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449|回复: 0
收起左侧

[教师修养] 李镇西:并不是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4 名

发帖:NO. 35 名

在线:NO. 12 名

弹指惊雷 发表于 2019-1-21 16:4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李镇西:并不是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校长传媒 2019-01-17 12:43:49



(▲1995年11月,我和成都市玉林中学初98届6班的孩子们在郊外。)
【李镇西专栏】
并不是我教过的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原创作者|李镇西
本文为李镇西校长原创,首发李镇西校长个人微信公众号“镇西茶馆-ID:zhenxichaguan”,校长传媒获得授权发布

今天这篇文章是前年写的,曾经在“镇西茶馆”推出过,老茶客们都读过。最近都在写我的教育失误,特重新推出,新来的朋友可以看看。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我
至少20多年来,特别自从《爱心与教育》出版后,我渐渐在一些读者的眼中成了一个“神”。在许多人看来,我非常爱学生,学生也非常爱我,这种师生关系简直像童话一样美好温馨,又像神话一样难以置信。我要说,读者这种感觉真实但不全面。
说“真实”,是因为我和学生的关系总体上说的确很纯真,不含一点儿杂质,许多故事确如童话般美好,我自己想起来都那么温馨。这样的故事在我的书中,已经写了很多,但写不完,更多的是存留于我和历届学生的记忆中。
说“不全面”,是因为我不敢说教书30多年来,每一个学生都那么喜欢我——不,可能也有学生恨我,这是并没打引号的恨。当然,我说的是“可能”也有学生恨我,也可能没有。但不喜欢我的学生肯定有。


也许有读者不知道,与《爱心与教育》同时写作并几乎同步出版的还有《走进心灵》。在这本获得了“中国图书奖”的书里,我专门写了一章《我的教育失误》。里面写了我犯的许多教育错误。我当时的用意在于,既告诫自己尽量避免犯已经犯过的错误,也提醒年轻的同行以我的教训为戒。但遗憾的是,二十多年来,人们读我的书,只记住了我爱学生和学生对我的爱,却没注意到我伤害学生和也有学生不喜欢我。
那天翻开我从教用过的第一本语文教材,看到里面夹着一张纸,打开一看,是1982年4月,我班学生李松写的检讨。我一下乐了:这个李松,居然还有“把柄”在我这里!
李松当年是我大学毕业后带的第一个班里最让我头痛,不,最让我恨的学生,顽劣到了极点。班上让我头痛的学生当然不止他,但毫无疑问他名列第一。他当年对我也“恨之入骨”,但几十年后我们成了称兄道弟的朋友。
我把他这份已成“文物”的检讨在这个班的微信群里晒,一下给大家带来了乐趣,大家调侃着。聊着聊着,李松突然来了一句:“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没成为西哥的骄傲,西哥却成了我的骄傲!”


(▲2017年寒假,我和李松)
也许李松是不经意说的,但我却十分感动。我相信他说我是他的“骄傲”是很真诚的,但他现在也是我的“骄傲”啊!当初那么顽皮的男孩,现在一家医院工作,善良正直,尽心尽责,虽然不是什么“名人”,但难道不是我的骄傲吗?
我和李松当年彼此都不喜欢甚至恨对方,现在却互为“骄傲”,教育就是这样的有意思,这样的耐人寻味。
想想,在我从教三十多年中,尤其是在年轻时候,不喜欢的学生有多少?因为不喜欢,情不自禁冷眼相对,不由自主地挖苦讽刺,或不公正地批评、惩罚……(不要以为李镇西老师就没有这样做过,不是的!)有多少?那有学生不喜欢我甚至恨我,也很自然。
当然,像李松一样,许多恨过我的孩子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了老师的批评,也宽容了老师的刻薄,重新尊敬老师。但并不是每一个这样的孩子都像李松。
我不愿意用“没有经验”“急躁”等理由来原谅自己那时的种种错误。对李松这样的学生,我当时确实是很恨的,巴不得他转走。这种心理就是一种自私。我想,后来又教了许多届学生,同样也遇到过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李松”,我的教育当然更加成熟了,犯的错误越来越少了,但也不能保证再也没有伤害过李松那样的学生,只是也许我不知道,永远不知道,可在学生心里留下的阴影却完全可能是永远的!在此,我向这些学生表示真诚的歉意!
其实,教师对学生还有一类伤害不容易意识到,就是对中等学生的冷落。这里说的“中等生”,不只是指成绩中等,主要是指那些不“起眼”的孩子,容易被教师忽略的孩子。我说的伤害,不是说我们冤枉批评了这样的孩子,而是说当我们过多地关注后进生时,对这类学生的漠视,就是一种伤害。
比如李燕琼同学,三十多年前在我班上,论成绩是不错的,尤其是数学突出,但表现似乎不那么“优秀”。我这里将“优秀”二字打了引号,就说明她并非不优秀,其实她善良,刻苦,乐于助人,有集体荣誉感,只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她不是那么活泼,再加上也没有什么文体特长,出头露面的机会较少,因此在我眼中就“平平”了。我记得我去她家家访过,那是因为每个学生我都要家访的,但平时却很少和她单独谈心。她现在在北师大工作,研究脑科学。有一次我去北师大讲学,她特意来听我讲未来班的故事。说起未来班她眉飞色舞,很是自豪,对我的尊敬丝毫未减,后来还陪我去东北传播新教育理念。我感到她现在对我的好,远远超过了当初我给她的。想起来就觉得当初对不住她。
和李燕琼相似的,还有她的同班同学毛加庆。当初在班上除了成绩不错,其他我感觉一般。所以直到初中毕业,他都没有当过三好生,也没当过班干部。我觉得他的不调皮不热心让我省心,也让我冷落了他。几十年后,他现在是四川省武胜县县委书记,对我依然尊敬有加。他曾特意请我去武胜县给全县教师作报告。说实话,在现在的背景下,我对我从政的学生总有一些担心,但我通过四川省委组织部我的朋友侧面了解了一下,得到的答复是:“李老师,您放心吧,您的学生毛加庆干得很棒!”我的确放心了,同时自责,当年我没看出他出色的组织能力,他连小组长都没当过,我真是“瞎了眼”了!
还有张红霞。当年在班上是个非常可爱的小姑娘,圆圆的脸蛋,常常笑眯眯的。但成绩中等,表现中等,自然就很少被我特别关心。几十年后见面,我觉得对不住她。可几十年后,她还记得我对她的关心。昨天在微信聊天,她还说,她当时初中毕业没考上重点高中,离开了我,去了一所普通中学,我还给她写信鼓励她。她说:“因为没考上乐山一中,你从北京回来还去过我家。后来,我高一收到过你的信。当时我到一所普通中学读高中,落差比较大,你的信真的对我有很大作用。所以您才算得上我们毕生的老师!”我回忆了一下,1984年暑假,我是去过北京,那是我第一次去北京,还去了谷建芬老师家感谢她为我谱班歌。回到乐山,还去已经毕业的张红霞家里安慰她,哎呀,这事我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可红霞还记得。我这里并非借她的回忆来表扬自己,甚至炫耀自己多么“爱学生”,不是的!我是想说,我们给学生的伤害,他们往往忘记,而我们给他们一丁点儿好,他们一辈子都记着。
我这里随便举了三个中等生的例子,其实严格地说,他们并没有“不喜欢”我,相反现在对我很好。但这样被我冷落的中等生绝对不少,更多被我冷落的学生呢?他们可不一定如这三个学生一样。如果我给他们的心灵投下了阴影,我真诚道歉。如果他们到现在还在心里不喜欢我,我完全理解,不怪他们。
还有历届学生中,被我粗暴批评或伤害过自尊心的。我的书中曾写过一个叫“耿梅”的女生,曾经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被我骂“脸皮厚”;还有一个叫“付饶”的女生,也是因为一个小小的错误,被我责令把写的检讨贴在学校大门上……这都是我刚当教师那几年发生的事,毫无疑问对孩子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但同样的,她俩也不能算“不喜欢”我的学生,因为多年后,他们都原谅了我,至今对我非常尊敬——我再次感到,学生对老师的宽容远远超过我们对他们的宽容,孩子的胸襟其实比大人更宽广。


(▲三十多年后,耿梅来看我。我展示当年她给我写的信。)
但我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是耿梅和付饶。也是在八十年代,有一次,校长告诉我,某家长找到他,要求将其女儿转出我班。后来这位母亲也来给我解释,说孩子要求转班,原因是某次迟到我没让她进教室,这让她很没面子。我很惊讶,也感到很委屈:我觉得我对这孩子是很关心的,比如我曾单独辅导她的作文,还帮她修改,最后这篇文章还在全国很有影响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但是,我后来意识到,无论你为别人付出了多少“好”,但是,只要有一次“不好”,那以前的所有的“好”都等于零。后来我反思,这女孩肯定不是或不只是如她母亲所说是因为迟到罚站,而是还有平时我也许不知不觉的严厉,让她怕我,感觉在我班上很不快乐。后来她当然转班了——这事本来也由不得我同意与否,再后来她一直不理我,直到几十年后的现在。但我一点都不怨她,只怪我当初没善待她。其实,同样的严厉,我对其他孩子也有过,甚至更甚。比如我刚才提到的耿梅和付饶,但还是那句话:“我不能要求每一个孩子都是耿梅和付饶。”教育的个性,就包括对不同的孩子得用不同的方法。三十年来,我已经多次在心里感觉对不住那个转班的女孩,今天,我愿意在此公开向她表达歉意!
比呵斥、体罚更伤学生心灵的,是教师的不公。我曾在高一新生中做过调查:“你最不能忍受的老师缺点是什么?”统计结果让我意外,排在第一的是“老师偏心”,其他诸如“辱骂”“体罚”“工作不负责”“上课不吸引人”等等都排在“老师偏心”的后面。
有一个学生,本来我觉得我对他挺好的,可因为有一次几个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认为我对他处理特别重,而从此耿耿于怀,到现在都不怎么理我,虽然每次聚会也和我打招呼,还敬酒,但我感觉他心里有疙瘩,和我始终不能像哥们一样随便亲热。
昨天,一位当年我对她既欣赏也很严苛的女生给我聊天,说:“李老师当年对我的影响很大,正面负面都有,有段时间我是有些怨气的。但现在人到中年,回头望去,有句话不知适不适合: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我向她表示,对她有些内疚。她说:“老师当然也有个人喜好,不可能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而且当年您也才二十多岁,越有热情,可能反而越爱憎分明。”
我理解,她说的“爱憎分明”,其实就是有时候对学生没有一视同仁。需要说明的是,所谓“一视同仁”并非是否定教育的“因材施教”,不是的,这是两回事儿!学生希望我们也应该做到的“一视同仁”,指的是感情和尊严的平等。当然,如果往深处思考就会觉得,感情是不能伪装的,老师也有喜怒哀乐,凭什么要对所有学生都平等地充满感情呢?我的观点是,是的,如果说一开始就要甚至必须爱每一个学生,那是矫情,但可以暂时做不到从感情上爱每一个学生,却必须在行动上尊重每一个学生。这是能够做到的。可惜,当时我连这个有时候(的确也只是“有时候”)都没做到。


我上面列举的学生,都是我八十年代教的。但这并不说明我后来就没犯过类似的错误,只能说我后来被我伤害的学生越来越少了,但也不是没有——我记得后来我还在课堂上撕过学生的书。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不等于我们马上就能改正。相同的错误,有时候还会重犯。当初反思教训是真诚的,后来旧病复发也是真实的。不能因为旧病复发就说当初的反思是“虚伪的”是“说假话”。人性就是如此复杂。可我们对学生却很苛求,只要他们犯了刚刚不久才犯过的错误,就会骂他们:“上次你怎么说的?检讨还在我这里呢!你就会欺骗老师,说话比放屁还不如!”——我曾经听见有老师就是这样骂学生的。
最不喜欢我的学生,也许是成都市玉林中学初98届6班的孩子们。当然,说这个班所有孩子都不喜欢我,绝对夸张了,事实上直到现在这个班还有学生和我保持着真诚的交往,但这个班不喜欢我的孩子最多,这是事实。算起来,他们现在已经三十多岁了,可在我心中,他们的确是“孩子”,因为一想起他们,我就想到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当初,我带他们这个班的时候多投入啊!还没进校,我就拿着花名册挨家挨户地家访了,那可是八月中下旬酷热难耐的时候啊!进校第一周,我给他们举行“露一手”主题活动,让每个孩子都上来展示一下自己的特长甚至绝招;在世界乐园,我们留下了开心的笑脸;在濛濛春雨中,我们徒步去郊外踏青,穿过油菜花,走过原野,走着走着天晴了,我们放飞的风筝在蓝天写诗……教他们的时候,是我的教育相对比较成熟的时候,所以自我感觉我带他们这个班得心应手,浪漫而富有情趣。但是,但是,两年后我离开了他们,关键是离开的原因我难以抗拒而又无法给他们和他们的家长解释。于是我在他们及其爸爸妈妈眼中成了“无情抛弃”他们的人。近二十年里,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很少和我联系,想起他们我就心痛。


(▲春天的原野,虽然飘着细雨,但我们依然快乐。)
让我惊讶而感动的是,2015年8月,这个班的孩子举行进校20周年聚会,那天上午聚会活动即将开始前的半个小时,他们突然给我打电话,请我参加聚会!当我赶到现场,孩子们给我热烈的掌声。虽然我很清醒地知道,这掌声更多的是出于礼貌,但我已经知足。何况,他们对我带他们时候的许多往记忆犹新,欧阳懿哲同学居然还带来了他保存的当年我指导他们办的手抄报《玉林日报》,而且一份不少!太让我感动了。在饭桌上,有学生对我说:“当初,您突然离开我们,我们真像失去了父母的孤儿……”我理解了他们二十年来对我的“恨”。但我依然没有(因为不能)给他们解释当初突然离开他们的原因。经过这次聚会,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重新和我建立了信任,但依然有少数学生没有“原谅”我。我发自内心地不怪他们。毕竟在他们看来,我当初是“抛弃”了他们,而调到了一所“更好的学校”,典型的“嫌贫爱富”!
前两天收拾书房,我发现了1997年暑假,我给学校的一封信的复印件,信上我明确表示,因为我所带的班马上进入初三,我不能走。我给学校提出:“第一,我暂不调走,待我教的两个班初中毕业后我再走;第二,一年后我调走,但我依然愿意以借调或兼课的形式留在这个班,把他们教到高中毕业;第三,如果学校觉得不好管理我,我愿意与学校签订有关的“责任协定”;第四,以上设想我已经向我拟调往的有关单位谈妥,并得到理解与允诺。”但很遗憾,学校不但没有同意我的这些请求,而且还采用了一些强硬措施使我不得不离开。于是,我只好不辞而别“抛弃”了孩子们。


之所以“不辞而别”,是因为我给学校做出过承诺:为了维护学校声誉,我绝不给学生做任何解释,一切以学校给这个班的学生及其家长的说明为准。二十年过去了,现在写出这些,我的心已经平静,我也不怪学校,更不怪学生。因为每一方站在自己的角度,都有道理,都值得理解。只是那一班十四五岁的孩子所受到的伤害,已经无法抹去。前年聚会,我没向孩子们表达歉意,因为我觉得我离开他们非我所愿,但今天想来,不管怎样,客观上他们是因为我的离去受到伤害了,所以,我在这里不求原谅地向成都市玉林中学初98届6班全体同学表示真诚的深深的歉意!
我高中的班主任张新仪老师,是一个特别优秀的老师,深受她历届学生的爱戴。去年教师节前,《中国教育报》给我约稿,希望我写一位我的老师,他们教师节弄个专版。我一下就想到敬爱的张老师。后来我写张老师的文章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为题在《中国教育报》发表后,赢得张老师历届学生的点赞。我问过张老师:“你教了一辈子书,有没有学生恨过你呢?”她想了想,说:“嗯,有的。一个学生比较贪玩,我就去家访过他的家长,这个学生对我就不高兴。后来参加工作了,在医院工作,见到我都不理我。”张老师接着说:“其实,教书是我们的职业,教好书是我们的本分,学生记不得我,喜不喜欢我,我不在意。”


(▲高中毕业时,我们和张老师的合影。前排左一蹲者为我,中坐者为张老师。)
张老师说的那个学生至今对她耿耿于怀,并不是因为张老师做错了什么,但她都这么坦然;而三十多年来,一些学生之所以“不喜欢”或者说“恨”我,主要是因为我的教育失误,那就更不应该去计较学生“不理解”甚至“不感恩”了。
说到“感恩”,我一直有个不同于绝大多数同行的看法。教师教书领了工资,要说“回报”,每个学生的家长已经以纳税的方式,通过我们每月领到的工资给我们“表示”了,你还希望得到什么格外“感恩”?至于有老师希望学生多年后记得自己,甚至经常回来看自己,这可以理解,但不可强求。如果学生不喜欢你,他不来看你,是很正常的。并不是我教过的所有学生都来看过我的,其中原因很复杂,不看我们不等于学生就不喜欢我们,也许是因为工作忙,也许是因为失去联系,甚至也许就是因为性格内向。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不喜欢甚至恨老师,那也不要紧。我们完全不必伤感,因为我们的付出都是我们应该完成的本职工作,没有什么“寒心”不“寒心”。
与其计较学生不喜欢自己,不如反思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自己。这样,我们会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会更理解孩子,自然便会赢得更多孩子的心。在我看来,不喜欢自己的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笔教育财富。
2017年6月10日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0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8 12:04 , Processed in 0.248140 second(s), 4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