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天空新人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查看: 659|回复: 3
收起左侧

[课堂 教案 课评] 两位名师教《背影》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 名

发帖:NO. 1 名

在线:NO. 1 名

gwp! 发表于 2019-4-7 12:0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两位名师教《背影》语文清话 2019-04-06 06:34:30
语文清话
语文的边界
就是世界的边界
编者按:朱自清的《背影》是散文的经典也是语文课文的经典。历来关于如何教《背影》的文章层出不穷,关于《背影》的考证也数不胜数。本次编发两位名师的文章。一篇是程翔老师的,有点类似于教学实录,其中隐含着对文本的解读。一篇是王俊鸣老师的对《背影》的解读,文章读通了,怎么教就清楚了。我们把两位名师的文章放在一起,供读者比较学习。
我教《背影》
文 / 程 翔
我很喜欢朱自清的《背影》,教过很多遍,每次都会被感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对此文的感受越来越深切。我认为,《背影》对于中学生的成长非常有益,是“教文育人”的典型课文。我最近一次教《背影》是2018年12月,我用了3个课时。下面我把自己的教学过程向大家汇报,以就教于方家。
我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这是我一贯的做法,我把它叫作“原始阅读”。我教学36年了,除了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喜欢放录音外,后来就一直坚持让学生自己读书。我也不主张学生课前预习,就在课上读。我认为,学生认真读课文是语文课堂的组成部分,不是可有可无的。课上阅读与课前预习是两种读法,我更加注重课上阅读。课上阅读有一个“场”,一种特定的氛围,我很喜欢这种氛围。很多学生晚上不喜欢在家中自习,却愿意大老远跑到学校上晚自习,要的就是这个氛围。
学生读毕。我说:“内心受到触动的举手。”有几位举手了。我又说:“没有受到触动的举手。”也有几位举手。我叫了一位学生,让他说说为何没有触动。他说:“作者太夸张了。短短一篇文章,作者哭了好几回。太夸张了!”我问学生:“和他一样感觉的举手。”有几位学生也举手了。我说:“有不同意见的举手。”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语言很质朴。”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了两个词:夸张、质朴。同一篇文章,学生的最初感受明显不同,我把这种现象叫作“原始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是教师教学的逻辑起点。
我让说“夸张”的学生读开头一段,然后让他说说感觉。他说,很普通,我们写作文就常这样开头,一点也不绕弯子,开门见山。我问他:“夸张吗?”他说:“不夸张。”他有了最初的转变,于是我和学生开始讨论。作者说自己“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第2段的“那年冬天”指什么时间?学生说是两年前。我更正道,“已二年余了”是从写《背影》的时间算起,即1925年10月的前两年;“那年冬天”则是八年前,即1917年冬天。前后相隔八年。这样,时间概念清晰了。
“那年冬天”,朱自清家祸不单行,祖母死了,父亲失业。父亲在徐州的家中一片狼藉,作者不禁流下眼泪。请学生回答,谁遇到这样的情形不难过呢?流泪是不是自然的事情?夸张吗?学生说:自然,不夸张。学生发生了进一步的转变。作者写“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问学生:“父亲似乎很想得开,似乎不怎么难过。对吗?”父亲的话很值得玩味。父亲为什么不说“人死不能复活,已经尽孝了,没有遗憾”呢?作者为什么流泪?作者是看到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去世才流泪的。父亲说“不必难过”,主要是针对自己失业,意思是反正工作已经丢了,难过也无济于事,干脆就不必难过,车到山前必有路。这是朱父无奈之语,宽慰自己,同时也宽慰儿子。儿子看到父亲失业,由原来有身份、有地位的头面人物沦落到这般境况,为父亲感到难过。这是第一次流泪的主要原因。
第3段写回到老家扬州的情况。变卖典质,还亏空,又借钱办丧事,境况凄惨。作者写道:“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由此可见,父亲失业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件大事,顶梁柱倒了。至于朱父失业的原因,朱自清应该清楚,但文中没有明讲。不讲也等于讲了,1928年朱父看到这篇《背影》,“手不住地颤抖”,其心情一定是复杂的。朱父有没有自责的成分在里面呢?或许多少有点吧。但是,当时的朱父没有被击倒,他为了这个家庭,要继续谋份差事,去南京找工作;朱自清也要回北京念书,到南京浦口车站乘火车,于是同行。这样,作者的路线图就很清楚了:北京—徐州—扬州—南京—浦口车站。
第4段的开头很费解。作者写道:“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这句话与全文很不协调。按说,家有丧事,父亲又失业,作者哪有闲情逸致去游逛?我问学生:“这话是不是多余?可否删掉?”学生说不能删,因为能够说明朱自清对父亲很不在乎,与父亲对自己的关心形成了对比。我觉得有点道理,不过,我认为这样写可能与交代时间有关。会不会是当年浦口至北京的车次不是每天都有的原因呢?笔者没有考证。叶圣陶先生在《文章例话》中说,因为此处与“背影”关系不大,所以就一笔带过,并没有解释究竟是闲笔还是另有深意。
接下来写父亲送我到浦口车站。浦口车站在长江北岸,去浦口乘车须过江,要花费一些时间。因为朱父“事忙”,本说定不送儿子到车站,让茶房去送。但是朱父踌躇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亲自送。注意,此处的茶房,与火车上的茶房当为两人。朱父后来改变主意,亲自去送,表现了对儿子的关心。可是,父亲的关心并没有得到儿子的理解。第5段主要写这层意思。对于讲价钱,作者嫌父亲说话“不漂亮”。这是什么意思?大概嫌父亲太计较,不够大方。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作者就暗笑父亲“迂”,并且觉得自己长大了,能独立生活了。我问学生,“聪明过分”“太聪明”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反语”,可以这样理解;但理解为“自嘲”更好。我又问:“作者为什么花一段的笔墨写自己不理解父亲呢?”学生回答:“表达后悔之情。”很好。作者写本文时,已经为人父,理解了做父亲的一片爱心,对两年前自己的不懂事表示了后悔。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当年20岁的朱自清真的不理解父亲吗?笔者以为,很可能是当年朱自清对父亲心有不满。因为父亲的失业是自作自受,好好的局长职务被撤了,体面的工作弄丢了,家庭乱成一团。也就是说,正在北京接受高等教育的朱自清心中对父亲有些埋怨。带着这样的心情,看着父亲讲价钱,托茶房,暗笑其“迂”,就是正常的了。
如果文章按照这样的情绪写下去,《背影》就不会如此感人了,毕竟怨诽父亲不是一件光鲜的事儿。
第6段集中写背影。我先让学生读这一段,然后问:“这是怎样一个背影?”一位学生说:“这是一个让我心酸的背影。”我马上肯定她的回答:“很好!”我接着问:“心酸,这不是作者说的,而是你感觉到的。作为一个读者,你有自己的阅读感受,非常好。那么,作者笔下的背影是怎样的呢?”我让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来加以概括。学生总结为:这是一个肥胖的背影、黑色的背影、蹒跚的背影、努力的背影。我又引导学生抓住几个动词,发挥想象,体会作者白描手法的生动感人效果。然后我问学生:“作者看着父亲这样的背影流泪了。这里的流泪与前面流泪的原因一样吗?”学生说:“不一样。前面是为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满院狼藉而流泪,这里是看到父亲为自己艰难地上下月台买橘子的背影而流泪。”我接着问:“这里的流泪是夸张吗?”学生说:“不夸张。因为作者看了父亲的背影也感到心酸,父亲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却仍然疼爱儿子,亲自送他上火车,还为他买橘子,作者内心被感动了。”我接着问:“作者内心还埋怨父亲吗?”学生说:“可能不埋怨了,开始心疼父亲了。”如此理解才能读懂“我赶紧去搀他”这个动作的含义。上段写到一件“紫毛大衣”,这是一件皮大衣,很贵重,是父亲给朱自清做的,因为北京冬天寒冷。所以,这时的作者,心中极不平静,情绪难以自持,等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看不见的时候,就又流泪了。这时的流泪,包含着对父亲的理解和原谅。这一段写朱自清感情的微妙转变,转变的原因是出现了象征父爱的背影。
阅读这一段,我很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学生说感到“心酸”,这叫“读者意”。作者在这一段中并没有直接抒发“心酸”的感受,而是用白描手法再现父亲的背影,那肥胖的背影、黑色的背影、蹒跚的背影和努力的背影是作者表现的重点,这是“作者意”。“读者意”和“作者意”可以相吻合,也可以不相吻合。“读者意”有可能超越“作者意”,因为读者在文本面前不是被动的,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阅读感受,产生个性化的理解。教师不要因为学生的“读者意”不符合“作者意”就予以否定。但是“心酸”在这里体现了“读者意”与“作者意”的高度契合,即共鸣。产生共鸣往往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读者内心深处会产生强大的情感冲击。我们可以据此揣摩、想象一下,朱自清的两眼自始至终没有离开父亲的背影,就像一台摄像机,紧紧盯住父亲,看他上下月台,看他“穿过铁道”,看他“蹒跚”,看他“探身下去”,看他“两脚向上缩”,看他“身子向左微倾”,看他“两手攀着上面”,看他“努力的样子”……这画面太感人了,没有一点渲染、夸张,全是客观的描述,但是作为读者你不能不心酸,作为儿子的朱自清也不能不心酸。人的情感具有共性,即人性。心酸就容易流泪——朱自清流泪了,读者流泪了,这就是共鸣!
“心酸”促使朱自清转变了对父亲的情感态度,这是朱自清内心柔软的地方,是他善良的表现。我问学生:“既然心酸了,心疼父亲了,似乎不应该仅仅写一个背影。应该重点写父亲的正面,比如满脸皱纹、饱经沧桑等。可是作者只写了父亲的背影。为什么?”学生七嘴八舌,兴趣高涨。最后,我引导学生接受了一个写作的观点:“写作要善于选取感情的‘聚焦点’。写父亲的正面固然可以,但是作者心酸进而心疼父亲并流下眼泪,是由背影触发的,于是‘背影’就成了感情的聚焦点,是一个特殊的视角。抓住背影,便于集中表达这种感情。同学们写作时,要善于选取感情的聚焦点。”
朱自清写到这里,内心的情感再也控制不住了,于是有了最后一段的感情抒发。如果说上一段主要是叙述、描写的话,那么,这一段主要是抒情和议论,作者内心的感情一涌而出。“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这话符合实际。朱家的败落始自朱父失业,再也没有重振辉煌。朱自清北京大学毕业,寄托着父亲的希望,可是朱自清偏偏选择了当教师。父子之间摩擦不断,一度十分尖锐。后两年来,朱父开始主动示弱,想缓和父子之间的矛盾,于是写信给朱自清,惦记儿子,问候孙子,还说自己“大去之期不远矣”。这话深深打动了朱自清,毕竟是自己的父亲,血浓于水呀!作者写道:“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这是敬佩父亲,没有父亲就没有这个家呀!“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这是同情父亲。“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这是理解父亲,原谅父亲。“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是思念父亲。至此,作者感情达到了高潮,然后戛然而止。
最后这段写得非常感人。我问学生,你们写作文,有这样大胆暴露自己家庭矛盾的吗?学生说:“没有。”我接着问学生:“与自己的父亲发生过矛盾冲突的请举手。”全班大半学生举手。我又问:“后来理解了父亲、原谅了父亲的举手。”很多学生举手。“不原谅的举手。”竟然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我说:“我不让你来解释,我会单独找你谈。”学生们笑了。我一直认为,教师要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感觉到,虽然课文写作的年代离我们遥远,但是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思想离我们很近,甚至就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观照。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觉得,课文和我有关系,我从课文中得到了教益,这是一篇好课文。比如我让学生读晏殊的《浣溪沙》,在品味“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时,我问学生:“你们谁对此句有共鸣?”一位学生举手,我问她:“能说说吗?”她说:“我不能说。”我理解她:“你有共鸣就足够了。”我接着说:“下一句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充满了希望。其实真正的希望不在别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在于自己的努力奋斗。”那位学生点点头。我想,这就是在课文与学生之间建立了联系。我们阅读课文,心中要有学生,我们学习课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要知道,家庭影响对于一个学生的成长太重要了。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托尔斯泰说“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都是说,每个家庭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未成年人来说,可能会摧毁他(她)对生活的希望。有些学生对人生失去信心,对社会产生怀疑,甚至仇恨这个社会,包括仇恨父母,首要原因来自家庭。教师的责任在于,用课文的阳光去照亮学生,用自己内心的阳光去温暖学生,鼓励学生强大起来,引导学生懂得用写作去书写自己的人生,取得人生的成功。
于是,我问学生:“朱自清先生为什么要写《背影》?”学生七嘴八舌回答。我说:“你们说得有道理,但是,你们没有从写作的触点来回答。写作,要写触动心灵的事情,要写心灵的疼痛,不要写不痛不痒的东西。不要简单地、粗浅地歌功颂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大都是心灵受到触动之后的产物。‘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白居易写《琵琶行》,是在贬官江州之后;苏东坡写《赤壁赋》,是在贬官黄州之后。古人讲‘文章憎命达’。同学们,内心受到折磨,人生遭受苦难,才会产生表达的欲望,才会产生感人的文章。朱自清先生也是这样的。家庭的变故,亲人间的矛盾,使作者内心悲痛、感伤,尤其是对父亲,从不理解到理解,到心疼,到原谅的这个过程,具有启迪人生的重要意义。”
我问学生:“这样的课文是夸张呢,还是质朴呢?”
开头说“夸张”的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非常质朴。”我接着问:“如果与散文《春》相比,哪一篇语言华美,哪一篇语言质朴?”学生回答:“《春》华美,《背影》质朴。”我问:“为什么?”学生说:“因为本文表达的是真情实感。”我说:“很好。表达亲情的文字不需要华美的语言。越质朴的文字,越能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教学实现了对课文的“基本理解”。这个“基本理解”是在经历一系列“后续理解”的基础之上实现的。当然,“基本理解”不是“唯一理解”,更不是“绝对理解”。在学生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他会对《背影》继续理解。理解无终极,伴随人一生。人的生命有多长,理解就会有多长。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原始理解”和“后续理解”给了我诸多触发。如果没有学生的触发,我就没有这些深切的体会;同样道理,没有我的引导、启发,学生就不会有诸多个性化的理解,就不会闪现思维的火花。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排斥教师的主体地位,恰恰是主导作用构成了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教师教授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与其内因作用共同奠定了学的主体地位。
以上就是我教《背影》的基本情况。
本文原载《语文学习》2019年第1期
《背影》简说
文 / 王俊鸣
这是一篇文字朴实而情意深挚的散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不知有多少人研究过它,演绎过它。但我仍有话可说。不必弄什么“哲理”的玄虚,也不必卖什么“生命”的高价,我主张老老实实先把它“读明白”。
“读明白”的要义之一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而达到整体把握的基本途径是从关键语句入手。什么是关键语句?概括语,指示语,情态语,过渡语,标题用语,等等,在不同的文本中分别充当着“关键”的角色。
就本文而言,开头的一段(只一句)就是典型的“概括语(句)”,其中包括着重要的指示语、情态语。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与父亲”,指示了文本要述说的对象;“不相见”三字则揭示了父子的矛盾状况——不是一般的“分别”,而是主观的情态;“二年余”指示了时间,一个“已”字又透露出作者的感触——时间实在是太久了,太折磨人了。
“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上一分句以揭示父子矛盾为核心,这一分句则以表达父子情深为核心:“不相见”是外,而内心岂能真的“忘记”自己的父亲?“背影”指示父亲的形象;“不能忘记”是血浓于水的必然,而加一个情态语“最”字,就是说,除了“背影”,对于父亲的记忆还有多多,这里只说一印象最深的“背影”而已。
一句话,把全文要述说的内容,要表达的情感,都交代在这里了;作为读者,我们可以确认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散文,它的主旨是通过对“背影”的追忆而表达父子之情。
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个开头平实而简洁,但却有某种“悬念”的效果:既是父子,为什么会“两年余”“不相见”呢?为什么最不能忘记的是偏偏父亲的“背影”呢?这引起读者的心理期待:要看看到底如何。
我们读下去。
“那年冬天”——重要的时间指示语,推开去,这是要说“不能忘记”的事了。
直到“这几年来”,拉回来,回到“不相见”的事情上来。
注意到这两处的时间指示语,全文的层次脉络也就明晰了。
至此,可以说是完成了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以上还只是粗线条的解读。文章还需细细读。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致使父子“两年余”“不相见”呢?答案就在“这几年来”的一段。这是“以文解文”之“虚实互解”——概括说是“虚”,详细讲是“实”。“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老境颓唐,遂使父亲伤怀,易怒,于是“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是父子矛盾产生的家庭背景。当然,作者在这里说得较为概括而含蓄。如果要“究其实”,还得“以事解文”——查考当时父子矛盾的具体情节,什么扣留薪水呀,不许入门呀,等等,这资料随手可以查到,我就不啰嗦了。
这一段的最后,说到父亲的来信。这封信,是结束父子矛盾的枢纽,也是引起作者回忆父爱,提笔作文的动因。“背影”二字,照应了题目,也收拢了全文,自然而严谨。
“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全文的核心内容,需要细细品味。还是“虚实互解”。
但作者并不急于直接描写“背影”,而是从家庭变故说起:祖母病故,父亲失业,典当举债,祸不单行。这是为“背影”的出现做铺垫,也为后来的父子矛盾埋下了引线。
接下来,还不出现“背影”——作为读者,不免有点着急了——作者用两个段落细细地写父亲到车站送我北归:嘱托茶房,跟脚夫讲价钱,帮着拣座位,再细细嘱咐,“做了许多大事”的父亲,再此等琐屑的事情上,不仅坚持亲历亲为,还如此周到,如此耐心,充分显现了“慈父”之“慈”的一面。然而,那时的“我”并不理解,也不领情:“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心里暗笑他的迂”。
但当买橘子的镜头出现的时候,那个“背影”,终于令“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的时候,“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解读这一段文字的时候,论者多着眼于父亲在月台爬上爬下动作之艰难,弄课件,设板书,配图像,这当然有道理。但那动作只是可见的外在,如果理解不到“内里”,那动作就没有那么大的感人力量。
在送行的整个行程中,“我”始终没有特别注意到父亲的衣着,只有当父亲走去买橘子的时候,“我”的目光才集中到他的身上,才注意到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这有什么特别值得注意的地方吗?有。
这需要“以事解文”。这种袍褂,是当时国民政府明文规定的“礼服”。试想一下,父亲要出门“谋事”,自然要讲究身份,礼服,正是身份的象征;而如此讲究身份的人,却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在月台爬上爬下,完全不顾了身份!此其感人至深之一。再者,为什么一定要买橘子呢?或谓那里没有别的水果,这聊备一说。实际上,买橘子并非仅仅为了满足儿子生理的需要。在扬州,把“走运”叫“走局”,而“橘”“局”谐音,所以父亲不顾身份去买橘子的深层心理是祝愿儿子“走局”。如此,我们才能理解为什么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之后,“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轻松”是一个重要的情态语,在为儿子做了种种琐事之后,终于又完成了心灵的祝福,能做的都做了,满足了,轻松了。对此,“我”应该是心领神会了,所以,不仅当时下了泪,此后这个“背影”也成为他“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影像。
父子情深,天下皆然;父子龃龉,也非鲜见。能够在短短的篇幅中把这“龃龉”与“情深”以及它们的转化表现得如此真挚,如此动人,此文所以不朽。
本文原发于“王俊鸣老师”微信公众号,经王老师授权本号推送。
程翔,北京一零一中学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 。著有《语文教改探索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程翔与语文教学》《课堂阅读教学论》《说苑译注》《〈论语〉译解》等。
王俊鸣,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特级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对语文教学方法及古诗词通解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读者可以从他的著作中学习读书的方法,“怎么读好书,怎么读懂书”,从而获得读书的智慧和乐趣。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26 名

发帖:NO. 262 名

在线:NO. 113 名

康雅君八5 发表于 2023-11-30 03: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敢进啊!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 名

发帖:NO. 2 名

在线:NO. 71 名

闲小楼 发表于 2024-7-29 15: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宇宙第一贴诞生了!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6 07:24 , Processed in 0.225071 second(s), 5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