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330|回复: 2
收起左侧

二十年前上海人“蜗居”的真实画面,被他记录下来了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2 名

发帖:NO. 12 名

在线:NO. 5 名

叶倾城 发表于 2019-3-4 15: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二十年前上海人“蜗居”的真实画面,被他记录下来了 原创 上海市民生活指南 2019-03-02 19:01:00



本期推送内文图片均由周明先生创作
本号获得授权刊登,在此特别鸣谢;
图片版权均归周明先生所有,
为阅读体验,未添加水印,
请勿随意转载,侵犯版权必究。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除了结婚办喜事或是乔迁新居这样的场合,上海人很少在家里拍照。
一来,胶卷比较金贵,要留到出去游玩的时候拍。
二来,“住房紧张”几乎是上海人的集体记忆。家里一小,就容易显得杂乱。
这是上海人的“里子”,是上不了台面的。
然而,摄影师周明却花了五年时间,走访了上千户居住困难的家庭,记录下90年代上海人“蜗居”的现实状况。
由于某些原因,这些照片被周明束之高阁了二十年。如今再去翻看它们,画面已成为历史,却更有一种震撼力。



从曹家渡的一幢高楼俯瞰,下面是成片的老房子,造得相当密集。


住在张园的一户人家,这一地块的居民最近正在搬迁。


尽管空间逼仄,墙上挂了两幅年历作为装饰。


三湾一弄的弄堂里突然伸出一只手,原来楼梯下搭建了厨房,开两个孔采光通风还可以传菜


弄堂当中搭出一个小房子,也就一个多平方。


天气好的时候,大家赶紧在弄堂里晾晒衣被,有时还要争抢“地盘”。


夏天由于房子小过于闷热,许多人晚上就睡在天目路上,有人甚至把席子铺在横道线上。


2015年,周明和摄影学者林路在外滩美术馆就“90年代上海摄影的底蕴”这一话题进行了一次对谈。
在这次讲座上,周明展示了一组他在1992年-1996年期间拍摄的、反映当时上海人居住状况的照片。
其中,甚至有张照片是周明去林路家做客时随手拍下的,林路自己都忘了。
那时,林路住在太原路上的一个石库门弄堂里。他是在一间小阁楼里结的婚。

林路曾经生活的小阁楼,一台当时很稀奇的电脑占用了不少空间。


照片上,阁楼的空间有些紧迫,屋顶倾斜下来,最矮的地方人很难站直身子。
但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林路正在打无绳电话,而他的女儿正在一旁操作一台电脑。——无绳电话和电脑,在90年代可都是新鲜事物。
这或许是当时很多上海人生活状态的写照:居住环境是那样的窘迫,但上海人依旧对新鲜时髦的事物抱有热情和好奇。
那时,周明正在为自己的“住房难”摄影专题搜集素材。在大约五年的时间里,他跑遍上海的中心城区,探访了上千户普通家庭。

刚下完雨屋顶漏水,房间里摆了许多接水的盆。


每走进一户人家拍摄,周明都会记录下这个家庭的基本情况,包括住址、户主姓名、居住面积、住房实际困难等等,写在手工冲洗的样片背后。
这些资料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90年代上海人“蜗居”的现实状况。

搭阁楼是拓展空间的最佳手段,老房子里常有鼠患,养只猫很有必要。


可惜的是,一家杂志社借去了样片,却不慎弄丢了。没有备份过的文字资料就这样随着样片一同遗失。
失去了如实记载的文字,这组纪实摄影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打了些折扣。
周明将底片束之高阁,要不是为了外滩美术馆的那次讲座,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翻看过它们了。

老南市的一个弄堂里,两家人为了开拓空间,各搭了一个阳台。


然而当这些照片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画面本身就有一种无声的力量。
看到台下热切的反应和眼神,周明这才决定把这批“雪藏”了二十年的照片重新拿出来。
最终,周明整理出了600多张照片,这个专题后来被命名为“上海蜗居”。



起意拍摄“上海蜗居”,和周明的个人经历有关。
他在上海生活了四十多年,却并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

孩子看书的时候独享全家人吃饭的餐桌,老人为了不干扰她而走开了。


因为父母在部队工作的关系,1960年,周明出生在西安。随后,又相继在无锡、东北、北京等地生活过。
一直到1975年,他15岁的时候,才跟随家人来到母亲的家乡上海定居。
“如果现在你问我是哪里人,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上海人。”周明说。
“但是刚来上海的时候,人家问我:你哪儿人啊?我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到底是哪儿人啊?没法说。”

屋主得意地告诉周明,斗室里多一些镜子,可以使房间显得宽敞明亮。


童年时四处迁居的经历,使得周明能够用较为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上海人的居住状况。
刚刚搬到上海来的时候,由于父母的房子还没有分到,一家人在大沽路上的外公家寄居了一两年时间。
“外公家住石库门房子。上海典型的民居是怎么回事情,我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周明说,“什么灶披间啰、晒台啰、天井啰,这些词以前都没有接触过。”
“石库门里七十二家房客,邻里间有错综复杂的关系——既是经常要闹矛盾,但是大家又互相关心。这个感触就非常深。”

一个煤炉代表一户人家,由于空间狭小,烧饭不能同时进行。


不过很快,周明家的四口人就分到了虹口区多伦路上的两室户房子。“按照当时上海住房的平均水平来看,我们的幸福感是蛮强的。”他说。
以一个“非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的眼光来看上海,周明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上海人居住条件的窘迫。

北京西路上的一处石库门,因为层高比较高,搭了阁楼。


尤其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上海的人口发生了急剧的膨胀。
一方面,大批知青返沪,50年代高峰期出生人口进入婚育年龄;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来沪打工的外来人员逐渐增多。
这样一来,给上海的住房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曹家渡的一个弄堂,夏天天黑前男人洗澡,10点以后女人躲进弄堂最深处洗澡。


1985年,上海市区180万住户中,按国家部颁标准统计竟有89.98万户困难户,几占市区住户一半。
其中,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平方米的拥挤户有21.6万户。
1986年,上海市区人均居住面积仅为5平方米。

虹口区的虹镇老街,由于私房多、人口密度大,属于市区里改造较晚的地块。


周明是从1985年开始摄影创作的。刚开始也学着别人拍摄花草风景,但上海少年宫举办的一次法国报道摄影先驱布列松的摄影展,深深地改变了他。
“展览办得很朴素,但那一百多幅拍自世界各地的人文纪实作品,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原来摄影的功能是这样的,可以把现实和历史,主观和客观,技术和艺术结合得这样有血有肉。”

弄堂里用马桶很普遍,楼梯夹层的空间也被利用上了,用来存放煤饼。


受布列松的影响,周明决定拍摄上海老百姓的故事,记录平凡人的生活。
在广泛街拍之余,他确立了两个拍摄主题,一个是“南京路”,还有一个就是“住房难”。
“我觉得它们一个是上海人的‘面子’,一个是上海人的‘里子’。”他说,“恐怕这也是全国人民对上海的直观印象。”

位于外滩源的一幢楼,一个信箱就代表一户人家,如今这里已变成租金高企的商务楼。


当时这幢楼里的一户人家,左侧板壁里是卫生间,女主人正坐在浴缸上吃饭。


“当时,全国人民对上海人是‘既爱又恨’的。所谓的‘恨’,就是觉得上海人有种自以为是的优越感,处事为人小家子气。”
“上海人怎么会具有这样的气质呢?我认为跟居住环境是有关系的。”
那个年代,上海人形容自己的居住为“螺丝壳里做道场”。
“特殊的生存条件让上海人变成了利用住房空间的魔术师,摆平错综复杂人际关系的‘滑头’,以及在局促物质条件下展现高雅精明、世故能干外貌的高手。”

阁楼尽管由于顶棚漏水铺了雨布,但这位新娘还是把她的婚房布置得整洁舒适。




从1992年到1996年,周明拍摄那些普通到常被人忽视的上海人家,照片难以计数。
这些家庭与他素不相识,也都没有事先预约,大多是刻意“偶遇”和“贸然”采访到的。

住房困难的居民善于在室外拓展空间,邻里间既互相竞争又彼此协调。


“90年代初的上海不像现在,很多人家门是开着的,人就坐在弄堂里。所以,你很容易跟人接触。”周明回忆说。
走进这些弄堂的时候,他只带一个很小的包,三脚架、闪光灯都不带,完全看不出是搞摄影的样子。
一开始用的是稍大一点的单反相机,后来改用莱卡,更加轻便小巧,不引人注目。

老南市的一个弄堂,两排房屋的屋顶紧紧相挨着。


由于家里的空间过分局促,很多事情都要在弄堂里完成。
“拣菜啊,洗衣服啊,修个自行车啊,理个发啊……夏天的时候,人们摇把扇子,有时弄杯小老酒吃吃。”

老南市的一个弄堂,看到有人来拍照,几户人家都聚拢过来。


周明跑过去搭讪。“三聊两聊,人家就会说起家里的情况。”
“然后我就趁机说:‘能不能到你家去看看?’人家讲:‘行啊行啊,走走走!’等进去以后,我就把照相机摸出来了。”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许多家庭形成了老年人多于年轻人的人口结构。


也许是因为弄堂里本就没有隐私,面对照相机的镜头,大多数人甚至想不到拒绝。
“我在拍摄当中很少遇到阻力。”周明说,“婉言谢绝的当然也有。但是从来不会发生纠纷,或者被人轰出来。”

受层高限制没法搭阁楼,只好把床铺垫高在下面堆放东西。


因为家门都敞开着,一听说有个“拍照片的”在谁家,邻居们都会跑去张望。
常常还会有人不服气:“你拍他家,他家困难什么?你到我家去看看,我比他家困难得多!”于是,周明就接着再去另一家看看。

为了节省空间,篮子和锅子都被挂了起来。


当时,他对拍摄的标准是有设定的:人均居住面积必须在4平方米以下。
“4平方米是什么概念?就是现在标准家居一个卫生间那么大。”他说,“有时,为了核实对方的说法,我甚至会要求看一下户口本和房票簿。”

三个堂表兄弟晚上通过双层铺和行军床,睡在六七平方的小屋里。


房子一小,每一寸空间都要“榨干”。往往头顶是阁楼、脚下是地铺,满目杂物,没有回旋空间。
但拍摄对象面对镜头全无忸怩与排斥,显得既生活又自然。
周明说:“我拍住房困难,本意不想把人们拍得苦哈哈的。生活总归是不如意的,蜗居久了也能习惯。他们用生活的智慧抵消了物质的欠缺和空间的局促。”

尽管房子简陋,爱美的屋主还是贴了花墙纸,地板上贴了封箱带用来遮盖缝隙。


尽管人为的阻力不多,但拍摄现场的环境限制却经常难住他。“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很值得拍,但我却拍不好。”周明说。
“有的是室内太过狭小根本没地方站;有的是镜头不够广,拍不出那里的全景;还有的是因为幽暗的房间里,仅有一盏几瓦的小日光灯照明,暗到胶片根本无法正常感光。”

老西门附近的一户人家夏天午睡,这是趴在屋顶上从老虎天窗取景的。


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
周明记得,在拍摄北京路、四川路交界处的一个大楼时,有对结婚一年多的小夫妻,和新娘的母亲同住一间房间。
一张宽大的双人床,地上再打个地铺,就几乎占满了屋里全部的空间。

房间狭长窄小,但布置得干净清爽,依旧有新婚的气息。


当时,周明随口问了句:“你们将来有了孩子怎么办?”
小伙子的回答让他至今记忆犹新:“现在的问题是怎么生孩子?”

一对小夫妻的婚房,由于没有窗,每天要用电扇通风排气。


那时,常有人问周明:“你拍这些照片做什么?”
周明回答说:“我觉得阿拉上海人蛮作孽的,但是不会永远这样。这一定会成为历史,我应该把它记录下来。”
也有很多人寄希望于他:“侬帮我去反映反映。”他只好老老实实告诉他们:“我倒是真没地方去反映。”

老南市的一处弄堂,几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居民在交流拆迁后各奔东西的感想。


90年代后期,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住房改革制度的深化,上海人的居住条件逐步得到了改善。2017年,上海常住人口的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18平方米,住房困难户的标准划到了人均7平方米。
所幸的是,历史的那一页早已被翻过。
但是,当我们面对这些二十年前的真实画面时,谁又能够若无其事漫不经心呢?













写稿子:韩小妮 / 画图画:二 黑/
编稿子:韩小妮/ 写毛笔:陈冬妮/
做图片:刘 真/
拿摩温:陈不好玩/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请给我们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3 名

发帖:NO. 3 名

在线:NO. 30 名

常务管理员 发表于 2019-11-27 1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午后小阳光,天空读好帖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河北张家口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7 名

发帖:NO. 7 名

在线:NO. 30 名

光头人1 发表于 2024-1-12 01: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这么好的帖子,应该加精华!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57 , Processed in 0.221859 second(s), 5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