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拍照品质,手机摄像头已经全面完成了“脱单之旅”,从最早的双摄逐渐向三摄甚至四摄过渡,在最新AI算法的加持下,甚至可以实现5X或10X无损变焦。如今,一款千元价位的新品,就拍照效果而言已经不逊于2年前的顶配手机。
4800万像素成主流
在这背后,则是源于传感器的不断进化,特别是自2018年底索尼和三星带来4800万像素的IMX586和ISOCELL Bright GM1,凭借1/2.0英寸大底和等效1.6微米的单个像素感光面积,成像水准已经无限接近早期旗舰级的IMX380传感器。
从2019年开始,几乎所有的千元以上的爆款手机,几乎都将后置主摄换成了IMX586和GM1,4800万像素摄像头已然成为了新机的标准装备,而这也就让一种论调再次喧嚣尘上——摄像头像素越高,拍照效果越好。
这种论调自然是不严谨的,传感器尺寸、光圈大小、单像素面积、感光度、光学防抖、对焦方式,再加上多摄组合和后期的成像算法,这些因素往往比单纯的像素值更为关键。
感兴趣的童鞋可以参考以下内容:
6400万像素镜头就要来了 喜欢拍照的你需要换手机吗?
手机拍照的底蕴?4800万或更高像素的摄像头有意义吗?
RYYB传感器是个什么鬼?手机镜头能否靠它逆袭单反?
但不可否认的是,像素是最容易理解的单位,6400万像素远高于4800万像素,一亿像素更是突破天际,这些由数字构成的参数更有利于品牌营销。
于是,前段时间手机圈就被一亿像素摄像头刷屏了。
一亿像素时代来临
很早以前,就有某手机品牌打过一亿像素的牌,只是当年是通过“插值算法”实现,没有一点实际意义。
ISOCELL Bright HMX
如今,一亿像素的摄像头真的照进了现实——三星正式推出了ISOCELL Bright HMX图像传感器,其像素值高达1.08亿像素,是目前全球像素值最高的手机传感器,分辨率能与顶级数码单反相机媲美。
和我们熟悉的ISOCELL Bright GM1(4800万像素,1/2.0英寸传感器尺寸,等效1.6微米单像素面积),即将量产的ISOCELL Bright GW1(6400万像素,1/1.72英寸,等效1.6微米)相比,ISOCELL Bright HMX在规格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简单来说,ISOCELL Bright HMX的传感器尺寸达到了1/1.33英寸(已经非常接近当年的诺基亚808 PureView,后者传感器尺寸为1/1.2英寸),可以进一步诠释“底大一级压死人”的真谛。
此外,这颗传感器同样支持4像素合1的Tetracell技术,可以输出2700万像素的照片,全新的Smart-ISO技术则可根据光照环境智能调整相机状态,以实现最佳光电信号转换。比如,在明亮的环境中,Smart-ISO可切换到低ISO模式,以提高像素饱和度并生成更加真实的照片;在较暗的场景中,Smart-ISO会调到高ISO模式,有助于降低噪点,从而使图像更清晰。
据悉,小米也参与到了ISOCELL Bright HMX传感器的研发之中,很快就要首发武装这颗镜头的手机。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4800万像素、6400万像素还是一亿像素的摄像头,想充分发挥它们的性能,都需要SoC(处理器)集成的ISP有足够的性能加以驱动。目前在官方参数上唯一可以实现6400万像素直出的SoC,貌似只有联发科Helio G90T(G90支持4800万像素直出)。感兴趣的童鞋可参考:专为游戏而生!联发科Helio G90到底有多强?
换句话说,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一大堆配备6400万像素或一亿像素的摄像头的新款手机,但它们默认的拍照模式都是1600万像素或2700万像素,想直接拍摄6400万或一亿像素的照片,按下快门后都需要进入后台处理几秒才能实现成像,基本无法实现秒拍秒预览或最高像素的连拍功能。
当然,这其实也不算问题,毕竟当前主流手机的存储空间都还停留在64GB或128GB,如果每一张照片都是一亿像素,喜欢拍照的童鞋每个礼拜都得清理一次相册,想想就麻烦。
多摄的未来是归一?
目前手机多摄阵列,已经从早期的黑白+彩色,主摄+景深升级到了主摄+超广角+长焦(还包括潜望式)+超级微距+TOF的任意组合,可以带来更丰富的拍照模式,AI算法也让多摄参与成像变成了现实,超过5X的无损变焦极具实际意义。
Nokia 9 PureView,这款手机内置5个摄像头,它们都是来自索尼旗下的IMX386传感器
然而,摄像头越多,传感器越高端,整套相机模组的成本也就越高,对手机内部空间的占用问题也将更为严峻。
华为P30 Pro拆机图
三摄模块占用了几乎一半的主板空间
以华为P30 Pro为例,通过拆机分析,它的三摄模组成本已经达到了56美元,约合人民币376元。当多摄模组遇到了潜望式长焦或升降式摄像头这种物理结构,对手机内部结构的优化就提出了更为苛刻的挑战。
那么,手机就必须通过多摄来提升拍照潜力吗?
谷歌Pixel系列曾经就发表过不同的看法,依靠单摄+优化HDR算法,其日间和夜间的拍照水平也能处于一流水准(但从Pixel 4 XL开始,谷歌也开始用上了多摄,而且还是类似Mate20系列浴霸摄像头设计)。
谷歌也扛不住舆论的压力,开始用上多摄模组了
理论上,通过更先进的传感器和镜头工艺,能在一颗摄像头上实现正常拍照、超微距、超长焦,并通过算法带来超广角,似乎也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
据悉,中国台湾的亚光公司就正在开发潜望式的单镜头模块,它以GM非球面玻璃镜头为基础,只需单镜头就能实现6X到8X的光学变焦,光变能力比目前三摄手机的5倍还要强悍。
如果未来真的出现“多合一”的全能型镜头,让手机重归“单摄”,并能同时实现多摄才能具备的拍照模式,无疑可以节省大量的内部空间,用来安置更大的电池、进一步降低厚度重量,想想就非常美妙。
只是,当消费者已经习惯“像素越高越好”和“摄像头越多越好”的消费逻辑之后,这种单摄还能吸引普通消费者青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