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电影或电视剧里,士兵作为被主角“开无双”的工具人而存在,他们即便身着甲胄,但甲胄却大体上不具备防护能力,无论是铁制抑或皮制的护甲都难逃主角一刀。由于攻击面过广,我们就不对这些电影或电视剧一一点名了。而之前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里,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表现了“破甲”的困难。但影视剧毕竟是影视剧,甲胄到底好不好用,其实本质还是导演一句话的事情。那么甲胄在实战中到底有用没有呢?
【张狂历史】中华上下五千年4册 青少年文学故事历史文化298 书T
¥168
购买
甲胄是古代军人保命的最重要手段之一,自然是有用的。古代甲胄有许多材质、形制,但大体上都具有较强的防护效果。限于金属材质发展进程,先秦时期的甲胄多采用皮制。或许人们以为皮制盔甲缺乏防护能力,但这种观点在一些实验里已经被推翻了。
▲插刀教主为何身着皮大衣,因为要防止别人插刀呀
古代皮制甲胄所采用的并非是“生皮”,而是经过各种硬质化处理后的革。早在商代之时,皮甲已经被应用于战争之中。只是在东周之前,甲胄的制作工艺还十分粗糙,常常将一整块皮革模压后直接使用。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漆甲工艺与制甲工艺才有了更大的进步,各类札甲也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漆甲不仅是为了对甲胄进行装饰以区分敌我,同时还是皮革防腐与硬质化处理的一部分。春秋战国时期的皮甲在制作上,大致得经历11道工序以后才能成形。
油管上有一位博主Skallagrim曾经做过实验,他分别用维京人使用的丹麦斧(Viking Dane Axe)及伐木斧对一张皮革进行劈砍实验,但出人意料的是,只有在极好的角度下(他强调尤其是直角)丹麦斧才能将皮革撕裂,但若是角度不好则很难将皮革割裂,而伐木斧即便是在直角下也很难造成这种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这张皮革尚未经历过硬质化处理。
即便是动能十足而且相当锋利的丹麦斧,也只能在特定情况下造成上图中对皮革的撕裂,那么其他的“轻武器”就更加可想而知了。在其他的实验里,剑也未能刺穿这张皮革。而经历过硬质化处理的皮甲,在防御能力上更胜于这一张不太厚的皮革。
然而,由于动物皮革获取相对较为困难,而且制作工艺相对复杂,导致盔甲制作成本相对较高而产量不足,因此在汉代之时皮甲也就逐渐被铁甲所取代。铁制甲胄有各种形制,而中国古代的甲片常为札状。由于札状甲片相对规则,制作更为简单,因此也更加受到军队的欢迎。铁制札甲也有很好的防护能力,它在150磅(54公斤)拉力绞盘弩的攻势下也仅仅有一块甲片内凹,而这主要还是因为制作者组编工艺较差的缘故。
鱼鳞甲整体上与札甲还是比较相似的,与上面针对札甲的实验类似,即便甲片厚度并不高,但鱼鳞甲也能够较好地对绞盘弩射出的箭进行抵抗。
由于材质、工艺等限制,我们无法完全复刻古代甲胄以及它们所需面临的威胁,但从上面的这些例子来看,甲胄在防护上确实是很有价值的。不仅如此,很多人对于欧洲铠甲的认知停留在板甲与锁子甲上,但实际上欧洲也曾经使用过札甲、鱼鳞甲等甲片组编铠甲,甚至还使用过棉甲(Gambeson)作为护甲。
▲罗马鳞甲
从实际的试验来说,板甲的防护能力确实很强,但制作相对精良的锁子甲及棉甲也能提供很强的防护能力。就以棉甲来说,它与棉衣区别甚远,在外层裹上帆布,内里填充厚实的棉布,部分棉甲甚至会缝上一层皮革,而精良的棉甲还会在衣服上零散地添加一些金属鳞片。
棉甲有着出色的防护能力,各类武器的劈砍一般都很难将棉甲撕裂,也只有相当锋利的刀能够撕开厚实的精良棉甲,但依然很难将刀剑刺入敌人的血肉中。而且这种锋利的武器并非是每个士兵都能够拥有的,这意味着造价相对较低的棉甲也能提供相当有效的防护。
抛开形制不谈,上面的这些材质的甲胄都能够提供极强的防护能力,而制作精良的铠甲能够大大提高士兵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到了这里就涉及另一个问题,既然甲胄能够提供强大的防护能力,那么战争岂不是打不下去了,弓箭手和弩手岂不是毫无用处了?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材质的铠甲,在经历高强度的战斗后都可能产生破损,而战场上是不可能随时修复的。并且出于节约成本及便于活动考虑,士兵很少能穿上全覆盖式的铠甲,也不能对身体所有部位进行防护。
另一方面则涉及了披甲率的问题。《太白阴经》记载:“一军一万二千八百人,甲六分,七千五百领;战袍四分,五千领”,而宋代《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宣抚自来,(岳飞)有兵二万人,七分披带,持十日粮,今粮尽而归今”。尽管仅能够管中窥豹,但盛唐与宋代精锐部队的披甲率分别为六成与七成,而其他情况下的披甲率可想而知。另外,在里耶秦简中记载了秦代的一支部队,其中502人共持有370件甲和67件头盔,但实际上出于战损的考虑,这370件甲和67件头盔需要预留一部分,并不会一次性拿出来给士兵装备。
又比如明代《四镇三关志》在记载蓟镇兵力时,督抚标下左营兵力3099人,而盔甲却达6220副,其中一半为库存;而在抚院标下右营2953人,盔甲却仅有616副,披甲率仅为21%。总之,不同部队、不同番号有不同的披甲率,也有只着甲而不着盔或与之相反的情况,这在任何朝代都是如此。而箭矢对这些尚未披甲的部队有着极强的杀伤能力。
然而,即使身着铠甲也未必能够免疫箭矢的伤害,这与箭矢本身的形制有关。即使是同样的拉力,但是箭矢形制不同将会导致结果的巨大差异。尽管如此,由于箭矢会因空气的阻力而产生动能的损失,长距离的射击会大大削弱箭矢的穿透能力,因此它们的主要作用还是杀伤未披甲胄的士兵与马匹。
▲这种狩猎用的箭矢对于皮甲的穿透性非常强
总的来说,古代的各类甲胄大体上都能为士兵提供较好的防护能力,但这种防护能力依然有限,它们不能完全抵消武器动能对于人体的伤害,但可以很好地避免士兵被利刃撕裂。而那些轻则“破甲”的电视剧,不过是缺乏基本的冷兵器知识,试图用更快的节奏来掩盖制作的粗糙罢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明月照秃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