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271|回复: 2
收起左侧

小说:杜甫三吏三别的败笔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2 名

发帖:NO. 11 名

在线:NO. 6 名

叶倾城 发表于 2019-4-12 18: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小说:杜甫三吏三别的败笔  金龟朝北斗 2019-04-11 21:06:49

杜甫的《三吏》、《三别》早就在上高中时就听老师说过,据说是杜甫的名篇,至于这个说法的可靠性,我当时并没有放在心上,也没有专门去阅读杜甫的《三吏》、《三别》,直到大学毕业归来的第三年,准确的说按农历算是今年,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一边写起了《一个诗歌的王朝》,一边查找诗歌方面的书籍来阅读,才在阅读中看到杜甫的《三吏》、《三别》。刚阅读的时候,什么感觉都没有,也许是心情的糟糕影响了阅读的心情罢,就这样,闲着的时候反反复复的拿这六首诗来阅读及比较,总觉得《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与他的《兵车行》一比较简直就是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如果说《三吏》、《三别》有什么特点,我说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颇具感染力。如果说《三吏》、《三别》是千古名篇,我说其有败笔。
就先从《新安吏》说起: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府贴昨夜下,次选中男行。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送。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读这样的诗歌,如果你不够用心去读,肯定是读不出味道来的。读这样的诗歌你也会发现,诗人用的是口语话的诗歌语言,问答中夹叙事,节奏上非常的明快。诗的一开头,诗人就把自己放在了新安的道路上,就把点兵的消息传进了自己的耳朵。诗人就这么一问新安吏,答案便是没有男丁了,征兵的告示昨夜刚下,男丁没了,就征中男。这里的中男是什么意思呢?查看了注释,意思是:“唐太祖武德七年颁布律令,‘男女始生者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天宝三载又改‘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依据注释,这里的中男就是指十八岁的人,这么小的年龄也被征了,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这么小能守住王城?紧接着,诗人用一个‘肥’字和‘瘦’字对照出了征兵的场面,肥的尚有母亲来相送,瘦的形单影只。用“白水暮东流”对照出中男的远行,用“青山犹哭声”对照出母亲的哭声,用安慰的口语劝说:“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用“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来收尾是最好不过的了,可惜诗人还在继续,继续着他支持君王的主张,美化着这个王朝军队的“抚养甚分明”,高歌着“仆射如父兄”。(根据注释,‘仆射’的意思是官职名,在唐朝相当于宰相,这里指郭子仪。)
《新安吏》的收尾无疑就是杜甫的一大败笔,准确的说,是思想上的败笔。那么,他《三吏》中的《石壕吏》呢?我们不妨看看: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踰墙走,老妇出看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辰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这首诗算是他《三吏》中写得最好的一首,全诗贯穿了诗人的白描手法,毫不遮掩的道出了县吏深夜抓兵的残暴,天才黑,我才投宿石壕村,就看见有县吏在夜里抓人,老汉听闻到声响赶紧翻墙遛跑,老婆婆听到声响出门看,县吏站在门口发怒,老婆婆站在门口啼哭,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说:“我家三个孩子都被你们征去打仗了,一个孩子刚刚托人捎信回来,我的两个孩子死了。”活着的人尚且偷生,死了的人就让他们永远安息吧!现在家中已经没人,只有我那个还在吃奶的孙子。还有我这个老太婆没有被你们征去打仗,我虽年老力衰,照样被县吏抓走,派到前线去服役,尚还可以做炊事方面的劳役,夜已深,声已绝,人抽泣。天已明,人将走,独有与君绝!
接着再说说《三吏》中的最后一篇《潼关吏》: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这里的士兵已经劳累,这里就是重要的关口潼关道正在加紧修建中,这里的大城铁不如,这里的小城万丈余。我问潼关吏,还在修关备战呀!县吏邀我下马来行走,并为我指点关口的情况,只见这潼关地势之高,直指云天,排列成一道道防御敌人的关卡,连天上的飞鸟都不能飞越过去。敌人来犯便可以自守,长安方面有什么好担心的呢?老一辈人都视这里是要道,因为这里道路狭窄,一次只能过一辆单车,在战争形势十分危急的时候,只要拿起长戟守住这条要道,便可以拒敌,因为这里自古以来都是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你们还记得桃林战的失败么?多少人淹死在黄河,请你们不要模仿他们,慎不要学习哥舒,应该以哥舒为戒才是。
上面所说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史称《三吏》,根据个人对《三吏》的阅读及理解,归纳如下:《新安吏》的收尾成了思想的败笔,算不得名篇;《石壕吏》的白描手法别有情调,算是《三吏》中最好的作品;《潼关吏》以嘱咐收尾,较《石壕吏》次之。总的来说,《三吏》都是应用了问答中叙事的手法,讲述了大唐王朝征兵的残暴,及人民的家离破碎,连年老力衰的老婆婆也被无情的大唐王朝抓了去,当了他们的炊事劳役,这样的悲哀与愤怒,诗人在《三吏》中并没有进行露骨露皮的批评,甚至诗人在《新安吏》中说征兵是顺应天意,抚养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直到诗人《兵车行》的腾空出世,他的批评才露骨露皮的表达了出来,所以我说他的《三吏》有败笔,败就败在《新安吏》的收尾对君王的屈服。那么他的《三别》呢?他的《三别》分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现在就先说说他的《新婚别》吧:兔丝附篷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皇。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君中,兵气恐不扬。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光从诗的题目看,就知道这是一对新婚夫妇的离别情愁,诗人的“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堪称经典论述。全诗以新娘的口吻送别自己的丈夫,说是昨夜才新婚,今早就分别,这是新娘的疼痛啊!这样的疼痛就如同:“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这算是新娘对大唐王朝大量征兵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进行有血有泪的控诉吧。后半篇成了新娘的嘱咐和勉励丈夫从军的说词,可看作作者渴望和平的心情,也算是全诗收尾的败笔,败就败在勉励丈夫从军的说辞,但不影响其诗歌之美,应该说,在《三别》中《新婚别》无疑写得最好。
如果说《新婚别》是新娘的控诉,那么《垂老别》算是老人的无奈: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投仗出门去,同行为辛酸。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人生有离合,岂择哀盛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看这首诗的题目,内心就是一种说不出的疼痛,读这首诗的内容,这样的别离就让它成为历史吧。这里的四郊并不宁静,这里的老人并不安度晚年,因为他的子孙已经全部阵亡。老人也要赶赴战场,这是老夫老妻的离别,滴滴都是老妻的泪水,声声都是老妻的哭声,明明知道这是生离死别,还是要分别,明明知道这一去必不归,只能劝说吃饭时多吃点。人生的悲欢离合,那管你是老年还是少年。其诗的上半篇写得凄凉而悲壮,其诗的后半篇可看作老人自言自语的悲壮情怀。
如果说《新婚别》至少还有新娘的送别,算不得孤独,那么,《垂老别》至少也有老妻的送别,也算不得孤独,那么《无家别》的无家算是最最悲惨的孤独了: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和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鼙。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谿。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这是战乱后的荒凉,这是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留下的一片狼藉,从田园到家园到处都是丛生的野草,我的乡里百余人家,在世乱中各奔东西,活着的人没有消息,死了的人已经化作了泥土。我们这些当兵的已经因为战争的失败,各自返家寻找自己的亲人,巷已经是空巷,人久久的徘徊在空巷里感觉到的是无比的荒凉,这是怎样的荒凉,连狐狸和野兽都出没在我的面前,对我狂叫。左邻右舍还有什么人呢?一二老寡妇罢了。这里的荒凉,再怎么荒凉也是自己的家啊!就像鸟儿一样留恋故枝,因为我的家就在这里,再穷困也得住下。正当春天来临独自儿开荒农田,日暮挑水浇菜园的时候。县吏便知道我回来了,召令我从军操练军事。虽说是在本地服役,却连个送别的人都没有。想想自己以前是在边远的地方服役,现在是在本地服役,应该高兴才是。然而,家乡已经无人,服役的远近又有什么关系呢?想我母亲长年卧病在床,无人照顾,想我五年战乱多少人死后被抛弃到山沟里。想我,生我者父母,养我者父母,可是母亲的一生都没有得到过自己的奉养,这便成了母子俩终生的悲痛啊!人的这一生落到无家别这步田地,还当什么百姓呀?
这样的《三别》,从新婚到垂老再到无家,人民是欲哭无泪啊!这样的《三别》、《三吏》反映了大唐王朝征兵已经到了人民无家别的田地,这里的新安吏之于新婚别,这里的石壕吏之于垂老别,这里的潼关吏成了你我的告戒,这里的无家别成了你我的孤独。在这《三吏》、《三别》中颇具经典论述的如《新婚别》中的:“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堪称《三吏》、《三别》的点睛之笔,一下子道出了征兵的残暴;再如《无家别》中的:“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藜。”可看作《三吏》、《三别》的座右铭。
根据上面的阅读及理解,《三吏》、《三别》以人物的言行表达见长,其口语化的诗歌语言表达颇具感染力,其《石壕吏》通过白描手法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堪称经典,算是《三吏》中最好的作品;其《新婚别》通过新娘的口吻表达较为成功,堪称《三别》中的名篇。其《三吏》中的《新安吏》成了诗人思想上的败笔,或许他也是一个官员,他的思想也摆脱不了对帝王的愚忠,虽说他的《三吏》、《三别》向称名篇,但其思想的矛盾,总是以人民悲惨的遭遇开始,以顺应天意愚忠君王来收尾。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点评回复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9 08:04 , Processed in 0.282613 second(s), 5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