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乡愁》的三种方式(附余光中和肖培东点评) 语文道 2019-04-12 07:53:41
引自 语文学习
《乡愁》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也选入了这篇课文。悠然的诗句经年历月光芒依旧,教师该以怎样的方式打开这首经典诗歌呢?下面介绍三个教学镜头,后面还有余光中先生和肖培东老师的精彩点评,看看能不能激发新的教学灵感。
读出“乡愁”真境界
江苏苏州市立达中学 蒋祖霞
教学《乡愁》这样的经典,我以为,重要的还是一个“读”字。 “今天,我们学习余光中的代表诗作《乡愁》,相信经过一番朗读,这首诗歌会给我们带来许多美好的感受。谁先来起个头?” 一男生自告奋勇:“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然后学生点评,觉得读得太过响亮,与全诗低沉哀婉的情感不协调。于是我适时插入《乡愁》的简单背景,然后请刚才那位男生再来一遍。 之后小结:“很不错,朗读不在声高,在乎一‘情’字,有‘情’就有一切。当然情的处理也很重要,我们看这首诗,诗人的情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也要做到有起伏,有变化,才有冲击力和感染力。下面再请一女生给大家读读。” 一女生很有感情地读。 学生点评:“我觉得读得很好,特别是‘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一节,她用颤音处理,我们似乎能听到诗人撕裂心肺的声音。” “读得好,点评得更好。好的诗歌都是长在心灵的伤口上的,《乡愁》无疑就是这样的好作品,所以,好的朗读可以把文本的生命显示出来,同样也可以把作品的疼痛感体现出来,把无声的文字变成了有声的语言,变成了更能表情达意的另一种形式,感谢你们带来的精彩朗读和点评。” 教室里一片掌声,然后是我的朗读。 学生曹翊点评:“可能因为年龄和时代的原因,我们读《乡愁》就显得不够成熟,不够火候,读不出《乡愁》特有的那种沧桑和期盼,虽然老师的普通话不标准,但是读起来很有韵味。对诗人乡愁内涵的理解和把握,老师处理得贴切而完美,一句‘母亲呐’,我们似乎能听到游子的呼唤。‘而现在’的两次反复,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疼痛,有‘载不动许多愁’的感觉。” 我说:“既然大家觉得这样处理感觉很好,那我们就这样一起来读一读,找找这种感觉。” 水到渠成,效果不错。 这时,有学生要求让他们四人组合来读。一小女生读第1段,一小男生读第2段,一较成熟男生读第3段,最伟岸的一男生读第4段,最后再齐读第4段。音色由清甜到青涩再到沧桑,感情逐步深入,最后痛苦和期盼似决堤而出,感染了教室里的每一个人。 我总结:“《乡愁》选用了四个最平常的意象,即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串起了对故乡所有的思恋,牵动了游子的心。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空直航及直接通邮全面启动。于是有人说,《乡愁》诗还可以再续写一段,请仿写。” 等学生写好之后,我出示余光中自己的续写,进行比较。余光中的续写是:“未来啊/乡愁是一座长长的大桥/你来这头/我去那头。”大家发现,我们的“轮船”“飞机”等续写,虽然也能体现你我的交流之便捷,但这类意象太过现代,和“邮票”等给人的漂泊感孤寂感不一致,诗人用“桥梁”意象就很有别离的味道,而且“桥梁”又能和前面隔离的“海峡”相呼应,空间上又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所以我们与诗人比还是差一截。大家都很佩服,于是再加上第5段齐读。 “《乡愁》这首诗,诗人写作用了20多分钟,但酝酿却用了20多年。这首浸透了诗人无限家国情怀的作品,如果诗人自己朗读应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听诗人自己的朗诵。” 播放录音,学生和我一起谈感受。 “原本以为应该是悲怆的,现在听来却是淡淡的、平静的。” “诗人似乎在讲述别人的乡愁,读得还没有我们有情感。总之,与我想象的距离比较远。” “可是仔细想一想,似乎也应该这样,虽轻犹重,似淡还浓,游子思念情感之绵长之厚重,已经不需要用强烈的外包装来表现了,摒弃了华丽的外表,却独具撼动人心的力量,也许这恰恰是愁绪表达的最高境界吧。”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再次朗读,低沉、缓慢、忧伤,没有刻意和做作,却别有风景。
在想象中感受文字的温度
云南昆明第三中学 方睿
我相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写诗如此,读诗也如此。读过《乡愁》后,我问:“同学们,在读这首《乡愁》的时候,脑子里会不会浮现相应的画面?” “一个身着布制背带裤的小男孩小心翼翼地将邮票贴在信封上,之后,抽出刚写好已经装进去的信纸,打开了又看。”高个子男孩这样回答。 “诗人坐在木船上,船飘向远方,而另一个地方,美丽的新娘在翘首远望,等待着归来的他……”女孩子多少带着点羞涩。 一个男生很快站了起来:“不是木船,是大轮船,要有船票的。我想象有一艘银灰色的大轮船摇摇晃晃地在大海上行驶,红日东升,海面金光闪闪,白色的海鸥在飞翔。作者西装笔挺,站在船边眺望远方,手里的船票已经捏得皱皱巴巴了。” 思绪很快被牵进了情境中。孩子们继续着他们的想象力。 “我能想象在一片寂静的墓园中,嗯,一个中年男子神情凝重地跪在一座不起眼的小坟墓前,夕阳的余晖把他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我能想象的是在一座山上,有一堆孤零零的野坟,长满了杂草,似乎从来没人祭奠,周围有几棵树,树叶在秋风的肆虐下片片飘落。诗人伫立在坟前,脸上挂着的泪珠渐渐地被风吹干。” 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果然对第3段诗更有感触,亲人间的生死别离更能打动他们的内心。而且,我欣喜地发现,古代诗歌中很多意象已经进入了他们的脑海,看来,我们民族的很多文化元素正渐渐融入他们的血液。 “说得真好!那么在读这一段诗时,哪个词最打动你们?”我追问刚才发言的同学,又把目光投向全班。 “是‘坟墓’,它让我有一种凄凉之感。” “‘矮矮’最打动我。因为它写出了坟墓很小,可就是这很小的坟墓,永远地隔绝了诗人和母亲。” “是‘里头’和‘外头’。在前面的诗里,虽然作者和母亲、新娘隔得很远,但可以通信,可以见面。而这时,母亲的坟墓就在跟前,他们却再也无法见面了。” 看着孩子们满脸的认真,我点了点头:“说得真好,‘里头’和‘外头’不是空间上的距离,却成为了母子间的生死之隔。就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节诗,读出‘坟墓’的凄凉、‘矮矮’的低小,读出‘里头’‘外头’蕴含的生死之恸。” “后来啊/乡愁是……”同学们读得很投入。我发现,他们把“矮矮”读得轻而缓,并且不约而同地用降调来读“里头”,文字的哀婉与凄美就跳跃在孩子们的音调中。 “读这首诗时,你脑子里还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我又回到先前的问题上,我相信,孩子的心灵世界是诗歌的。 一个学生站起来:“我能想象一位头发白得像雪一样的老人站在海边一块大岩石上,向着海的对面望去,老人宛如雕像一般,一动不动。过了许久,海上的烟雾越来越淡,老人眼中的水雾却越来越多。” “海的对面有什么?” “作者的故乡。” “这样的画面,用什么词来形容恰当?”我追问。 “深沉。” “我觉得是‘无奈’,因为不可逾越的海峡让年老的作者的思念无所依托。” “诗中海峡是‘浅浅的’呀,你怎么说是‘不可逾越’的呢?”我故意问。 “老师,我看过关于这首诗写作的一个介绍,作者年轻时到台湾,由于政治原因,一直没能回到大陆,他非常思念故乡。”联系背景回答,我很欣慰,他关注到课文的作家及创作的相关情况。 “是的,无奈!邮票已寄不去对母亲的思念了,船票也载不动对妻子的牵挂了,骨肉分离,生死相隔,一脉相传的同胞,被一湾海峡隔开了。可叹的是,这湾海峡只是‘浅浅的’!可悲的是,这样无奈的愁绪,何止作者余光中一人有!岁月已逝,乡愁何日能解?”我有点激动了。 如果没有作者的情,那么文字只是符号;有了读者的共鸣,文字就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在想象中,我和我的学生们正渐近渐深地感受着文字的温度;在想象中,我和我的学生们正沿着作者的心路,去探寻那悠远的文化之根……
丰富意象 品味诗情
江苏无锡积余实验学校 叶映峰
2012年10月,余光中先生来江南大学讲学,江大策划了“海峡两岸《乡愁》情”的活动,我荣幸地被邀请在余光中先生面前执教他的《乡愁》诗。以下选择三个教学片段,并附余光中先生关于这堂课的评价。
镜头一
师:现在有一个任务,我要朗诵第1段诗,需要配一些画面。如果请你来当导演,你会选择哪些画面呢? (教师范读第1段诗,学生思考) 生:我会这样设计,诗人在慢慢地贴邮票,贴好后,遥望着远方,这远方可以是诗人的出生地,也可以是母亲现在生活的地方。 生:我是这么想的,诗人在宿舍里,月光洒在窗前,桌上开着一盏小白炽灯,诗人坐在书桌前写信,旁边放着一枚邮票。镜头转换,母亲在家里倚窗思念儿子的画面。这一切画面很唯美。 生:我设计诗人在读书,读到一些关于故乡啊,关于母亲的文章,这引起了他对远方母亲的思念,于是他放下书,陷入了回忆…… 师:你很好地补充了“邮票”的源头。那就是思念家乡,思念母亲,又无法回到母亲身边,只能鸿雁传书,“小小的邮票”承载的是对母亲的眷恋。
镜头二
师:后来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又隐含着什么呢? 生:母亲去世了。 生:我到母亲的坟前祭奠。 师:你的想象合乎我们生活常理,坟头祭奠是我们怀念先人的常见行动。 生:诗人会对着母亲的照片,在心里诉说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激。 生:我还是想说诗人到坟前祭奠。余光中先生大多时候与母亲分别,在外漂泊,而母亲也一次次目送儿子的背影远去,所以后来与母亲阴阳两隔的时候,诗人的悲痛是不言而喻的。如今,也只能经常到母亲的坟前说说只有自己的心能听见的话。 生:我也想说一说我的故事。因为我也有很深切的感受。……其实,“坟墓”意味着思念已经没有办法成为现实了。 师:这位同学讲了一段自己的经历。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引起人的共鸣,唤起我们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情感。可见,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深深触动了这位同学。你是真正理解了余光中先生的这份乡愁。“矮矮的坟墓”是无法传递又无法割舍的思念啊。请你将这一段朗读一下……
镜头三
师:从“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看,全诗除了思念亲人,你估计还思念什么? 生:思念大陆,思念祖国。 生:想他的出生地,对江南一带特别怀念吧。 生:想他求学过的地方。 生:想他的一些同学、好朋友吧,想和他们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师:总之,诗人当年足迹所至,都是如今思念的地方。可能是家乡独特的风物,也可能是儿时的好伙伴。总而言之,太想那个叫大陆的地方了。把这份思念,我们一起来表达一下。 (生齐读最后一节) 师:思念是有了,感觉还是少了些味道。这1段中是不是只有思念的情感呢?刚才我说抓住意象发挥想象,品味诗中的情感。其实意象前面的修饰语也很重要。“浅浅”中蕴含着哪些情感? 生:“浅浅”中有一种惆怅的情感。因为海峡真的不是浅浅的,但是它却阻隔了余爷爷回到大陆。 生:“浅浅”中还有无奈的感情吧,诗人想回却回不去。 师:讲得非常好。台湾海峡一点也不浅,诗人却要说它是“浅浅的”,“浅浅的”暗示海峡不应该阻隔两岸的交往,是完全可以挽起裤脚管就蹚过去。但是有一段时间,大陆与台湾真的就被这浅浅的海峡完全阻隔了,连书信往来都不可能,更不要说亲人团聚了。“浅浅”中隐含的是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余光中点评:刚才在台下听老师上课,老师准备得很充分,出示了一些我的生活资料,很好地帮同学们理解诗的意思。同学们的回答也很好。读诗可以融进自己的体验,有自己的理解。只要合理,不同的理解都是对的。“诗无达诂”就是一首诗没有最后的权威的排它的解释。因此诗的好处就是每个人在读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想象解释诗歌。老师让同学们抓住意象,一节一节的让同学们理解诗的意思,朗读诗歌,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我写这首诗的时候,想到了少年、青年时的生活,我想回乡,却遇到挫折的心情。我的这种心情,刚才你们的老师解释得很好,同学们理解得也很好。
主持人语
邮票·船票·海峡
肖培东
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读《乡愁》,常常沉醉于诗人绵长的乡关之思。教《乡愁》,又总是希望能把课堂化成一片“乡愁”的诗海。悠然的诗句经年历月光芒依旧,教师该以怎样的方式才能让所有的心都深深浸入这一汪乡愁? 一枚小小的邮票,流淌着诗人浓浓的思念。三分诗,七分读,蒋祖霞老师的镜头里,也有一枚可以承载师生全部真情最后飞抵诗魂的邮票,那就是诵读。诗歌是读出来的,蒋老师的镜头,不见多奇巧,不见多新颖,全是朴素的真诚的朗读。“好的诗歌都是长在心灵的伤口上的”,镜头里,个别读,组合读,老师读,更有诗人发自肺腑的朗读,原来,嘶哑的喉咙里一样埋藏着绵长感人的浓浓乡愁。若说未来的乡愁是“一座长长的大桥”,那么诵读才最是我们走向《乡愁》的大桥。诗歌教学,诵读为本,蒋老师是把这座大桥化为一枚枚小小的有声邮票,邮戳则是一次次真心的诵读。于读中品味,于读中感悟,于读中领会,读又绝不机械,蒋老师让学生续写并比较,而朗读则是贯串了他教学的始终。如果有关读的点评与指导能够更明确,由意象切入意境时的情感体验能够更自然更充沛,《乡愁》的课堂就会更有风景。
一张窄窄的船票,写满了诗人深深的牵挂。我们也同样寻找着一张船票,让学生拿捏着通往《乡愁》的深处。我很欣赏也很支持方老师“在想象中感受文字的温度”这样的诗歌教学理念。“我相信,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方老师是找到并善用了这张船票,带领学生驶进了《乡愁》的港湾。镜头很平常,但却是真正属于诗歌教学的镜头。“我能想象……”,很喜欢孩子们回答中的这个“能”字,激活想象力,才激活了学习诗歌的潜能。想象,这张起初看似窄窄的船票,最后却摇向了《乡愁》宽厚的情感大海。方睿老师将想象作为开启学生诗性的金钥匙,这是把《乡愁》一课的锤敲在了学生的心灵上。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文字之上是图画,语言之外是生活,而这些绝非教师单纯的讲解所能描摹。唯有在想象与联想中,学生才能将诗歌中的文字描述形象化,从而获得情感的体验,所以诗歌教学绝不可忽略以想象为重点的整体艺术剖析。我个人更想用“想读”替代“想象”,边读诗句,边想画面,想读结合,更能品出诗歌的美。语言品味则是又一张船票,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诗原是灵性之物,诗歌教学我们得有自己的灵性,而不是只会做枯燥的肢解。还是把行走和登陆都交给学生吧,我们要做的只是给他们递出一张张通向诗歌鉴赏殿堂的船票,那里才真正朝向成长。
一湾浅浅的海峡,使得《乡愁》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透过叶映峰老师的一组镜头,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课堂里横亘出了一湾海峡,师生都浸在《乡愁》之水中感受着诗歌的深深浅浅。这组镜头融合了诗歌教学的多种手法,限于时间,实录镜头并不饱满,甚至略有单薄,但正如余光中先生评论所说的“诗的好处就是每个人在读的时候,可以带着自己的想象解释诗歌”,这组镜头给我们最大的启迪就是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心蹚着这道海峡。诗歌,交给了读者,那湾海峡就不是诗人自己的了。不要刻意为诗歌写下定论,只要心浸入这湾乡愁,又何必强求深浅统一?古人读诗就有“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诗无达诂”的经验,读诗,最重要的不在于读出诗人之思,而在于读出我们之悟。叶老师的镜头和余光中先生的点评,暗含读诗之理。诗歌教学课上,我们要有这样一湾海峡。 “你能描述这情景吗?”“我能。”俄罗斯诗人阿赫玛托娃这样回答着别人的追问。一次次掠过镜头里这些质朴又智慧的文字,常常会这样地想,语文课堂上,教师在这头,学生在那头,而让我们相融相生的,又该是怎样的邮票、船票和海峡?
——选自《语文教学艺术镜头(初中卷)》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0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