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生于1355年,正值朱元璋创业的初期,当时朱元璋正在领军攻打集庆(今南京)。老来(28岁,在那个朝代算年纪大了)得子的朱元璋特别高兴。由于是嫡长子,朱元璋对朱标疼爱有加,朱元璋在应天府自立为吴王时就将其立为世子,还请来了名儒宋濂来教导他。明朝刚成立,就立朱标为太子,确立他为接班人。没有想到的是朱标却先朱元璋一步去世。
朱标画像
历史没有假如,但是这篇文章,我们天马行空,大胆假设朱标不死,那么朱棣到底该如何?明朝的结局又会是如何?
我们先来分析下如果朱标没有英年早逝,顺利登基称帝的话,那么朱棣敢造反吗?
虽然历史已经发生,但是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我认为即使借朱棣100个胆子,他也不敢造反的。
朱棣造反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他有一个皇帝梦,另外一个就是朱允炆激进地削藩。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朱标他从小就接触儒家经典,性格宽厚仁慈。当年朱元璋要惩罚那些胡作非为的儿子们的时候,朱标经常从中调解,为他的兄弟们说好话,让他们免受责罚。就他对这些兄弟的感情来说,他不会削藩。如果他不削藩,那么朱棣就没有任何造反的理由,只能当着他的王爷,晚上睡着了做做皇帝梦。
第二,朱标如果为了他的儿子朱允炆着想,开始清理这些藩王们的势力。 这个时候朱棣有了造反的理由,但是他却没有造反的勇气。朱标出生时就是战乱时期, 也是从血雨腥风里过来的,并得到猛将徐达、常遇春的指导,所以在军事上,他不会像他儿子那样听文人书生来用人打战,最关键的一点是,朱标不死的话,朱元璋是不会杀掉蓝玉的,并且朝廷兵力有几十万,在名将蓝玉的带领下,战斗力更上一层,然而朱棣只有几万士兵。将领、兵力、战斗力都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所以朱棣被削藩了,他也只能老老实实的接受。
蓝玉
我们再来分析下如果朱标没死,明朝的结局会是如何?
从治国方面来讲。朱标还是太子的时候,朱元璋就选拔了一批功勋卓著,德高望重的文臣武将兼领东宫,辅导太子治理国家,朱元璋每次出去征战,就会让太子朱标监国,一来可以锻炼朱标治理国家的能力,二来可以让朱标与群臣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洪武十年(1377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吧大部分政事交给朱标处理,并告诉了朱标处理国家大事的四字诀“仁、明、勤、断”,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朱标的身上。
朱标非常仁慈,有一次,朱元璋要杀掉大批功臣,朱标看不过眼,劝他:“陛下杀人太多,恐伤了和气。”朱元璋不作声,叫人找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朱标面前,让朱标去捡。朱标也不是白痴,看见有刺自然不动手。朱元璋冷冷的看着他说:“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这根木棍上的刺,这些都是危险人物。”然后朱标直接怼朱元璋说:“上有尧舜之君,下有尧舜之民。”意思就是说:“皇帝是尧舜一样贤德的君主,大臣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
朱标是一个仁慈的君主,性格外柔内刚,而且他敢于坚持原则,谦恭待人,和大臣有着良好的关系,见识过腥风血雨而处变不惊,有着丰富的处理政事的经验,他会是一代明君。
从军事方面来讲。朱标从小就跟随朱元璋四处征战,接受过名将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的指导,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和强大的军事能力。另外朱标的妻子是常遇春的女儿,蓝玉又是常遇春的妻弟,所以在保疆卫国攻打蒙古之时,蓝玉会不留余力。因此,朱标上任也会大力发展军事,拓展疆土。成就不会在朱棣之下
从地域方面来讲。朱标还是太子时期,朱元璋想迁都长安(今西安),毕竟长安是六朝古都,连最繁盛的唐朝首都也是长安。因此朱元璋特意派朱标去长安视察,朱标自长安视察返京后不久就生了病,在生病期间还向太祖上书关于筹建都城的事,但是不久后就去世了。去世后,朱元璋很伤心,也没有迁都。如果朱标没死,那么明朝的首都就会是长安了,而不是朱棣选择的北京了,说不定现在的西安会取代北京了。
古西安
从用人方面来讲。如果朱标上任,满朝文武都支持拥护他,所以他肯定不会借用宦官的力量来与臣民们抗衡,而且他会听他爹的话,不会给宦官任何参政的机会。朱标为人仁慈,也不会重启锦衣卫这种特务机构为自己服务。
综上所述,如果朱标没死,他会在群臣心中的仁君,百姓心中的明君,必然会实行“宽通平易之政”,那么必然会国泰民安,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他会创造不输于“永乐盛世”的“孝康盛世”。当然明朝就不会有宦官专权的局面,更是没有锦衣卫、东厂等特务机构,说不定历史会改写,明朝能延续更长时间,科技更发达,一直延续至今呢!
然而历史没有假如,历史选择了朱棣,让他成为了永乐大帝,并且创造出了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