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建筑被骂毫不实用,却成为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首位中国人 原创 手望Sowarm 2019-04-28 21:47:08
引言
说起建筑师,很多人都认为他们是“社会栋梁”型的人才,但是敢diss自己的导师肤浅幼稚、保守陈旧,把房子造成“流动的云朵”的建筑师,估计只有下面这位“犀利”一哥了。
他把教学楼建成了坑人的迷宫,运来一堆废砖烂瓦砌起了城市中心的博物馆,又潜心好几年把一座村庄改成艺术感十足的中国现代农村。他的作品被吐槽不实用,却特色十足又很“中国”。
他是普利兹克建筑奖首位中国籍得主,他叫王澍。
● 建筑师王澍
真实的人,心灵也不拘着
建筑师王澍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被建筑耽误了的“作家”。
1963年11月,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的王澍,当年一心想考北大中文系,因为家人要求他必须念工科,最终作出了一个妥协的选择——念一个能画画的工科——建筑。也许血液里流淌的是文人的狷狂邪魅,在东南大学读大学时,他学的虽是建筑,但涉猎广泛,无书不看。
● 东南大学
假期里王澍常常一手提着一把刀,背个行囊,就去往山间采风,一走几个月。当时晚上王澍就睡在一个破庙里,除了他还有6口棺材,据说葬着吕洞宾的后人。大自然里风餐露宿,四季变化中得到任侠使气的快感之后,王澍好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甚至放言“老师讲的和我看的一对比,八个字:肤浅幼稚保守陈旧。”
那时的王澍从走廊走过来,让同学们感觉像是一把带着寒风的“刀”走过来,让人不自觉地避开。硕士二年级时,24岁的王澍写下长文《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从梁思成开始,一直到他的导师齐康,把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大师们挨个痛批一遍。老师们不高兴了,把他硕士学位都给暂时扣下来了。
● 王澍“个性十足”的硕士论文
1988年到2000年的国内房地产起步阶段,国内建筑师们开始肥的流油,王澍却选择了躲着这股潮流,从浙江美院停薪留职,到杭州隐居。12年,王澍没建一座房子,一直在思索:除了“挣快钱”,自己还能走什么样的路?
这个怪人靠接了一些“装修”的活维持生计,不仅做设计,还包施工,知道了每一个钉子是怎么敲进去的,墙上的木龙骨用破木条钉和标准龙骨的区别,搞清楚了工匠的每一个步骤。“隐匿”的日子里,王澍看待人与自然的眼光开始发生细腻的变化。
● 《拙政园行乐图》
他发现,原来宋代山水画和明清园林里,满满地都是对自然的表达!
让作品有700万个历史DNA
折腾够了,2000年,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毕业后,王澍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这天,美院院长许江交给他一个设计象山新校区的“任务”。王澍的狂野思想有了出口。
王澍一直抗议建筑材料的浪费,把中国奢华建筑称为“驴粪蛋表面光”。浙江的夏天多台风,建筑被吹倒之后要快速重建,当地工匠发明出一种将零碎建筑材料与混凝土相结合的混合砌筑技术——“瓦爿”。
王澍像找到了宝贝一样,7年间跑到浙江各地拆房现场,收集了700多万块不同年代的回收的旧砖、瓦、石料和陶瓷碎片,带着青年教师团队,画出所有的图纸、建筑施工图。这些回收利用,不仅造价很低廉,还创造了整个象山校园建设中简洁优美的中国风格。
●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但不是谁都能理解这种“抠门”。2006年,宁波博物馆项目负责人看到王澍从各工地搜集来的40多种600多万块废砖旧瓦,准备用来做博物馆的基础原料,忍不住咆哮:“用这么脏的材料建城市新中心的博物馆,你到底是几个意思?”“新材料建成的博物馆是没有回忆的,我建造的博物馆要有回忆,能代表着人类生活的历史。”王澍都用这个理由怼了回去。
令人意外的是,这些脏旧的几十种砖瓦混合砌筑墙体建成的宁波博物馆建成开放后,连续三个月游客人数破万,老砖、夯土、竹片、瓦片和人们进行着历史与回忆的对话,把游客的身体、情绪充分地调动起来。这些别人舍弃的旧材料,成了可以被人抚摸的建筑“语言”,勾起了游客们时光深处的记忆片段。
● 宁波历史博物馆
渐渐地,王澍的作品越来越“仙”。在建设浙江富阳的公望美术馆(2016年开馆)时,工人听不懂他的设计,王澍也不知如何表达他想要的效果。
正好有一天,彩霞满天,王澍赶紧找到工人,让他们停下手上的工作:“你看天和云的这个关系,我要的就是这个。”于是,工人一边砌,一边不时抬头望天,在灰青色的墙面上用红色老瓦真的拼出了流动的云朵。
后来,人们站在美术馆的房顶,能看到山坡形的屋顶,蜿蜒的廊道和背后的青山融为一体的景象,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公望美术馆
“犀利哥”也得听老乡的
老房子就是活着的历史。王澍总说,中国乡村民居才是最高等级的建筑设计。
所以,当富阳市政府想请王澍设计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时,王澍一口答应下来,条件只有一个,让他做洞桥镇文村、大溪村乡村规划。
但给农民建房子,建筑师王澍还是犯了难。一个屋檐建得不实用,都可能招来村民抵触。
● 洞桥镇文村
王澍设计的厨房面积为7平方米左右,村民听了之后,觉得太小,王澍立刻将厨房面积翻倍,让村民能够砌灶台、堆柴火、摆餐桌。遵循修旧如旧原则,这些用杭灰石、黄黏土和竹子建成的房子,村民会喜欢吗?王澍忐忑不安。
万万没想到的是,文村受到村民的欢迎。元代黄公望有幅名画叫《富春山居图》,画出了富春江两岸的诗意生活。而很多见过文村新居的人,都将它喻为是“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后记
有人说,建筑追求实用经济美观,王澍“造房子”的排序是美观实用经济。
王澍设计的象山校园学生宿舍、教室被吐槽不好用。认为空间浪费,采光不足,遭到很多“成熟”建筑师的diss,觉得他违背了建筑的基本原则。
● “走在王澍的建筑中,你常常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几楼”
但更多人看到了象山校区、南宋御街、宁波博物馆,还有文村建筑的时候就是会觉得,这些才是中国带着传统印记的建筑。把它们放在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与那些国家的山和水和路和人之间,都是不协调的。
建筑是否应该根基于传统还是仅放眼于未来,一直在业界争议不断。而王澍致力在传统美学和哲学中寻找当代建筑之路,他的作品超越了这样的讨论,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这或许是他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人的最主要原因,这也肯定是他能一直坚持自我一路走来的最主要原因。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 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 3人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