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夫子/文
李鸿章是清末历史上不可不提的一个人物,既能修内政,又能搞外交,而且文武双全,文才方面,科举考试,高中进士,选入翰林院,这就相当于现在的中科院院士了。武功方面,平定内乱,一手打造了清末最精锐的北洋海军。
李鸿章可谓是清末的二号人物,是慈禧之下,万人之上。而且手握实权,威望素著,列强对他评价也很高。我们不禁会有这样一个想法,李鸿章为什么不推翻清廷,取而代之,要知道袁世凯的威望实力尚不如李鸿章,都能当上大总统,李鸿章为什么不能登高一呼,恢复汉人山河,实现自己的改革抱负。
事实上并非没有人这么提议,李鸿章的好友“常胜军”的统领英国人戈登在天津拜访李鸿章,逗留数月。当时俄国正在图谋新疆,战争阴云笼罩华夏。
李鸿章与戈登探讨中国的局势,戈登对李鸿章说,中国的现在的局势,百病丛生,无药可救,根本无法屹立于世界之林。除非你推翻清朝、取而代之,再大力整顿,可能还有希望。如果你愿意逐鹿中原,我愿效犬马之劳。(中国今日如此情形,终不可以立于往后之世界。除非君自取之,握全权以大加整顿耳。君如有意,仆当执鞭效犬马之劳)。当时李鸿章的反应是面色大变,瞠目结舌,无言以对。(鸿章瞿然改容,舌挢而不能言。)
在李鸿章被贬谪任两广总督的时候,也有人为李鸿章献上中下三计,上策是拥两广自立,走上总统制,再以两广为根据地,图谋全国;中策是率兵北上勤王,消灭义和团,取悦外国列强;下策是孤身入京,投身虎口,生死难料。(拥两广自立,为亚细亚洲开一新政体,上也;督兵北上,勤王剿拳,以谢万国,中也;受命入京,投身虎口,行将为顽固党所甘心,下也)。当时,李鸿章选择了下策。
1900年8月15日清晨6点,慈禧携带光绪等人西逃,全国陷入无主状态。地方势力代表李鸿章、张之洞、刘坤一等人积极联络东南各省督抚,同外国驻上海领事订立《东南互保章程》九条。规定上海租界由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治安秩序由各省督抚负责,这就是当时的“东南互保”。
此时清政府的威望已经下降到最低,而且慈禧光绪杳无音信,大家都认为他们已经死于战乱,于是决定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外有列强支持,内有封疆大吏拥护,李鸿章当时觉得可行。后来慈禧光绪又出现了,遂作罢。(八国联军时帝后两宫西狩,消息杳然,东南无主之时,当地督抚便曾有意自组美国式的共和政府,选李鸿章为总统,李亦有意担任,后因两宫又在西安出现乃作罢——唐德刚《袁氏当国》)
为什么李鸿章最终没有推翻清廷,取而代之。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李鸿章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而且是一个受到封建文化教化的封建文人,传统的忠君爱国等思想是他难以挣脱的思想束缚。一方面他对以慈禧太后为主的统治集团的腐朽统治,很是不满。另一方面,又想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名臣、忠臣,终其一生,也没有超脱出来。
第二,当时的条件尚不成熟,革新的力量并的强大,清廷还是广有民心,在日记中李鸿章记载了这么一段;“1900年,北京。——有人说应该推翻清政府,让汉族家庭取代满族人执掌政权。这是多么荒诞的想法啊!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任何一个汉族家庭有足够的声望,能将这个国家治理得安定有序。”(《李鸿章回忆录》,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所以没有日记原文)。
第三,当时李鸿章年纪太大,已经77岁高龄了,所有人都知道,人到老年,雄心壮志就会渐渐消泯,图安稳、图平静,造反这种风云激荡的事,已经不是李鸿章的身体和精神可以承受的事了,事实上此时,距李鸿章辞世已经不过一年。梁启超先生在《李鸿章传》中评价李鸿章为什么不造反一事说,造反这个事“有非常之学识,非常之气魄,乃能行之。李鸿章非其人也。彼当四十年前方壮之时,尚且不敢有破格之举,况八十老翁,安能语此?”此言,大有道理。
综上所述,李鸿章不能推翻清廷,取而代之,也是历史的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