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使用微信账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天晴朗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lulululu

lisunan18795762

清风拂过

楠大人

王悦

朴弟

赵珺琦

王佳慧

八5霍程

查看: 333|回复: 2
收起左侧

[综合技巧] 作文,其实不难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2 名

发帖:NO. 11 名

在线:NO. 6 名

叶倾城 发表于 2019-6-3 21: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这里是语文的天堂,也是文学的乐园。如有原创或喜欢的文章,可推荐发表,供坛友欣赏提高。您的热情和才华是天空论坛最大的财富。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作文,其实不难  语文梦工场 2019-06-02 13:43:09
作文,其实不难作文,其实不难
王开东
现在中学生普遍有两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
其实,当我们破解了应试作文的写作规律,高考作文,就是小菜一碟。本文拟针对作文中的三个难点:如何审题,高分议论文如何写,如何让作文层次清楚、内容深刻,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
一、作文审题
作文的审题主要是对供料的认真辨析。尤其要注重由因索果,由物及人。
比如以《蜡烛》这首诗为材料,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不惜身上膏,化为千尺明。
陪人依窗读,照人赴锦程。
默默发光热,从不慕虚名。
一贯有始终,为人尽忠贞。
很多同学一看到蜡烛,争先恐后地写它的“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这就是不注重分析,定势思维产生的危害。
下面,我们以此为例,进行因果分析,由果索因,由物及人。
蜡烛之所以有“千尺明”这样的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自身的物质基础做准备的。没有“身上膏”,就不可能有“千尺明”,而下文的“陪人”“照人”的牺牲精神就是一句空话。再由物及人,蜡烛如此,人亦然。一个人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奉献。光有奉献之志,没有奉献之才。只能是空头奉献家。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蜡烛这种牺牲精神之所以可贵,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讴歌,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一心贯始终”。这种奉献具有“一贯性”,不是急性为之,不是偶一为之,而能经得起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变化的考验,这才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再以某年全国乙卷为例,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一是要读懂这个寓言的细节。比如乌鸦的心理活动,“要是我有这样的本领该有多好啊!”还有鲜明对比中所体现出来的内涵。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乌鸦从树上猛冲下来;老鹰静悄悄的捕食,乌鸦哇哇叫着冲到牛背上;老鹰抓的是小羊,乌鸦抓的是成年山羊。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说:“这只鸟很可爱啊!”
抓住这些细节和对比,寓言就很容易就能做到“删繁就简”,还有,就是要由物及人,要由寓言的结果来探究原因。而这个原因,无疑就是我们立意的要点。这个寓言的结果是乌鸦被牧羊人抓住了,原因是他想学鹰抓羊而又能力不够。这样看来,材料的立意还是比较显豁的。
从批评乌鸦的角度,我们可以写人有远大的目标固然不错,但是不能自不量力,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
从赞美乌鸦的角度入手,我们也要看到,乌鸦不因为自己是乌鸦,就妄自菲薄,而是努力向鹰学习,尽管这种学习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我们恰恰需要这些敢想敢拼的真的猛士,需要亲身去试一试的这种勇气。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这则寓言之所以嘲弄乌鸦,无非是从乌鸦最终被抓的结果而言,只看结果,不看动机,这本来就是实用主义的一种表现。究其本质,这实际上是“成者为王败者贼”的心理在作怪。
但是,只能够这样分析,还仅仅是审题而已,实质上在审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找到材料中的张力,为下面的谋篇布局做准备。
下面我就以苏州模拟考试的一篇作文为范例,审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了一位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哪怕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从以上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这则材料中包括了很多有张力的元素。任何一组或几组元素找出来,都可以写一篇很切题的文章。
1.目标和途径
“做最好的自己”,从目标上来看,是“实现自我和成就自我”;从途径上来看,首先是要认识自我,然后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个过程,实质上是自我攀登的过程,也就是成长为“山”的过程。
2.想和做
做最好的自己,首先强调“做”,强调一种攀登的姿态,这种行动的姿态,绝非很多学生所理解的“我终于战胜了自我”那么简单易行,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连续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生无所息的过程。
3.“最好的”和“最好的自己”
材料中的业余非常重要,既然是业余的,那就很难是最好的,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爱好”,成为最好的自己。以“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为喻,也包含了这种取向,因为山有高,有低,但尽自己最大所能,攀登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就是“最好的自己”。最好的,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最好的自己,却是“为与不为”的问题。
有人问一位雕刻家,“最美的雕像”是怎么雕刻出来的,雕刻家这样回答,就是把石头中不必要的部分去掉就行了。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实际上也就是不断剔除自身缺点,趋向完美的过程。
4.理想和现实
做最好的自己,实质上还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人生理想,一面飘扬的乌托邦。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成不了最好的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却在“更好的”的自我比较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就算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摔得头破血流(这很有可能发生),我们也并非一无所获。苏格拉底说,懂得怎样生活,永远比生活本身更重要,追求的过程也永远比结果更重要。那种只看结果,不看动机和过程,实际上是实用主义的一种表现,是“成者为王败者贼”的心理在作祟。
5.伟大与朴素
“做最好的自己”,似乎与伟大并无关涉,却与朴素紧密相连,就拿登山者来说,他最朴素的想法,并非要征服世界上最大的高度,成为最伟大的“山”,他所有的攀登,与其说是丈量山,不如说是丈量他自己的潜能,丈量他自己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不是自恋,而是自强,不是排外,而是自新,是梦想照进现实。但当所有的铅华洗去,我们却恍然发现,拒绝伟大的朴素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做最好的自己”其实就是做伟大的自己。
6.务实与自信
从移动公司选择这个广告词来看,也堪称神来之笔。“做最好的自己”,既是一种谦虚的、务实的表述,我们每天都在努力,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但同时也是一种自信的表达,我们要做最好的,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我们独特的张显的个性的,是其他公司所不具备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越是个性的也就可能越是魅力的。
移动之所以选择这句广告词,我以为,可能看中的就是它谦卑中所隐含的傲气。
这样来进行多角度,条分缕析的审题,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写出有张力的,有个性的好文章。
二、写作指导
这几年阅卷老师常常感叹,第一是文体不清问题严重;第二,优秀的议论文太少了。笔者综合满分议论文的最大共性,下水写了一篇高分议论文的范文,并加评语解析。
江苏省一模作文题: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那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
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有人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
王开东
都台长官王廷相,曾给《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讲了个故事。一天他乘轿进城,刚好下大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一开始他小心翼翼的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中,之后,轿夫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由此可见,为了拒绝“无所不至”的灾难,我们必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要轻易打破生活中任何一扇“窗户”——人生的高贵,在于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论点提出一定要快,可用名言,可正反对比,可用简短故事,最好用破折号,以示醒目。)
为什么要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呢?(对论点发问,一定要独立成段。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阐释和分析,注重的是逻辑的力量和说理的力量。先讲清道理,再摆事实。)
首先,从人们的心理惯性来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人们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著名的破窗理论揭示了“墙倒众人推”的深层心理。
其次,从我们自身来看。因为人们业已产生的心理惯性,因为等而下之的社会评价,因为铄金的众口,可畏的人言,我们常常要为自己打碎的“窗户”,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而且,很可能就此一错再错,破罐子破摔,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从哲学上来说。任何的大错、大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了战战兢兢的第一次,很可能就会有心安理得的第二次,习以为常的第三次,理直气壮的第四次……以致于身在恶中不知恶!
(最好能分层讲出几层理由。用首先、其次、最后来表明顺序,从个人、集体、国家;过去,现在,将来;个人,他人,社会等等入手都可以。这里的道理说得越透,后来的论证也就越有力。)
为了人最高贵的活着,请守好你心灵的第一次!(论点的重申,是为了下面的论述,这一步必不可少。)
嗜鱼如命的子产做了相国,有人给他送了一条好鱼。子产坚决不接受。来人很不理解,子产说,我今天接受了你的鱼,将来我就很可能吃不到鱼了。
我们可能会问,一个堂堂的相国,接受一条小小的鱼,何至于将来吃不到鱼呢?但子产的高明就在这里,他明白“祸患常积于忽微”,任何一扇“窗户”的打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今天能接受这一条鱼,就意味着明天能接受无数条的“鱼”;而拿了人家的这条鱼,将来人家的“银”鱼、“金”鱼就会照拿不误。更为可怕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评价中,子产就成了一个打破廉洁“窗户”的人,一个拿鱼的人,一个受贿的人,如此,行贿的人就会接踵而至,子产的恶名可能就会滚滚而来!鉴于此,子产才一定要坚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以防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不能以叙代议,叙例一定要简洁,要紧扣论点,还要学会紧扣上面的原因,对例子进行分析。这里对子产就有丛他自己,从别人的评价,从哲学上的量变来分析他拿鱼的危害性。上文分析论点的好处,在这里得到了表现。)
还记得童话中,那个说谎的孩子吗?一句“狼来了”的戏语,打碎了他诚信的“窗户”,他从此成了一个说谎的孩子,于是,狼真的来了,而人们却不再相信他,于是,孩子遭到了报应。
在这个童话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两个道理:第一,一旦你打碎了人生中的“窗户”,你就可能造成了破窗效应,后果不堪设想。第二,一旦你打破了人生中的“窗户”,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哪怕你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句玩笑话。(注意正反对比,“还记得”的过渡,举重若轻。反面论证了打碎第一扇窗户的危害。用孩子,用死亡,把这种危害性强调到极致。但到这里,还只是具体举例论证。这样的论证的力量其实还是有限的。因为,你能举出正面的例子来肯定,我同样可以举出反面的例子来否定。所以,概括举例,也比不可少。至少能证明我观点的普遍性。)
事实也正是如此。
如果李白不能守住心灵的傲骨之窗,我们就看不到“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的凛然正气,如果于谦不能守住心灵的纯正之窗,我们就看不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壮怀激烈,如果方孝儒不能守住心灵的气节之窗,我们就没有了“死即死耳,诏不代草”的强烈震撼,如果陈玉成不能守住心灵的正义之窗,我们就读不到“大丈夫死即死耳,何饶舌也”的慷慨悲歌。
是啊,无论是“故将愁苦而终身”决不随波逐流的屈原,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无论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深明大义的刘皇叔,还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纪如山的人民军队。他们共同的选择告诉我们——守住心灵的第一扇窗户,是走向高贵的第一步。(这两段都是概括举例。概括举例一般和具体举例搭配使用,常用来列举常见事例,没必要展开的事例。但如何列举很有讲究,这里我们选用了“如果……就”和“无论是……还是……”这两种句式。这两种句式最有力量,概括举例之后必要的收束,也特别重要。)
当然,不轻易打破人生的任意一扇窗户,不等于就一定能防患未然,坚守住心灵的第一条防线,不等于就一定能守住。那么,一旦打碎了怎么办?如果失守了怎么办?(这一段老师给它一个名称叫“多说一层”。一般高考文章都有思辨性。你多说一层,就能登高一层。这是增彩的关键,也是最大的亮色所在。比如你论述“勤奋”的重要意义。结尾就要多说一层。当然,勤奋不等于一味苦干。有些人不惜力,起早贪黑而效果不佳,勤奋的内涵不仅指勤于做,还指勤于思;既要勤动手,还要勤动脑,要讲方法和效率。这样界定清楚了文章的内涵,自然逻辑严密,说理辩证。)
……
为了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我们就要做梅花——零落黄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就要做胡杨——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
就要做苍鹰——为了不做鼠辈的食物,宁肯把自己撕成碎片,葬在浩淼的长空……
(再次强调论点,力争豹尾,刚劲有力。这里用这三句话,是因为那次考试的诗歌鉴赏是陆游的《咏梅》,现代文阅读分别是《胡杨仰止》和《鹰》。我这样写,是要告诉学生,平常就要学会积累材料。未经省察的材料是没有意义的。反之,经过我们思维的关照之后的材料,就会熠熠生辉,散发真理的光泽。)
三、优秀作文的灵魂
优秀作文无不紧扣题旨,层次分明,并能逐层递进,向最高处攀登,向最深处挖掘,给人极大的启迪。要时时让老师产生“亏他想得出来”才好。下面用我市一个考生的《回家》一文说明如下。
回家
——旌节·牧羊·雪
夕阳,残照,荒漠,这里是西伯利亚的严寒。
风中呢喃着永恒的祈祷,夹杂着那飞越了千山万水的呼唤,此刻,洋溢在灵魂深处的,是那种精神不敢放纵的呐喊!他伫立在漫天的雪花中,寒风肆虐着他的容颜,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在生命抉择的那一刻,他忽地一下子苍老了!天地是空的,四下里只有羊的声音。
是的,他又在唱着那些古老的民歌,没有千回百转,只有大自然的疯狂咆哮,也许这注定了他未来不会平坦!
是的,他还在唱着那首些最完美的人生赞歌,没有狼毫朱笔,只有稀疏零落的旌节叹息,也许,这注定了人生的坎坷曲折。
他就是苏武,颤颤巍巍的挥着羊鞭,蹒跚在荒无人烟的冰天雪地,他守卫着大汉不灭的尊严。
不记得多少年了,李陵、卫律的投降令大汉颜面尽失,甚至匈奴单于可以肆无忌惮的扣下他,一个大汉的使者,而且几乎没有回归的可能——他要等到公羊产下小羊!世界上怎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放弃,还是坚守?放下汉节,可以锦衣玉食;坚守大义,则九死一生。
苏武选择了后者,守节不移。这一守就是十九年啊!就像杨过,在黯然消魂里等待了十六年的花开和落寞。终于有一天,朝阳升起的时候,苏武被告知,可以回家了。“我可以回家了……”他老泪纵横。
回家……回家……“,冰山里久久回荡着这种激动的嘶哑。
十九年了,手中依旧是那个旌节,还熟识着每一只可爱的羊,可是人早已经憔悴,眷念着牧羊的辛酸,回忆着温暖的雪,这是他曾经的全部。终于回家了,长安街头挤满了人,天子亲自来迎,苏武的眼里一片模糊。
当年年轻有为,如今是皓首老翁。不过,终于回来了,回家了。不,同时回家的还有那永不变更的尊严。安逸中的人们早已经失去了这些,他们只是自私自利。苏武的回归带给了人们一种震撼,带给了社会一种信念,这些已丢失的精神,如今,苏武带回来了,用十九年的风风雨雨,用十九年的忠心不变 ,用十九年的痴心不改。一种精神回家了,一个民族震动了。
突然的喧嚣令苏武不适应,他失去了家的感觉。于是,他悄然隐退,他知道自己的追求与归宿。他要用余生来,回忆牧羊,摩挲旌节,品味雪……
旌节,牧羊,雪,回家,这是生命中的辉煌,是历史的刹那芳华,却也是一种精神的宿命。
真的,请你留心那苍凉的笛声,它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传说。
评析:
文章紧紧扣住“回家”来写。苏武回到长安,是身体的回家,也是回到精神之家,灵魂的住所。一般学生只能走到这里。但作者笔锋一转,文章又突起波澜,因苏武的回家,让长安很多锦衣玉食的人,突然找到了丢失已久的精神家园。这里又是一层,翻出了新意。但在渲染到极致之后,十九年回家的苏武,突然间重新离家出走,这个离家,恰恰是对喧嚣和富贵的拒绝,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回家和坚守。文章写出了回家的多个层面,让人犹如登山,一层一个风景。鲁迅说,选材要巧,挖掘要深。就是这个道理。
王开东
现在中学生普遍有两怕,一怕周树人,二怕写作文。
其实,当我们破解了应试作文的写作规律,高考作文,就是小菜一碟。本文拟针对作文中的三个难点:如何审题,高分议论文如何写,如何让作文层次清楚、内容深刻,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实践。
一、作文审题
作文的审题主要是对供料的认真辨析。尤其要注重由因索果,由物及人。
比如以《蜡烛》这首诗为材料,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不惜身上膏,化为千尺明。
陪人依窗读,照人赴锦程。
默默发光热,从不慕虚名。
一贯有始终,为人尽忠贞。
很多同学一看到蜡烛,争先恐后地写它的“奉献精神,自我牺牲”精神。这就是不注重分析,定势思维产生的危害。
下面,我们以此为例,进行因果分析,由果索因,由物及人。
蜡烛之所以有“千尺明”这样的果,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自身的物质基础做准备的。没有“身上膏”,就不可能有“千尺明”,而下文的“陪人”“照人”的牺牲精神就是一句空话。再由物及人,蜡烛如此,人亦然。一个人必须具有真才实学,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才能谈得上奉献。光有奉献之志,没有奉献之才。只能是空头奉献家。
我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蜡烛这种牺牲精神之所以可贵,之所以千百年来为人们讴歌,最根本的原因是其“一心贯始终”。这种奉献具有“一贯性”,不是急性为之,不是偶一为之,而能经得起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变化的考验,这才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再以某年全国乙卷为例,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一是要读懂这个寓言的细节。比如乌鸦的心理活动,“要是我有这样的本领该有多好啊!”还有鲜明对比中所体现出来的内涵。老鹰从峰顶上俯冲下来,乌鸦从树上猛冲下来;老鹰静悄悄的捕食,乌鸦哇哇叫着冲到牛背上;老鹰抓的是小羊,乌鸦抓的是成年山羊。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了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说:“这只鸟很可爱啊!”
抓住这些细节和对比,寓言就很容易就能做到“删繁就简”,还有,就是要由物及人,要由寓言的结果来探究原因。而这个原因,无疑就是我们立意的要点。这个寓言的结果是乌鸦被牧羊人抓住了,原因是他想学鹰抓羊而又能力不够。这样看来,材料的立意还是比较显豁的。
从批评乌鸦的角度,我们可以写人有远大的目标固然不错,但是不能自不量力,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
从赞美乌鸦的角度入手,我们也要看到,乌鸦不因为自己是乌鸦,就妄自菲薄,而是努力向鹰学习,尽管这种学习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潮流中,我们恰恰需要这些敢想敢拼的真的猛士,需要亲身去试一试的这种勇气。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这则寓言之所以嘲弄乌鸦,无非是从乌鸦最终被抓的结果而言,只看结果,不看动机,这本来就是实用主义的一种表现。究其本质,这实际上是“成者为王败者贼”的心理在作怪。
但是,只能够这样分析,还仅仅是审题而已,实质上在审题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找到材料中的张力,为下面的谋篇布局做准备。
下面我就以苏州模拟考试的一篇作文为范例,审题如下。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移动通信有一则广告词,它引用了一位业余攀登爱好者的话:“每个人都是一座山,其实最难攀登的是我们自己。有时,哪怕是一小步,也有新高度。做最好的自己,我能!”
从以上的材料中,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不限。
这则材料中包括了很多有张力的元素。任何一组或几组元素找出来,都可以写一篇很切题的文章。
1.目标和途径
“做最好的自己”,从目标上来看,是“实现自我和成就自我”;从途径上来看,首先是要认识自我,然后不断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这个过程,实质上是自我攀登的过程,也就是成长为“山”的过程。
2.想和做
做最好的自己,首先强调“做”,强调一种攀登的姿态,这种行动的姿态,绝非很多学生所理解的“我终于战胜了自我”那么简单易行,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它实际上是一个漫长的、连续的、不断螺旋式上升生无所息的过程。
3.“最好的”和“最好的自己”
材料中的业余非常重要,既然是业余的,那就很难是最好的,但却可以凭借自己的“爱好”,成为最好的自己。以“每个人都是一座山”为喻,也包含了这种取向,因为山有高,有低,但尽自己最大所能,攀登到自己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就是“最好的自己”。最好的,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最好的自己,却是“为与不为”的问题。
有人问一位雕刻家,“最美的雕像”是怎么雕刻出来的,雕刻家这样回答,就是把石头中不必要的部分去掉就行了。而如何“做最好的自己”,实际上也就是不断剔除自身缺点,趋向完美的过程。
4.理想和现实
做最好的自己,实质上还是一种人生追求,一种人生理想,一面飘扬的乌托邦。也许终其一生,我们都成不了最好的自己,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不可忽视的是,我们却在“更好的”的自我比较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就算我们在攀登的过程中,摔得头破血流(这很有可能发生),我们也并非一无所获。苏格拉底说,懂得怎样生活,永远比生活本身更重要,追求的过程也永远比结果更重要。那种只看结果,不看动机和过程,实际上是实用主义的一种表现,是“成者为王败者贼”的心理在作祟。
5.伟大与朴素
“做最好的自己”,似乎与伟大并无关涉,却与朴素紧密相连,就拿登山者来说,他最朴素的想法,并非要征服世界上最大的高度,成为最伟大的“山”,他所有的攀登,与其说是丈量山,不如说是丈量他自己的潜能,丈量他自己所能达到的极限。
这不是自恋,而是自强,不是排外,而是自新,是梦想照进现实。但当所有的铅华洗去,我们却恍然发现,拒绝伟大的朴素本身就是一种伟大,“做最好的自己”其实就是做伟大的自己。
6.务实与自信
从移动公司选择这个广告词来看,也堪称神来之笔。“做最好的自己”,既是一种谦虚的、务实的表述,我们每天都在努力,我们要做最好的自己;但同时也是一种自信的表达,我们要做最好的,而且必须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有我们独特的张显的个性的,是其他公司所不具备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而越是个性的也就可能越是魅力的。
移动之所以选择这句广告词,我以为,可能看中的就是它谦卑中所隐含的傲气。
这样来进行多角度,条分缕析的审题,每一个角度都可以写出有张力的,有个性的好文章。
二、写作指导
这几年阅卷老师常常感叹,第一是文体不清问题严重;第二,优秀的议论文太少了。笔者综合满分议论文的最大共性,下水写了一篇高分议论文的范文,并加评语解析。
江苏省一模作文题:
将两辆外形完全相同的汽车停放在相同的环境里,其中一辆车的引擎盖和车窗都是打开的,另一辆则封闭如常,原样保持不动。
打开的那辆车在三天之内被人破坏得面目全非,而另一辆车则完好无损。这时候,实验人员在那辆完好无损的汽车的窗户上打了一个洞,只一天工夫,车上所有的窗户都被人打破,内部的东西也全部丢失。
这就是著名的“破窗户理论”,其结论可以归结为:既然是坏的东西,那让它更破一些也无妨。
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有人就会去加大其损坏程度。这是人类的一种心理惯性,我们可以由它联想到自己的生活:让自己的人生干干净净,不要在上面乱扔垃圾,更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
请以“不要轻易打破你生活中的任何一扇窗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
王开东
都台长官王廷相,曾给《松窗梦语》的作者张瀚讲了个故事。一天他乘轿进城,刚好下大雨,一轿夫穿了双新鞋,一开始他小心翼翼的择地而行,后来一不小心,踩进了泥水中,之后,轿夫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由此可见,为了拒绝“无所不至”的灾难,我们必须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要轻易打破生活中任何一扇“窗户”——人生的高贵,在于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论点提出一定要快,可用名言,可正反对比,可用简短故事,最好用破折号,以示醒目。)
为什么要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呢?(对论点发问,一定要独立成段。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阐释和分析,注重的是逻辑的力量和说理的力量。先讲清道理,再摆事实。)
首先,从人们的心理惯性来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而对于残缺的东西,人们的态度就截然相反了。著名的破窗理论揭示了“墙倒众人推”的深层心理。
其次,从我们自身来看。因为人们业已产生的心理惯性,因为等而下之的社会评价,因为铄金的众口,可畏的人言,我们常常要为自己打碎的“窗户”,付出极其惨痛的代价。而且,很可能就此一错再错,破罐子破摔,以至——一失足成千古恨。
最后,从哲学上来说。任何的大错、大恶,都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了战战兢兢的第一次,很可能就会有心安理得的第二次,习以为常的第三次,理直气壮的第四次……以致于身在恶中不知恶!
(最好能分层讲出几层理由。用首先、其次、最后来表明顺序,从个人、集体、国家;过去,现在,将来;个人,他人,社会等等入手都可以。这里的道理说得越透,后来的论证也就越有力。)
为了人最高贵的活着,请守好你心灵的第一次!(论点的重申,是为了下面的论述,这一步必不可少。)
嗜鱼如命的子产做了相国,有人给他送了一条好鱼。子产坚决不接受。来人很不理解,子产说,我今天接受了你的鱼,将来我就很可能吃不到鱼了。
我们可能会问,一个堂堂的相国,接受一条小小的鱼,何至于将来吃不到鱼呢?但子产的高明就在这里,他明白“祸患常积于忽微”,任何一扇“窗户”的打坏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如果今天能接受这一条鱼,就意味着明天能接受无数条的“鱼”;而拿了人家的这条鱼,将来人家的“银”鱼、“金”鱼就会照拿不误。更为可怕的是,在人们的社会评价中,子产就成了一个打破廉洁“窗户”的人,一个拿鱼的人,一个受贿的人,如此,行贿的人就会接踵而至,子产的恶名可能就会滚滚而来!鉴于此,子产才一定要坚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以防千里长堤,溃于蚁穴。(不能以叙代议,叙例一定要简洁,要紧扣论点,还要学会紧扣上面的原因,对例子进行分析。这里对子产就有丛他自己,从别人的评价,从哲学上的量变来分析他拿鱼的危害性。上文分析论点的好处,在这里得到了表现。)
还记得童话中,那个说谎的孩子吗?一句“狼来了”的戏语,打碎了他诚信的“窗户”,他从此成了一个说谎的孩子,于是,狼真的来了,而人们却不再相信他,于是,孩子遭到了报应。
在这个童话的背后,隐藏着这样两个道理:第一,一旦你打碎了人生中的“窗户”,你就可能造成了破窗效应,后果不堪设想。第二,一旦你打破了人生中的“窗户”,你就要为此付出代价,哪怕你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哪怕你只是一句玩笑话。(注意正反对比,“还记得”的过渡,举重若轻。反面论证了打碎第一扇窗户的危害。用孩子,用死亡,把这种危害性强调到极致。但到这里,还只是具体举例论证。这样的论证的力量其实还是有限的。因为,你能举出正面的例子来肯定,我同样可以举出反面的例子来否定。所以,概括举例,也比不可少。至少能证明我观点的普遍性。)
事实也正是如此。
如果李白不能守住心灵的傲骨之窗,我们就看不到“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的凛然正气,如果于谦不能守住心灵的纯正之窗,我们就看不到“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壮怀激烈,如果方孝儒不能守住心灵的气节之窗,我们就没有了“死即死耳,诏不代草”的强烈震撼,如果陈玉成不能守住心灵的正义之窗,我们就读不到“大丈夫死即死耳,何饶舌也”的慷慨悲歌。
是啊,无论是“故将愁苦而终身”决不随波逐流的屈原,还是“留取丹心照汗青”宁死不屈的文天祥;无论是“勿以恶小而为之”深明大义的刘皇叔,还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军纪如山的人民军队。他们共同的选择告诉我们——守住心灵的第一扇窗户,是走向高贵的第一步。(这两段都是概括举例。概括举例一般和具体举例搭配使用,常用来列举常见事例,没必要展开的事例。但如何列举很有讲究,这里我们选用了“如果……就”和“无论是……还是……”这两种句式。这两种句式最有力量,概括举例之后必要的收束,也特别重要。)
当然,不轻易打破人生的任意一扇窗户,不等于就一定能防患未然,坚守住心灵的第一条防线,不等于就一定能守住。那么,一旦打碎了怎么办?如果失守了怎么办?(这一段老师给它一个名称叫“多说一层”。一般高考文章都有思辨性。你多说一层,就能登高一层。这是增彩的关键,也是最大的亮色所在。比如你论述“勤奋”的重要意义。结尾就要多说一层。当然,勤奋不等于一味苦干。有些人不惜力,起早贪黑而效果不佳,勤奋的内涵不仅指勤于做,还指勤于思;既要勤动手,还要勤动脑,要讲方法和效率。这样界定清楚了文章的内涵,自然逻辑严密,说理辩证。)
……
为了守住心灵的第一防线,我们就要做梅花——零落黄泥碾做尘,只有香如故!
就要做胡杨——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
就要做苍鹰——为了不做鼠辈的食物,宁肯把自己撕成碎片,葬在浩淼的长空……
(再次强调论点,力争豹尾,刚劲有力。这里用这三句话,是因为那次考试的诗歌鉴赏是陆游的《咏梅》,现代文阅读分别是《胡杨仰止》和《鹰》。我这样写,是要告诉学生,平常就要学会积累材料。未经省察的材料是没有意义的。反之,经过我们思维的关照之后的材料,就会熠熠生辉,散发真理的光泽。)
三、优秀作文的灵魂
优秀作文无不紧扣题旨,层次分明,并能逐层递进,向最高处攀登,向最深处挖掘,给人极大的启迪。要时时让老师产生“亏他想得出来”才好。下面用我市一个考生的《回家》一文说明如下。
回家
——旌节·牧羊·雪
夕阳,残照,荒漠,这里是西伯利亚的严寒。
风中呢喃着永恒的祈祷,夹杂着那飞越了千山万水的呼唤,此刻,洋溢在灵魂深处的,是那种精神不敢放纵的呐喊!他伫立在漫天的雪花中,寒风肆虐着他的容颜,头发大把大把地脱落,在生命抉择的那一刻,他忽地一下子苍老了!天地是空的,四下里只有羊的声音。
是的,他又在唱着那些古老的民歌,没有千回百转,只有大自然的疯狂咆哮,也许这注定了他未来不会平坦!
是的,他还在唱着那首些最完美的人生赞歌,没有狼毫朱笔,只有稀疏零落的旌节叹息,也许,这注定了人生的坎坷曲折。
他就是苏武,颤颤巍巍的挥着羊鞭,蹒跚在荒无人烟的冰天雪地,他守卫着大汉不灭的尊严。
不记得多少年了,李陵、卫律的投降令大汉颜面尽失,甚至匈奴单于可以肆无忌惮的扣下他,一个大汉的使者,而且几乎没有回归的可能——他要等到公羊产下小羊!世界上怎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放弃,还是坚守?放下汉节,可以锦衣玉食;坚守大义,则九死一生。
苏武选择了后者,守节不移。这一守就是十九年啊!就像杨过,在黯然消魂里等待了十六年的花开和落寞。终于有一天,朝阳升起的时候,苏武被告知,可以回家了。“我可以回家了……”他老泪纵横。
回家……回家……“,冰山里久久回荡着这种激动的嘶哑。
十九年了,手中依旧是那个旌节,还熟识着每一只可爱的羊,可是人早已经憔悴,眷念着牧羊的辛酸,回忆着温暖的雪,这是他曾经的全部。终于回家了,长安街头挤满了人,天子亲自来迎,苏武的眼里一片模糊。
当年年轻有为,如今是皓首老翁。不过,终于回来了,回家了。不,同时回家的还有那永不变更的尊严。安逸中的人们早已经失去了这些,他们只是自私自利。苏武的回归带给了人们一种震撼,带给了社会一种信念,这些已丢失的精神,如今,苏武带回来了,用十九年的风风雨雨,用十九年的忠心不变 ,用十九年的痴心不改。一种精神回家了,一个民族震动了。
突然的喧嚣令苏武不适应,他失去了家的感觉。于是,他悄然隐退,他知道自己的追求与归宿。他要用余生来,回忆牧羊,摩挲旌节,品味雪……
旌节,牧羊,雪,回家,这是生命中的辉煌,是历史的刹那芳华,却也是一种精神的宿命。
真的,请你留心那苍凉的笛声,它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传说。
评析:
文章紧紧扣住“回家”来写。苏武回到长安,是身体的回家,也是回到精神之家,灵魂的住所。一般学生只能走到这里。但作者笔锋一转,文章又突起波澜,因苏武的回家,让长安很多锦衣玉食的人,突然找到了丢失已久的精神家园。这里又是一层,翻出了新意。但在渲染到极致之后,十九年回家的苏武,突然间重新离家出走,这个离家,恰恰是对喧嚣和富贵的拒绝,是一种更高层面的回家和坚守。文章写出了回家的多个层面,让人犹如登山,一层一个风景。鲁迅说,选材要巧,挖掘要深。就是这个道理。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2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天空便利贴:
到底了,觉得文章不错的,可以给作者评论或者打赏,这是创作者向前的动力。可以向上滑,或者转到相关热帖。使用过程中如有好的意见或建议,欢迎联系页面qq客服。天空论坛因你更精彩。
回复

手机扫码浏览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主题推荐

    暂无主题推荐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270 名

发帖:NO. 224 名

在线:NO. 235 名

吕璠八二2021 发表于 2024-1-13 20:4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坚持回帖!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沙发 2024-1-13 20:42:5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1 名

发帖:NO. 12 名

在线:NO. 60 名

璀璨星辰 发表于 2024-1-16 12:45: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我只看看不说话。。。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板凳 2024-1-16 12:45:48 回复 收起回复
B Color Smilies
还可输入 2000 个字符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湖北十堰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4-5-19 02:41 , Processed in 0.263851 second(s), 7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