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herinspace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查看: 1030|回复: 1
收起左侧

从“的”字说起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65 名

发帖:NO. 69 名

在线:NO. 21 名

陌上花开 发表于 2020-5-27 19: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从“的”字说起快乐耕耘 2020-05-14 23:39:41
从“的”字说起
陈春文






有一次批改高一新生的作文,我发现一个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通篇该分别用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地方,他全部用的是“的”字。
我发现一处,改一处,并给这个字加一个圈。后来,我发现这个学生的作文里加圈的字越来越多,最后一数,居然有28处。
我找到他,指着他的作文本上这些加圈的别字,耐心解释这些词的不同用法。没等我说完,这个学生争辩道:“电视的字幕上也是这么写的。”
我说:“并非所有影视传媒的字幕上都这样写。”
接着,他提到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随手从我的办公桌上,翻开教科书里鲁迅的《阿Q正传》中的一段。现摘录如下:
(1)《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附注: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原文中的“的”字应写为“地”字。)
(2)《阿Q正传(第一章):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彩,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
(附注: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达,原文“锣声镗镗的”、“手舞足蹈的”、“细细的”、“肃然的”中“的”字现在应写作“地”字。)
他不提,我还把名家、名作中这种原汁原味给忘了。略作停顿之后,我说:“这是名家、名作的真实记录,他们和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有距离的。”
接着,我打开《现代汉语词典》,随便翻了几页,找了几个句子中分别含有“的”、“地”、“得”结构助词的示例给他看,学生这才哑口无言,但他的神色,看上去依然是无所适从的样子。事后,我也陷入了沉思。
其实,“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很容易区分:结构助词“的”后面接名词,如“我们的祖国”;结构助词“地”后面接动词,如“慢慢地走”;结构助词“得”前面是动词或形容词,如“气得说不出话来”,“高兴得跳起来”等等。
从语法的角度上说,“的”、“地”分别是句子前面定语、状语的标志,“得”是句子后面补语的标志。
“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既然在作用上有明显的区别,当然就不能混为一谈了。
实际情况是,经常有学生将它们在书面文字中的使用不加区分,即使教师在作文里改过,在课堂上评讲过,在谈话中提醒过,他们中有人还是我行我素,依然如故。
看来,这种沿传的错误,在他们的意识中已经不自觉地潜移默化了,特别是媒体有些字幕的误导,这种错误使他们在意念里已经形成了习惯,很难改变了。
在我国语言发展的历史上,曾经因这种错误的先导,在以后逐渐沿用成一种习惯而流传至今的,可以说不乏其例。
例如,由于种种原因,以前人类对自身的生理结构及其机能,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心之官则思”。后来,人们才发现,人的思维器官是大脑。但“心之官则思”这种错误的认识,因为长期应用而逐渐演变成一种语言表达习惯,被人们认可,并还在继续使用。比如:“我知道你心里想什么”。
再比如,“打扫卫生”这种说法,早已司空见惯,但细细想来,“卫生”怎么能“打扫”呢?只是,这种错误的表达,不论是语意,还是表达的习惯,已被人们大众化地理解并接受,所以,一直沿用至今——如果不发生意外,它还将继续沿用下去。
难道我们也要让“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不加区分地沿用下去吗?在这里,我郑重声明,本人并不是逆潮流而动,而是希望它们不要像“打扫卫生”一样,进行正统流传!
可以这样说,大多数人并不认可这三个结构助词混为一谈的用法,因为它们被“大众化”的条件还不具备,可能永远也不具备。这正是本文构思的思想基础。
一般地说,学生混淆“的”、“地”、“得”这三个结构助词的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诱因:
(1)教师无意中错误的示范;
(2)某些影视传媒字幕的误导;
(3)以前名家、名作的诱引;
(4)学生自己疏忽大意。
在这里,我想顺便谈谈有些名家、名作中出现的这种情形。前面提到的徐志摩、鲁迅等人的作品中,的确有结构助词“的”、“地”不分的情况。也许以前人们是这样用,是时代使然,不然,同一时代的作家,为什么不约而同地具有这种共性呢?现今教材中复制这些篇目,实在是为了保持作品的原貌。
但我想要说的是,即使是名家、名作,把这些原作中,现在看来是混为一谈的结构助词更正过来,有何不可呢?佳作已被公认为文化中的精品,学生又非学不可,但学生中确实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这一类词缺乏识辨能力,与其让他们错误仿效,并继续传承,不如减少诱引为好。
道理很简单:现在再这样使用是错误的(以前被认为是通用的)。如果说是为了尊重原文,这种尊重不要为好。
可想而知,鲁迅先生本人,也不会因为他的某个或某几个字,在现在看来不合时宜,而有损其声誉,相反,这种文化的更新、传承,更贴近时代。
古妆的现代戏改编,就是很好的证明,它没有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换掉原作中几个、几百个现在看来用得不妥的结构助词,并不影响原意,更不会影响其作品的价值或成就。果真这样,学生在品尝精品的同时,没有受到结构助词类的负面影响,岂不美哉!
可能有人担心,更换名作中现在看来不合时宜的语言要素,原作不是被篡改了吗?
作品的原貌当然要保留,但只留给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学者和专家,而不需要大面积地呈现在课堂上和教材中!因为这种负面影响根深蒂固,识辨能力不强的人,或许会受害终生!这种事岂能小看!
因此,我想到了另一个问题:选入教材里的古诗文中的通假字,也可以用所通的字直接替换,学生也可以少些心思,去识记这些因为古今语言文字发展变化,而人为设置的知识点。这样,也该是减负又落到了一个实处!
以上建议权作参考。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黄菲202091 发表于 2024-4-3 05: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楼主,你妈妈喊你回家吃药!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22 00:53 , Processed in 0.491815 second(s), 5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