。胡适重点强调了文化内容的范畴,较为微观;梁启超则侧重文化的价值;胡适则从文化作用的结果来阐释文化。
在余秋雨《何谓文化》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文化的:
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

这个概念里有几个关键词需要重点解释:精神价值,生活方式,积累,引导和集体人格。
精神价值
简单来说就是价值观。关于精神价值暂不从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异讨论,就从我自身的体验角度,来说说东北人和南方人之间的精神价值差异。
关于骂人
东北人骂人就骂缺心眼,犊子,王八羔子等等。仔细研究不难发现,东北人一般从人的道德品质入手。而南方人骂人喜欢骂草包,土包子,小瘪三等等,他们爱从人的身份地位出发。由此也能看出东北人比较重视道德,而南方人相对较注重视金钱。
关于女朋友
南方人找女朋友,好看不好看在其次,主要得会理财,不能乱花钱,伤财的女朋友,再好看也不能要。东北人则觉得瞅着必须顺眼,得会来事儿,会哄老太太,最好会扒蒜。
关于打架
南方人常告诫自己,千万别跟别人打架,别伤到自己。他们的身体是用来做更重要的事情的。东北人则,路见不平一声吼,出门儿在外,遇事儿就不能怕事儿,管他四五六儿呢,先打了再说!
关于面子
南方人问:面子?能值几个钱?擦皮鞋、扫厕所、倒垃圾,全干过,自食其力,有什么好丢人的?东北人说:面子?那必须必得有面子啊。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层皮。你只要给足了我面子,让我干啥都行。人活一辈子,最重要就是别人怎么看你。
文化差异导致精神差异,看待世界都会不一样。这还是一国之内。更何况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除了会导致精神价值不同以外,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十分大。
生活方式
还是以我所在的东北,和我所出生的南方对比。
关于粽子问题:南方粽子五花八门,各种各样,肉粽,豆沙粽,杂粮总,甚至还有蛋黄粽。而东北就是大白粽,简单粗暴。
关于澡堂子问题:南方的澡堂子一般都有隔间,自己洗自己的,互不干扰。可东北的大澡堂子,没有隔间,大家都在一起泡。
关于下雪打伞问题:东北人下雨从不打伞,而南方人下雪打伞就和下雨打伞一样正常。
积累和引导:
文化对人的影响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引导。例如我自己在东北呆了5年多了,受东北文化的影响,现在每年中秋节我会买几个大白粽子,自己吃几个,留几个还送给朋友;澡堂洗澡也不管有没有隔间了,有时和同学泡澡能泡整个下午。下雪天也不再打伞,要是看见打伞的人呢,我肯定会嘲笑他,南方来的新生吧。
这就是东北文化对我的影响,东北文化对的一点一点引导,我也一点一点积累,直到最终改变了我的精神价值和行为方式。这就是文化中“化”字的真正内涵。内化于心,表现于外。
关于余秋雨文化的这个概念,我们还需要理解一下“集体人格”。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
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

在中国自觉将文化看成是集体人格的是鲁迅。比如在他的作品中,将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浓缩于笔下的人物中,例如《阿Q正传》、《孔乙己》、《药》。当文化沉淀为一种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
我们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或民族灵魂到底是什么?
汶川地震,八方来援,众志成城,共渡难关,这是中国人的人格;
闹市街道,女童被撞,几度碾压,无人问津,这也是中国人的人格;
待人以礼,谦让温良,这是中国人的人格;
乱刻乱画,拥挤吵闹,这也是中国人的人格;
以德服人,助人为乐,这是中国人的人格;
破坏公务,挟尸要价,这也是中国人的人格。
可能我们都会疑问,中国人怎么这么矛盾呢?我们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和民族灵魂,或者再小一点,中国的文化特性究竟是什么?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中,将中国人的文化特性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 1、礼仪之道。
  • 2、君子之道。
  • 3、中庸之道。

礼仪之道
中国人向来注重礼仪。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一种便于固定、便于实行、便于审视、便于继承的生活化的文化形式。我们思想精英的祖先们,试图推行一系列仁义礼智信的文化,但文化想要传承下来,就必须有所依托。
于是乎形式化的礼仪,便应运而生。礼仪能够维持这个社会有秩序地运转,但同时也由于过于繁琐,而禁锢人的创新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人的集体意识很强,个人主义稍弱。团体工作很强,创新意识很弱的原因。
君子之道
儒家一开始的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到后来却发现治国平天下的计划基本落空,于是“修身”便成为他们唯一的目标,也就是成为君子,将君子当做自己的理想人格。
其实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想人格,例如觉者,先知,巨人,绅士,骑士,武士,而中国人的理想人格便是君子。
与君子对于的便是小人。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等等。
中庸之道
很多人对中庸之道都有误解,以为是圆滑之道,折中之道,妥协之道。其实中庸之道就是中国文化在本性上不信任一切极端化的诱惑。简单来说就是不走极端。
中庸之意: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不偏:不走极端。不易:不随意变化。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强调中庸之道,强调不走极端。比如,阴阳学说,过阴则软,过阳则刚,因此需要阴阳调和;再比如中国的制剑,剑峰太刚就易折,太软不锋利,因此需要刚柔并济。再比如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向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管子》)



中国的中庸之道,还体现在我们对待外面的世界上。中国自古以来,从不搞扩张战争,即使郑和当年下西洋,也只是作为交流,从未掠夺其他国家的一草一木。世界五大文明如今只剩中华文明,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中庸之道就能很好反驳中国威胁论。
中国集体人格有优秀的一面,也有其劣根性。余秋雨将中国集体人格的劣根性概括为三点:
  • 1、疏于公共空间
  • 2、疏于实证研究
  • 3、疏于法制观念

疏于公共空间
中国人对公共空间的意识十分薄弱。经常会有国人出国旅游在公共场合随地扔垃圾,吐痰,受人不齿。在古代,公共空间貌似只是有权的人独享的地方,与普通老百姓无关。
比如官员回府,举起回避,肃静的大牌子,两道的人都要回避;中国文人自古倡导“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以导致中国人不关心公共空间,只关心自己的小空间,个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
疏于实证研究
中国向来都缺乏用数字说明问题的习惯,凡是都靠经验的总结和传承。不用数字说话,导致中国人只管结果,不问流程;只问忠奸,不问真假;只看表象,不查本质。
比如文革期间亩产万斤的浮夸,其实简单运用数字运算就能知道其中的荒谬。可中国人宁愿相信虚假的浮夸,也不愿相信实证的数据;再比如在香港依然有人认为汶川地震现在仍是一片狼藉。他们宁愿相信谣言,也不相信真实的数据。




疏于法制观念
中国有个独一无二的文学体裁——武侠文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金庸老先生写的武侠系列了。他写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比如《天龙八部》。为什么中国人如此偏爱武侠小说。因为武侠小说中,只讲江湖,无视政府;只讲规矩,不论法制;只论情谊,不论法理。
除此之外,中国的行政权和司法权向来都是一体的。县太爷,往往掌管一地的行政事务,却又扮演大法官的角色,常常衙门坐堂断案;疏于法制观念在现在的农村更为普遍。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自古以来,法不下乡。法律法规最多到县一级。
再往下就由乡绅和家族替代。乡里各种争端,都往往由乡里最有名望的乡绅出面解决,他们往往有生杀大权。 除了乡绅,中国还有独特的家族祠堂文化,家庭内部问题,往往全部由“家法”解决。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人就常常“家法”来吓唬那些犯错的孩子。我也在其中。
文化沉淀为一种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这种集体人格和民族灵魂有正面,也有负面,如何才能使自己身上的文化转换为正面的人格呢?如何才能够拥有真正的文化?
余秋雨认为一个人身上想要拥有真正的文化,必须先“祛病”,再”进补“,也就是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因此他提出了两个“不再”和两个“必要”。
不再扮演
在中国,很多人没文化,却装作有文化;明明不会,却装得很会;明明不认同,却装作很赞同。现在中国的扮演风气大行其道。
就拿高校来说,上到领导,下到学生,都是演员。开会迟到,中途接电话,会没结束就离场的肯定是领导;会上领导发言,不论说什么,一律表示认可,让他讲自己的意见,却把领导说的话再说一遍;社团里,学弟学妹办活动,部长指手画脚,嫌这嫌那,却又提不出实质的意见;
大家都在演,你演给我看,我演给你看。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余秋雨说,从事文化,从诚实开始。
不再黏着
我们常常将“专业”误认为是“文化”,其实不然。专业是以狭小立身;而文化则以广阔为业。学习文化的目的就是要突破狭小和微观,以更加广阔和宏观的视角来看点世界。视角变大了,心胸自然宽广。没有文化的人,心胸狭窄,睚眦必较,也就是佛教说的“我执”,也就是这里的“黏着”。
必要贮存
一个真正有文化的人,往往“有恃无恐”。也常听人说,知道得多了,就越来越不害怕了。因为当文化逐渐贮存时,与世界对话,沟通,交流的纽带就自然建立。知己知彼,方能“有恃无恐”。



必要风范
余秋雨将文化人的必要风范归纳为四点:书卷气,长者风,裁断力,慈爱相。
书读多了,自然就会被熏陶出一股书卷气;时间一长,文化人心智的维度变得宽广,越来越愿意倾听,愿意交流,愿意付出,就像一个长者;其实越是温和的长者越是容易拍案而起,因为文化越是包容,越有其严肃的边界,具有裁断力的文化人,往往与邪恶划清界限,不敢越雷池一步。有了书卷气,长者风和裁断力,自然相由心生,慈眉善目。
我们学礼仪,做君子,不走极端。
我们学诚实,我们虽识乾坤大,尤怜草木深。
我们读书破万卷,养一生浩然正气。
我们努力让自己变得有文化。我们在努力做文化人。
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我们的精神价值,生活方式,集体人格究竟指向何处?我们文化的终极目标到底是什么?
余秋雨在书中指出: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要知道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多么地渺小,稍微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传染病就让人类难以存活。如果我们不能相互救助,反而互相争夺,那么我们谁也活不了。因此我们的存活之道,繁衍之道,发展之道,必然包含着大爱之道,善良之道。



事实上文明与文明之间是不会产生冲突的,只有文明和野蛮之间才会产生冲突。
文化滋养爱,而大爱无疆,也希望和平无疆。而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使自己变得有文化。
做个文化人,你我都有责。
以上。


禅定空间:
50节精品国学课,做个高情商的人
作者:艺述史-艺说历史,妙悟国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
50元 3234人已购 详情



-------------1分钟了解王书叔-------------
王书叔,90后大龄男青年
管理学在读研究生
一边学习
一边经营个人自媒体平台
爱好旅游,说走就走
喜欢读书,一周一本
坚持写作,有空就写
偏爱读小说
是王小波和阿城老师的铁粉
巴金说过
「我之所以写作,不是因为我有才华
而是因为我有感情」
而我愿意一辈子做一个
将感情装进文字的写者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09 , Processed in 0.253179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