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天空语文 如皋  九华 作文  教学

 找回密码
 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天空新人

李宇俊202477

xulili8588

糖拌饭202091

手动滑稽

我是文化人

欲绘诗

77翔子

41BCDD

顾佳瑞七六阅读

小燕子

李白202091

蓝兰的花朵

嘿嘿嘿

joycy

颂颂.g

酷土土土

用户已注销

Jeremy

ʚ贴贴ɞ

果子黑

H·princess

李苏楠

方大金

依灵灵灵.

金川兰

查看: 1654|回复: 1
收起左侧

黎曼一篇哲学神文,谁能看懂?

  [复制链接] TA的其它主题
来自- 保留地址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5 名

发帖:NO. 15 名

在线:NO. 4 名

陆小凤 发表于 2019-6-4 20: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保留地址

加入天空更多精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我要加入(register注册)

x
黎曼一篇哲学神文,谁能看懂?  哲学园 2019-06-03 00:14:28
关于心理学与形而上学
黎曼
选自《黎曼全集》第二卷
Nec mea dona tibi studio disperta fideliIntellecta prius quam sint, contemta relinquas
Lucretius
伴随着每一次简单的思维活动( Denkact)我们的灵魂中就会出现一种持续的、实质性的东西( Bleibendes, Substantielles).这种实质( Substantielle)对我们来说甚至显得好像是一个单体( Einheit.),但是(就其作为展布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表达来说)似乎包含着一个内在的多样体( eine innere Mannigfaltigkeit);因此我称它为“灵质( Geistesmasse)"---那么所有的思维( Denken)就是生成新的灵质。
在灵魂(Seele)中出现的灵质对我们来说就是观念( Vorstellung);它的不同内部状态就决定了它的不同的性质( Qualitat)。
这样生成的灵质在一定程度上会部分在相互之间,或部分与老的灵质,溶化、结合或自我复杂化.这种结合的方式和强度依据条件而定,这些条件 Herbart只认识到了一部分,我将在下面将其补全.它们主要依赖于灵质内部的相互关系。
灵魂是一个紧凑的、以一种紧密而又多样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的灵质,它通过灵质的进入而不断地增长,它的长进( Fortbildung)即在于此。
灵质一旦形成就不会消失,它的结合不可解除;只不过是这种结合的相对强度随新加入的灵质的不同而不同。
灵质的持续存在( Fortbestehen)用不着物质的载体( materielle Trager),而且也不会对现象世界有持续的作用.因此它与任何一部分物质都不会有瓜葛,因此也不会在空间中占据一个位置。
相反,灵质的各种加入( Eintreten),出现( Entstehen),一切新的灵质的成形( Bildung)以及它与物质载体的结合都是被允许的.因此一切思想都是产生于某处的。
(要努力的不是保住经验,而是思考,而所需要的力量,如果可以估量的话是与精神活动成正比的。)
每一个灵质的出现都会激励与之相类似的灵质,而且它们的内部状态(质)差别越小,这种激励就越强。
但是这种激励不仅仅限于与之相类似的灵质,而且间接延伸到与之有联系的(即在先前的思维过程中和它结合在一起的)灵质。因此如果在相类似的灵质中有一部分与之有联系,那么它不仅会直接受到激励,还会间接受到激励,因而比其余的要相对强一些。
两个同时形成的灵质间的相互作用将通过在形成它们的两地之间的一个物质过程来实现。同样由于物质的原因在所有自我生成的灵质与直接在其前生成的灵质之间会引起直接的相互作用;但是在与所有的以前的与之有关联的灵质之间会引起间接的作用能力,而且它们离开它越远,关联程度越小,这种作用就越弱。
这种以前的灵质的作用能力最普通和最简单的对外表现就是复制( Repro-duction),即起作用的灵质会力图产生一个与之相似的灵质。
较新的灵质的形成有赖于一部分是先前的灵质,一部分是物质原因的共同作用,而且根据它所企图产生的灵质内部的相异或相同,对此共同的作用或引起阻碍效果,或引起促进效果。
自我形成的灵质的形式(Form)(或与其形成相伴随的观念的性质( Qualitat))依赖于它形成于其中的物质的相对运动形式( relative Bewegungsform der Materie),所以相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决定了在其中所形成的灵质的形式的相同,反之,灵质的形式相同以它形成于其中的物质的运动形式相同为前提。
所有(在我们的脑髓系统( Cerebrospinalsystem)中)同时自我形成的灵质紧接着与在形成它们的地点之间的物理的(电化学的)过程相结合。
每一个灵质都力图激起一个形式与之相同的灵质.因此它也力图生成那种物质运动的形式,它就是靠着这种运动形式来形成的。
假设有一灵魂作为持续灵质的统一的载体,这种假设由灵魂生命的每一次活动所产生(观念),是基于:
1、所有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渗透但是为了解释某一新的概念与另一个概念之间的结合、只有一个统一的载体的假设是不够的:看来它以这样的强度直接进入这种结合的原因还要到那个靠它来结合的概念中去找.但是除了这个原因之外,假设有一个所有概念的统一载体就是多余的了,…
现在我们转过来讨论精神之旅的规律,对我们内在感悟的阐述,导致对实实在在所觉察到的适当性( zweckmassigkeit)的阐述,即,导致对存在及其历史发展的阐述、就是导向这种规律的。
为了阐释我们的灵魂生命( Seelenleben),我们必须假设,在神经过程中所产生的灵质作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持续存在着,而且它的内部联系始终保持不变,只有当它遇到与别的灵质结合时才会承受改变。
这一原则性的阐释的直接后果就是,有机生灵( organische Weser)的灵魂, 即在它还活着的时候所形成的紧密的灵质,在死后仍然继续存在。(它的孤立地永存不能满足这一点)但是为了阐释有机本性( organische Natur)的有规律的发展显然先前积累到的经验能作为后来创造的基础就是靠的这一点,我们必须假设这些灵质进入更大的紧密的灵质,大地灵魂( die erdseele),并且在那里按照相同的规律服务于更高层的灵魂生命( (Seelenleben),就像那在我们的神经过程中所产生的灵质服务于我们自身的灵魂生命一样。
因此就好像,例如,在观看到一块红色的曲面,它在于单个原始纤维的集合中所生成的灵质结合为紧密的灵质之际,同时在我们的思想中出现,所以那些在各种不同的植物种属中所生成的灵质,它们来自大地气候相差不大的地方出现在大地灵魂中,也会结合成一个总的印象( Gesammteindruck).正如对同一对象不同感受在我们的灵魂中结合成同一个图像,所以大地表面一部分上的所有植物就会给大地灵魂画就一幅最精致的气候和化学状态的图画.大地先前的生命是如何有计划地发展为后来的创新就由此得到了说明。
但是根据我们的原则性的说明,当下现有的灵质也可以在没有载体的情况下持续存在.但是它们的所有结合只有借助于在共同的神经过程中新生成的灵质才可能发生。
由于我们将在稍后会讲到的理由,精神活动的根基只有到有质体(pable Materie)中去找。
既然事实上,坚硬的地壳以及所有的有质体没有一个共同的精神过程,这些有质体的运动我们只能用其他的原因来解释这样一来,只剩下了这样一个假设在硬化的地壳内部的有质体才是大地灵魂的载体。
那么这个假设就此已足够吗?哪些是使生命过程可能的外部条件?那些在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生命过程上所获得的普遍经验必定是构成这个的基础;但是只有在它们能够做出解释的范围内,我们才能由此得出那些也能应用于其他现象范围内的结论来。
这些在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生命过程上所获得的普遍经验是:
1、生命过程发展到越高级和越完善,就越许可其载体对外部动因(Bewegungsursach)的防护,而这种外部动因力图改变各部分的相对位置.
2、我们所知道的作为思维手段的物理过程(物质交换)有
a)通过液态的流体对弹性的吸收;
b)内渗( Endosmose);
c)化学结合的化合和分解;
d)电池电流.
3、有机体的物质没有可以识别的结晶体结构,一部分是固体(不是很脆的)一部分是像凝胶似的,一部分是液体或弹性流体,但大多是多孔的,即弹性流体可以明显地穿过.
4、在所有的化学元素中只有四种所谓的生命过程的普遍有机载体,由它们结合而成的确定的化合物构成了所谓有机体的组成部分(蛋白质、纤维素,等等).
5、有机化合物只有在一定的高温之下和一定的低温之上才能作为生命过程的载体。
补白1.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变动靠着机械的力、温度变化和光线,以很小的阶梯式的方式来实现;这样一来就可以将这些事实罗列如下,它们更一般的表述就是我们的定律:
1)低等有机体的繁衍是通过分裂.而高等动物有机体的繁衍则是通过逐渐降低的复制能力.
2)植物的各个部分,随着在其中的生命过程发展得越高和越强,它们对温度的变化就越灵敏.而在高等动物有机体中,尤其在那些最重要的完善的部分,其中的温度几乎是恒定的.
3)起着自主思维作用的神经系统的部分,会尽可能地不受所有这些东西的影响。
首先所引用的事实显然是由于,各部分相对位置越是不由外部的动因所决定,就越是由物质内部的过程来决定。但是这种不依赖外部动因的情形在地壳内部远比在地壳外部的有机组织中所能达到的要强得多。
把下面的事实联系起来看,在4.和5.中所组织的事实看起来似乎与我们的假设相抵触;实际上,如果我们给予为生命过程的可能性所必须的条件以绝对的满足,而不只是在经验范围内的相对满足,它们就是这样。但是对于第一点有以下理由:
1、除了要为死亡保留地面,我们必须保留整个大自然,因为所有其他天体被高温和高压所统治,在这种环境下有机物无法生存.
2、假定在坚固的地壳上由无机物生出有机物是不明智的。为了解释在地壳上低级有机物的生成,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有机化原理( rganisierende Princi),因而也就是假设有一个受到条件约束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生成有机结合。
因此我们必须假设,这些约束条件只是对在地球表面上的状况下的生命过程起作用,而且我们只能做到用它来说明,我们能够由此来判断在其他状况下生命过程的可能性。
为什么生命过程的普遍载体只有四种有机要素呢?这个理由只有从这四个要素不同于所有其余有机质的性质中去找.
1、这四个要素的这种性质之一就在于,它们以及它们的化合物是所有材质(stoffe)中最重的,其中还有一部分至今都不能使之凝固。
2、它们另一个共同的性质是,它们的化合物的巨大多样性和易于分解性.但是这一性质可以同样好地用来作为生命过程的基础.
至于难于凝固的第一个性质,有利于这四个要素服务于生命过程,还可以相当好地直接由归结在2.和3.之下的生命过程的实际条件来说明,但是当人们还想把在气体凝结为液体和固体时的现象归结到其原因时......
Zend- Avesta 实质上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有创造力的字眼①,在我们的知识以及在我们的信仰中由我们的精神所创造的新的生命;因为正如有许多思想,它们一度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甚至起过十分有力的作用,只是通过传说延续给我们,现在突然又以更纯粹的形式从似死的状态中重新获得新的生命,揭开了自然中的新生命.
因为就好像自然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无限地扩展,迄今只有在地球表面才感受到,似乎显得比迄今为止都要远远更突出那些被我们看成是知觉和下意识发挥作用的地方,现在似乎是最高精神活动的工厂.
那些在伟大诗人的眼中的研究者的精神,已经以惊人的形式得到了令人振奋的描述.
正如 Fechner在他的 Nanna中试图赋予植物以灵魂一样,他在其Zend-Avesta中以对星体赋予灵魂的学说作为他的研究的出发点.他为此所采用的方法,不是通过归纳抽象出普遍的规律,然后再将它们应用到对自然的解释中去并加以检验,而是类比.他把大地与我们自身的机体相比较,而后者我们知道,是被赋予了灵魂的.
①见 Fechner,zend- Avesta,,l, Vorrede, S.Vv
他在这时不仅是进行单方面相似性的类比,而且也同时给予非相似性以完全相同的权利,并由此得到这样的结果,所有的相似性由此表明、大地是一个有灵魂的生灵,而所有非相似性则由此表明,它是一个像我们一样的被赋予了高得多的灵魂的生灵.
这一表述令人信服的力量在于其阐述的全面和细致.大地生命在我们面前展开的图卷给人总的印象必定会赋予观念以明晰性并注入个别结论所缺少的严格性.这一明晰性有赖于图像的直观性,有赖于尽可能详尽的讲述。
如果我在这里把 Fechner在其工作中所经历的道路扼要地讲出来,那么我认为这样做,对他的观点是有害的。由此在下面对 Fechner观点的讲述中我将采取这样的形式,只集中注意到它们最为实质的部分,并且采取前面那种方法,即通过归纳抽象出普遍规律的方法,并以对自然的解释作为证实它们的基础。
我们首先要问:我们从哪里得出,事物已经被赋予灵魂(在其中发生了持久的一致的思维过程)的结论?我们自身被赋予灵魂是我们直接肯定的,对其他(人和动物)我们则是从个体有目的的运动来做出这个结论的。
在所有我们想将那些秩序井然的目标性归结到其原因之处,我们总是想在思维过程中去找这种原因;我们没有别的解释.但是这个思维本身,我至少只能保留给有质体内部的过程.至于不能由物质的空间运动来解释思维这一点,可以在将内部的知觉做不偏不倚的剖析中让每一个人都明白;可是还是可以在这里给出这种解释的一种抽象的可能性。
至于在世事上采取符合目标性这一点,无人能解释( Haugen).因而就要问我们要把这个作为此目标性的原因的思维过程置于何处?
这里只谈所受到约束的(发生于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的)目的;不受约束的目的要用永恒的(不是在某一思维过程中产生的)意志来解释.唯一我们能感受到其原因的目的性,就是我们自身行为的目的性.它源自我们目的的意志和对方法的深思。
如果我们现在找到一个从有质物质( ponderable Materie)生成的物体( Korper),在其中一个关于目标和效果的系统彻底结束了,那么为了解释这个目的性我们就可以假设在其中有一个持续的统一的思维过程;而如果:
1)目的性尚未在物体的某些部分中结束,以及
2)不存在要到一个包含这个物体在内的更大的整体中去寻求原因的理由,那么这个假设就很有可能。
如果我们转来在人类、动物和植物所采取的目的性上来讨论这一点,那么一部分这种目的性要用这个物体内部的一种思维过程来解释,可是另一部分,有机体的目的性,要用一个更大的整体的一种思维过程来解释。
理由如下:
1、有机组织的目的性并不因其个别有机体的结束而结束.人的有机体的组织的根源要到把有机的大自然也算进去的整个地球表面的性质中去找。
2、有机运动无数次地重复,部分在各个不同的个体中同时进行,部分在单个个体中,或者单个种属中依次进行对于目的性来说,这在它们中是已经存在的,因而也不必每一次都要假设有一个特殊的原因.而可以认为是由于那个共同的原因.
3、有机组织(在人与动物的情况下)包含着活的个体部分,(在植物和胚胎的情况下)包含着单个种属没有发育的活的部分.因此其目的性的原因就不能到同时进展的思维过程中去找。
抽去了这种(有机性的)目的性之后,在人和动物的情况下还留有大家所承认的主要的东西,而在植物的情况下,按照 Fechner的观点,还留下一个以变动着的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关系相互联系着的封闭系统;而这个目的性要用在其中的一个统一的思维过程来说明。
从我们的原理所得出的结果将通过我们内部的感受来证实。
但是根据这些相同的原理,在有机体中所采取的目的性就要从一个统一的思维过程来寻求其原因,其理由如下:
a)在地球上有机生命的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关系不会分解为单个的系统,而是全都相互联系在一起因此它们不能用地球各个部分的特定思维过程来解释;
b)就我们的经验所达到的范围来说,没有理由要到一个更大的整体中去寻找目的性的原因.所有的有机体都只是为了地球上的生命而确定的.因此地壳的状态就包含了它的组织的全部(外部的)根基;
c)它们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怎么说,经验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认为,它们不会在另一个天体上重复;
d)它们不会在地球生命的整个持续期保持.在这期间很可能有新的完整的有机体出现因此我们必须同时在一个更高层进行的思维过程中去寻找其原因。
从严正自然科学的观点来看,用原因来解释自然就是用有灵魂的假设来解释存在和有机世界的历史发展“。
当一个低级灵魂的肢体死去时,” Fechner这样说,“高级灵魂就把它们从其视觉中的生命( Anschauungsleben)收入它们的记忆中的生命( Erinnerungsleben)之中”,因此死去生物的灵魂也将成为构成灵魂生命( Seelenleben)的元素。
不同的思维过程看来就是靠它们的时间节律来区分.如果要赋予植物以灵魂,那么在时间上就必须以小时和天计,而对我们来说就不过是以秒来计的事;而对地球的灵魂来说,至少是从它们对外的活动来说,就大概至少要囊括好几千年的时间区间.就人类历史记忆所达到的范围来说,无机地壳的所有运动还是可以很好地用力学规律来解释。
命题和反命题概念体系间的一般关系
Newton用来建立无限小计算的基础时的方法,而且是从世纪开始以来被最好的数学家认为是唯一能够提供可靠结果的方法,就是求极限的方法,这个方法就在于我们从量的一个值到另一个值,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或者甚至从一个概念的确定方式①到另一个概念的确定方式,不是经一个连续的过程而是首先经历一个被看成是由有限个中间阶段组成的过程,然后这些中间阶段的数目这样来增长,使得相继紧连的两个中间阶段之间的距离全都无限地减小。
反命题的概念体系也就是通过负面的谓词所确定的概念,但是无法从正面去想象。
正是由于无法准确和完全地想象这个概念体系,通过我们的深思也做不到对它们进行直接的研究和改造( Bearbeitung).但是它们还可以适合于看成可想象事物的极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设想在可想象事物内部改造一个概念体系,仅仅通过量的比例的改变就可以过渡为给定的概念体系.如果忽略量的比例,那么概念体系在极限过度下就不会改变.但是在极限情形本身中它的可想象性体系的相互关系的概念有一些就会丢失,甚至一些促成的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也会失去
①确定方式Bestimmungsweise,,见“论奠定几何学基础的假设”一文I,中的脚注--中译者注
如果你看懂了,或者有什么感想,请留言

   




  • 建章君 22小时前
    总的来说,这是对莱布尼兹单子论的进一步发挥。莱布尼兹的单子论没有解决的问题是无差别的单子(灵魂本体)如何构成差别的世界。本文提出“灵质”的假设,以“灵质”的组合与进化来说明。黎曼的观念与佛教的唯识学高度相似。他所述的灵魂,类似佛教的阿赖耶识,是一切种子(观念)的集合。佛教认为观念会形成“无表色”(无见可对,不可见但可对象化,属于一种物质形态),黎曼这里认为“观念”可形成“灵质”,这是相似的。唯识认为思维精神活动是“种子生现行,现行生种子”的交替循环“进化”过程,现行即心意识所对,可简单理解为现象。唯识认为,万法唯识,与德国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高度相似,后者认为存在先验感性直观及知性范畴,这与唯识认为阿赖耶识里头有本来清净种子的思想是一个道理。电影阿凡达中展现出来的世界观,与佛教和黎曼的世界观相似。
    回复  ⋅ 3条回复   2

      
  • 用户384816639577 1天前
    看到金发浓鬓金丝边眼镜的洋洋大文,不必盲目崇拜。由于当时局限性,他只是探讨了哲学上的一些肤浅观点,也不能得到现实的论证。很简单看到一个红色的物体,它一定是红色的吗?一块白布,当红光照射下是红布,在兰光照射下就变成兰布。是不是一定可以讲任何物体都是无色的,只是光线在作用它呢?外国科学论文译者在译文上的正确也会有偏差,甚至语法上错误。
    回复    5

      
  • 遇见造物主 1天前
    这不就是我说的生活的发生之事都是锻炼灵魂灵力的吗,所有的进入脑海的思维模式都是在混乱中激发大脑潜能的,但是搞不好就走火入魔了,科学家说的高大上就是高大上,我说的白话就没人鸟
    回复  ⋅ 4条回复   3

      
  • i0起风了 1天前
    他的大致意思应该是人类思考的本质,或者说意识的本质。思考生成灵质,而灵质与灵质之间相遇会生成新的东西,也就是人类所说的灵感。下半部分说的好像是人类之与其他生命和非生命体的联系,人类思考的元素来源于外界。
    回复  ⋅ 1条回复   1

      
  • 高峰140962183 1天前
    黎曼终于悟道了,知道阴阳,阐述平衡,终于在他39岁半临辞世前谱写出与易经原理一致的黎曼几何…





我知道答案 本帖寻求最佳答案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系统奖励10 天空金币 , 目前已有1人回答

最近访客

来自- 保留地址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保留地址
点评回复 来自- 保留地址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保留地址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Ta在天空论坛排行

积分:NO. 102 名

发帖:NO. 102 名

在线:NO. 105 名

九2赵月慈 发表于 2020-3-25 13: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不错,好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回复
天空论坛,有你有我,明天更好!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点评回复 支持 反对 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使用道具 举报 私信管理员来自- 中国广东深圳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

×天空论坛发帖友情提示:
1、注册用户在本论坛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论坛认同其观点。
2、如果存在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条例的行为,我们有权在不经作者准许的情况下删除其在本论坛所发表的文章。
3、所有网友不要盗用有明确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本论坛保护注册用户个人资料,但是在自身原因导致个人资料泄露、丢失、被盗或篡改,本论坛概不负责,也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QQ|手机版|我们的天空 ( 苏ICP备18048761号 ) |苏公网安备32068202000215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1-7 05:12 , Processed in 0.236288 second(s), 5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