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透过诗句品味八种人生境界 女博士讲诗词 2019-04-16 15:10:30
八种境界:
● 自谓已穷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
(清)袁枚《随园诗话》 ("自谓"原为"到此")
作者志得意满,主观上认为自己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境界,甚是自命不凡,但从客观上看"才上一层楼"。可惜作者尚不知道"楼上有楼""天外有天",误以为已经站得很高,可穷千里目了。
待他日登上最高处,居于上层,才会为自己曾有的无知和自矜感到惭愧。形成这种状况原因很多,主要在于眼界不开阔,坐井观天,自以为是,心高气傲。摆脱这种境界,全依赖时时戒除自满,突破自我,奋进履新。
●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唐)韦应物《赠王侍御》
这是一种高雅清澈的创作心态,心同闲云野鹤,翩翩起舞,悠闲自在,远离俗世、俗事、俗人,诗句清澄透明,如冰壶,如清茗,空明清净,雅人雅境雅诗,给人一种无穷的回味和美感。
●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唐)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这是一种坚定、执着的治学态度,目标明确,追求不已。有远大的志向,有追求的高度,有实现目标的必胜信心,不会为一时的小胜而陶醉,也不会为暂时的挫折而气馁。有这股精神,有这般毅力,百事可做,百事可成。
●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唐)李商隐《夕阳楼》
这是起伏跌宕的追索构思过程,这种过程很不顺利,常有坎坎坷坷、十步九回头之感。这种过程是艰苦、单调、繁复的,往往久久无所得,陷入困顿迷茫境地,有的作者就此放弃,打道回府,两手空空,了无所得。只有不离不弃,不屈不挠,不畏艰难困苦,才能最终历尽艰辛,达到胜利彼岸。创作是苦差事,十年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往往走不出一个秀才举人。有人写了一辈子,还是佶屈聱牙,味若嚼蜡。创作大军很雄壮,创作成果有分野。
●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偶得一句,未事雕琢,而清新天然,真挚淳厚。许多从事创作的人都有这种感受。这是收获的喜悦,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创作实践。有的诗人要觅得这一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梦里忆诵,行进吟咏,都没有结果。忽然灵感下来,新语迭出,宛如千树万树梨花开,这是一种创作的升华和突破,长期徘徊低迷,突然灵感迸发,平地发力,犹如排云直上的群鹤,高冲云霄,好不快哉!这种境界是自然天成,每每苦寻而不可得。
●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宋)杨万里《晓行望云山》
这本是欣赏自然山景的一种细微感受。真山与天际云山交相辉映,让人分不清哪是真山,哪是云彩,进入出神入化的境地。难辨真假,但这时奇迹出现了,云山突然长高,而真山则是不动的,这一刹那间,作者分清了真山、云山,创作中虚的部分往往是最活跃的,是生动多变的,频频出彩的。虚的部分铺排得当,作品就多了几分灵气。
●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可怜。
(金)元好问《论诗三十首》
这是创作思想的一种矛盾,作者空有一枝凌云大笔,不是直抒胸臆,而是一味追风赶浪空吟漫赋替人唱赞歌。或是为名,或是为利,或是图飞黄腾达。功利性的歌唱,其音虽宏,其词虽丽,毕竟太多金玉气、脂粉气,浑失自我,诚是可悲。
●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宋)王安石《登飞来峰》
这是一种高标跨苍穹的旷远境界,作者已登上巍巍高塔,极目四望,天空地阔,四围茫茫,激起无限的感慨,抚今追昔,心宇茫茫,即使天空有朵朵浮云掩映,也不畏其浓其重,满怀信心,高远旷达,洞彻古今。浮云最终难蔽日,等到云开见日时。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
来自- 中国江苏南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